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骨与流量并存的《什刹海》为何扑街?原因证明,是剧本不好

d
daodaomm
楼主 (未名空间)

《什刹海》算得上是让人非常期待的剧,该剧既有刘佩琦、连奕名、张晞临这些让人眼熟的戏骨,又有吴磊、关晓彤这样自带流量的年轻演员。因此,还未开播,就已被预测火爆。在刚开播时,这部剧也不出意外地被称赞是良心好剧。


可十集过后,该剧口碑来了个180度大反转。“越演越没意思”“一集也看不下去”的
声音传遍网络,清一色的差评。这时已经可以确定,该剧的口碑算是保不住了。而这部拥有强大阵容的电视剧,为何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呢?3点原因告诉你,想拍好剧,
不能只靠演员撑。


剧方太贪心,反而弄巧成拙

每部电视剧都有它的受众群体,像《老农民》《乡村爱情》这类剧,中老年人爱看;《亲爱的,热爱的》《陈情令》年轻人爱看。而观众选择电视剧,无非就是选演员。看见喜欢的演员,甭管什么剧,先看了再说。

而《什刹海》这部剧,庄为天和他俩儿子,就是用来吸引中老年人的眼球。爸妈辈的观众,看见“张海洋”“马云波”都在,先追为敬。而小年轻看见吴磊、关晓彤,同样不舍得换台。可见,剧方给《什刹海》设定的观看群体是老中青三代人。


如果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看这部剧,那《什刹海》无疑会大爆。可现实是,庄晓晓和项东的戏份偏少,喜欢吴磊、关晓彤的观众,迟迟看不到想看的角色。恰逢关晓彤的新剧《二十不惑》也在播出,这导致部分观众弃《什刹海》,转头追起《二十不惑》。而妈爸辈的观众,看见小鲜肉的戏份,也会抱怨没意思。

本想抓住所有人的胃口,结果弄巧成拙。只能怪剧方,剧本不能将三代人的剧情都安排到让观众满意,就别太贪心。


剧情解释不通

一部电视剧,要想让观众看进去,首先需要剧情具有真实感。这不仅需要演员演得像真事儿,更重要的是剧情合理。

再看《什刹海》,庄志斌的的饭店,眼看就要开不下去了。身为老爸的庄为天,被誉为德高望重的“祖师爷”级厨师,却不去亲自做两个菜,给儿子饭店扬扬名,反倒在家大摆宴席,请邻居吃饭,这老爷子是老糊涂了吗?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

剧中人物前一秒还穿着厚毛衣加羽绒服,邻居大爷头上还戴着防寒的小帽子。镜头一转,下一秒直接穿上春装了。究竟是季节变了,还是人抗冻了?尤其是庄晓晓这身穿着,上身薄毛衣,下身光着腿。如果现实生活中有人这么穿,恐怕会被认为脑子不太正常。

剧情解释不通,连季节都整不明白,观众就是想入戏也入不进去啊。


剧方找不准受众群体、剧情不合理这两点因素,直接导致该剧扑街。这也间接证明,《什刹海》的差强人意,不是演员演技不好,而是剧本有问题。看来想出好剧,只靠演员来撑场面远远不够,剧本和用心制作才更重要。而剧中几位戏骨的口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也给演员们提个醒,演戏时发现不认同的地方,就一定要指出来。若不分好坏,一味地按剧本演,对不起信任你们的观众不说,也会因此砸了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