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马龙反手拉球的两个细节?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4日 21点41分 PT
共 (6)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y
yanb
接近 6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1. http://video.zhibo.tv/video/details/8f8746a7-0fee-11e8-9d83-525400ccac43.html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28914/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Gc_aXxb1A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TF2HeWjIM
视频1和3能看出手腕处(以手腕为质点)的侧面运动轨迹是个凹曲线,或者接近
直线,而不是凸曲线?这和正手弧圈球讲究的圆弧(也就是凸曲线)正好相反?
视频2能看出触球瞬间拍面大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虽然引板的时候非常平?
拍面是由比较平逐渐转换到比较立的角度,这和正手弧圈球的拍面变化也正好
相反?
同样是鞭打,正反手存在这样迥异的动作特点?
另外他的鞭打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手腕转动带来的力量?
l
lczlcz
接近 6 年
2 楼
我看了视频3没觉得是凹曲线啊, 还是凸曲线, 特别是他拉下旋的时候.
你看的接近直线是因为那个时候他拉的是不转球, 那个时候基本就是向前发力.
y
yanb
接近 6 年
3 楼
有道理,拉不转或弱上旋他直接鞭打,轨迹接近直线;拉下旋球应该是凸曲线。
另外他手腕还是有动作的,至少是顺势动作?
n
nayinian
接近 6 年
4 楼
这些细节就不用关心了。都是千锤百炼之后出来的。普通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境界。
y
yanb
接近 6 年
5 楼
当然不指望那个境界了,但是业余照猫画虎,每天挥拍几百次,总还是希望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是理解错了,不仅白练,还得重新再改,呵呵。
实际上每天挥拍非常有用,比如反手撕这个动作,原来很难连续运用(只有一下),
昨天练球就能连续撕对方的冲拉,球过去的速度和低弧线远远超过常规拨挡。这个也可能同我新买的W968反手配蓝海绵有关,W968基本就是全自动底板,蓝海绵灌油之后持球能力惊人,绝配。
另外专业选手的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几十年全部时间都花在那些精雕细琢上了,理当如此。
y
yanb
5 年多
6 楼
后来搞明白了,说一下。
反手拉球(撕、拨)的要领是触球前(瞬间)先亮后压,让拍子从球上面滚过去, 见
https://v.qq.com/x/page/g0655w4v6av.html
但是,引拍开始很多人实际是非常压的,这样形成了一个压-》亮-》压的过程,容易搞糊
涂。
一个新冠,通过练习弹力软轴,对动作的理解、触球的理解、身位的理解,上了一个巨大
台阶啊。现在出手,瞬间对球的包裹,竟然无形中就有,感觉挺神奇的。原来同样是挥拍
触球,就是没那种感觉。
当然,最大的进步,是步法,练了才知道步法多么有趣,带给人多么大的自由。
【 在 yanb (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1. http://video.zhibo.tv/video/details/8f8746a7-0fee-11e8-9d83-525400ccac43.html
: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28914/
: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Gc_aXxb1A
: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TF2HeWjIM
: 视频1和3能看出手腕处(以手腕为质点)的侧面运动轨迹是个凹曲线,或者接近
: 直线,而不是凸曲线?这和正手弧圈球讲究的圆弧(也就是凸曲线)正好相反?
: 视频2能看出触球瞬间拍面大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虽然引板的时候非常平?
: 拍面是由比较平逐渐转换到比较立的角度,这和正手弧圈球的拍面变化也正好
: 相反?
: 同样是鞭打,正反手存在这样迥异的动作特点?
: ...................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1. http://video.zhibo.tv/video/details/8f8746a7-0fee-11e8-9d83-525400ccac43.html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28914/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Gc_aXxb1A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TF2HeWjIM
视频1和3能看出手腕处(以手腕为质点)的侧面运动轨迹是个凹曲线,或者接近
直线,而不是凸曲线?这和正手弧圈球讲究的圆弧(也就是凸曲线)正好相反?
视频2能看出触球瞬间拍面大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虽然引板的时候非常平?
拍面是由比较平逐渐转换到比较立的角度,这和正手弧圈球的拍面变化也正好
相反?
同样是鞭打,正反手存在这样迥异的动作特点?
另外他的鞭打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手腕转动带来的力量?
我看了视频3没觉得是凹曲线啊, 还是凸曲线, 特别是他拉下旋的时候.
你看的接近直线是因为那个时候他拉的是不转球, 那个时候基本就是向前发力.
有道理,拉不转或弱上旋他直接鞭打,轨迹接近直线;拉下旋球应该是凸曲线。
另外他手腕还是有动作的,至少是顺势动作?
这些细节就不用关心了。都是千锤百炼之后出来的。普通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境界。
当然不指望那个境界了,但是业余照猫画虎,每天挥拍几百次,总还是希望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要是理解错了,不仅白练,还得重新再改,呵呵。
实际上每天挥拍非常有用,比如反手撕这个动作,原来很难连续运用(只有一下),
昨天练球就能连续撕对方的冲拉,球过去的速度和低弧线远远超过常规拨挡。这个也可能同我新买的W968反手配蓝海绵有关,W968基本就是全自动底板,蓝海绵灌油之后持球能力惊人,绝配。
另外专业选手的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几十年全部时间都花在那些精雕细琢上了,理当如此。
后来搞明白了,说一下。
反手拉球(撕、拨)的要领是触球前(瞬间)先亮后压,让拍子从球上面滚过去, 见https://v.qq.com/x/page/g0655w4v6av.html
但是,引拍开始很多人实际是非常压的,这样形成了一个压-》亮-》压的过程,容易搞糊
涂。
一个新冠,通过练习弹力软轴,对动作的理解、触球的理解、身位的理解,上了一个巨大
台阶啊。现在出手,瞬间对球的包裹,竟然无形中就有,感觉挺神奇的。原来同样是挥拍
触球,就是没那种感觉。
当然,最大的进步,是步法,练了才知道步法多么有趣,带给人多么大的自由。
【 在 yanb (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1. http://video.zhibo.tv/video/details/8f8746a7-0fee-11e8-9d83-525400ccac43.html
: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28914/
: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Gc_aXxb1A
: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TF2HeWjIM
: 视频1和3能看出手腕处(以手腕为质点)的侧面运动轨迹是个凹曲线,或者接近
: 直线,而不是凸曲线?这和正手弧圈球讲究的圆弧(也就是凸曲线)正好相反?
: 视频2能看出触球瞬间拍面大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虽然引板的时候非常平?
: 拍面是由比较平逐渐转换到比较立的角度,这和正手弧圈球的拍面变化也正好
: 相反?
: 同样是鞭打,正反手存在这样迥异的动作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