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 (转载)

r
robbin
楼主 (未名空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Yun 俱乐部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标 题: 真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真如, 指诸法之体性, 恒常不灭.

真如性, 指真如他的缘起, 幻起万法, 万法幻有的作用.

真如心, 是强调此真如之性 "缘起", 他却并非如死物宿命, 而是自
有觉悟之性, 因此行者才得以有修行及究竟开悟.

比较可怜又可笑的是, 本是同一事物, 有人却因自己无知, 反说成
是不同之事而伪佛法了.

r
robbin

在听大航法师讲楞严经。他重缘起,以之为基,讲解很细。感觉又懂了些。

回想起waichi当年讲缘起,一直心中疑惑。现在总算有点点理解了。

俱乐部可以进了,刚好就看到了这篇,转来与大家共享。
N
Nan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听大航法师讲楞严经。他重缘起,以之为基,讲解很细。感觉又懂了些。
: 回想起waichi当年讲缘起,一直心中疑惑。现在总算有点点理解了。
: 俱乐部可以进了,刚好就看到了这篇,转来与大家共享。

我也是刚巧进了一次。。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刚巧进了一次。。

最近打坐咋样?我是时好时坏。
l
lovepeople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C%9F%E5%A6%82/2003205?fr=aladdin

《成唯识论》卷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其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妙法莲华经、第一方便品》曰:“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 标 题: 真如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 ...................

l
lovepeople


本来无二,表述各异,不同角度描述的结果。。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 标 题: 真如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 ...................

r
robbi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无二,表述各异,不同角度描述的结果。。

可是你懂他们在说啥吗?
l
lovepeople


佛经所说本来就是来参研的,我觉得有些地方也不见得一定不好理解,你看WaiChi blabla就说了不少~ :)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你懂他们在说啥吗?

r
robbi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经所说本来就是来参研的,我觉得有些地方也不见得一定不好理解,你看
WaiChi
: blabla就说了不少~ :)

佛经所说本来就 不 是用来参研的。

WaiChi所说 不是 对佛经的理解。

n
nmamtf

『如』並不是像 WAICHI 所說的『常而不变』的意思。

夫如者,不二不異也!

真如,並非無常,故為「真」;又非有常,故曰「如」。
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依此, 《成唯識論》曰:

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
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
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 标 题: 真如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 ...................

r
robbin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並不是像 WAICHI 所說的『常而不变』的意思。
: 夫如者,不二不異也!
: 真如,並非無常,故為「真」;又非有常,故曰「如」。
: 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 依此, 《成唯識論》曰:
: 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
: 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
: 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

谢谢提出你的看法。
l
lovepeople


我只能说我们来参研,除非已经证得。WaiChi所说是不是对佛经的理解就不知道了,如果不是对佛经的理解,那是什么呢,和佛经所说一样吗?:)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
: 佛经所说本来就 不 是用来参研的。
: WaiChi所说 不是 对佛经的理解。

l
lovepeople


口说真如非真如,又真又如才真如,缘何可见真又如,。。。我再参研参研。。唉~

:)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 标 题: 真如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 ...................

r
robbi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说我们来参研,除非已经证得。WaiChi所说是不是对佛经的理解就不知道了
: ,如果不是对佛经的理解,那是什么呢,和佛经所说一样吗?:)

waichi所说是他对佛法的修习实践。
l
lovepeople


OK,那问一个问题,他的修习实践和真如有什么关系呢,他的修习实践就是真如吗?:)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所说是他对佛法的修习实践。

N
Na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5%A6%82_(%E4%BD%9B%E6%95%99)

真如(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或實如(梵文:bhūta-tathatā)

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源自副詞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名詞語尾tā之後,形成Tathatā,一個哲學用語,用來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現
」、「如是呈現的狀況」,是讓事物(法,梵語:dharma)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為它成為的那個性質,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經常自稱「如來(
Tathāgata)」,也是來自這個字根。漢譯佛經時,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真情實意,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

bhūta-tathatā,可見於現存的《金剛經》梵文本中[1],譯為「真實真如」或「實性真如」,義即《解深密經》七真如中的「實相真如」[2],如來是無虛妄顛倒的諸法實
性的異名。梵文bhūta(巴利語:Bhūtamidanti),源自於動詞bhū(梵語:भू)的過去分詞,意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為,可以被引申為存在、本質、此
在、存有(英語:Being)、真實、眾生、元素、萬物、神明等。漢譯為實、真實。在
表示實性的「如」前,加入表示無虛妄顛倒的修飾詞「真」,合為「真如」,表達了「這如是呈現的性質」,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還要真實的內在存在[3]。

在東晉之前的早期漢傳佛教佛經譯籍將「真如」譯為「本無」[4],學者一般認為這是
受道家老子思想的用詞影響,以格義方式漢譯而成。當時甚至曾出現「本無宗」。鳩摩羅什譯師翻為「如」[5],求那跋陀羅譯為「如如」[6],為直譯。菩提流支[7]與玄奘[8]譯為「真如」,為直譯與意譯混合。在玄奘之後,多譯為真如[9]。

****************
以上是搜索查询到的。

读完的感觉很像读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名词,比如“此在”

佛法描述的那个 “Tatha” 字所指代的对象的性质在日常的文字概念里是不
存在的。但可以试着去描述与近似。或者创造一个专有名词。

在翻译的过程中换过不同的中文字。最终确定一个“如”字。。

不同于哲学概念里一个概念是哲学家“发明”与定义的。学习
与定义这个概念的唯一途径是以哲学著作为准。

佛法的概念应该是修行到一定觉悟程度的修行者可以“发现”的。
这是为什么著名的六祖坛经里,六祖可以不识字而会意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但谁真正直接接触这个“Tatha"或者”如”的本体的部分或全部?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觉得我们这里的人waichi应该
是最接近的。。

但他也说过他在这里说的主要针对当时的这批人。。同样的问题
对不同人的答案也许不同。这个佛经看得多的也许可以来支持或反对一下。
至少这个在禅宗对话里更明显。。禅师的对话不是如同老师讲课。
而更像医生做手术.

