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什么是三殊胜?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2月9日 11点29分 PT
共 (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N
Nan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https://www.liaotuo.com/foxue/changshi/172341.html
什么是三殊胜?
第一、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
第三、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
无论作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的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
三殊胜的具体修法
1、动机殊胜
行善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而所希求的目标(动机)也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动机,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善、无记和善。
(1)不善的动机:现在,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动机往往
都是不善的。何为不善动机呢?凡是仅考虑今生的快乐、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如为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称为不善动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则无论所修的法有多么高深,也只能成为世间法。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这一生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痛苦等等之外,没有其他的善报。
例如,如果人们是为了消除这一世的病痛、魔障而修习大圆满法,则大圆满也是世间法。大圆满法为何成了世间法呢?大圆满法本身不是世间法,但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达到世间的目的,这就使它成为世间法了。这样的动机就称为不善的动机。
有人不禁会生起疑惑:这些人是在行善、修法,并非想杀人、偷盗,为何要用“不善”二字呢?那是因为,虽然仅仅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等而修行,也有可能达到目的,但在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以后,又能怎样呢?也许,在健康无病之时,会造更多的业,从而导致更多痛苦。这种动机本身虽然不是罪恶,但因为毕竟是有漏之法,不但无法离开痛苦,而且会引发众多苦痛,所以,此动机称为不善。
听闻这些修法,不是为了茶余饭后的闲聊,也不能当成一种文化、学问来研究,而是要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处事待人之中。
具体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大乘阿毗达摩论》中讲过: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其中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偷盗、杀生……;另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放生、磕头……;第三人只是为填饱肚子,吃饭以后没有什么打算。同样是吃一顿饭,因为三个人各自的不同目的,同样的“吃饭”,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业。其中,吃完饭后打算杀生、偷盗的人,他的“吃饭”就是造罪;吃饭是为了有体力去磕头或做其他善事的人,他的“吃饭”就变成善业,将来肯定会获得善果;只想填饱肚子的人,他的“吃饭”就成了既非善、亦非恶的无记业,是一种很平常的生活,也就不会有特殊的善恶果报。这三个人在吃饭时,虽然既没有去造恶,也没有去行善,但由于动机不同,“吃饭”的结果就有三种差别。所以,动机至关重要。
如前所讲,如果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等等,就是不善动机。因为动机是不善的,所以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打坐、念经,都是世间法,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华智仁波切讲过,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即使闭关九年,断绝与任何人的来往而修大圆满,连解脱的种子都不能播下。如果在心田中竟然不曾播下解脱的种子,那成就就更谈不上了。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这么可怕——即使修大圆满法都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修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千万不能轻视对动机的选择。
凡是为获得这一世的幸福,或者为遣除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这样的动机都是不善的。虽然这样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却与解脱毫无关系。因此,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绝不能有这样的目的。经书里讲过,这种动机是需要断除的。所以,我们在每次行善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比如: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去磕头(或我要去放生),这时就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磕头(放生)呢?如果发现自己的动机是错误的,就必须及时纠正。
(2)无记的动机:无记是指没有善恶的记录,既非善,亦非恶。例如,一个人去
放生,邀请他的朋友同往。他的朋友并不了解放生的功德利益,只是应邀同去放生,心里没有任何目的。放生结束后,受邀同去者的所做之业就称为无记。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他不是同样也解救了生命吗?为何是无记呢?因为,他虽然与大家在行为上毫无二致,但是他的内心却没有这种概念,所以,他的所做就是无记的。类似这样的概念,在世间也存在。例如,如果故意杀人,就犯了重罪;但如果是无意中杀了人,则所犯的罪就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一点上,世间法与佛法是一致的。
经书上讲,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动机是无记的,就需要改善,而不是断除它。因为无记与善比较接近,而不善与善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前者可以改善,后者只能断除。平时我们在修行、打坐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发现动机是无记的,就必须改善它。因为在此前提下所作的一切,都不能成为解脱法,与解脱毫无关系。以无记动机所造的善业虽然有些世间善报,但却很微弱。
(3)善的动机:这是三种动机中最上乘的。但是,善的动机又可分为低、中、高
三种层次: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第一是下士道,这种动机是三种善的动机中层次最低的。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不是考虑解脱,而仅仅是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饿鬼、旁生道,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为了来世能得到健康、长寿,获得有地位、有财产、有名誉的人身而去行善。这虽然是善,但仍与解脱没有关系,所以是最低层的。
有人会想不明白,前面讲追求健康、长寿的动机是不善的,而现在又讲这是善的,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前面的动机根本没有考虑后世,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今世,所以叫不善。而作为下士道发心的人,虽然没有追求解脱,但是也没有顾及今世,而是希求下一世的世间圆满,所以叫善。
