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男儿欲遂青云志,须信人间红粉空。回首便是丈夫心,莫向情关问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2月18日 1点48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utra
3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男儿欲遂青云志,
须信人间红粉空。
回首便是丈夫心,
莫向情关问路通。
沉溺于感官欲望的满足,会导致聪明智慧下降
传统文化扎根网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礼记》讲座第7讲02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这段话比较长,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看。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释〕就是去的意思,消除。
〔回〕就是邪僻。
〔礼释回〕就是礼可以消除邪僻。
〔增美质〕这个“质”就是才性、品性的意思。这个“美”就是善的意思,增长人善美的本质、品性。
〔措则正〕“措”就是置的意思。如果你能够用。
〔施〕就是用的意思。
在孔颖达《礼记正义》中他讲到:“用礼为器,能除去人之邪恶也。礼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礼又能益之。若以礼用事,事皆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学礼,不仅可以去除人之邪恶,而且还能够增益人的善美的品性,如果能够事事用礼,那么事事都可以运行得很好,事事都可以处理得很好。
关于这个礼消除人的邪僻,增益人的品性的例子,我们学习《弟子规》都可以体会到。比如说《弟子规》上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个都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然。斗闹场合都不要去接近,像我们现在的一些KTV的包间、还有打游戏的,特别
是残暴游戏的场合,都不要去接近,赌博的地方、还有不正当的场所都不要去接近。邪僻事都不要去过问,不要对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中国古人对于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一旦一个人放纵欲望就会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沉溺于感官欲望的满足,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聪明智慧会下降、心思不定、注意力不能集中,孝心、恭敬心全都抛到脑后了,更没有恩义、情义、道义可言。如果领导者放纵欲望,他的心思也必然不在如何治国理政之上,而且还容易被邪臣所挟制。
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记载,说齐威王的王后死了,他就想重新立一个王后,但是立谁呢?他还没有打定主意,没有确定下来,于是他就命令群臣来商议此事。薛公田婴就想迎合齐威王的心意,但是他不知道齐威王到底喜欢谁,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献上了十只玉耳饰,然后特别特别赞美其中的一只,第二天田婴就问那只被赞美的玉耳饰被赐给谁了,在谁那里呢?他知道了之后就劝威王立那一个妃子为王后,齐威王很高兴,从此之后就格外地器重田婴。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主的意图、嗜欲一旦显现于外,被人家所了解和掌控,那么别人就会投其所好,喜欢财就给你送财,喜欢色就给你送色,喜欢出名就让你出名,所以你有什么(欲望),别人就投你所好,你就容易被人所挟制。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只要你有欲望,就容易被人所利用,然后胁迫你,让你为他做事。所以领导者要懂得节制,甚至放下自己的欲望。
否则一旦欲望不加节制,就会助长越轨的行为。“放越轨”,放纵就会逾越正轨,逾越礼教,逾越礼虽然不是犯法,但是这个礼教一旦被破坏,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人欲横流。
所以古人把这个礼比作洪水的堤坝,如果你认为这个堤坝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必然导致洪水泛滥,伤人必多;如果你认为礼教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就会导致人欲横流。
古人也把人的欲望用深渊来比喻,说欲是深渊,一旦放纵,越陷越深,自己都很难控制自己。我们看现在整个社会,男女关系混乱,放纵欲望,这些现象很普遍,很多青年男女都过着很颓废的生活。怎么扭转呢?很困难。所以礼教就是防微杜渐,是保护人的心性不受污染的高度智慧,可惜我们后代子孙不懂,还批判礼教吃人。说这些话的人,所造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现在的年轻一代教育不好,行为完全失去了礼的规范,都是因为不讲礼教的原因,这就是“放越轨”。
“放越轨”结果是什么?“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这句话是《申鉴》上的话。如果常规被超越了,礼仪教化也消亡了,即使圣人来了,也很难维护正道,让他品行能够端正。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也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有这些高科技,有电视、网络等等,如果我们利用电视、网络天天宣讲伦理道德,相信不出三年、五年,还是可以使社会恢复正常。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网络、电视、媒体宣讲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而引起人欲望、暴力的内容却非常的多,这个就比较难了。
所以解决的出路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你看古人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出路都告诉我们了,怎么解决呀?就是要提倡学习经典,提倡文化教育,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等等。包括现在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还有这些微视频,都要干什么呢?起到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作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变化人的气质。比如你看了这个流行歌曲,你本来没有孝心,变得有孝心了;你看了这一个电视剧,本来不懂得感恩,变得感恩了;你看了这个文艺表演,本来不畏惧因果,现在懂得恶有恶报了。
