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以最缜密的逻辑为基础

S
Shixiang
楼主 (未名空间)

记得在欧洲有一位医学博士,他也精研中医,他问说:“我是研究科学的,在想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科技研发,日新月异,像我为了能与子女沟通,也持续接触新知,以了解他们的想法。那……这个佛教佛法是两千多年前,这么久远的内涵,你们佛教徒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因应这种时代的现象?”他很认真、诚恳看着我,是十足的科学家,丝毫没有轻蔑的意思。

  是啊!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有学问的人提出的问题,这是普罗大众对佛法的基本认知不足,而以世俗人的观点作评估,所造成的结论。事实上,如来 世尊教导的内容
确实函盖世间万法;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不受世间系缚,能解脱生死,却又能再回入世间的智慧;而且是要自在地回入喔!不是受业力牵引,那就是出世间、世出世间的智慧。所以当年圣 玄奘菩萨译经的时候,他有“五不翻”的原则,直接采用梵文的音译
,就是依随梵文的发音写成中文;其中之一,就像是Prajna(般若),为了让后人能生善、尊重的意思。将Prajna音译为“般若”,而不翻译成中文的“智慧”,因为佛法里的智慧是含义很深广,不像中文的智慧比较轻而浅。

  佛法解脱三界与成就佛菩提的智慧,本来就不是百岁人类所能思议理解的,全然仰赖佛菩萨慈悲善巧,为众生铺陈法要。换言之,佛法是 世尊已经圆满具足生命实相的
究竟智慧之后,为佛弟子们方便建立的解脱修行次第,让后世发起菩提心的佛子能够循序拾阶而上。所以能对三宝起信是最基本的修行心态,还得值遇真善知识的教诫、引导;此外,要能够依着圣教量法要的善巧方便,如理正思惟。如何思惟呢?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共相,其中又包含两种行相的深入观察。圣 弥勒菩萨有开示:行者必须依着
“算数行相”及“称量行相”思惟,才能称作“闻思正法”,而且是修行者的起始点。

  《瑜伽师地论》中这么说:

  
如由算数行相及称量行相,观察诸蕴相应言教;如是即由二种行相,观察其余所有言教,如是总名审正观察,思惟一切所说正法,如是名为闻思正法。(《瑜伽师地论》卷25)

  论中的意思是说:像这样子,经由世俗法,可计算出来的函盖面,以及符合思考的事实所运行过程的法相,来观察圣教量所教导的五蕴相应的正道理;也是像这样子,依着观察这两种行相的法相方式,来观察其他所有至教量的内容。如此总称为审慎、正确地观察、思惟一切 佛陀所说的正法,像这样子才称作“闻思正法”。

  那什么是以“算数行相”思惟五蕴相应于圣教量所教的呢?就是说,修道者要能先听闻正确的法要,摄心思惟佛菩萨所特意建立已经量化的计算归类,能够现前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的法相及行相,就是论中所指称的“算数行相”。先从最基本的色蕴十一法,受蕴的苦受、乐受、舍受等三受,还有想蕴的六想身;行蕴所摄的六思身(思,表示六识对六尘产生决定要去作什么之意);识蕴就是眼识、耳识等六识的直接了别,这些都是世俗可数之法,可以计算的。首先,针对自己五蕴法的法相,还有其他有情的共相以及运行过程的法相,修行者作深入观察、思惟;此外,再随着各别相异的法相,辗转差别再作交叉思惟,又会产生无量的差别法相,智慧就会慢慢产生。

  那什么是以“称量行相”思惟五蕴相应于圣教量所教的呢?就是依着圣教量所教导五蕴相应的正道理,以符合思考的事实思惟,思考五蕴运行过程的法相,观察种种法的功能德用与缺失,作无颠倒的如理观察。前面再三提到的“正道理”,那如何是正道理呢?根本论的开示正道理,其实就是四道理;分别为: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这四道理就是总说如来 世尊安立佛法义理的来龙去脉
,对佛弟子来说当然很重要!