“慧可向达摩求法时提出: “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曰: “将心来,与汝安。”良久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有所谓 经, 论 ,其它的区别。

waichi 从来没有说他说的是经。相反明确说过他说的主要是针对
当时的一批人。如果后来人看到对话,反而成毒,也是有的。
真正的医生,能治病的药肯定不能乱吃的。。贩卖食品的反倒没有这个
问题。。

一时有念:佛陀或者明师之所以可以不忌讳。一个部分应该是因为有显教
与密宗的部分。

而waichi在这里,有显,密,还有“安心”(医)的部分都放在一个版面上


大家回溯看时,这个也是需要辨别的。

NMAMTF 也许是用一种经的高标准来要求。。此外又对所谓神通的要求
比较具体。。

任何的经法,大德都可以作为我们逼近开悟的阶梯。。waichi这样的
曾经来过。应该有人受益。。足矣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所说是他对佛法的修习实践。

N
Nan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並不是像 WAICHI 所說的『常而不变』的意思。

你这个就抓住了这一句来批判。。可问题是这是他对真如描述的
大段描述里的其中四个字而已。

整段描述看下来,waichi首先说“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接下来讲是一种 ”唯一“ “体性”,体性的功/能现象为缘起

然后这整个体性[常而不变]。。

这好像说你NMAMTF 内底有一个真性情一直没变。或者说有个计算机
游戏的内核一直没变,没升级过。但是这个内核的特性就是会产生
各种画面,音效等等。。数据当然会起起伏伏,成住坏空,周而复始

成唯识论,毕竟是论,不是经。。不一定如同经那么准确。

先说这些吧

: 夫如者,不二不異也!
: 真如,並非無常,故為「真」;又非有常,故曰「如」。
: 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 依此, 《成唯識論》曰:
: 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
: 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
: 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

l
lovepeople


认同WaiChi所说是他的修习实践,我贴的供参考哈~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所说是他对佛法的修习实践。

l
lovepeople


当然,我认为WaiChi也有说法不严谨的地方呢,只是如果这样说可能会败坏了很多人的偶像梦~,哈哈,但是这无影响于WaiChi的修行实践和证量。

我不知道根据WaiChi的指导是否能够解脱,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你信任他而他指导你。我也不知道根据自己的用功能否解脱和证悟,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是应该也不排斥任何的善知识和师父。那些善知识和师父是摆设的吗,不是~。以我所知,
若要修行突破或者证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5%A6%82_(%E4%BD%9B%E6%95%99)
: 真如(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或實如(梵文:bhūta-tathatā)
: 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源自副詞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
: 上抽象名詞語尾tā之後,形成Tathatā,一個哲學用語,用來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現
: 」、「如是呈現的狀況」,是讓事物(法,梵語:dharma)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
: 為它成為的那個性質,也就是事物的真實本質。釋迦牟尼住世時,經常自稱「如來(: Tathāgata)」,也是來自這個字根。漢譯佛經時,為了要正確地表示宇宙真實名相的
: 真情實意,只能用「如」或「如如」來形容,意即「就是那樣子」的意思。
: bhūta-tathatā,可見於現存的《金剛經》梵文本中[1],譯為「真實真如」或「實性
: 真如」,義即《解深密經》七真如中的「實相真如」[2],如來是無虛妄顛倒的諸法實
: ...................

N
Nan

无畏?不怕因果吗?哈哈。。开个玩笑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我认为WaiChi也有说法不严谨的地方呢,只是如果这样说可能会败坏了很多
: 人的偶像梦~,哈哈,但是这无影响于WaiChi的修行实践和证量。
: 我不知道根据WaiChi的指导是否能够解脱,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你信任他
: 而他指导你。我也不知道根据自己的用功能否解脱和证悟,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是应
: 该也不排斥任何的善知识和师父。那些善知识和师父是摆设的吗,不是~。以我所知,
: 若要修行突破或者证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l
lovepeople


挑字眼好玩吗~哈哈~

本来说“放下”,不过“无畏”就“无畏”了,佛气不那么重一些。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畏?不怕因果吗?哈哈。。开个玩笑

N
Na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挑字眼好玩吗~哈哈~
: 本来说“放下”,不过“无畏”就“无畏”了。

我有畏的很。。畏的都是因果。。

不过心就很死
l
lovepeople


这个是空虚的畏吧,解脱没有的话,畏什么又有什么用呢~
因果本来就是束缚人的啊~

心很死是啥意思?对一切不感兴趣?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畏的很。。畏的都是因果。。
: 不过心就很死

r
robbi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我认为WaiChi也有说法不严谨的地方呢,只是如果这样说可能会败坏了很多
: 人的偶像梦~,哈哈,但是这无影响于WaiChi的修行实践和证量。

放心。偶像梦不是那末容易破的。waichi本来在班上就嬉笑怒骂。。。

: 我不知道根据WaiChi的指导是否能够解脱,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你信任他
: 而他指导你。我也不知道根据自己的用功能否解脱和证悟,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是应
: 该也不排斥任何的善知识和师父。那些善知识和师父是摆设的吗,不是~。以我所知,
: 若要修行突破或者证悟,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畏的很。。畏的都是因果。。

