宁静的天堂:挪威-开满鲜花的旧都

w
wangjinglei
楼主 (未名空间)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道白光带来的霉运一直陪伴我们的挪威之旅,上天似乎感受到我们的霉运,一路上极少露出笑容。要么愁云惨淡,要么细雨霏霏,偶尔露出的笑脸在我们还没有完全享受够又躲到了云层之后。可是,当我们重返传说中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下雨的卑尔根,当两道白光的疑问被解答,上天好像知道我们的霉运已过去,用它灿烂的姿容为我们送上贺礼。在这个著名的雨都,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在微风习习中,尽情欣赏这开满鲜花的挪威旧都。
近1000岁的卑尔根,曾是维京海盗们的老巢,中世纪时已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重要城市,也是挪威最大的城市,1299年前都是挪威的首都。之后,因出产干鳕鱼而成为汉萨同盟时期的重要贸易中心,今天依然繁华的布吕根码头(Bryggen)见证了当年卑尔根
的昌盛。这片又名德国码头的区域,作为城市最古老的部分,早在1979年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海盗的洗劫、宗教改革的破坏、二战中纳粹的占领和盟军的反轰炸等一系列灾难后,世界文化遗产的亮点,只剩下卑尔根峡湾东侧的一排排汉萨同盟商业建筑。这些古老的全木质建筑色彩缤纷,一栋栋红黄白相间的精巧建筑风格跟丹麦哥本哈根新港两侧的建筑同出一辙。可同新港建筑不同的是,这里由60多幢老房子组成的木屋群是典型的人字形屋顶,三角形的锥状屋顶和木条拼成的山墙分布在100多米长的街道上,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却也活波可爱。最初,这些木屋之间用水
道相连,装满货物的船只可以自由进出水巷,通过伸出木屋窗口的滑轮,把货物吊入仓库中。
木屋之间曾经交错的水路已被今天的青石板所代替。如今被用作商业用途和艺术家工作坊的红、黄、白房屋据说曾是身份的象征,分别代表穷人、普通人和有钱人。阶层不同,命运却相同。因为1702年的大火,这里的建筑差不多同时丧失殆尽。大火后重建的木屋,保留中世纪时期的风格,直到现在。

徜徉在古老的建筑间,迎着和煦的海风,听着海鸥的鸣叫,在温暖的阳光下想象维京海盗时代和汉萨同盟时期的光辉岁月,不禁激情澎湃。令我们心潮澎湃的布吕根码头,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有最新鲜的食物,面朝大海的露天鱼市场(Fisketorget)无疑是
卑尔根名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龙虾、帝王蟹、三文鱼等,新鲜美味。在物价不菲的挪威,这里海鲜的价格贵得超乎我们的想象。太过商业化的氛围吸引不了我们,却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和其它国家的有钱人。6个阿拉伯国家来的男女点了2只龙虾,2个帝王蟹
,6个大个生蚝和别的海鲜,我们一算,超过2000美元。
当我们走出露天市场,回望布吕根码头时,夕阳已把它和它身后葱绿的青山染上一层金色。此时的布吕根码头,在海岸群山的环绕之下充满了灵气,色彩斑斓的房屋好似一个五彩的梦,妆点着卑尔根,突显其作为欧洲文化之都所独有的气质。

这个文化之都,不但有悠久绵长的建筑,而且有现代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这些呈现出新古典主义外观风格的建筑就分布在与露天市场一街相隔的购物区。整个购物区的两侧都用鲜花盆景装饰,让卑尔根充满春天的生机。在购物区的尽头,是我们酒店的所在地,也是圣约翰教堂(St John's Church)的座落地。
位于市中心的圣约翰教堂是卑尔根3座教堂中最年轻的一座,建于1891年。虽然是最年
轻的教堂,却是卑尔根最大的教堂和最高的建筑。在高高半山上的这个十字形教堂,毗邻卑尔根大学。拥有与芬兰赫尔辛基乌斯别斯基教堂(Uspenskin Cathedral)同颜色红
砖外墙的它,是挪威最优秀的新哥特式的教堂之一。那高耸的教堂塔尖指向天宇,端庄而轻盈。教堂左右对称,形态优美,的确是这座城市的一道美丽美景。拾级而上,台阶边上紫色的花开得正艳,嫩黄的花挂满树梢,在柔和的夕阳下更现温润盎然。

位于市中心的八角湖(Smålungere)也在夕阳下低眉浅笑,含情脉脉,而晴日的它
却换上了生动而明艳的容颜。这个占地5英亩的小湖是一个天然湖泊,历史上通过短的
海峡连接到峡湾。之后海峡被填平,与地下涵洞系统相连接。因为这种连接,湖面可随着潮汐变动高度。湖中央的大型装饰喷泉让我们想起了瑞士日内瓦湖的喷泉,它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变换姿势。“湖水清又清,蔚蓝的天衬底”。远处,郁郁葱葱的山上坐落着错落有致的小房子;湖边,成群的海鸥在开满鲜花的草坪上或休息或嬉戏;广场上,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在蓝天白云下尽展美丽的风姿。时而,岸边传来悠扬的风琴声,伴着海鸥的歌声,声声入耳。阳光下的卑尔根,美得恬然,美得赏心悦目。
八角湖的旁边,是古色古香的火车站。在火车站后方的超市里,我们买到了7美元一只
的热乎乎烤鸡。在物价极高的挪威,这只烤鸡真是太便宜了。带着烤鸡,我们登上了开往首都奥斯陆的列车,重温“挪威缩影”的经典路段。这情形,跟我们在瑞士乘坐“冰川列车”前一摸一样。同样买到便宜的烤鸡,同样开启心醉神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