但对希求解脱的人而言,也不能以此动机来行善。现在很多居士每天都在念佛、烧香、拜佛……请你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是为这一世的健康、长寿?抑或是为下一世的健康、长寿、不堕地狱?如果是这样,则一切所作永远跟解脱无关。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即或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绝不可能解脱。因为这些善业都不是解脱的因,此因成熟时,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果。以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下一世健康、长寿、不堕地狱等等之外,没有其他善报。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譬如,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样,如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脱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脱之果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经常在念《金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心经》……,就一定是学佛、修行的人。其实是不一定的,念这些经固然很好,佛也赞叹了念诵这些经文的功德。但是,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不正,则一切都不正;动机若正,则做一切都是正确的。
尽管有些人学佛较早,有些人近两年才学佛,但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回头看一看,学佛以来,自己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是前面所讲的动机,虽然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做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所讲的不能以上述动机行善,并非是指佛法不能令人得到世间利益,也不是指绝对不能将佛法用于世间法。比如皈依,无论怀有何种动机,皈依后都可以避免人与非人的违缘,可以清净许多罪业,也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如,平时遇到痛苦或困难时,祈祷上师三宝是很正常的,是作为学佛人所应该作的。我们并不排斥有时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间或为长寿、发财而做适当的法事。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间圆满方面,那就不对了。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动机,也即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不是考虑健康、长寿等而修行。因为这种发心的人,对世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恐慌厌离之心,极其渴望能早日摆脱五蕴的束缚。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众生的解脱。那么,阿罗汉是否没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心,也认为众生非常可怜,但因为其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勇气度众生,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愿发菩提心,为众生而修法。所以,这种动机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自己获得解脱之外,没有其他的果报。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是学大乘的、学净土的、学禅宗的、学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小乘的法没有什么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胜,密乘的法才了不起,并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是,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也许我们会自惭形秽地发现,自己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作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作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么,我们是什么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平时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强一筹的人而已。虽然我们听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顶,拜见了很多高僧大德,却与解脱了无关系。当我们反观自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很多人以前也知道三殊胜,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听更多的法,先把听到的法落实到行为上,做到一个,再听下一个。就像在走路时,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几米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往前行进。如果始终寸步未行,那么,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况你都能了然于心,也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没有那么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离心、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里的帝释、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实并非如此。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够做到的。如果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萨的专利,凡夫根本无法办到,则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无济于事。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些发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们既不用太气馁,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实地衡量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时刻激励自己:“我必须努力改善、不断进步,决不再做名义上的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并有了压力之后,才会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我们才会成功。
不重视这些问题,是会走错路的。我想,有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听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是否听闻这些法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做也可以在心田里播下一些好的种子,也有闻法的功德,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好处。所以我认为,在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去听这些法,并没有很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调整动机。
当然,是否具有出离心、菩提心,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除非有他心通,否则,其他人即使通过算命、打卦,也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在监督自己方面不讲情面的纠察员。
第三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这是善的动机中难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见来看,能走上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凡夫从无始至今,都对自己珍爱有加,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打算,很少考虑别人。即使考虑,也是有条件的,从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所以,想成就世间的事业并不是很难,而要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却并非易事。可是,一旦缺少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
