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真相: 为什么美国警察开枪击毙黑人不用承担责任?(ZZ)

h
huhu1
楼主 (未名空间)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
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用手把两人拉开,却被路人报警。

随后3名警察赶到,声称要逮捕他,布莱克拒绝受捕并走向停在路边的自驾车。

打开车门之际,被一名具有7年经验的白人警察近距离朝背后连开7枪,致其重伤瘫痪,开枪理由是以为布莱克要拿刀。他的3个孩子,分别是3岁、5岁和8岁,在车内目睹了整个过程。

该事件随后导致基诺沙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警察跪杀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已经引发过波及美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大规模抗议与骚乱。

警察枪杀黑人在美国屡见不鲜,黑人不是关键,问题根源是美国没有禁止公民持枪,进而导致美国警察执法时总是担心自己被持枪者反噬。

为什么美国没有禁止公民持枪?

因为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美国警察没有保护公民的义务(夸不夸张?!),导致公民自卫权下放而延伸持枪权扩大。

因此不仅警察枪杀黑人,各类恶性枪击案在美国也频频发生。

去年仅8月4日这一天,全美就爆发87起枪击案,29个美国人因此丧生,川普为此下令降半旗致哀。

但川普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要在美国建设更多的精神病医院,对于民众严控枪支的诉求却保持沉默。

带来一篇两年前的原创作品,令人感慨的是,只要问题的根源不变,那么无辜百姓被警察误杀的悲剧就不可能避免,不幸将在不同的家庭以同样的形式重复上演。

为什么美国禁枪这么难?
这个问题在中国可以听到两个版本。

公知洗地版:美国不禁枪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持枪反抗政府暴政的权力。

阴谋论版:美国不禁枪是因为军工集团太强大绑架了政府。

这两个答案哪个正确?

没有一个正确!全是胡说八道!

在美国,警察的权责严重不对等。准确地说,美国警察在第一时间基于自身的判断可以剥夺某个公民的生命,同时,却在公民生命受到威胁时没有保护的义务!

这个表述是不是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你在开玩笑?

我当然不是在开玩笑。

上述对警察权责的描述是由美国最高法院从1981年开始通过一系列案例确定的原则。

按:美国法律体系是判例法系,意思是一个案子的法理解释在未被推翻前就一直有效,而最高法院对于美国警察权责是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的,所以,推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现在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禁枪这么难的原因了。

因为最高法院明确裁定美国警察对美国公民不具有保护的义务,导致公民自卫权下放而延伸公民持枪权扩大。

警察都没有保护公民义务,那么公民只好用持枪来保护自己!

下面我们来看看,导致最高法院裁定警察没有保护公民义务的两个著名案例——

1981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案与2005年石城镇冈萨雷斯案件。

1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案

在描述这两个案件之前必须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对个人在公众场合的持枪行为是严格控制的。

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老百姓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警察有保护公民的义务。

所以,那个时期绝大多数州都立法禁止个人在公众场合公开或者隐蔽持枪。美国50个州,在80年代大约只有4个州允许公民在公开场合持枪。

是什么改变了这种情况呢?

让我们回顾1975年华盛顿特区的某个周日清晨的一个案件。

1975年3月16日,一个周日的清晨,两名年轻的女性 Carolyn Warren (就是本案的主角) 和 Joan Taliaferro 像很多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租下了华盛顿特区(美国首都)
西北角的1112拉蒙特街一个公寓三楼的房间并分担房租。

在他们楼下是Miriam Douglas 女士和她四岁的女儿。

在大家都熟睡的时候,二楼的公寓门 (美国的大多数公寓门是没有防盗门这一说的,都是小木板门,很容易被踹开) 突然被两名壮汉踹开。

这两名壮汉(后来被确定是Marvin Kent 和 James Morse)冲入了二楼公寓,并当着小孩的面轮奸了她的母亲。

睡觉中的Carolyn Warren 和 Joan Taliaferro 听到楼下Douglas 女士尖叫声后立即拨打了美国报警电话911,向调度员报案她们的公寓在被强行入侵中,并请求警方立即提
供援助。

警方调度员告诉她保持安静,让她放心,警方将及时调度警力进行支援。

6点23分,华盛顿警察局总部接到调度员通知有人在强行侵入,但是不知何原因调度员
给了巡警2级优先权(code 2)。而根据华盛顿警察条例,任何同类型犯罪都是1级优先(
code 1)即警力应该马上支援。

