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一言难尽《大秦赋》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2月29日 17点29分 PT
共 (6)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jh9587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写这部剧的时候,《大秦赋》已经播到了六十七集,评分也从最初的9.2一点点掉到了
现在的6.1。
按理说,这部剧刚播出的时候就应该推荐。
当时的口碑,还没有现在这么槽糕。我还想着,等播完再联系前几部作品对比一下,即便拍得没那么好,也可以把亮点和缺点放在一起写写。
结果追到现在,只剩下了一言难尽。
《大秦赋》
说起来,这部剧绝对算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历史剧。
一是播出之前的演员阵容,光看名单也能看出整部剧的大制作。
主演不管是张鲁一还是段奕宏,都是让人比较放心的演员,配角同样也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二是作为“大秦帝国”的收官之作,终于讲到了秦始皇如何一统天下的这段历史。
要知道,大秦帝国系列的前几部作品,口碑虽然一直很好,质量也堪称国产历史剧的标杆,但由于相对冷门的题材,热度一直不温不火。
好不容易,故事熟悉了,投资变多了,场面更大了。
却没想到,这部《大秦赋》之所以能够出圈,依靠的是“大情妇”和“嫪毐传”这些不忍直视的调侃和吐槽。
虽然在六十集之后,秦王嬴政决定东出之后,剧情出现了一定的好转,吕不韦选择自杀的那段对白也非常动人。
但遗憾的是,这部已经陷进争议漩涡的《大秦赋》,整体而言,依然算不上一部优秀的历史正剧。
其实从标题也能看出来,这里说的一言难尽,更多的是指我追剧下来内心的矛盾。
前几天,因为太多人骂张鲁一扎戏,富大龙还专门发了一篇长文,里面提及了很多“大秦系列”当初所面对的质疑以及大家为这些作品付出的心血。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客气话。而这部被寄予厚望《大秦赋》,仅从刚开始的前几集来看,也确确实实是朝这个方向拍的。
你很难说这部剧拍得一无是处。
比如吕不韦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别人眼中的贱商赌上全部家财,到后来成为相邦为秦国出谋划策,即便是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依然不忘初心。
历史上的吕不韦未必就是这样,但整体而言,这个角色塑造得相当成功。
可它毕竟是一部严肃厚重的古装正剧。
为了塑造丰满的角色,剧情和历史出现一定的偏离,没人会过分计较。
但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流量关注,讨好那些天天被拿来背锅的“年轻人”,一味画蛇添足地改编,则是完完全全的本末倒置。
为什么大多数观众对这部《大秦赋》失望至极?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丢掉了历史剧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紧凑的故事节奏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先说说这部剧的故事节奏。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把过多的视角放在了宫斗戏码上。
宛如儿戏的权力斗争,一播就是几十集。
那些观众期待看到的重要历史节点,只用一句不痛不痒的人物旁白便简单跳过。
自以为了解市场的喜好,拼命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剧情,结果主线内容不仅没讲好,好端端的一部“大秦赋”也被硬生生改成了“大秦流水账”。
流水账也就罢了,被质疑的还有角色的塑造。
剧中的不少内容,乍一看像那么回事,可一旦细究下去,只会让人觉得前后冲突。
就拿嫪毐叛乱这件事来说吧。
且不说戏份是否太多,最终的目的大家都能看出来,就是为了突出嬴政想要亲政的不易。
可问题是,你在前面花了那么多的时间铺垫嬴政和李斯的计划,又是找借口让嫪毐谋反,又是提前安排卧底,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结果骊山数万大军说丢就丢,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差点丧命咸阳。
命悬一线的紧张感倒是拍出来了,可这两个角色的谋划只会让人觉得一文不值。
还有编故事的逻辑,不少地方也经不起历史背景的检验。
比如秦国对楚国发动战争这一段。剧本为了突出秦国的正义,竟然编出几个楚国的百姓由于忍受不了本国的压榨,不得不逃往临近的秦国,甚至喊出了“我不要当楚民,愿成秦人”的口号。
仅仅是符不符合历史记载的问题吗?