我有时也会如此。但一切唯心造。都是大梦一场。

: 不过心就很死

N
Nan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心。偶像梦不是那末容易破的。waichi本来在班上就嬉笑怒骂。。。

平常心比较好吧。。 :(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常心比较好吧。。 :(

啥是平常心?
n
nmamtf

謝謝你的提醒。 我單單拿出那一句, 是因為那一句是明顯我不認同的。 並能使得網
友明顯看出問題的地方。

既然你希望整體來看。 我簡單說吧。原文整體看是『常』論。也就是『常而不变』論。

對此, 我第一個回應也是在強調真如的『常性』和『非常性』的同時存在。這是整體
的論斷, 即, 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

至於說『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對不起, 我不知道作者具體指什麼? 從什
麼角度立場這樣說。

我認為說緣起, 已經是有為。 把無為形而上的『真如』說成是『缘起』, 一定要有
具體時空, 角度立場的限定才可以。因此, 就不便評論。 但是說『常而不变为如』
就是非常簡單的錯誤了。這個不需要什麼角度立場。 只需要名詞共許就行了。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就抓住了这一句来批判。。可问题是这是他对真如描述的
: 大段描述里的其中四个字而已。
: 整段描述看下来,waichi首先说“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接下来讲是一种 ”唯一“ “体性”,体性的功/能现象为缘起
: 然后这整个体性[常而不变]。。
: 这好像说你NMAMTF 内底有一个真性情一直没变。或者说有个计算机
: 游戏的内核一直没变,没升级过。但是这个内核的特性就是会产生
: 各种画面,音效等等。。数据当然会起起伏伏,成住坏空,周而复始
: 成唯识论,毕竟是论,不是经。。不一定如同经那么准确。
: 先说这些吧

d
dreamfIy

不都是在心外求法相上分别嘛?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对文字相的执着?
很好奇楼主如何确定自己有出离心了
这出离心无常嘛?会退转嘛?
会因为业障现前逆缘成熟而忘失嘛?比如老年痴呆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謝謝你的提醒。 我單單拿出那一句, 是因為那一句是明顯我不認同的。 並能使得網
: 友明顯看出問題的地方。
: 既然你希望整體來看。 我簡單說吧。原文整體看是『常』論。也就是『常而不变』
論。
: 對此, 我第一個回應也是在強調真如的『常性』和『非常性』的同時存在。這是整體
: 的論斷, 即, 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
: 至於說『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對不起, 我不知道作者具體指什麼? 從什
: 麼角度立場這樣說。
: 我認為說緣起, 已經是有為。 把無為形而上的『真如』說成是『缘起』, 一定要有
: 具體時空, 角度立場的限定才可以。因此, 就不便評論。 但是說『常而不变为如』
: 就是非常簡單的錯誤了。這個不需要什麼角度立場。 只需要名詞共許就行了。

马鸣菩萨的定义: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大乘起信论》后面还有一段呢: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常恒不变”??

断章取义 望文生义 何时休矣 唯实修已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都是在心外求法相上分别嘛?
: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 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对文字相的执着?

: 很好奇楼主如何确定自己有出离心了

我忘了当时咋确定的了。 :(

: 这出离心无常嘛?会退转嘛?

我觉得无常啊。我时时被业力牵。
我希望能做到不退转。

: 会因为业障现前逆缘成熟而忘失嘛?比如老年痴呆

会啊。我觉得被业力牵时就忘失了。

n
nmamtf

既然知道『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樓主的第一帖就顯得自相矛盾了。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都是在心外求法相上分别嘛?
: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 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对文字相的执着?
: 很好奇楼主如何确定自己有出离心了
: 这出离心无常嘛?会退转嘛?
: 会因为业障现前逆缘成熟而忘失嘛?比如老年痴呆
: 論。
: 马鸣菩萨的定义:
: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
: 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
: ...................

d
dreamfIy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知道『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樓主的第一帖就顯得自相矛盾
: 了。

没见性的自然觉得矛盾
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
不矛盾吗?呵呵
n
nmamtf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见性的自然觉得矛盾
: 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
: 不矛盾吗?呵呵

呵呵,我的表達好像有問題, 我來從新順理一下邏輯:

1。『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真如, 指诸法之体性, 恒常不灭.』

2。 『真如,並非無常,故為「真」;又非有常,故曰「如」。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3。『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4。『第一帖就顯得自相矛盾了。』 -- 這裡我解釋一下。 假如說, 『当知一切法
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那樓主根本就不應該去描述這個『真如』。 因為不
可說嗎! 既然不可說, 樓主又為什麼要說?不能搞雙標吧?

你胡扯 1, 我胡扯 2。 然後大家胡扯出 3 去打臉 1 和 2 呵呵。

n
nmamtf

所以你的帖子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懟樓主, 告訴他/她,閉嘴, 刪帖。

because: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都是在心外求法相上分别嘛?
: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 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对文字相的执着?
: 很好奇楼主如何确定自己有出离心了
: 这出离心无常嘛?会退转嘛?
: 会因为业障现前逆缘成熟而忘失嘛?比如老年痴呆
: 論。
: 马鸣菩萨的定义:
: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
: 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
: ...................