即使如此,四辆警车仍然响应了这一通报,其中三辆赶到拉蒙特街,一辆去调查可能的嫌疑人。

与此同时,Carolyn Warren 和 Joan Taliaferro从窗户爬上屋顶等待警察的到来。

在那里,他们亲眼看到一名警察开车路经他们的房子,但根本没有停下来,他甚至没有头伸出来看看房子的前后就走了。

第二个警察来了,敲了敲公寓的门,在没听到任何回复后也直接离开了。

6点33分,他们在到达五分钟后没有做任何确认房子内部的安全措施就都走了。

于是Carolyn Warren 和 Joan Taliaferro 爬回自己的房间里,在那里她们再次听到
Douglas 女士的持续尖叫声,于是她们再次打了911,并告诉值班警官她们认为入侵者
已进入了公寓,并要求立即提供援助。

再一次,一名警察向他们保证援助已经在路上。

这个电话在6点42分进行了记录,但处理结果竟然是“随便查查”,这次没有任何的警
员为这个呼吁出警或者分配任务。

由于相信了警员的话,Carolyn Warren 和 Joan Taliaferro下楼来帮助Douglas 女士
以协助警方,结果被两名犯罪分子发现了她们的存在。

两名犯罪分子持刀劫持了所有三名女性到犯罪分子Kent的公寓,然后在14小时内对其进行轮奸,抢劫和殴打。

三名女性中的两名被迫对彼此实施性行为的同时,另外一名女性被两名犯罪分子轮奸。

一系列机缘巧合下,三名女性侥幸得以逃命(从犯罪统计来看,这个活命概率小于17%)。

三名女性向哥伦比亚警方提起诉讼,内容包括:1. 6点23分的报案处理不当;2. 巡警
未能遵循标准调查程序;3. 6点42分的报警被彻底无视。

但是联邦下级法院宣布此案流案,不予受理,他们的解释是: 警方对于大众的责任是广义的,并不存在警方对某一公民的特殊关系,在这一层面中,警察没有任何具体法律义务的存在。

原文:”[t]he duty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is owed to the public at large, and, absent a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ce and an individual,
no specific legal duty exists.”

三名女性不服,上诉到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庭。在经过上诉法庭7名法官讨论后,哥伦
比亚特区上诉法庭在1981年以4:3的票数肯定了下级法院的判决。

同年,最高法院对本案上诉不予受理(代表了最高法院的态度)。

由于哥伦比亚上诉法庭是联邦高级法庭,其案例宣判覆盖全美国(不同于区域的巡回法
庭,仅限于数州)。

本案震动全美。

从此美国判例法开创了警方与普通公民之间不存在任何具体的法律义务的先例。

自此以后,全美各州立法机构开始全面下放公民自卫权。

无论是民主党的蓝州还是共和党的红州,自卫权和公开持枪权开始全面放开。

就地自卫(stand your ground) 城堡法案(castle law)开始全面取代强制撤退(duty of retreat) ,而公民的隐蔽/公开持枪也纷纷放开。

虽然一直在节节败退,控枪人士仍然有希望,因为最高法院对1981年的案例只是不予受理的表态,而一旦表态,则仍然可以推翻下级法院判决,那么他们仍然有翻盘的可能。

最高法院没让他们多等。2005年石城镇冈萨雷斯案 (Castle Rock v. Gonzales, 545 U.S. 748 (2005))给了其致命的一击。

2 石城镇冈萨雷斯案件

比起上面案子的跌宕起伏,这个案子十分直接了当。

科罗拉多州石城镇居民Jessica Lenahan-Gonzales和他丈夫Simon在1999年办理离婚手
续,但是她丈夫一直在非法跟踪和试图控制她。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Jessica 向法庭于1999年6月4日申请了禁止令。

法庭禁止令中明确表示,在合法探视之外,Simon必须离Jessica和她四个孩子100码以
外(大概91米)(其中儿子 Jesse不是Simon亲生孩子,而三名女儿Rebecca, Katherine和 Leslie是)。

6月22日下午5点15分,Simon 突然闯入并劫持了三个女儿。于是Jessica 在当日晚7点
30分、8点30分、10点10分和23日凌晨0点15分屡次报警,并亲自在23日凌晨0点40分到
警局报警。

但是由于她原来曾经很善良地允许Simon在不同时间探视过孩子,警察无动于衷。

凌晨3点20分,Simon出现在石城镇警局门口,携带枪支来追杀Jessica并主动向警察开
火。

在交火中他寡不敌众地被警察乱枪打死,在他的车里发现了三名女孩的尸体。根据法医检查,他恰恰是在进入警局之前杀死了她们。

悲痛欲绝的Jessica将石城镇警方和与她交谈过的三名警官告上法庭,根据联邦法律她
认为警方“未能适当地执行对限制令侵权投诉作出回应。”

但是地区法院在讨论后根据1981年案件判决先例提出了此案不予起诉的动议并获得了批准。

愤怒的Jessica随即上诉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第十巡回法庭。

该法院的一个小组在讨论后驳回了Jessica的实体性正当程序要求(即结果是否正义判断),同时确认三名警官有职业豁免权,因此不能被起诉。

但巡回法院认为在此过程中石城镇警方对禁止令执行有程序性不正当,因此Jessica可
以部分胜诉。

此决定在巡回法院全体法官复审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因此石城镇警方对三名女孩子的死有责任,石城镇警方不服,反向上诉到最高法院。

