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得上《人民的名义》吗?

s
sjh9587
楼主 (未名空间)

追完《巡回检察组》更新的前几集,我的心情还是挺复杂的。

放在年尾挑不出几部好剧的市场环境里,它其实还算一部能关注的国产剧。

可是当它和《人民的名义》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且不说热度完全不在一档次上,即便只看故事和内容,也有些相形见绌。

《巡回检察组》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说这部剧和《人民的名义》有关系,倒不是在蹭热度。

剧名原本是《人民的正义》,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改成了《巡回检察组》。编剧虽然从周梅森换成了余飞,但导演和投资,包括打击贪污腐败的题材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我知道还有一部《人民的财产》,编剧是周梅森,据说和《人民的名义》共享一个世界观,还没有播出。

可查了那部剧的信息发现,不仅不是《人民的名义》的续集,故事独立,甚至演员阵容还不如这部《巡回检察组》亲切。

比如许亚军。《人民的名义》里,是想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到了《巡回检察组》,名字虽然换成了严正义,干的还是省公安厅厅长。

比如黄俊鹏。在《人民的名义》里,作为反贪局的局长演了几十集的“床戏”,这一次终于能够踏踏实实在检察院工作查案了。

比如冯雷。从那个无恶不作的商人官二代赵瑞龙成功“脱罪”,变成了检察院的副检察长熊绍峰。

当然了,还有李达康书记。

虽然是客串,出场的时候非常有限,但好歹升了官,变成了省里的一把手。

先介绍一下这部剧的主线吧。

第一集开场,就通过一个叫胡雪娥的老太太伸冤闹事,引出这部剧的第一个案件“九三零案”。

经过层层排查,证据确凿,可关在监狱里的杀人犯沈广军(老太太的儿子)就是不肯认罪。

没有办法,为了应对社会舆论,只能重新调查。

乍一看,难道这是个平反冤案,还人民正义的故事?

并没有那么简单。

想要理解剧情,这几个地方值得注意。

一是男主角的身份。通过演员阵容表可以得知,于和伟所饰演的角色真名并不是郑天明,而是冯森。他表面上以小舅子的身份调查当年的另外一起车祸案,实际是巡回检察组的组长,死者的丈夫。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冯森很清楚,当年妻子的死绝不是普通意外,他已经用政府体系查了个遍,结果一无所获,只能另辟蹊径,用这样特殊的方式挖些新线索。

事实上,他也的确找到了。

关键的线索,也就是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九三零案”犯人沈广军的哥哥沈广顺以及他早年失踪的女儿。

我们来整理一下目前已知的几个重要疑点。

首先是当年冯森妻子发生车祸的时候,沈广顺在案发现场出现过,并且无故买到了五十万的“彩票”(疑似贿赂)。

其次是,沈广军之所以惹上官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寻找哥哥沈广顺失踪的女儿。

最后一点,也是在第七集冯森找到的新线索,那就是沈广顺似乎对寻找失踪的女儿一点也不上心。

一个是政府官员的妻子无故被害,一个是无权无势的普通家庭连接遇到变故,并且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真相,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虽然猜不到具体的细节,但冯森的妻子很有可能是被杀人灭口,而沈广顺一家要么被收买,要么是无辜卷入的受害者。

不管情况如何,背后都一定牵扯到政府高级官员的贪污腐败。

仅从题材角度,这个故事的结构其实相当不错。

虽然比较慢热,前期也没有太抓人眼球,但只要故事足够精彩,同样会是一场反腐大戏。

只可惜,这部《巡回检察组》最大的问题偏偏出在最基础的地方,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一个不落。

不少观众看到这部剧的阵容,期待值很高。

而这种由于不用心所导致的,低于期待的“成见”往往最头疼。因为接下来,你需要面对不断挑刺的目光,只要剧中出现一些违反法律常识的错误和漏洞,都会被不断地放大。

比如第一集合影的大楼,门口并排挂着四个省级单位的办公牌子。

比如后续的会议,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室内的党旗和国旗似乎放反了位置。

旗面面对群众,党旗在左,国旗在右

还有吐槽最严重的广告。

由于我看的是DVD版,还没这么严重,可有些广告的插入依然影响到了观看体验,让人
觉得特别出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郑锐的房间讨论把黄四海转移到二监区的时候。

光是坐在那里吃零食还不够,竟然突兀地加了一句“XX坚果你吃得挺香啊”的后期配音。

由此可见,这部剧被人戏称“人民的广告”或者是“巡回广告组”一点也不冤枉。

当然了,还有角色的塑造。

倒不是说这几个演员演技不行,而是剧本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追剧的过程中总感觉一些地方写得太刻意。

小一点的配角。

比如那个用弹弓打胡雪娥的小孩。

仅仅是为了突出大众对杀人犯母亲的偏见?

重要点的角色。

比如韩童生饰演的张书记。

爱惜自己的羽毛,政治作风上有洁癖没有问题,但毕竟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很多问题不应该只看到表面吧?

就拿他儿子被别人陷害强奸这件事来说,明明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像外人一样绕来绕去。

儿子和妻子都已经知道了背后陷害的人,加上之前饭局的拒绝,只要稍微动点脑子,也知道背后的黄雨虹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种情况下,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指责儿子强奸犯,还说连累了他。

且不说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政法委书记的身份,光是这种需要各种前提,没什么逻辑的陷害,《巡回检察组》就花了大量的戏份来回讲述。

类似的剧情出现一次还可以理解,但反复出现,只会让人觉得编剧在想当然地写故事。

最后再聊聊细节。

你说这部剧有拍得不错的地方吗?

当然有,但为数不多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都是没那么重要的剧情。

比如第二集在茶馆付账。

一开始,我觉得奇怪,为什么发现有人冒充保姆后,没有第一时间询问对方的容貌特征,反而纠结服务员叫大叔还是大哥。

后来等两个人出来,看到自行车被拆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听到有人冒充保姆,就猜到了对方是伸冤的胡雪娥。

还有郑天明(冯森)盘问沈广顺的那场戏。

从一开始花钱买矿泉水,到后面反客为主,自己到冰柜里发冰棒吃。

别看这场戏没问出什么具体的内容,展现的东西其实很丰富。

不仅再次强调冯森的身份,而且暗示了他这些年为这个案子付出的努力,甚至也为后面沈广顺对女儿失踪不上心的剧情埋下伏笔。

为什么《人民的名义》能够成为此类剧集的标杆?

不是因为它每个地方拍得很完美,而是不该掉链子的地方都很精彩。

别的不说,光看领导开会,你也能直观地察觉出这两部剧的差距。

在《人民的名义》的第一集,丁义珍被发现贪污,剧中几个常委领导临时决定开会商量对策。

有人想着赶紧抓人,有人和稀泥一切按司法程序办,有人忙着拖延时间,也有人想着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

别看只是简单决定谁来抓人,背后其实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每个人性格,包括背后所打的算盘,今天再看,依然觉得津津有味。

反观这部《巡回检察组》,开场十几分钟也有一场会议戏。

怎么说呢,很普通,或者说有点浪费。

仅仅是交代了案件的背景,几个人的名字身份以及他们背后部门所承担的作用和责任。

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吗?

也就每个人发言的背后,都有句潜台词,那就是自己不想惹上这次的大麻烦。

相较于对角色的塑造,更多的还是承担叙述性的功能。

说白了,这部剧没有太多真正值得琢磨的内容。

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吧。

c
cellcycle

娱乐性还是有的。。

【在 sjh9587(hillary)的大作中提到:】
:追完《巡回检察组》更新的前几集,我的心情还是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