因此,无论发菩提心如何艰难,我们也要向这个方面努力,要挑战自我,挑战自私心,并坚持不懈地与它作斗争。如果肯下功夫,我们最终必定是会胜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顾忌地爱自己,为自己打算。但是,我们的自私心不但没有理由、没有根据,并且是我们获得最终安乐的大敌。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以前所学的世间文化里从没有提及,虽然有些人说过一些类似的话,但深度却远远不够。只有佛将这些真理告诉了我们,在依靠佛陀教言进行观察抉择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以前为了自己所作的一切是何等错误!就能由此而发起菩提心。由此可见,菩提心是最关键的,也是善的动机中最殊胜的。
2、无缘殊胜
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证悟空性,即便如此,也不用着急,只要能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妄想证悟有如蒸沙成饭。就像在春天播种,就很容易长出庄稼;而在冬天撒种,则因为机缘不成熟,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一样。在所有的条件成熟以后,一切愿望都会瓜熟蒂落的。
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空性境界的同时,去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例如,放生的时候,应了知放生者(自己)、所放生命和放生行为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亦即做到三轮清净(或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缘殊胜。
在没有证悟空性时,真正的“无缘”是无法达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按“相似的无缘”来行持,它比较接近无缘,却不是真实的无缘。比如:我们将中观的思维方法学好后,就能深刻体会到,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是如梦如幻的。但这只是字面上的了解,而并非真实的证悟。仍以放生为例,最好在放生的同时,至少也应在放生完毕回向的时候,能以中观理论来抉择三轮的无实空性,这样的抉择就叫“相似的三轮体空”。这虽然不是真实的三轮体空,但已经比较接近于真实,可以作为初期的三轮体空来行持。
以上介绍了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真实的无缘是指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后,于不离空性境界的状态下行持六度万行。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一切现象都如梦如幻,故而没有任何执着。但是,没有证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轮体空。如果不懂中观,那么就连相似的三轮体空也无法做到。如果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都做不到,“无缘”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针对这种人,佛陀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佛经中讲,在行善时,虽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时,不但身体要认真去做,内心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认真谨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作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
如果要解脱,必须证悟空性,无论困难有多大,都一定要知难而上,这是最后冲刺的一关。早期要过的关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完全具足以后,还要过证悟空性这一关。即使已经圆满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离解脱就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最终必须证悟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的“无缘殊胜”,就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心不散乱、如理如法地去行持。虽然现在做到无缘殊胜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证悟空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因为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也就是说,如果证悟了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3、回向殊胜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着的回向。《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着的善根,就像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很多经书上说过,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例如,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该如何回向呢?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这就是无毒的回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就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以,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普贤行愿品》。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同时又是相似的、清净的无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第一、发嗔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生起严重的嗔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嗔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他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嗔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做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第二、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决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而是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回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无垢光尊者讲过,所有的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都要框于此三殊胜中间。如果不离开三殊胜,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即使表面上再伟大、再深广,也不是解脱道。所以,这三个殊胜非常重要。
对我们多数人而言,虽然目前很难做到无缘殊胜,但也可以暂时以相似的无缘殊胜来代替。如果想真正做到发心与回向殊胜,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为基础。正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就要提前锻炼一样,要发如此伟大的誓愿,肯定是要提前修行的。没有修行,就不可能发此大愿。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重视、实践这三个殊胜,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至于其他的修法,在将基础打牢以后再修也不迟。
N
Nan
接近 4 年
2 楼
学习了一下三殊胜。
@dreamfly 你看这里讲的和你学的是否一致?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www.liaotuo.com/foxue/changshi/172341.html
: 什么是三殊胜?
