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水堡——400年的明清军事城堡

z
zhangyx5
楼主 (未名空间)

羊角水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堡、羊角水城堡。明清时期,因羊角村地处通往“惠之龙川,潮之程乡(梅州)、饶平”之孔道,又是“东连汀之武平、永定之交冲,赣之门户也。”“一隅之地而遥制千里”,故数百年来一直成为屯兵防守的军事要塞。

羊角水堡在古代不仅为经商要道,且为攻防要冲。明代城堡建成后,原先散居在城堡附近的近千户村民悉数迁入堡内。明清两朝,羊角水堡内先后有兵署、卫衙、公馆、宗祠、码头、圩市等诸多公共场所,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一座集防御、治安、商贸、宗族、民居等融为一体的典型乡村城堡。由于地处偏僻,许多建筑得以保存,对研究客家文化、古代军事史等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羊角水堡的建筑故事

整个城堡面积约点地7.4万平方米。城堡内街坊巷陌纵横交错,卵石铺成的大街小巷四
通八达,曲径通幽。至今仍保存了较多的明清时期代表性建筑群,主要有:城墙、城门、周氏宗祠、周龙一住宅、蓝氏宗祠、蓝氏节孝牌坊、城隍庙、鹅胸桥等,仅清代宗祠和民居建筑就达34栋。

明代城墙原总为长1092米,城墙高10米,城墙厚度为4米,并建有用于防御性和攻击性
的城垛564个,建外墙用红麻条石或青砖包砌0.85米,中间夯岩土2.3米,然后内砌青砖挡土墙0.85米,城墙砖规格有数种,一般为长38宽15厚12厘米。初建时,砌墙和勾缝所用的灰料,全部用糯米糕捶生石灰制成,其坚固程度超过水泥浆砌。迄今四百多年风雨沧桑,其雪白坚韧之原貌侠肝义胆清晰可现,其城墙之坚固,可见一斑。2017年政府对现有861米古城墙进行修缮。

城堡辟有东、西、南三座城门,东称“通湘门”,南称“向阳门”,西称“镇远门”。东门“通湘门”的城门与城楼基本保存了原貌。门额上端刻有“通湘门”三个大字和“嘉靖甲辰岁仲冬吉量立”的年号铭文,字迹清晰可见,宽大厚重的木板门、闸门石槽,二道门内横闩及城楼、炮眼、巷道均基本保存了原貌。

“通湘门”又称“通生门”,在堡内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晚明时期,农民战争锋起,地处头粤赣通衢的羊角堡不断遭受兵燹掠劫。一天深夜,城堡被流寇围困,并在南门和西门设下重兵攻打,又在东门用火攻,城堡被攻陷之际,忽然一位白发老人对着慌乱的人群喊道:“走通生门!走通生门!”一些人情急之下误听为“通湘门”,于是冒着熊熊大火逃出城外,而逃往南门和西门的人则全被杀戮。事后,幸运逃生的人们为了记取这次灾祸,称东门为“通生门”。

城内保存着大片清代与民国时期民居与祠堂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周氏宗祠”、“蓝氏祠堂”、“纲公祠”等,“周龙一”宅、畲族兰氏民宅等建筑具较高价值。

城内城隍庙、真君庙宇等具浓厚地方特点。城隍庙,单一庙堂无厢房,庙宇小巧。清代中期的周龙一住宅,属砖木结构楼房,三进式厅堂,左右配24间厢房,门窗、天井、墙角、阶沿、明沟等均用红石建造。


清代建筑蓝氏祠堂,乾隆四年(1665年)建造,称“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蓝氏”节孝坊,造型别致,精雕细刻。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60余平方米,砖木、土木混合结构。旁
边,还有一座四柱三间石牌坊——蓝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年,由红石雕刻镶嵌而成,虽风化严重,碑文和雕刻也已模糊不清,但仍然气势非凡。

清代周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进深29.8米,宽17米,占地面积506.6平方米,
红石制成的门框,上下厅布局建筑,门外檐梁正中竖立双柱斗拱,内部装修有藻井、轩棚、倒板及缕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美观庄重。

城墙外的湘水边有两个古码头,一处在鹅胸桥左侧,靠河沿处砌三级红麻条石梯;另一处在向阳门外,自上而下27级麻条石级,是羊角堡最早的水运码头。城内保存完整的古街道,全由鹅卵石铺设,古朴实用。此外,城堡还保存有完整古码头和一些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古石碑。

羊角城堡在明清四百多年间,遭遇了大规模战火,见证了无数反抗与杀戳的历史。城堡曾多次被起义的农民军占领并毁坏,战后又屡加修葺,民国以后,因城堡与城垛整体被废弃无用,逐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