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西安

b
boter
楼主 (未名空间)

时隔二十二年后,又一次到了西安。

二十二年前,曾经在西安呆过四天,印象非常深刻,非常的好,不论是景还是人。当我对出租车司机,或者任何人说起,我来过西安,不过是在二十二年前,听的人都会一愣,好像没有防备地被拖回到一个他们已经不想再回去的时代。

他们说,现在的西安,变化太大了。二十年前,这里,这里,都是什么什么,现在已经,如何如何。

我知道,所谓变化,无非是更多的楼盘和更挤的人。

二十二年前的城墙几乎空无一人,我一个人在上面孤零零地骑车。现在到处是人,游客,门票,当然北京更为可恶,因为无时无处不在的安检。这些才是真正的变化。

但是西安还是好的。有的司机说纯正的普通话,有的说浓厚的陕西话,但陕西话我听得懂也爱听,觉得好听。他们不是把饼叫“馍”吗,我小时候也说“馍”,“馍馍。”
他们健谈,身边事,国家大事,都会议论,骂完了,说,你们和我们的感觉基本一致嘛。呵呵。反而北京的的哥呆滞麻木,不言不语,可能压力太大,生活日渐无趣,无话可说吧。

再往前几十年,我已经去世几年的父亲家破人亡,流落到西安附近读书,是陕西人收留他,接济他,让他终身难忘。其中一个好友的一个孩子,名字就叫“西安”。

所以我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

而且竟然,我又从陕西人手上收到钱,厚厚一叠,全新。想起鲁迅说,在陕西挣到的钱,就在陕西花掉。我是没有时间花完了,但是买了两幅户县农民画。其中一幅小的在城墙的商店里买的,20块,大的在半坡遗址的纪念品店买的,300块。半坡遗址那家,可
能是被宰了?咱们被陕西人宰一下,也算是点滴回报吧。

告诉包车司机,我买了农民画。司机原本就是农民,却不怎么瞧得上农民画。他不屑地说,那种画水准都不怎么高的。其实我倒不怎么在乎水准,反正自己也不懂画。只觉得那大红大绿,乡村野趣,直白朴素,煞是可爱。

可爱是最高的赞扬。二十块,三百块,随便,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