: 第一、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
: 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第二、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
: 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
: 第三、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
: 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
: 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
: 叫回向。
: ...................
d
dreamfIy
接近 4 年
3 楼
不错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了一下三殊胜。
: @dreamfly 你看这里讲的和你学的是否一致?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什么是三殊胜?
第一、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
第三、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
无论作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的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
三殊胜的具体修法
1、动机殊胜
行善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而所希求的目标(动机)也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动机,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善、无记和善。
(1)不善的动机:现在,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动机往往
都是不善的。何为不善动机呢?凡是仅考虑今生的快乐、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如为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称为不善动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则无论所修的法有多么高深,也只能成为世间法。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这一生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痛苦等等之外,没有其他的善报。
例如,如果人们是为了消除这一世的病痛、魔障而修习大圆满法,则大圆满也是世间法。大圆满法为何成了世间法呢?大圆满法本身不是世间法,但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达到世间的目的,这就使它成为世间法了。这样的动机就称为不善的动机。
有人不禁会生起疑惑:这些人是在行善、修法,并非想杀人、偷盗,为何要用“不善”二字呢?那是因为,虽然仅仅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等而修行,也有可能达到目的,但在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以后,又能怎样呢?也许,在健康无病之时,会造更多的业,从而导致更多痛苦。这种动机本身虽然不是罪恶,但因为毕竟是有漏之法,不但无法离开痛苦,而且会引发众多苦痛,所以,此动机称为不善。
听闻这些修法,不是为了茶余饭后的闲聊,也不能当成一种文化、学问来研究,而是要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处事待人之中。
具体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大乘阿毗达摩论》中讲过: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其中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偷盗、杀生……;另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放生、磕头……;第三人只是为填饱肚子,吃饭以后没有什么打算。同样是吃一顿饭,因为三个人各自的不同目的,同样的“吃饭”,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业。其中,吃完饭后打算杀生、偷盗的人,他的“吃饭”就是造罪;吃饭是为了有体力去磕头或做其他善事的人,他的“吃饭”就变成善业,将来肯定会获得善果;只想填饱肚子的人,他的“吃饭”就成了既非善、亦非恶的无记业,是一种很平常的生活,也就不会有特殊的善恶果报。这三个人在吃饭时,虽然既没有去造恶,也没有去行善,但由于动机不同,“吃饭”的结果就有三种差别。所以,动机至关重要。
如前所讲,如果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等等,就是不善动机。因为动机是不善的,所以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打坐、念经,都是世间法,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华智仁波切讲过,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即使闭关九年,断绝与任何人的来往而修大圆满,连解脱的种子都不能播下。如果在心田中竟然不曾播下解脱的种子,那成就就更谈不上了。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这么可怕——即使修大圆满法都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修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千万不能轻视对动机的选择。
凡是为获得这一世的幸福,或者为遣除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这样的动机都是不善的。虽然这样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却与解脱毫无关系。因此,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绝不能有这样的目的。经书里讲过,这种动机是需要断除的。所以,我们在每次行善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比如: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去磕头(或我要去放生),这时就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磕头(放生)呢?如果发现自己的动机是错误的,就必须及时纠正。
(2)无记的动机:无记是指没有善恶的记录,既非善,亦非恶。例如,一个人去
放生,邀请他的朋友同往。他的朋友并不了解放生的功德利益,只是应邀同去放生,心里没有任何目的。放生结束后,受邀同去者的所做之业就称为无记。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他不是同样也解救了生命吗?为何是无记呢?因为,他虽然与大家在行为上毫无二致,但是他的内心却没有这种概念,所以,他的所做就是无记的。类似这样的概念,在世间也存在。例如,如果故意杀人,就犯了重罪;但如果是无意中杀了人,则所犯的罪就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一点上,世间法与佛法是一致的。
经书上讲,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动机是无记的,就需要改善,而不是断除它。因为无记与善比较接近,而不善与善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前者可以改善,后者只能断除。平时我们在修行、打坐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发现动机是无记的,就必须改善它。因为在此前提下所作的一切,都不能成为解脱法,与解脱毫无关系。以无记动机所造的善业虽然有些世间善报,但却很微弱。
(3)善的动机:这是三种动机中最上乘的。但是,善的动机又可分为低、中、高
三种层次: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第一是下士道,这种动机是三种善的动机中层次最低的。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不是考虑解脱,而仅仅是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饿鬼、旁生道,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为了来世能得到健康、长寿,获得有地位、有财产、有名誉的人身而去行善。这虽然是善,但仍与解脱没有关系,所以是最低层的。
有人会想不明白,前面讲追求健康、长寿的动机是不善的,而现在又讲这是善的,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前面的动机根本没有考虑后世,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今世,所以叫不善。而作为下士道发心的人,虽然没有追求解脱,但是也没有顾及今世,而是希求下一世的世间圆满,所以叫善。
