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000米

c
ccccczyhh
楼主 (未名空间)

今天坐上缆车到了海拔4860米的地方,达古冰川。在室外待了一分钟,手指脚趾瞬间冻到感觉快断掉,拿着氧气瓶狂吸,也于事无补。阳光好耀眼,雪山好壮美,但却开始眼冒金星,走不动路。实在受不了,退回室内,走进咖啡厅,四仰八叉地瘫在离入口最近的沙发上,完全无法动弹,拿着氧气瓶再一通疯狂吸入,过了几分钟才缓过来。点了杯玉米汁,在窗边沙发上蜷缩成一团,窗外景色再美都变得与我无关。

昨天在毕棚沟,海拔3600米的磐羊湖,淡季没什么游客,冰天雪地真的很漂亮,甚至还有一路提箱子上来拍汉服照的人。但我慢慢开始喘不上气,吃完午饭之后全身发麻。下山之后,一下感觉犹如春风拂面,讲话音量都大了起来。

上一次去高原,是在2015年的冬天,在秘鲁Cusco爬坡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后来到玻
利维亚的Uyuni完全没看到天空之镜,在多次抛锚的越野车上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火山
口,来着姨妈头痛欲裂,后来回Lima找了最好的酒店literally躺平了两天两夜,只叫
room service,享受着文明社会的庇荫。

旅行最密集是发生在我20岁的时候,当时在法国留学,对世界有一种生吞活剥的好奇心,有一种想要理解进入它的野心,因为之前的人生太稀薄了。收获多了非常多神奇的体验和经历,却时常有着强烈的匮乏感,尤其是在意大利的艺术品和历史面前。

世界上太多事情,都有关timing,你的人生阶段和状态决定了你和眼前这个作品/地点/人物的dynamics,错付了的感情,浪费了的体验,无法重来,而redemption常常让人觉得人生真是无望难解。我最近在重看很多以前看过的电影,发现自己小时候真的是对影像没什么品鉴能力,当然长大后的tradeoff是,让纯粹的感动先行,就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在会分析镜头语言,会对情节感到cynical,譬如重看《初恋这件小事》就用了倍
速,虽然还是有戳中心坎的地方。就像某一天choreo课的音乐是《特别的人》,老师按照年龄分组跳,说不同年龄的人对这首歌的感受表达绝对不同。I guess she's right.

现在的我再也无法一个人旅行了,好像已经失去了直面世界和它碰撞的勇气,因为开始极度care自己的身体和安全,也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插科打诨和安慰。一个人去三番City Hall确实奇遇了一个带我开车逛城市的老爷爷,在巴塞罗那喝了sangria微醺着独自走回住处,去奥塞美术馆看到喜欢的画可以反复走回去看也不用担心别人的节奏和脚步,那种在天地间无拘无束的自由,确实美妙。

但事到如今,我的人生,就设限在海拔3000米了。

covid让人没有了global mobility,没办法继续漂来漂去,却越来越想要寻找一个确定的home base 我希望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空间,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一种跨国性的自洽小世界 But to be real honest 我达不到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为什么做不到一个人也可以潇洒自在呢?和一对couple一起旅行,她们两个的状态我实在羡慕,大多数的时候我也不会多想。但当我晚上一个人在酒店房间里,我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发一些post或者回看自己的照片视频,其实就是在进行一种努力「看见自己」的(徒劳)尝试 Being somebody doesn’t mean a thing unless you’re somebody to someone. 你所在意的人不一定看的见你 而你也越来越意识到 你生命中的很多人注定是过客 so why bother

很晚了 明天还要继续行程。之前不知道I love you 3000是网络爆款 听到以后觉得甜
的直抒胸臆挺好 用来给这篇日记结尾点题也是非常合适 那

I love you 3000

No spoilers 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