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d
datacow2000
楼主 (未名空间)


再一次逻辑思辨--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根本错误的四法印」是我较早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人总是会进步的;我将更进一步的来谈谈这个在逻辑思辨上「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关於佛教「四法印」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版本,但是,大意大致相同,这次引用另一个类同的版本来辩证: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请看图片:

解说:

1.既然宇宙间所有活动都是「无常」的,那么「一切皆苦」是常还是无常?所谓的「一切」,自然是绝对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苦」的,没有「乐」或其他,那么怎么可以称为「无常」呢?基本逻辑已经严重错误。

2.如果「无我」的主张是对的,而且是绝对的,那么,有没有任何可能;有时候「无我」,有时候「有我」?当然不可能,既然是绝对的「无我」,那么「无我」是「常」还是「无常」?当然是「常」。

3.既然「诸行无常」,那么「寂灭」的状态是「常」还是「无常」,如果是「常」,第一句话就是错的,如果是「无常」,那么「寂灭」就不应该成为修行的终极目的。

4.同样的「寂灭为乐」这种状态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呢?基於第一句的定义,当然不是恒常的,同样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那么还值得追求吗?

5.最扯的莫过於「寂灭为乐」了,既然先确定「一切皆苦」,那就是任何状态下都不会有「乐」了,怎么会「寂灭」之後就「为乐」了呢?

在古印度早就有「因明学」,其实就是现在的「逻辑学」,释迦牟尼是「刹帝利」的贵族身份,虽然从在皇宫中为王储身份,就已经开始努力求学,之後自行出家又追随不少高僧学习各种学问;不过,从他主张的「四法印」之说,就可以看出他的「因明学」肯定是不及格的。

他主张的「四法印」之说,每一句都是绝对的肯定句,但是,环环相扣的结果不是变成一条美丽坚实的项鍊,反而自相矛盾,逻辑错误而变成一条勒死自己的要命索。

附录:

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文/张开基

释迦牟尼圆寂前把「四法印」作为佛教的根本认证;而总括而言;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说。

但是,「四法印」却是从基本认知开始就是错的;

「四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盘,一切皆苦」。

「四法印」是从原本「三法印」增加了「一切皆苦」完成的,可,虽然是後来才加入的,但是,依照释迦牟尼的推理顺序应该重新排列为:「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静涅盘」才合理。

第一,「诸行无常」,这句话是对的,天地宇宙是变动无常的,但是,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却强调「无常是苦」,这点就错了(註1);因为「无常」是一种时间变
化的现象,本身并无苦乐之分,「无常」可以由好逐渐变坏,但是也可以由坏慢慢变好;

像树上的水果,可以由原本青生苦涩慢慢变为成熟香甜,也可以从成熟掉落地面慢慢乾枯或者腐烂,在自然界不会认为由生变熟是「好的」,也不会认为由熟变烂是「不好的」,但是,对於人类或者嗜吃这种水果为生的动物,看到这个过程,才会产生主观的「好坏」感觉;当我们人类还在採集时代因为饥饿,找寻食物时,看到树上的果子还是青涩的时节,或者超过季节,果子都已经掉落地面腐烂了,我们会觉得真倒霉,所以感觉是不好的,如果碰巧赶上水果成熟又结实纍纍的时节,在饱餐甜美的果实之际,我们当然会认为自己很走运,所以是「好的」;

一个流鼻涕,髒兮兮的黄毛丫头在时光的雕琢修饰下,有可能变得亭亭玉立,国色天香,我们们会认为这是「好的」,但是,一个曾经倾国倾城的美女在岁月的消蚀之下,变得美人迟暮甚至鸡皮鹤髮;我们会慨歎甚至觉得「不好」。

但是,「无常」也只是「无常」,不会因为人类主观的好恶就改变,也不会把一切好的统统变成「常态」,好花永远芬芳不谢,美女永远青春永驻,美貌不变,那是不可能的;同样,也没有永远不能成熟的果实或者永远是牙牙学语不会长大的小丫头。

所以,「无常」本身没有好坏苦乐,岂有「恒苦」或「恒乐」?所以释迦牟尼认为「世事无常」是对的,但是,偏执的断言「无常是苦」却是错的。他在原本客观的现象中加入了绝对主观的论断,因此而失真。

也因为释迦牟尼把「诸行无常」这个原本客观的现象,以他个人主观的见解界定为「无常是苦」,而既然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所以就得到「一切皆苦」的错误结论!

问题是这世间果真一切皆苦吗?同样在客观的立场上,并没有苦乐之分,认为「苦」或者认为「乐」纯属主观的感觉;当然因为我们都是相同的物种,所以就会有一种大致相同的感觉,顶多是大同小异,甚至有些「苦乐」感觉更是动物共通的,譬如受伤的疼痛,人类觉得是「苦」,动物受伤一样也痛苦,断然没有人或者那一种动物会觉得自己受伤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同样在饥饿一段时间之後能够找到可口的食物饱餐一顿,人或者任何一种动物都会感到这是快乐的,连「性交」也一样,因为性交快感的吸引,让所有性生殖的动物会乐意去和异性交配,甚至不惜任何代价,而这种「快乐」正是物种繁衍後代的原动力,那么性交的本身是苦还是乐呢?