但对希求解脱的人而言,也不能以此动机来行善。现在很多居士每天都在念佛、烧香、拜佛……请你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是为这一世的健康、长寿?抑或是为下一世的健康、长寿、不堕地狱?如果是这样,则一切所作永远跟解脱无关。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即或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绝不可能解脱。因为这些善业都不是解脱的因,此因成熟时,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果。以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下一世健康、长寿、不堕地狱等等之外,没有其他善报。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譬如,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样,如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脱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脱之果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经常在念《金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心经》……,就一定是学佛、修行的人。其实是不一定的,念这些经固然很好,佛也赞叹了念诵这些经文的功德。但是,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不正,则一切都不正;动机若正,则做一切都是正确的。
尽管有些人学佛较早,有些人近两年才学佛,但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回头看一看,学佛以来,自己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是前面所讲的动机,虽然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做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所讲的不能以上述动机行善,并非是指佛法不能令人得到世间利益,也不是指绝对不能将佛法用于世间法。比如皈依,无论怀有何种动机,皈依后都可以避免人与非人的违缘,可以清净许多罪业,也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如,平时遇到痛苦或困难时,祈祷上师三宝是很正常的,是作为学佛人所应该作的。我们并不排斥有时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间或为长寿、发财而做适当的法事。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间圆满方面,那就不对了。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动机,也即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不是考虑健康、长寿等而修行。因为这种发心的人,对世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恐慌厌离之心,极其渴望能早日摆脱五蕴的束缚。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众生的解脱。那么,阿罗汉是否没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心,也认为众生非常可怜,但因为其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勇气度众生,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愿发菩提心,为众生而修法。所以,这种动机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自己获得解脱之外,没有其他的果报。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是学大乘的、学净土的、学禅宗的、学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小乘的法没有什么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胜,密乘的法才了不起,并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是,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也许我们会自惭形秽地发现,自己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作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作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么,我们是什么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平时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强一筹的人而已。虽然我们听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顶,拜见了很多高僧大德,却与解脱了无关系。当我们反观自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很多人以前也知道三殊胜,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听更多的法,先把听到的法落实到行为上,做到一个,再听下一个。就像在走路时,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几米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往前行进。如果始终寸步未行,那么,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况你都能了然于心,也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没有那么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离心、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里的帝释、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实并非如此。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够做到的。如果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萨的专利,凡夫根本无法办到,则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无济于事。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些发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们既不用太气馁,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实地衡量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时刻激励自己:“我必须努力改善、不断进步,决不再做名义上的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并有了压力之后,才会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我们才会成功。
不重视这些问题,是会走错路的。我想,有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听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是否听闻这些法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做也可以在心田里播下一些好的种子,也有闻法的功德,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好处。所以我认为,在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去听这些法,并没有很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调整动机。
当然,是否具有出离心、菩提心,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除非有他心通,否则,其他人即使通过算命、打卦,也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在监督自己方面不讲情面的纠察员。
第三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这是善的动机中难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见来看,能走上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凡夫从无始至今,都对自己珍爱有加,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打算,很少考虑别人。即使考虑,也是有条件的,从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所以,想成就世间的事业并不是很难,而要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却并非易事。可是,一旦缺少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