不完全是。
这次写秦国攻打楚国,你就让楚民逃往秦国。
下次轮到几国合纵抗秦,你又满口天下苦秦久矣。
不能说这样写一定有问题,毕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立场,也有自己的特点。
可剧本呈现出来的样子,更加接近一时兴起,尔虞我诈看不见,百姓的疾苦更是完全变了味。
再说对历史的敬畏。
我也看了不少大家的吐槽,大多数的剧情都源于编剧自身的水平。
比如嬴异人面对敌军对妻儿的威胁,喊出的那句“我要把你赵氏杀光”明显忽视了赵秦同源。
这一段的表演完全没问题
包括面对数十万的合纵联军,嬴政提出要放其进函谷关,再把他们一举歼灭的战术,更是把战争当数字游戏。
相较于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细节,剧中更让我无法忍受的,其实是一些啼笑皆非的错误和剧情。
比如面对淳于越,角色公然喊出了于越兄。
说实话,这段剧情我的印象很深刻,其滑稽程度,可以类比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突然有人对诸葛亮喊出了一句葛亮兄。
还有赵国为了牵制秦国,竟然让一国丞相偷偷跑到他国绑架太后。
这已经不是狗血了,简直就是在写历史科幻剧。
要我说,这段剧情还不够,不如在嬴政见郭开的时候继续刺杀,这样后面的“荆轲刺秦王”也不用提了。
要知道,请一个专业的历史顾问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再不济,观众吃点亏,你把第一集打仗大场面消耗的资金省下来,估计找完几个人还有富余。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一开始没注意,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越来越明显。
这部剧的主角是秦始皇,主线讲的也是他如何一统天下的故事。
但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由于太强调这一点,导致“一统天下”既变成了剧情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也变成了剧情展开的限制。
从已知的结果还原模糊的历史。 「 一统天下」这几个大字,几乎从头喊到了尾,而且不只是嬴政一个人,似乎大秦的每一个臣民都预见到了这一点,信心满满,毫无后顾之忧。
说白了,拍历史剧,尤其是像大秦系列这样的历史正剧,最忌讳的就是透过历史的后视镜,把那些出现在史书上的名字变成讲故事的工具人。
观众要看的不只是结果,更是跌宕起伏的经过。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这部剧的吐槽,还有一个“疑问”被很多人提及。
那就是按这部剧的拍法,统一六国的为什么会是秦国,而不是赵国?
别看只是一句玩笑,但在我看来,实际上这才是对这部剧最大的嘲讽。
言下之意,这拍的不是历史剧,倒更像是穿越剧。
花了这么多钱,请了这么多的好演员,据说剧本还打磨了数年。
结果拍完,观众却感觉看了一部盗版的《大秦帝国》。
说到底,观众厌恶的不完全是这部《大秦赋》,更多的还有这部剧背后所代表的,那种自以为是的讨好。
w
wgyeric
接近 4 年
2 楼
re
g
gg2014
接近 4 年
3 楼
迎合上意嘛。
https://youtu.be/_fyZxOAq96o
g
gambitny
接近 4 年
4 楼
前几部里的魏王,魏相,昭阳,甘龙,才是真正的戏骨。
这部戏里一个都看不到。段亦宏也就那样
张鲁一没有秦王气质,一副街头小混混的样子
可惜郑天庸,孙飞虎已经作古
如果编剧导演用孙皓晖和丁黑,肯定会大好!
