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观看电影《八佰》后的一点感悟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9月15日 23点17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angren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在“9.18事变”89周年纪念日前夕,受电影《八佰》宣传感染,我也去看了一下。该片是由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众多明星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
击日军的故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整体的感觉就是紧张、压抑、沉重、感动、愤慨和深思。不谈影片的真实度有多高,也不论拍摄手法,只想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支援上海的湖北保安团突遇日军,日军骑兵的犀利攻击,伴随着血肉横飞和人头落地,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隔着屏幕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当时中日军力的差距。紧接着国军处决逃兵的场面,让人切实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和战时军令的无情,仿佛置身于影片之中,神经高度紧张起来。当谢晋元副团长宣布了留守仓库的人员数量和战略意图后,整个氛围让人非常压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400多孤军面对几十万的日
军,在七十万国军全线溃败之际,留守四行仓库意味着什么。隔着苏州河,租界的歌舞升平、流光四射与四行仓库这边国统区的残垣断壁、一片死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倍感沉重的,一是同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的租界能得以保全,而其他地方却备受蹂躏;二是一桥之隔,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敢死队员浑身绑满手榴弹,跳向日军的铁甲阵上之时,泪水便在眼窝中打转,既感动于铁血军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豪迈,又心痛于国家羸弱,任人欺凌的心酸。影片到后来,当特派员告诉谢晋元可以撤退时,说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给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抵抗意志,为国际调停争取一些筹码,不禁愤慨难平,悲从中来。堂堂四万万国人的中华,为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只能牺牲这些无辜士兵的生命,做毫无意义的抵抗,换取隔岸观火的帝国主义列强的同情和怜悯。影片最后,当剩余将士撤向租界时,面对枪林弹雨和对岸租界民众的积极声援,使我们看到了苦难的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决心。
回想中国几千年历史,自秦汉以来,异族入侵数不胜数。秦汉时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吐蕃,五代十国的五胡,宋朝的金、辽、元,明末的满族,有的虽短暂统治了中原,但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有的被打击消亡或远遁异域,但基本都是在中华民族范围内的民族矛盾和争斗。但自1840年以来,当西方文明衍生出的坚船利炮横行世界之际,中国却在闭关锁国中逐步衰落,被世界文明抛在了身后,沦为了西方列强觊觎和瓜分的一块肥肉,接着便有了1860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894年的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和继之而来的《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东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笔笔巨额赔款、一个个外国租界,清末的中国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苦难的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许多旧官僚旧封建势力投机成功,转型为各式各样的军阀势力,造成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使得积贫积弱的国家和苦难深重的民众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既不能拒列强于国门之外,亦不能安万民于萧墙之内。中华大地依然租界林立、匪患横行、民生凋敝、危机重重。
当中国睡狮在列强的撕咬中痛苦呻吟挣扎之际,卧榻之侧、一水之隔的日本,却因明治维新逐渐强盛起来,在1894年偷袭击败北洋水师之后,又于1904年击败沙皇俄国海军,进而在东亚一家独大。曾为祸明朝沿海数百年的倭寇,随着野心膨胀加之军国主义的极度泛滥,又把目光瞄向了积贫积弱的中国,蚕食中国东北三省,妄图以东北为跳板和根据地,进而吞并灭亡中国,称霸整个亚洲。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国民党统治者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拒不抵抗,将肥沃的东三省拱手送于倭寇之手,这更助长了日本的贪欲和胃口。继而通过“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逐步蚕食中国华北等大片国土,亡我中华之心已昭然若揭。“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率先抵抗和积极推动下,国民党政府才宣布对日开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继而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南北夹击,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从而淞沪会战爆发。国军汇集七十万大军,却在三个月内被日军击溃,《八佰》正是在淞沪会战结束之际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正如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千百万中华民族的热血儿郎以一腔热血报国,救亡图存,经过八年的殊死浴血奋战,终于击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我们和后来者,有必要深入了解这段血泪历史,才能更好的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国,更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因此,《八佰》这部电影所述剧情,虽只是抗战的一个小小掠影,甚至连一次战役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一场小战斗,但其仍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在“9.18事变”89周年纪念日前夕,受电影《八佰》宣传感染,我也去看了一下。该片是由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众多明星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