f
fivestone

说的对,“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真如是超越语言文字的,有些人不清楚,总想用语言精确描述,其实描述的越多,也就错的越多。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謝謝你的提醒。 我單單拿出那一句, 是因為那一句是明顯我不認同的。 並能使得網
: 友明顯看出問題的地方。
: 既然你希望整體來看。 我簡單說吧。原文整體看是『常』論。也就是『常而不变』
論。
: 對此, 我第一個回應也是在強調真如的『常性』和『非常性』的同時存在。這是整體
: 的論斷, 即, 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
: 至於說『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對不起, 我不知道作者具體指什麼? 從什
: 麼角度立場這樣說。
: 我認為說緣起, 已經是有為。 把無為形而上的『真如』說成是『缘起』, 一定要有
: 具體時空, 角度立場的限定才可以。因此, 就不便評論。 但是說『常而不变为如』
: 就是非常簡單的錯誤了。這個不需要什麼角度立場。 只需要名詞共許就行了。

d
dreamfIy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的帖子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懟樓主, 告訴他/她,閉嘴, 刪帖。

我怼的本来就是both你和robbin,纠缠文字死法
但是任何人发帖秀矛盾不都是他们自己的自由么
你想删帖他人的话可以去申请版主呀
(不过版主也不教别人應該怎么发帖吧)

我只是表达揪着“(体性)恒常不变”不明智,因为马鸣菩萨也说过
可惜没本事让菩萨现身开示解释,后人只好学舌斗个嘴皮

: because: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马鸣菩萨和龙树菩萨都说了,咋办?
你俩也修成菩萨就可以说了,加油!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对,“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真如是超越语言文字的,有些人不清楚,总想用语
: 言精确描述,其实描述的越多,也就错的越多。

所以不如见性之前你们都少说点儿,别好为人师

: 論。

r
robbin

赞美释迦摩尼佛,弥勒菩萨,阿弥陀佛。。。无始以来无量佛,菩萨,各大论师,大善知识,明眼人等,开演真如妙性,让身处黑暗无明众生得以有盼。就如慈母教儿,使其从懵懂无知走向缤纷世界。
r
robbin

鄙视鹦鹉学舌之辈,无知无能,无愿无修,徒逞口舌之快。
d
dreamfIy

额滴佛呀你变化太大了
之前好像还嘲笑我佛气

随喜赞叹一下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美释迦摩尼佛,弥勒菩萨,阿弥陀佛。。。无始以来无量佛,菩萨,各大论师,大善
: 知识,明眼人等,开演真如妙性,让身处黑暗无明众生得以有盼。就如慈母教儿,使其
: 从懵懂无知走向缤纷世界。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滴佛呀你变化太大了
: 之前好像还嘲笑我佛气
: 随喜赞叹一下

啊?我没啥变化啊。我这只是以佛气治佛气。 :)

我就想堵住那些无聊之人的嘴。 :)
d
dreamfIy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我没啥变化啊。我这只是以佛气治佛气。 :)
: 我就想堵住那些无聊之人的嘴。 :)

这算是。。。念他的阿弥陀佛,让他无佛可念?LOL
同念同念(争相堵嘴就不必了,不如用佛号堵自己的嘴)

据说去了西方极乐净土之后想去其他佛刹比如弥勒内院也是瞬间转移的事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算是。。。念他的阿弥陀佛,让他无佛可念?LOL
: 同念同念

哈哈哈。。。。同念同念。

: 据说去了西方极乐净土之后想去其他佛刹比如弥勒内院也是瞬间转移的事

不过,得先花开吧。瞬移应该是修得的,不是净土掉馅饼吧。 :)

d
dreamfIy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同念同念。
: 不过,得先花开吧。瞬移应该是修得的,不是净土掉馅饼吧。 :)

人身难得,先明心见性,再念就是自性弥陀了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身难得,先明心见性,再念就是自性弥陀了

嗯。让我们安心打好基础,更上层楼。

N
Nan


在版上看了一下。。应该是在讨论“楞严经”而起。

楞严经第三卷开头就是: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应该是从学习楞严经而起的。。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缘起怎么会是常论?

(*稍微离题一点,为什么这里说大乘的真如。难道还有小乘的
真如?或者小乘不讲真如的?*)

回到这个“如”本身 。我查到的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
源自副詞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
名詞語尾tā之後,形成Tathatā,

这个字从这个原文来说就是“此在”的意思。

那天看铃木大拙的文章。在那里把Tathata翻译成“物如”https://foxue.163.com/16/0615/21/BPKPOBSH03240LQT.html
》然而,在所有这些自然主义的肯定与非自然主义的否定中,都有着一种存乎
》我们每个人之内的东西,这个东西导致超越的“肯定”态度、或心灵架构。

》这可以见之于产生这类的话中:“是么”、“只么”、“如是”、“如此
》”、“只这是”等等。这些都是禅师在表现他的“肯定”的心灵架构,或
》受取佛教的“物如”(tathata)或“空”(sunyata)(注6)教义时,所
》说得话;当然,这一类的表达还不只这些。

http://www.dharma-academy.org/forum/forum115.htm
「真如」是外來語,傳自印度。古印度上層階級用梵文、平民階級用巴利語。「真如」的梵名有:तथाता(tathatā)和भत&#
2340;थता(bhūtatathatā)。在現存的梵文佛典都可見到。
Tathatā在巴利文也是「真如」義,它是相對於「虛妄不實」(Vitathatā)來說的。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謝謝你的提醒。 我單單拿出那一句, 是因為那一句是明顯我不認同的。 並能使得網
: 友明顯看出問題的地方。
: 既然你希望整體來看。 我簡單說吧。原文整體看是『常』論。也就是『常而不变』
論。
: 對此, 我第一個回應也是在強調真如的『常性』和『非常性』的同時存在。這是整體
: 的論斷, 即, 所謂佛性非常非無常。
: 至於說『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對不起, 我不知道作者具體指什麼? 從什
: 麼角度立場這樣說。
: 我認為說緣起, 已經是有為。 把無為形而上的『真如』說成是『缘起』, 一定要有
: 具體時空, 角度立場的限定才可以。因此, 就不便評論。 但是說『常而不变为如』
: 就是非常簡單的錯誤了。這個不需要什麼角度立場。 只需要名詞共許就行了。