2005年6月27日,最高法院以8比1的悬殊比分推翻了第十巡回法院的判决,并恢复了地
区法院的判决。

由法官安东宁·格雷戈里·斯卡利亚大法官为首的多数意见认为:禁止令是个法律命令,其意义在于如果侵犯后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这里的惩罚基础在于对法律的破坏而不是个人的伤害。 警方没有在禁止令被破坏途中进行干预的义务,但是有在禁止令被破坏
后把对方绳之以法的义务。

由于Jesscia和警方在发现Simon杀死女孩尸体前都不能确定这个禁止令的破坏程度,所以警察没有任何责任去管可能产生的伤害。

当事者Simon已死,所以这个追责已经可以停止,至于在破坏这个禁止令产生的生命财
产伤害,对不起,你自己认倒霉吧!

3 禁枪彻底失败

通过这一案例,美国最高法院最终确认了“警察在提供警察服务时不对任何一名公民有任何公共责任规定下的具体责任”(the police do not owe a specific duty to
provide police services to citizens based)。

换句话说,警察在执行任务中如果认为公民是威胁,其拥有第一时间内根据自身判断剥夺生命的权力,但同时他拥有不对任何公民受到侵害时具体保护的豁免。

警察的职业叫做执法(law enforcement) ,即保证破坏法律后的追诉责任,但是对具体的侵害则没有任何保护的义务。

实际上发生的奥兰多案也是如此。在凶犯数目不明下,奥兰多警方等了3个多小时才采
取行动,最后造成百余人伤亡,而凶犯只有一个。

无论死亡者是被凶犯还是警察打死的,他都是活该,因为他仅仅是执法活动中的附属伤害(collateral damage)。

在05年最高法院判例之后,禁枪群体彻底失败。

随着2013年最后一个完全禁止公民公开/隐蔽持枪州—伊利诺伊(奥巴马大统领的故乡)
的彻底沦陷,美国不再有任何一州禁止公民公开/隐蔽持枪进行自卫。

截止2016年,美国对枪支完全不限制的州(不需任何证件即可公开/隐蔽持枪)有10个,
资质合格后可以持枪州有32个,限枪州8个,禁枪州为0。

美国拥枪派VS禁枪派为42:8,比起1980年的4:48来实现了完全的逆转。

大家看完这段历史后有什么感觉?呃,天天吹嘘美国如同天堂的公知可曾告诉过你们这个关系社会治安的重大常识?

自卫权下放导致美国枪支泛滥,枪支泛滥导致美国公民必须承担越来越重的自卫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n
noles

“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

信息错了。是警察要arrest他。因为他被告性攻击。

“It is true that Blake did have an active warrant for sexual assault and
several other crimes related to domestic violence at the time he was shot.” --USA Today

前提错了,结论就。。。。。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
: 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用手把两人拉开,却被路人报警。
: 随后3名警察赶到,声称要逮捕他,布莱克拒绝受捕并走向停在路边的自驾车。
: 打开车门之际,被一名具有7年经验的白人警察近距离朝背后连开7枪,致其重伤瘫痪,
: 开枪理由是以为布莱克要拿刀。他的3个孩子,分别是3岁、5岁和8岁,在车内目睹了整
: 个过程。
: 该事件随后导致基诺沙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警察跪杀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已经引发过波及美国主要大中城市的
: 大规模抗议与骚乱。
: 警察枪杀黑人在美国屡见不鲜,黑人不是关键,问题根源是美国没有禁止公民持枪,进
: ...................

h
huhu1

我只是转载。不是我的结论也不是我的观点。
只是觉得后面那两个经典案例和其影响值得研讨一下。
看来家防自卫真的不能指望警察。

【 在 noles (mile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
: 信息错了。是警察要arrest他。因为他被告性攻击。
: “It is true that Blake did have an active warrant for sexual assault and : several other crimes related to domestic violence at the time he was shot.”
: --USA Today
: 前提错了,结论就。。。。。

j
jingagain

你转载假新闻还理直气壮?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转载。不是我的结论也不是我的观点。
: 只是觉得后面那两个经典案例和其影响值得研讨一下。
: 看来家防自卫真的不能指望警察。

a
abracadabra


现在气氛比较紧张,大家都家里呆的窜火。建议在主贴加个注释,不然有可能打口水战。:)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转载。不是我的结论也不是我的观点。
: 只是觉得后面那两个经典案例和其影响值得研讨一下。
: 看来家防自卫真的不能指望警察。

z
zzyyss

🤭🤭🤭 感觉买买提大外宣渗透不少

【 在 jingagain (我爱吃西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转载假新闻还理直气壮?