除了无生物,相信只要是生物,都能感觉到「苦」和「乐」,避苦求乐也是所有生物的自然本能,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是「一切皆苦」的呢?而且,既然「苦乐」都是主观的感受,那么,认为「一切皆苦」当然是释迦牟尼个人主观的见解,不是普世皆准的客观事实。然而他这种主观的见解却是错的。

而「诸法无我」,同样也是对的,这世间万事万物之中,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我」存在,因为从所有物种不停进化;然後其中少数物种(猩猩、海豚、白鲸、大象、人类)进化到有「自我认知」能力开始,『我』就是主观存在了,所以,当任何一个人说到「我」时,指的就是發言的这个『主观的我』,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有任何「客观的我」。简而言之;连释迦牟尼当时说「四法印」时也是那时主观的个人见解,也因此「客观的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主观的我』却是存在的,至少在将近2600年前發表「四法印」时的释迦牟尼是存在的,而当下在写这篇文章的『我』也是存在的,如果连『主观的我』也要否定,那么那有释迦牟尼,那有「四法印」呢?

关於「寂静涅盘」是为了从「一切皆苦」的轮迴之中解脱出来;也是印度教六正道,二外道(佛教、耆那教)各种不同解脱主张其中之一而已。其他还有主张行善加祭祀的,或者行善和苦修的,甚至到了大乘的净土宗更直接简便,只要一生时时诵唸「阿弥陀佛」,死後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密宗则是认为只要修行祕法和终生持咒,唸诵真言就能超脱轮迴。

无论如何;「寂静涅盘」是释迦牟尼和某些印度教共同主张的解脱之道,但是,重点有两端;其一;因为释迦牟尼主观认定「轮迴」的一切皆苦,所以才需要解脱,但是,如果他「一切皆苦」是主观的偏执造成的错误谬见,那么还需要解脱吗?其二;「寂静涅盘」本身是属於一种不生不灭『恒静』的状态,不只是这个宇宙天地间没有这样的空间,而且,生命一旦發动,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这就是自然,没有任何人有权主张将所有的生命活动断灭,难道「生命」是自然的一种错误吗?否则为什么要断灭生命的活动?如果「寂静涅盘」是根本解决之道,那么生命根本不应该出生,或者说;宇宙天地间根本不应该有生命發展的空间与事实。

释迦牟尼是2600年来,世人公认的伟大智者,但是,为什么他自己会看不见这么严重的偏执谬见?而世人也从来没有人敢反对他的谬见呢?

註1:「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於色病苦生,亦不应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无我故,於死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於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復如是。』(杂阿含经卷三三)

思考一下;

既然「诸行无常」,那么:

1.「一切皆苦」的现象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2.「轮迴」的机制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3.佛法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4.「寂静涅盘」是恒常的还是无常的?

5.「苦」和「乐」是相对的,如果「乐」是无常的,「苦」肯定也是无常的,既然都是无常,释迦牟尼为何这么执着要求「解脱」?(打个比方;偶而和几个朋友去遊乐场,看到有电玩,打几回消遣,有人会因为萤幕中情节危急,就大惊小怪把正在兴头上的朋友一把从电玩前面拉开,说是要救他脱离危难吗???既然明明知道「诸行无常」,又强调「有相皆妄」,为什么偏偏这么认真的看待世间无常的妄相,偏执的呼吁「解脱、解脱」,既然只是「无常的妄相」,干嘛要「解脱」,干嘛非要「寂静涅盘」不可?强调「寂静涅盘」的绝对性不也正是释迦牟尼自身的一种『我执』吗?)

6.其实「一切皆苦」是和「诸行无常」自相矛盾的,而「寂静涅盘」在「诸行无常」的条件下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所谓的「原始佛教」有如在泥沼上面建高楼大厦,在没有稳固地基上,只是简单的铺上一大片薄薄的三夹板,然後强行竖立了四根大柱子,称为「四法印」。然後又跨上四根横樑,称为「四圣谛」,然後砌上八面墙,称为「八正道」,最後依样画葫芦的往上盖了十二层楼面,称为「十二因缘」-----问题是地基不稳,樑柱都是软弱无力的豆腐渣
,虽然之後的小乘、大乘、密教拼命的在外墙上彩绘雕塑得无比金碧辉煌,莊严殊胜,但是,这样的高楼大厦从基本设计图就是错误的,地基就是不稳固的,这种建筑能够让人安身立命吗
r
robbin

这个,不就只是一般人的惯常思维嘛。
n
nmamtf


【 在 datacow2000 (数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 再一次逻辑思辨--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 「根本错误的四法印」是我较早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人总是会进步的;我将更进一步
: 的来谈谈这个在逻辑思辨上「根本错误的四法印」
: 关於佛教「四法印」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版本,但是,大意大致相同,这次引用另一个类
: 同的版本来辩证:
: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 请看图片:
: 解说:
: 1.既然宇宙间所有活动都是「无常」的,那么「一切皆苦」是常还是无常?所谓的「一
: ...................

我認為釋迦牟尼最高明的地方在於他是跳出現實物質世界去論述宇宙人生的真理。

你所有的論點和推論, 都是在這個本體之內去論證。 就好像二維人去論證三維人一樣, 是無法理解佛境界的。

佛從來不去描述真理的摸樣, 只是引導眾生自己去見證真理 -- 叫醒夢中人。

你的文章只是夢中人的智慧。 醒來之後, 會發現, 夢中的一切乃唯心所現, 夢中山河大地, 有無, 時空等等均乃行者一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