d
dreamfIy

不知为啥
看到你就想到念佛大牛Freeman
你那WC“有毒”论不错
To lovepeople, WC岂止不严谨,简直故意惹人犯罪
哈哈
好几次都明明看人误解而对方不问不解释
有次甚至说有意让人对其密集造业
太“有毒”了!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版上看了一下。。应该是在讨论“楞严经”而起。
: 楞严经第三卷开头就是:
: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所以应该是从学习楞严经而起的。。
: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缘起怎么会是常论?
: (*稍微离题一点,为什么这里说大乘的真如。难道还有小乘的
: 真如?或者小乘不讲真如的?*)
: 回到这个“如”本身 。我查到的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
: 源自副詞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
: ...................

n
nmamtf

那個帖子在版面上快一個月, 你不去懟, 我剛剛發帖兩天, 你就對著我的帖子懟過
來了。蠻有針對性的, 不是嗎?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怼的本来就是both你和robbin,纠缠文字死法
: 但是任何人发帖秀矛盾不都是他们自己的自由么
: 你想删帖他人的话可以去申请版主呀
: (不过版主也不教别人應該怎么发帖吧)
: 我只是表达揪着“(体性)恒常不变”不明智,因为马鸣菩萨也说过
: 可惜没本事让菩萨现身开示解释,后人只好学舌斗个嘴皮
: 马鸣菩萨和龙树菩萨都说了,咋办?
: 你俩也修成菩萨就可以说了,加油!

d
dreamfIy

So? 我多久想起来看一眼这里也要你管?
我怼的是在这儿发文的,已经走了的我怼他干嘛
有互动的才有交流,否则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嘛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個帖子在版面上快一個月, 你不去懟, 我剛剛發帖兩天, 你就對著我的帖子懟過
: 來了。蠻有針對性的, 不是嗎?

n
nmamtf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So? 我多久想起来看一眼这里也要你管?
: 我怼的是在这儿发文的,已经走了的我怼他干嘛
: 有互动的才有交流,否则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嘛

我認為你懟我, 是沒什麼問題的。 理上也對, 這個我虛心接受。

我也不過展示一下青海門子雙標的實例而已。嘻嘻!!

n
nmamtf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版上看了一下。。应该是在讨论“楞严经”而起。
: 楞严经第三卷开头就是:
: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所以应该是从学习楞严经而起的。。
: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缘起怎么会是常论?

哪一個無為法是因緣起?說說看?

: (*稍微离题一点,为什么这里说大乘的真如。难道还有小乘的
: 真如?或者小乘不讲真如的?*)
: 回到这个“如”本身 。我查到的Tathatā,在梵文與巴利文中,
: 源自副詞tathā,意為這樣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
: ...................

d
dreamfIy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認為你懟我, 是沒什麼問題的。 理上也對, 這個我虛心接受。
: 我也不過展示一下青海門子雙標的實例而已。嘻嘻!!

一不小心却把自己展示了。呵呵!
还是多念阿弥陀佛吧!
没有清净心行啥法布施呢?一不小心就謗法了

n
nmamtf

是啊, 這話你別忘了對WC 說。

展現自己是沒問題的, 告訴 WC 別老當眾展示別人妹妹下身才是重要。

你小心喲, 這話是因你而起, 小心 WC 為此打你入地獄喲!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不小心却把自己展示了。呵呵!
: 还是多念阿弥陀佛吧!
: 没有清净心行啥法布施呢?一不小心就謗法了

d
dreamfIy

装大德装不下去了?
过了河还背着妹妹呢?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這話你別忘了對WC 說。
: 展現自己是沒問題的, 告訴 WC 別老當眾展示別人妹妹下身才是重要。
: 你小心喲, 這話是因你而起, 小心 WC 為此打你入地獄喲!

n
nmamtf

知道那是一灘狗屎, 不去吃,也叫大家不去吃, 這不叫背著。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装大德装不下去了?
: 过了河还背着妹妹呢?

d
dreamfIy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道那是一灘狗屎, 不去吃,也叫大家不去吃, 這不叫背著。

叫吃饱了撑的

n
nmamtf

沒事, 該吃的, 一定會去吃的 - 不管別人怎麼勸。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叫吃饱了撑的

n
nmamtf

這種滿篇胡扯的亂語, 居然還有人當寶貝似的留著。

看來, 狗屎是一定有人要吃的了, 嘻嘻!

【 在 robbin (无条件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robbin (心一境), 信区: CiYun
: 标 题: 真如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3 02:15:58 2019, 美东)
: WaiChi (WaiChi) 于 (Fri Apr 17 12:03:32 2009) 提到:
: 再又顺便告诉你一下, 大乘之真如, 本就是指缘起.
: 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为什么既是缘起本身, 却又称为真如呢? 因为是强调有一种特性,
: 他是唯一, 乃诸法之体性, 是恒常不灭的, 而此特性他所展现的功
: 能现像, 就是缘起, 诸法本非独立或实存, 而只不过是真如他的缘
: 起作用幻起而使惑者觉有各各独立或实存的事物.
: ...................

r
robbin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這話你別忘了對WC 說。
: 展現自己是沒問題的, 告訴 WC 別老當眾展示別人妹妹下身才是重要。
: 你小心喲, 這話是因你而起, 小心 WC 為此打你入地獄喲!