这都是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变化了人的气质。这个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在于消除人之邪恶,增益人美善的品性。以礼修身则身端正,以礼行事则事皆行。”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男儿欲遂青云志,
须信人间红粉空。
回首便是丈夫心,
莫向情关问路通。
沉溺于感官欲望的满足,会导致聪明智慧下降
传统文化扎根网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礼记》讲座第7讲02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这段话比较长,我们一句一句地来看。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释〕就是去的意思,消除。
〔回〕就是邪僻。
〔礼释回〕就是礼可以消除邪僻。
〔增美质〕这个“质”就是才性、品性的意思。这个“美”就是善的意思,增长人善美的本质、品性。
〔措则正〕“措”就是置的意思。如果你能够用。
〔施〕就是用的意思。
在孔颖达《礼记正义》中他讲到:“用礼为器,能除去人之邪恶也。礼非唯去邪而已,人有美性者,礼又能益之。若以礼用事,事皆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学礼,不仅可以去除人之邪恶,而且还能够增益人的善美的品性,如果能够事事用礼,那么事事都可以运行得很好,事事都可以处理得很好。
关于这个礼消除人的邪僻,增益人的品性的例子,我们学习《弟子规》都可以体会到。比如说《弟子规》上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个都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然。斗闹场合都不要去接近,像我们现在的一些KTV的包间、还有打游戏的,特别
是残暴游戏的场合,都不要去接近,赌博的地方、还有不正当的场所都不要去接近。邪僻事都不要去过问,不要对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中国古人对于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一旦一个人放纵欲望就会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沉溺于感官欲望的满足,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聪明智慧会下降、心思不定、注意力不能集中,孝心、恭敬心全都抛到脑后了,更没有恩义、情义、道义可言。如果领导者放纵欲望,他的心思也必然不在如何治国理政之上,而且还容易被邪臣所挟制。
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记载,说齐威王的王后死了,他就想重新立一个王后,但是立谁呢?他还没有打定主意,没有确定下来,于是他就命令群臣来商议此事。薛公田婴就想迎合齐威王的心意,但是他不知道齐威王到底喜欢谁,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献上了十只玉耳饰,然后特别特别赞美其中的一只,第二天田婴就问那只被赞美的玉耳饰被赐给谁了,在谁那里呢?他知道了之后就劝威王立那一个妃子为王后,齐威王很高兴,从此之后就格外地器重田婴。
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主的意图、嗜欲一旦显现于外,被人家所了解和掌控,那么别人就会投其所好,喜欢财就给你送财,喜欢色就给你送色,喜欢出名就让你出名,所以你有什么(欲望),别人就投你所好,你就容易被人所挟制。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只要你有欲望,就容易被人所利用,然后胁迫你,让你为他做事。所以领导者要懂得节制,甚至放下自己的欲望。
否则一旦欲望不加节制,就会助长越轨的行为。“放越轨”,放纵就会逾越正轨,逾越礼教,逾越礼虽然不是犯法,但是这个礼教一旦被破坏,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人欲横流。
所以古人把这个礼比作洪水的堤坝,如果你认为这个堤坝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必然导致洪水泛滥,伤人必多;如果你认为礼教没有用,而把它废弃,就会导致人欲横流。
古人也把人的欲望用深渊来比喻,说欲是深渊,一旦放纵,越陷越深,自己都很难控制自己。我们看现在整个社会,男女关系混乱,放纵欲望,这些现象很普遍,很多青年男女都过着很颓废的生活。怎么扭转呢?很困难。所以礼教就是防微杜渐,是保护人的心性不受污染的高度智慧,可惜我们后代子孙不懂,还批判礼教吃人。说这些话的人,所造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现在的年轻一代教育不好,行为完全失去了礼的规范,都是因为不讲礼教的原因,这就是“放越轨”。
“放越轨”结果是什么?“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这句话是《申鉴》上的话。如果常规被超越了,礼仪教化也消亡了,即使圣人来了,也很难维护正道,让他品行能够端正。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也有一个便利条件,就是有这些高科技,有电视、网络等等,如果我们利用电视、网络天天宣讲伦理道德,相信不出三年、五年,还是可以使社会恢复正常。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网络、电视、媒体宣讲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而引起人欲望、暴力的内容却非常的多,这个就比较难了。
所以解决的出路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你看古人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出路都告诉我们了,怎么解决呀?就是要提倡学习经典,提倡文化教育,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等等。包括现在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剧,还有这些微视频,都要干什么呢?起到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作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变化人的气质。比如你看了这个流行歌曲,你本来没有孝心,变得有孝心了;你看了这一个电视剧,本来不懂得感恩,变得感恩了;你看了这个文艺表演,本来不畏惧因果,现在懂得恶有恶报了。
这都是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变化了人的气质。这个就是“宣文教以章其化。”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在于消除人之邪恶,增益人美善的品性。以礼修身则身端正,以礼行事则事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