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不再私人的《私人生活》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6日 0点33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j
jiuna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理查(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饰)和瑞切尔(凯瑟琳·哈恩 Kathryn Hahn饰
)在纽约也算是一对文艺夫妻。可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为此两口子不断争吵。并且在各个诊所奔波而精疲力竭。更不用说砸下了大把的银子。与此同时他们也准备领养孩子,但除了上当受骗折腾了一大番而毫无结果。医生建议他们借卵生子。虽然瑞切尔十分不高兴,但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建议。
巧中之巧,理查的侄女萨特(凯莉·卡特 Kayli Carter饰)住到了他们的家里。她从
大学退学后就想到大城市开开眼界。作为文科生她特崇拜理查和瑞秋以及他们的虽然并不富裕但充满文艺气息的生活。对他俩来说,借用她的卵子生孩子这是个太好的机会了。萨特也是费了一大番周折才搞清他们的意图。不过她非常干脆的答应了他们。
然后是各种测试,没完没了的填表,以及相应的心理评估。总算通过后,又收到了一个装满了各种针剂和药剂大纸箱子,两个人打针吃药不停。就这样他们几个忙碌了无数天,五关斩六将看来很有希望,大家都憧憬新生的婴儿。哪知道最后却依然功亏一篑,没有成功。搞得大家最后都垂头丧气。
不过又一次失败并没有削弱他们对生活的勇气。萨特在纽约找到了男朋友,并且进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与此同时,理查和瑞秋两口子继续为领孩子而到处努力。
现代社会中的困局。为了自己的事业,许多人往往不得不推迟对家庭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母亲的职业女性。也就是为此,瑞秋不得不把生孩子一直向后拖延而造成这样的局面。尤其在欧美国家,讲究的是小家庭,没有老人的帮助,抚养孩子成长是个不断付出和相当艰辛的过程,何况今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付出比往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这样的重责基本上就落在母亲的身上。在职场中,女性本来就吃亏,还得再家庭中负起更重得责任,顾此失彼,太不容易了。希望他们以后如愿领到一个孩子。就如医生告诉他们的,一个真正的家庭得有三个成员。
影片也没有避免伦理问题。萨特的母亲辛提亚(莫莉·香侬 Molly Shannon饰)就问了她,出生的孩子到底是她的孙女还是侄女? 再有,萨特后来告诉医生他和理查并没有血缘关系。理查的哥哥只是她的继父而不是亲父,不然就有乱伦的可能性。而瑞秋抱怨出生的孩子只有老公和另一个陌生年轻女孩子的基因,和她却毫无关系,当然很不爽,这也是他们选中了萨特的原因。反正在心理上要克服这些障碍。
理查和瑞秋相当于三十年代上海的亭子间作家。安于贫困但在纽约的文艺圈子里打滚,在里面也可以算占有一席之地。也为萨特引见不少圈子里的大拿,因此萨特对他们无限崇拜。只是在物质生活上无法和理查的哥哥查理(约翰·卡洛·林奇 John Carroll
Lynch饰)在郊区有栋带有大花园的房子相比。那里前院后院,空气新鲜,鸟语花香,
邻居友好,他们在纽约拥挤的小公寓差远了。总而言之,年轻时候的选择就是今天的生活。孰是孰非走那条路就看自己了。
加上一句,电影里领养孩子不容易。走官方的渠道就是要陷入复杂的官僚机构,费时费工,结果难以预料。如果走非官方路线,更有上当的可能。不久前还有从中国领养孩子。在新闻上也能看到领养的中国孩子进入奥运会运动队等。这些是成功的例子。只是看到今天的中美关系,估计没戏了。
最后吐槽一下,现在电影真的如此开放,让人正面光着腚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到底是我眼花了还是说明他们是接地气的海派艺术家?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理查(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饰)和瑞切尔(凯瑟琳·哈恩 Kathryn Hahn饰
)在纽约也算是一对文艺夫妻。可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为此两口子不断争吵。并且在各个诊所奔波而精疲力竭。更不用说砸下了大把的银子。与此同时他们也准备领养孩子,但除了上当受骗折腾了一大番而毫无结果。医生建议他们借卵生子。虽然瑞切尔十分不高兴,但最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建议。
巧中之巧,理查的侄女萨特(凯莉·卡特 Kayli Carter饰)住到了他们的家里。她从
大学退学后就想到大城市开开眼界。作为文科生她特崇拜理查和瑞秋以及他们的虽然并不富裕但充满文艺气息的生活。对他俩来说,借用她的卵子生孩子这是个太好的机会了。萨特也是费了一大番周折才搞清他们的意图。不过她非常干脆的答应了他们。
然后是各种测试,没完没了的填表,以及相应的心理评估。总算通过后,又收到了一个装满了各种针剂和药剂大纸箱子,两个人打针吃药不停。就这样他们几个忙碌了无数天,五关斩六将看来很有希望,大家都憧憬新生的婴儿。哪知道最后却依然功亏一篑,没有成功。搞得大家最后都垂头丧气。
不过又一次失败并没有削弱他们对生活的勇气。萨特在纽约找到了男朋友,并且进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与此同时,理查和瑞秋两口子继续为领孩子而到处努力。
现代社会中的困局。为了自己的事业,许多人往往不得不推迟对家庭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母亲的职业女性。也就是为此,瑞秋不得不把生孩子一直向后拖延而造成这样的局面。尤其在欧美国家,讲究的是小家庭,没有老人的帮助,抚养孩子成长是个不断付出和相当艰辛的过程,何况今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付出比往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这样的重责基本上就落在母亲的身上。在职场中,女性本来就吃亏,还得再家庭中负起更重得责任,顾此失彼,太不容易了。希望他们以后如愿领到一个孩子。就如医生告诉他们的,一个真正的家庭得有三个成员。
影片也没有避免伦理问题。萨特的母亲辛提亚(莫莉·香侬 Molly Shannon饰)就问了她,出生的孩子到底是她的孙女还是侄女? 再有,萨特后来告诉医生他和理查并没有血缘关系。理查的哥哥只是她的继父而不是亲父,不然就有乱伦的可能性。而瑞秋抱怨出生的孩子只有老公和另一个陌生年轻女孩子的基因,和她却毫无关系,当然很不爽,这也是他们选中了萨特的原因。反正在心理上要克服这些障碍。
理查和瑞秋相当于三十年代上海的亭子间作家。安于贫困但在纽约的文艺圈子里打滚,在里面也可以算占有一席之地。也为萨特引见不少圈子里的大拿,因此萨特对他们无限崇拜。只是在物质生活上无法和理查的哥哥查理(约翰·卡洛·林奇 John Carroll
Lynch饰)在郊区有栋带有大花园的房子相比。那里前院后院,空气新鲜,鸟语花香,
邻居友好,他们在纽约拥挤的小公寓差远了。总而言之,年轻时候的选择就是今天的生活。孰是孰非走那条路就看自己了。
加上一句,电影里领养孩子不容易。走官方的渠道就是要陷入复杂的官僚机构,费时费工,结果难以预料。如果走非官方路线,更有上当的可能。不久前还有从中国领养孩子。在新闻上也能看到领养的中国孩子进入奥运会运动队等。这些是成功的例子。只是看到今天的中美关系,估计没戏了。
最后吐槽一下,现在电影真的如此开放,让人正面光着腚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到底是我眼花了还是说明他们是接地气的海派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