你的心好脏啊。
f
fivestone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Waichi说的对还是错,关键是有一个“我”在那里。“我”的偶像怎么会错呢?“我”的判断怎么会错呢?修行佛法就是反观自心,如果不学会反观自心,说什么都没用。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這種滿篇胡扯的亂語, 居然還有人當寶貝似的留著。
: 看來, 狗屎是一定有人要吃的了, 嘻嘻!

r
robbin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Waichi说的对还是错,关键是有一个“我”在那里。“我”的偶像怎
: 么会错呢?“我”的判断怎么会错呢?修行佛法就是反观自心,如果不学会反观自心,
: 说什么都没用。

这也太可笑了。我可不是你。
n
nmamtf

這個你太高估自己了吧。 你能看見他人心行處了?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心好脏啊。

n
nmamtf

我以前不理解。 但是現在不僅理解, 而且知道原因。 反正我的帖子不是主要給他們
看的。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Waichi说的对还是错,关键是有一个“我”在那里。“我”的偶像怎
: 么会错呢?“我”的判断怎么会错呢?修行佛法就是反观自心,如果不学会反观自心,
: 说什么都没用。

N
Nan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一個無為法是因緣起?說說看?

你应该是不够理解 “不二”境界,所以在扣字眼。。

n
nmamtf

呵呵, 別再歪樓了

樓主引用之 WC 說『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我說, 這個『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哩,『不二不異為如, 又非有常為如』
『真如,是非無常,故說「真」;又非有常,故曰「如」。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要是我有斷章取義, 也請指出。樓主轉貼中, 有何處說『如』一字有『不二不異』之義, 而被我斷去?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应该是不够理解 “不二”境界,所以在扣字眼。。

N
Nan

以下引自 成唯识论:

/*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

我说的是你好像不理解“不二”本身。。

此外,另贴" 1、大宝积经卷119"也指出以下:
/*
 “世尊,此苦灭谛是不思议,过诸有情心识境界,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所能及。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诸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之境界。凡夫识者,谓二边见;一切声闻、独觉智者,名为净智。言边见者,于五取蕴执著为我,生异分别。边见有二。何者为二?所谓常见及以断见。世尊,若复有见生死无常、涅槃是常,非断常见,是名正见。何以故?诸计度者见身诸根,受者、思者,现法灭坏,于有相续不能了知,盲无慧目起于断见;于心相续刹那灭坏,愚闇不了意识境界,起于常见。世尊,然彼彼义,过诸分别及下劣见,由诸愚夫妄生异想颠倒执著,谓断、谓常。世尊,颠倒有情于五取蕴,无常常想,苦为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声闻、独觉所有净智,于如来境及佛法身所未曾见。或有众生信如来故,于如来所,起于常想、乐想、我想及于净想,非颠倒见,即是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若诸有情作如是见,是名正见。若正见者名真佛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

关于二边见的说法是执世间法等为有常,认为人死后即断灭等。。

"或有众生信如来故,于如来所,起于常想、乐想、我想及于净想,
非颠倒见,即是正见。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
我波罗蜜、净波罗蜜。若诸有情作如是见,是名正见。若正见者名
真佛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

多谢和您的讨论,我也有机会多查找佛经。

祝早日明心见性!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 別再歪樓了
: 樓主引用之 WC 說『真如, 乃真实如常之义, 诸法之体性为真, 常而不变为如.』
: 我說, 這個『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哩,『不二不異為如, 又非有常為如』
: 『真如,是非無常,故說「真」;又非有常,故曰「如」。能超越有常無常,即真如』
: 要是我有斷章取義, 也請指出。樓主轉貼中, 有何處說『如』一字有『不二不異』之
: 義, 而被我斷去?

n
nmamtf

有一句語叫環顧左右而言他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引自 成唯识论:
: /*
: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
: ,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
: 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 */
: 我说的是你好像不理解“不二”本身。。
: 此外,另贴" 1、大宝积经卷119"也指出以下:
: /*
:  “世尊,此苦灭谛是不思议,过诸有情心识境界,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所能及。譬
: ...................

d
dreamfIy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句語叫環顧左右而言他

顾左右言他的是你吧?
这次人家转的经论已经打脸很响了,你挑错批判target了
下次再努力吧

======
你说:這個『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哩

人家说: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还有这篇也够清楚了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708679_3.html

同为“常”字,所指不同。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那你们咋不批说嘿老子你整篇道德经不就是在道“不可道之常道”么?
幼稚不幼稚?无聊不无聊?

======

别抠字眼了,忏悔谤法之罪吧
退一步讲,就算某人是附佛外道,只要他说的是佛法,你因为要批臭他而诋毁歪曲佛法也是有罪业的
黑子的依人不依法,执念太深故

d
dreamfIy

问: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又问: 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
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盘,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有三藏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师曰:有变易。三藏曰:禅师错也。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作不变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实不可测!
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8909523&g_ut=3

d
dreamfIy

问: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又问: 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
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盘,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有三藏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师曰:有变易。三藏曰:禅师错也。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作不变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实不可测!
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8909523&g_ut=3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如如者云何?
: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
: 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
: 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
: 性故也。
: 又问: 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
: 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
: 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
: 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
: ...................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是 “不起爱憎" 的意思吗?
d
dreamfIy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是 “不起爱憎" 的意思吗?