因此,无论发菩提心如何艰难,我们也要向这个方面努力,要挑战自我,挑战自私心,并坚持不懈地与它作斗争。如果肯下功夫,我们最终必定是会胜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顾忌地爱自己,为自己打算。但是,我们的自私心不但没有理由、没有根据,并且是我们获得最终安乐的大敌。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以前所学的世间文化里从没有提及,虽然有些人说过一些类似的话,但深度却远远不够。只有佛将这些真理告诉了我们,在依靠佛陀教言进行观察抉择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以前为了自己所作的一切是何等错误!就能由此而发起菩提心。由此可见,菩提心是最关键的,也是善的动机中最殊胜的。
2、无缘殊胜
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证悟空性,即便如此,也不用着急,只要能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妄想证悟有如蒸沙成饭。就像在春天播种,就很容易长出庄稼;而在冬天撒种,则因为机缘不成熟,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一样。在所有的条件成熟以后,一切愿望都会瓜熟蒂落的。
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空性境界的同时,去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例如,放生的时候,应了知放生者(自己)、所放生命和放生行为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亦即做到三轮清净(或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缘殊胜。
在没有证悟空性时,真正的“无缘”是无法达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按“相似的无缘”来行持,它比较接近无缘,却不是真实的无缘。比如:我们将中观的思维方法学好后,就能深刻体会到,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是如梦如幻的。但这只是字面上的了解,而并非真实的证悟。仍以放生为例,最好在放生的同时,至少也应在放生完毕回向的时候,能以中观理论来抉择三轮的无实空性,这样的抉择就叫“相似的三轮体空”。这虽然不是真实的三轮体空,但已经比较接近于真实,可以作为初期的三轮体空来行持。
以上介绍了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真实的无缘是指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后,于不离空性境界的状态下行持六度万行。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一切现象都如梦如幻,故而没有任何执着。但是,没有证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轮体空。如果不懂中观,那么就连相似的三轮体空也无法做到。如果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都做不到,“无缘”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针对这种人,佛陀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佛经中讲,在行善时,虽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时,不但身体要认真去做,内心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认真谨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作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
如果要解脱,必须证悟空性,无论困难有多大,都一定要知难而上,这是最后冲刺的一关。早期要过的关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完全具足以后,还要过证悟空性这一关。即使已经圆满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离解脱就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最终必须证悟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的“无缘殊胜”,就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心不散乱、如理如法地去行持。虽然现在做到无缘殊胜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证悟空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因为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也就是说,如果证悟了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3、回向殊胜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着的回向。《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着的善根,就像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
很多经书上说过,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例如,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该如何回向呢?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这就是无毒的回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就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以,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普贤行愿品》。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同时又是相似的、清净的无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第一、发嗔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生起严重的嗔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嗔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他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嗔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做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第二、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决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而是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回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无垢光尊者讲过,所有的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都要框于此三殊胜中间。如果不离开三殊胜,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即使表面上再伟大、再深广,也不是解脱道。所以,这三个殊胜非常重要。
对我们多数人而言,虽然目前很难做到无缘殊胜,但也可以暂时以相似的无缘殊胜来代替。如果想真正做到发心与回向殊胜,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为基础。正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就要提前锻炼一样,要发如此伟大的誓愿,肯定是要提前修行的。没有修行,就不可能发此大愿。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重视、实践这三个殊胜,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至于其他的修法,在将基础打牢以后再修也不迟。
学习了一下三殊胜。
@dreamfly 你看这里讲的和你学的是否一致?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www.liaotuo.com/foxue/changshi/172341.html
: 什么是三殊胜?
: 第一、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
: 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第二、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
: 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
: 第三、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
: 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
: 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
: 叫回向。
: ...................
不错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了一下三殊胜。
: @dreamfly 你看这里讲的和你学的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