击日军的故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整体的感觉就是紧张、压抑、沉重、感动、愤慨和深思。不谈影片的真实度有多高,也不论拍摄手法,只想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支援上海的湖北保安团突遇日军,日军骑兵的犀利攻击,伴随着血肉横飞和人头落地,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隔着屏幕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当时中日军力的差距。紧接着国军处决逃兵的场面,让人切实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和战时军令的无情,仿佛置身于影片之中,神经高度紧张起来。当谢晋元副团长宣布了留守仓库的人员数量和战略意图后,整个氛围让人非常压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400多孤军面对几十万的日
军,在七十万国军全线溃败之际,留守四行仓库意味着什么。隔着苏州河,租界的歌舞升平、流光四射与四行仓库这边国统区的残垣断壁、一片死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倍感沉重的,一是同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的租界能得以保全,而其他地方却备受蹂躏;二是一桥之隔,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敢死队员浑身绑满手榴弹,跳向日军的铁甲阵上之时,泪水便在眼窝中打转,既感动于铁血军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豪迈,又心痛于国家羸弱,任人欺凌的心酸。影片到后来,当特派员告诉谢晋元可以撤退时,说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给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抵抗意志,为国际调停争取一些筹码,不禁愤慨难平,悲从中来。堂堂四万万国人的中华,为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只能牺牲这些无辜士兵的生命,做毫无意义的抵抗,换取隔岸观火的帝国主义列强的同情和怜悯。影片最后,当剩余将士撤向租界时,面对枪林弹雨和对岸租界民众的积极声援,使我们看到了苦难的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决心。
回想中国几千年历史,自秦汉以来,异族入侵数不胜数。秦汉时期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吐蕃,五代十国的五胡,宋朝的金、辽、元,明末的满族,有的虽短暂统治了中原,但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有的被打击消亡或远遁异域,但基本都是在中华民族范围内的民族矛盾和争斗。但自1840年以来,当西方文明衍生出的坚船利炮横行世界之际,中国却在闭关锁国中逐步衰落,被世界文明抛在了身后,沦为了西方列强觊觎和瓜分的一块肥肉,接着便有了1860年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894年的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和继之而来的《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东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笔笔巨额赔款、一个个外国租界,清末的中国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苦难的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许多旧官僚旧封建势力投机成功,转型为各式各样的军阀势力,造成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使得积贫积弱的国家和苦难深重的民众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既不能拒列强于国门之外,亦不能安万民于萧墙之内。中华大地依然租界林立、匪患横行、民生凋敝、危机重重。
当中国睡狮在列强的撕咬中痛苦呻吟挣扎之际,卧榻之侧、一水之隔的日本,却因明治维新逐渐强盛起来,在1894年偷袭击败北洋水师之后,又于1904年击败沙皇俄国海军,进而在东亚一家独大。曾为祸明朝沿海数百年的倭寇,随着野心膨胀加之军国主义的极度泛滥,又把目光瞄向了积贫积弱的中国,蚕食中国东北三省,妄图以东北为跳板和根据地,进而吞并灭亡中国,称霸整个亚洲。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国民党统治者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拒不抵抗,将肥沃的东三省拱手送于倭寇之手,这更助长了日本的贪欲和胃口。继而通过“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逐步蚕食中国华北等大片国土,亡我中华之心已昭然若揭。“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率先抵抗和积极推动下,国民党政府才宣布对日开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继而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南北夹击,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从而淞沪会战爆发。国军汇集七十万大军,却在三个月内被日军击溃,《八佰》正是在淞沪会战结束之际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正如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千百万中华民族的热血儿郎以一腔热血报国,救亡图存,经过八年的殊死浴血奋战,终于击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的我们和后来者,有必要深入了解这段血泪历史,才能更好的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国,更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因此,《八佰》这部电影所述剧情,虽只是抗战的一个小小掠影,甚至连一次战役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一场小战斗,但其仍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