S
SimpleRed
接近 4 年
5 楼
这才是说到点子上了,就跟国内足球俱乐部花重金聘请外援剃国内联赛一样为了迎合圣意。
国内拍的历史剧基本没法看,连二月河的那些东西都是一样,跟别提这些宫斗或古装穿越剧了
【 在 gg2014 (n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迎合上意嘛。
:
:
https://youtu.be/_fyZxOAq96o
l
littlefish20
接近 4 年
6 楼
为了讨好小学没毕业的习包子,生生把历史正剧拍成了滑稽戏!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写这部剧的时候,《大秦赋》已经播到了六十七集,评分也从最初的9.2一点点掉到了
现在的6.1。
按理说,这部剧刚播出的时候就应该推荐。
当时的口碑,还没有现在这么槽糕。我还想着,等播完再联系前几部作品对比一下,即便拍得没那么好,也可以把亮点和缺点放在一起写写。
结果追到现在,只剩下了一言难尽。
《大秦赋》
说起来,这部剧绝对算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历史剧。
一是播出之前的演员阵容,光看名单也能看出整部剧的大制作。
主演不管是张鲁一还是段奕宏,都是让人比较放心的演员,配角同样也出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二是作为“大秦帝国”的收官之作,终于讲到了秦始皇如何一统天下的这段历史。
要知道,大秦帝国系列的前几部作品,口碑虽然一直很好,质量也堪称国产历史剧的标杆,但由于相对冷门的题材,热度一直不温不火。
好不容易,故事熟悉了,投资变多了,场面更大了。
却没想到,这部《大秦赋》之所以能够出圈,依靠的是“大情妇”和“嫪毐传”这些不忍直视的调侃和吐槽。
虽然在六十集之后,秦王嬴政决定东出之后,剧情出现了一定的好转,吕不韦选择自杀的那段对白也非常动人。
但遗憾的是,这部已经陷进争议漩涡的《大秦赋》,整体而言,依然算不上一部优秀的历史正剧。
其实从标题也能看出来,这里说的一言难尽,更多的是指我追剧下来内心的矛盾。
前几天,因为太多人骂张鲁一扎戏,富大龙还专门发了一篇长文,里面提及了很多“大秦系列”当初所面对的质疑以及大家为这些作品付出的心血。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客气话。而这部被寄予厚望《大秦赋》,仅从刚开始的前几集来看,也确确实实是朝这个方向拍的。
你很难说这部剧拍得一无是处。
比如吕不韦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别人眼中的贱商赌上全部家财,到后来成为相邦为秦国出谋划策,即便是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依然不忘初心。
历史上的吕不韦未必就是这样,但整体而言,这个角色塑造得相当成功。
可它毕竟是一部严肃厚重的古装正剧。
为了塑造丰满的角色,剧情和历史出现一定的偏离,没人会过分计较。
但如果只是为了吸引流量关注,讨好那些天天被拿来背锅的“年轻人”,一味画蛇添足地改编,则是完完全全的本末倒置。
为什么大多数观众对这部《大秦赋》失望至极?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丢掉了历史剧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紧凑的故事节奏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先说说这部剧的故事节奏。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把过多的视角放在了宫斗戏码上。
宛如儿戏的权力斗争,一播就是几十集。
那些观众期待看到的重要历史节点,只用一句不痛不痒的人物旁白便简单跳过。
自以为了解市场的喜好,拼命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剧情,结果主线内容不仅没讲好,好端端的一部“大秦赋”也被硬生生改成了“大秦流水账”。
流水账也就罢了,被质疑的还有角色的塑造。
剧中的不少内容,乍一看像那么回事,可一旦细究下去,只会让人觉得前后冲突。
就拿嫪毐叛乱这件事来说吧。
且不说戏份是否太多,最终的目的大家都能看出来,就是为了突出嬴政想要亲政的不易。
可问题是,你在前面花了那么多的时间铺垫嬴政和李斯的计划,又是找借口让嫪毐谋反,又是提前安排卧底,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结果骊山数万大军说丢就丢,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差点丧命咸阳。
命悬一线的紧张感倒是拍出来了,可这两个角色的谋划只会让人觉得一文不值。
还有编故事的逻辑,不少地方也经不起历史背景的检验。
比如秦国对楚国发动战争这一段。剧本为了突出秦国的正义,竟然编出几个楚国的百姓由于忍受不了本国的压榨,不得不逃往临近的秦国,甚至喊出了“我不要当楚民,愿成秦人”的口号。
仅仅是符不符合历史记载的问题吗?