指佛所说“于五受阴不乐、不取、不著”吧

问:何名五阴等?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佛所说“于五受阴不乐、不取、不著”吧
: 问:何名五阴等?
: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
: 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
: 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是这个意思啊。好。谢谢。

我想起waichi以前提到,不以自己的喜好而行,心平论事。
N
Nan


说实话。这段我看了,不是太明白具体指什么。。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佛所说“于五受阴不乐、不取、不著”吧
: 问:何名五阴等?
: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
: 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
: 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N
Na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这段我看了,不是太明白具体指什么。。

受能想到有两个解释,一个是 12因缘里。一个是5受阴,或5阴。

以前者: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

以后者:
***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复次。彼想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复次。彼行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
以“事来不受”而言,前一个解释应该暂时足够用了。

N
Nan

大家一起学习。。打脸,至少我没此心。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顾左右言他的是你吧?
: 这次人家转的经论已经打脸很响了,你挑错批判target了
: 下次再努力吧
: ======
: 你说:這個『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哩
: 人家说:
: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
: ,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
: 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 还有这篇也够清楚了
: ...................

d
dreamfIy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个意思啊。好。谢谢。
: 我想起waichi以前提到,不以自己的喜好而行,心平论事。

还有对事不对人,这些都是粗大层面的烦恼执着
粗大的不解决,也接触不到细微的,所以还是需要次第渐进
要都是上根利器也不会轮回至今,早在过去那些持教大德住世的时候就解脱三界了
n
nmamtf

你把網友論道和世俗的打臉的結合方式, 很有競爭精神嗎!

以古人的語言模式, 一正, 一反, 一陰一陽。 沒有 一陽 + 一陽 這種語言模式。
比如, 說『常』, 就跟上『無常』, 沒見過說『常』+ 『常』 的語言模式。這是經文的語言模式決定的。

以描述真理角度看, 真,說『非無常』特性, 如, 則一定要說『無常』特性。
否則, 真如就 =『常』 這不符合聖嚴量。

仁者引成唯識論卷九, 乃作者闡釋『真如』之實之處。為此, 作者在成唯識論卷二中
, 特意事先鋪墊, 強調:

"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
非妄倒故名真如" 仁者把論中說『真』的部分拿出來單獨說, 說『非真』的部分刪掉
?這裡要真真說這是『斷章取義』了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顾左右言他的是你吧?
: 这次人家转的经论已经打脸很响了,你挑错批判target了
: 下次再努力吧
: ======
: 你说:這個『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哩
: 人家说:
: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
: ,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
: 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 还有这篇也够清楚了
: ...................

n
nmamtf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開宗明義。 作者開篇就說明, 這卷要說『實』。 也就是『真如』里的『真』。 所以他的角度變了, 是部分論述。
你引的是表面文字, 沒用的。

『真如』非常,非無常, 這才是全面論述。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引自 成唯识论:
: /*
: 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
: ,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
: 及實際等。(《成唯識論》卷九)
: */
: 我说的是你好像不理解“不二”本身。。
: 此外,另贴" 1、大宝积经卷119"也指出以下:
: /*
:  “世尊,此苦灭谛是不思议,过诸有情心识境界,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所能及。譬
: ...................

n
nmamtf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应该是不够理解 “不二”境界,所以在扣字眼。。

不知道你怎麼跳到這裡了?

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 既然緣起, 不就有了生滅? 這是我的理解。 這個和不二有相關點嗎?

d
dreamfIy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一起学习。。打脸,至少我没此心。

和你有没有此心没关系
“打脸”是我的措辞喜好而已
就是“当场指出自相矛盾之处”的意思
我很enjoy被善知识们的教言打脸
去妄才能存真

d
dreamfIy

I feel sad for you.
你为了自己的脸面,罔顾经论,假装没看见他人引用的和顶楼说法一致的文章
乃至不惜自创理论凌驾在大德教言之上
就像“真如”这个词是你发明的,设计得照你的喜好来
照你逻辑,是不是“实相”这个词就是堕实有的边了呢?“空性”就是堕空?没有一正一反呀!
望文生义至此也就登峰造极了吧?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7%9C%9F%E5%A6%82_(%E4%BD%9B%E6%95%99)
Wiki有译文由来,假名安立是相对而言,为啥要“全面”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網友論道和世俗的打臉的結合方式, 很有競爭精神嗎!
: 以古人的語言模式, 一正, 一反, 一陰一陽。 沒有 一陽 + 一陽 這種語言模式。
: 比如, 說『常』, 就跟上『無常』, 沒見過說『常』+ 『常』 的語言模式。這是經
: 文的語言模式決定的。
: 以描述真理角度看, 真,說『非無常』特性, 如, 則一定要說『無常』特性。
: 否則, 真如就 =『常』 這不符合聖嚴量。
: 仁者引成唯識論卷九, 乃作者闡釋『真如』之實之處。為此, 作者在成唯識論卷二中
: , 特意事先鋪墊, 強調:
: "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
: 非妄倒故名真如" 仁者把論中說『真』的部分拿出來單獨說, 說『非真』的部分刪掉
: ...................

d
dreamfIy

原文是:
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盘,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

所以不止受受阴,而是色受想行识五受阴。

<<杂阿含经>>

第 34 ( 28 ) 经﹙上p36﹚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得见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见法涅槃」?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见法涅槃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受能想到有两个解释,一个是 12因缘里。一个是5受阴,或5阴。
: 以前者:
: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
: 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
: 以后者:
: ***
: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一)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
: 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
: ...................

d
dreamfIy

五受阴又叫五取蕴
所以说通俗一点,事来不受的意思应该就是对境不起执着的意思
于法不取不舍,于相不执不离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文是:
: 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盘,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
: 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
: 所以不止受受阴,而是色受想行识五受阴。
: <<杂阿含经>>
: 第 34 ( 28 ) 经﹙上p36﹚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
: 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得见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见法涅槃」?佛告比丘
: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见法涅槃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
: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
: ...................

