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电影《色戒》中的细节处理

j
jiuna
楼主 (未名空间)

李安是极其擅长细节处理的。《饮食男女》那样的片子,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看起来却绝不枯燥乏味。他的机密宝典就是对细节的垂青与渲染。

说《色戒》,王佳芝一个纯情的女学生,是怎样走上抗日道路?在个人生活困苦无依的状况下,又是怎样冒险投身敌伪,最终又亲口毁灭了所努力经营的宏图大业?

这里面的情节基础,发展线索,人物情感的走向,整个故事的脉络,有没有前后矛盾,违反逻辑,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呢?

可以说没有。完全没有。

如果提出疑问,只有一个地方令人起惑,那就是假扮为麦太太的王佳芝,一开始是怎样走进戒备森严的易家的?这个细节,电影中没有给出足够的解释。但是进入正题,情节逐步展开,导演的功力就一点点显示出来。

王佳芝的身世,通过与同室女同学的谈话交代出来。另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积极策划抗日行动的学生领袖邝的家世,也是由这位女生对话透露。

推动情节前行的几个有力的细节,埋藏在不经意的对话中。少女怀春,王佳芝陷入单恋,她爱上邝。为此不惜荒废学业前途,而倾力支持他。

这时候,年轻人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抗日救国的大事上,个人的恋爱私情,一概退到幕后。不但邝对王佳芝的暗恋无动于衷,另一位女生在影片中也始终没有发展出个人情感。

当策划的谋杀失败,一行人暴露在一个特务组织的小喽啰面前时,一个反差巨大的场景出现了。几个年轻人徒手杀掉了那个送上门的小特务。

这里展现了李安导演的深思。博友留言单刀直入指出这个问题,令人恍然大悟。

她说,李安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她指的是杀死汉奸那场戏,时间冗长,手法残忍,场面血腥。这样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仅凭着一种理想主义,转瞬间就变成残暴的杀手……

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导演在这里,用这样的手法表达,他想表达什么?

王佳芝看到恐怖血腥的现场之后,只身逃走。离开邝和其他几个同学,隐居上海两年。

我想,王佳芝是怕流血的,她有着天生的软弱。对暴力的恐惧,是否也表示了李安的思想?

再度回到杀日伪特务的组织,王佳芝的决心更加坚定。她对邝的指示,深信不疑。细想下去,窃以为是出自一种对爱情的奉献。对邝的召唤,她无法拒绝。

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是王佳芝带着命令上阵的最后时刻,背水一战。她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求上司把给父亲写的一封信,看过之后,寄出去。而那个下达指令的上司,打开信封,只看了一眼,就点燃打火机,烧了。

这时候我替王佳芝心疼了一下。她做人肉炸弹,要赴战场了,可最后一点卑微的要求,却被上司冷酷地烧毁。作战士,真的是必须面对残忍的吗?

这个细节,我觉得是很重要的铺垫。对王佳芝在最后关头突然叛变的铺垫。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是邝轻吻了一下王佳芝。王佳芝略带感伤地说,要是三年前,……。这个时候,王佳芝在和易先生的肉体接触中,已经产生了复杂深切的感情,她爱上易先生。对邝的这种表达,不能接受了。

邝为什么这时候要吻王佳芝?是心中的爱萌发了,还是一直的爱抑制不住了?都不是。他看到王佳芝义无反顾地付出,他内心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这是他感激的表现,并不是爱情。

这个细节,也是对王佳芝最后反转,向易先生发出逃跑信号的一个铺垫。

在那个几乎致命的首饰店,王佳芝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放跑易先生,自己和同事都暴露在敌特面前。导致这个结局的一系列因素中,由性爱而产生的依恋,并不是唯一。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影片最后处决王佳芝的镜头,没有对她的内心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探讨,简单地一个回眸,就结束了。倒是易先生心事重重回到王佳芝曾经住过的房间里,坐在佳人的床边,满腹惆怅,表现出一个杀人如麻冷酷无情的特务,人性深处的一点柔软。

这个镜头,令人遐思无限,唏嘘感叹。这样的处理,拓展了影片深度,丰盈了人物的立体感。绝妙之笔。

一路看下来,再细细回顾,发现这部电影,简直就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一首立体的交响乐。李安所运用的电影手法,自然流畅,收放自如,节奏有致,高潮迭起,引人入胜。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佳作,绝不为过。

此文为临时加演,思想片段。
N
Notalandlord

而且特意让汤唯养了几个月月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