不完全是。
这次写秦国攻打楚国,你就让楚民逃往秦国。
下次轮到几国合纵抗秦,你又满口天下苦秦久矣。
不能说这样写一定有问题,毕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立场,也有自己的特点。
可剧本呈现出来的样子,更加接近一时兴起,尔虞我诈看不见,百姓的疾苦更是完全变了味。
再说对历史的敬畏。
我也看了不少大家的吐槽,大多数的剧情都源于编剧自身的水平。
比如嬴异人面对敌军对妻儿的威胁,喊出的那句“我要把你赵氏杀光”明显忽视了赵秦同源。
这一段的表演完全没问题
包括面对数十万的合纵联军,嬴政提出要放其进函谷关,再把他们一举歼灭的战术,更是把战争当数字游戏。
相较于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细节,剧中更让我无法忍受的,其实是一些啼笑皆非的错误和剧情。
比如面对淳于越,角色公然喊出了于越兄。
说实话,这段剧情我的印象很深刻,其滑稽程度,可以类比看《三国演义》的时候,突然有人对诸葛亮喊出了一句葛亮兄。
还有赵国为了牵制秦国,竟然让一国丞相偷偷跑到他国绑架太后。
这已经不是狗血了,简直就是在写历史科幻剧。
要我说,这段剧情还不够,不如在嬴政见郭开的时候继续刺杀,这样后面的“荆轲刺秦王”也不用提了。
要知道,请一个专业的历史顾问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再不济,观众吃点亏,你把第一集打仗大场面消耗的资金省下来,估计找完几个人还有富余。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一开始没注意,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越来越明显。
这部剧的主角是秦始皇,主线讲的也是他如何一统天下的故事。
但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由于太强调这一点,导致“一统天下”既变成了剧情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也变成了剧情展开的限制。
从已知的结果还原模糊的历史。 「 一统天下」这几个大字,几乎从头喊到了尾,而且不只是嬴政一个人,似乎大秦的每一个臣民都预见到了这一点,信心满满,毫无后顾之忧。
说白了,拍历史剧,尤其是像大秦系列这样的历史正剧,最忌讳的就是透过历史的后视镜,把那些出现在史书上的名字变成讲故事的工具人。
观众要看的不只是结果,更是跌宕起伏的经过。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这部剧的吐槽,还有一个“疑问”被很多人提及。
那就是按这部剧的拍法,统一六国的为什么会是秦国,而不是赵国?
别看只是一句玩笑,但在我看来,实际上这才是对这部剧最大的嘲讽。
言下之意,这拍的不是历史剧,倒更像是穿越剧。
花了这么多钱,请了这么多的好演员,据说剧本还打磨了数年。
结果拍完,观众却感觉看了一部盗版的《大秦帝国》。
说到底,观众厌恶的不完全是这部《大秦赋》,更多的还有这部剧背后所代表的,那种自以为是的讨好。
re
迎合上意嘛。
前几部里的魏王,魏相,昭阳,甘龙,才是真正的戏骨。
这部戏里一个都看不到。段亦宏也就那样
张鲁一没有秦王气质,一副街头小混混的样子
可惜郑天庸,孙飞虎已经作古
如果编剧导演用孙皓晖和丁黑,肯定会大好!
这才是说到点子上了,就跟国内足球俱乐部花重金聘请外援剃国内联赛一样为了迎合圣意。
国内拍的历史剧基本没法看,连二月河的那些东西都是一样,跟别提这些宫斗或古装穿越剧了
【 在 gg2014 (nu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迎合上意嘛。
:
:
为了讨好小学没毕业的习包子,生生把历史正剧拍成了滑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