f
foxbat


一看就是大外宣写的东西,都是先有立场再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有利的证据很少,都找到上个世纪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一概不提,行文冗长空洞,标准的大外宣五毛出品

【 在 zzyyss (zys) 的大作中提到: 】
: 090909 感觉买买提大外宣渗透不少

h
huhu1

已经标了ZZ了,我没时间把那两经典案例重写一篇。
开头结尾,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直接跳过好了

【 在 abracadabra (abracadabr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气氛比较紧张,大家都家里呆的窜火。建议在主贴加个注释,不然有可能打口水战
: 。:)

a
ananpig

我参加了三个月的警察培训,其中关于生命优先权的部分

第一类:hostage, innocent citizen, bystander
第二类:警官自己生命安全
第三类:suspect

现在的很多媒体,没有写清楚天使当时所处的类别,写些“几个崽看见、是个好爹”之类的
(就如同开车,要前进后退的挡位都没搞明白)

还和警官叫板,难怪让天使们前仆后继被老天爷收去了……

当然,美国警察的jurisdiction和法律都很复杂,我培训的情况不见得每个州都适用。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
: 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用手把两人拉开,却被路人报警。
: 随后3名警察赶到,声称要逮捕他,布莱克拒绝受捕并走向停在路边的自驾车。
: 打开车门之际,被一名具有7年经验的白人警察近距离朝背后连开7枪,致其重伤瘫痪,
: 开枪理由是以为布莱克要拿刀。他的3个孩子,分别是3岁、5岁和8岁,在车内目睹了整
: 个过程。
: 该事件随后导致基诺沙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警察跪杀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已经引发过波及美国主要大中城市的
: 大规模抗议与骚乱。
: 警察枪杀黑人在美国屡见不鲜,黑人不是关键,问题根源是美国没有禁止公民持枪,进
: ...................

B
BoeingCEO

原文说得非常清楚了
无论jacob 是劝架的好人
还是姓骚扰的坏人
被打死后警察都不用负责
因为最高法已经说明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
无须为collateral damage负责

【 在 noles (mile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
: 信息错了。是警察要arrest他。因为他被告性攻击。
: “It is true that Blake did have an active warrant for sexual assault and : several other crimes related to domestic violence at the time he was shot.”
: --USA Today
: 前提错了,结论就。。。。。

E
Enrica

麻辣隔壁的,不配合警察,经直去开车门。要是在车里摸出一把枪来,警察就见阎王了。警察也是人,也有老婆孩子,也怕死。其它族裔见了警察都老老实实的配合,为什么你们就做不到?

佛洛依德你用假钞就算了,手铐都上了,老老实实配合很难么?

d
dracodoc

原文说到历史,要是几年前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在当前形势下,和最近的事情扯到一起,就完全错了。

在今年之前,的确有警察过度执法,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现象,也的确来自那几个判例和警察内部保护自己人的传统。

但今年的所有新闻焦点,几乎全是另一个极端,现在是警察不敢执法,出了事故被无限上纲,没人敢碰blm。这跟文章里提的判例和传统没有什么关系。

a
att12

车里是嫌犯的枪械库,警察活命的本能就是决不能让嫌犯进车掏东西。这个嫌犯被反复警告还进车里拿东西。

每个月都有几十个警察这样被枪打死。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黑人男子见到两个女子吵
: 架,出于好心上前劝阻,用手把两人拉开,却被路人报警。
: 随后3名警察赶到,声称要逮捕他,布莱克拒绝受捕并走向停在路边的自驾车。
: 打开车门之际,被一名具有7年经验的白人警察近距离朝背后连开7枪,致其重伤瘫痪,
: 开枪理由是以为布莱克要拿刀。他的3个孩子,分别是3岁、5岁和8岁,在车内目睹了整
: 个过程。
: 该事件随后导致基诺沙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警察跪杀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已经引发过波及美国主要大中城市的
: 大规模抗议与骚乱。
: 警察枪杀黑人在美国屡见不鲜,黑人不是关键,问题根源是美国没有禁止公民持枪,进
: ...................

m
mitbbo

看国内的文章描写美国枪支
真是吃力

s
sunjiaxinyu

真能瞎编,警察杀那个反抗袭警的犯罪份子都无罪吧,这是法律和秩序,犯了罪怕入狱,反抗,袭警,甚至杀警,不杀你杀谁?不杀你难道让你明天来杀我吗?
n
noles

结论:自己保护自己。不能靠别人。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g
godless

转载不加注,招骂不是天经地义吗?
【 在 huhu1 (呼呼~)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转载。不是我的结论也不是我的观点。
: 只是觉得后面那两个经典案例和其影响值得研讨一下。
: 看来家防自卫真的不能指望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