N
Nan

想起当年Waichi说他一度(入定)至看不见,但却依然可以应付日常事情。。

那原文不知哪里找得到。。

从12 因缘角度,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不受即
意味着无对应的六入,名色,识

所以 入涅槃境界。。

所以有 无生法忍。

以此迎接2021!

祝大家同发无上心,共证大圆镜智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受阴又叫五取蕴
: 所以说通俗一点,事来不受的意思应该就是对境不起执着的意思
: 于法不取不舍,于相不执不离

d
dreamfIy

同祝愿十方法界众生早日成就无上菩提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当年Waichi说他一度(入定)至看不见,但却依然可以应付日常事情。。
: 那原文不知哪里找得到。。
: 从12 因缘角度,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不受即
: 意味着无对应的六入,名色,识
: 所以 入涅槃境界。。
: 所以有 无生法忍。
: 以此迎接2021!
: 祝大家同发无上心,共证大圆镜智
: 十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当年Waichi说他一度(入定)至看不见,但却依然可以应付日常事情。。

不对吧。是他两年时间不识自己是谁,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因为太好玩,所以他玩了两年。 :)

: 那原文不知哪里找得到。。
: 从12 因缘角度,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不受即
: 意味着无对应的六入,名色,识
: 所以 入涅槃境界。。
: 所以有 无生法忍。
: 以此迎接2021!
: 祝大家同发无上心,共证大圆镜智
: 十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祝愿十方法界众生早日成就无上菩提

同祝。
n
nmamtf

真如, 非常, 非無常 乃聖言; 「夫如者,不二不異。」亦乃聖言。

閣下所引者, 處處斷章取義。

等我有時間把真如的次第定義給大家分享一下。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I feel sad for you.
: 你为了自己的脸面,罔顾经论,假装没看见他人引用的和顶楼说法一致的文章
: 乃至不惜自创理论凌驾在大德教言之上
: 就像“真如”这个词是你发明的,设计得照你的喜好来
: 照你逻辑,是不是“实相”这个词就是堕实有的边了呢?“空性”就是堕空?没有一正
: 一反呀!
: 望文生义至此也就登峰造极了吧?
: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7%9C%9F%E5%A6%82_(%E4%BD%9B%E6%95%99): Wiki有译文由来,假名安立是相对而言,为啥要“全面”

d
dreamfIy

真如,还非真非妄呢,能代表“如”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妄”吗?

真如二字本来强调的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心,相对于凡夫生灭变异的无常轮回心而言
(BTW,实相本身非实非虚,所以“相”就是“虚”的意思?)

断章取义乃从君起,“常而不变为如是胡扯”这句你得忏悔

非为waichi,为你自己

天知道他当初发那文的动机目的,前后有谁说了啥,和一个无法辩驳的人较劲有啥意义,我也不认为铁粉黑子纠缠他就真会出现,缘分已尽,move on吧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如, 非常, 非無常 乃聖言; 「夫如者,不二不異。」亦乃聖言。
: 閣下所引者, 處處斷章取義。
: 等我有時間把真如的次第定義給大家分享一下。

到这份上,我觉得穷追不舍也无聊难看,大家都别装大德就好

真大德是这样的——

问:于来世中,多有杂学之徒,云何共住?

答:但和其光,不同其业,同处不同住。经云:随流而性常也。只如学道者,自为大事因缘解脱之事,俱勿轻未学,敬学如佛;不高己德,不疾彼能;自察于行,不举他过;于一切处,悉无妨碍,自然快乐也。重说偈云:

忍辱第一道 先须除我人 事来无所受 即真菩提身

金刚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又云:不取亦不舍,永断于生死;一切处无心,即名诸佛子。涅盘经云:如来证涅盘,永断于生死。偈曰:

我今意况大好 他人骂时无恼 无言不说是非 涅盘生死同道
识达自家本宗 犹来无有青草 一切妄想分别 将知世人不了
寄言凡夫末代 除却心中蒿草 我今意况大宽 不语无事心安
从容自在解脱 东西去易不难 终日无言寂寞 念念向理思看
自然逍遥见道 生死定不相干 我今意况大奇 不向世上侵欺
荣华总是虚诳 弊衣粗食充饥 道逢世人懒语 世人咸说我疾
外道瞪瞪暗钝 心中明若琉璃 默契罗侯密行 非汝凡夫所知

N
Nan

如果没有新的内容的话。这个讨论对我来说就是结束了。

根据已经找到的经论,waichi说的没错。。

再细的东西,要靠实证了。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如, 非常, 非無常 乃聖言; 「夫如者,不二不異。」亦乃聖言。
: 閣下所引者, 處處斷章取義。
: 等我有時間把真如的次第定義給大家分享一下。

N
Nan

具体记不清了。看谁有原文了。。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吧。是他两年时间不识自己是谁,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因为太好玩,所以他玩了
: 两年。 :)

N
Nan


【 在 lovepeople (爱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空虚的畏吧,解脱没有的话,畏什么又有什么用呢~
: 因果本来就是束缚人的啊~
: 心很死是啥意思?对一切不感兴趣?

心还是活泼点好。从心所欲,不逾规。不过重点还是在前面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还是活泼点好。从心所欲,不逾规。不过重点还是在前面

关键得从‘真心’所欲。 :)
N
Nan


【 在 robbin (一心唸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得从‘真心’所欲。 :)

先不管那么多。总要让人喘口气吧。

r
robbin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不管那么多。总要让人喘口气吧。

喘了多年了吧。 :)
l
lovepeople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李叔同《清凉歌》)

【 在 Nan ((空)小唐唐)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还是活泼点好。从心所欲,不逾规。不过重点还是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