  我们先略说观待道理。《瑜伽师地论》中如此开示: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谓略说有二种观待: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瑜伽师地论》卷25)

  论中的意思是说:什么称作观待道理呢?观待道理大略可以说是两种:一种是生起观待,第二种是施设观待。所谓的生起观待,是说由于各种因与缘的作用力以及驱使力让五蕴能够出生;就是这个蕴的出生,是要依凭于各种因缘的显现才能成就。那所谓的施设观待呢,就是由名称、句子以及文字的施设来指称五蕴,这个五蕴名相的施设,是依凭于语言文字的组合,这样子就称为五蕴的生起观待与施设观待。换言之,弥勒菩萨的根本论已明确指出佛法建立的来龙去脉,就是:三界内的种种法,以蕴处界起始,全都是依凭因缘而显现,互相成就;而佛菩萨方便施设相应的名相,安立蕴处界生起的道理以及施设五蕴,让佛子们依照圣教量的教导,作无颠倒的观察而能相应于道次第,这就是观待道理。

  可见佛教行者的基础功夫,都是从五蕴入门。佛子们如理思惟五蕴都是三界内的因缘所生法,都说是终归无常空;然而,为什么能够发生缘起与缘灭,终归无常空的现象呢?五蕴既然是无常空,为什么又会有一世一世不断地五蕴藉缘再生起?为何会有缘起法的不断出现呢?这缘起缘灭的现象是从哪里出生的?显然一定是有一个恒而不坏、不断、无间的根本法体,来支撑这些会断灭的法,才有可能会有缘起;不可能无因无缘而有缘起法冒出来,也不可能只有缘就能够产生缘起法;所以一定有一个法,是基本缘起的根本因,不然就变成无因而生诸法,那外道与佛法所说就没有差别了。

  再说无因唯缘怎么能符合缘起法中的“因缘所生法”的真实义呢?不可能啊!一定有一个主体识,祂变现出眼根、变现出色尘,然后在眼根、色尘接触的时候,再变现出眼识来,才能有眼识这个法的缘起;眼根这一聚合如是,耳根及鼻、舌、身、意根等五聚,也都是一样的道理,都有一个主体因才能够有缘起。依于此更可确认:如来藏第八识是万法的所依识。

  佛陀所施设最基础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观察法要,有效地广破外道虚妄想像的神我、常我,因为外道的神我、梵我理论,全都落于 佛陀施设的十八界法之中,都
是缘生缘灭之法,让那些外道不能反驳一词。藉此显出 世尊之第八识如来藏,不堕十
八界中,却能生十八界法,本自涅槃,不自作主而处轮回之中,为第七识意根及业爱种子所牵,轮转生死,展显其中道性;凡是见道者,皆能亲自触证、领受其体性及存在,不是妄想建立之法。然后于般若期,世尊继续详说无我如来藏之空性中道,不同于外道所说之我。

  世尊所说之空性无我如来藏,是指第八识本自无生,没有五蕴依缘所起的万法,其含藏的种子却能生出万法;第八识无生即不灭,然其所出生的种子,却缘生缘灭持续不断。而第八识如来藏广有多名,虽然所有的有情,都有阿赖耶识如来藏,但是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却随着祂的功德差异不同的道理,而各别建立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这个心为什么叫作“阿赖耶识”?因为祂“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换句话说,一切有杂染的法种都被阿赖耶识心体所摄藏,所以才会有我执、我见等等的种子;所以每一个有情都很执著阿赖耶识,古时候的南传佛法管这个执著叫作“爱阿赖耶”,在大乘种智妙法中称为“恒内执我”;所以,第八识有了恒内执我的七识贪染种子,就叫作阿赖耶识。虽然祂自己绝对不会执著自己,也不会执著见闻觉知心的我们,但是祂含藏着我们这一些染污的种子,因为我们不清净,把祂的种子变得也不清净了,这时候祂就叫作阿赖耶。

  当我们临命终时,舍离了世间的一切,心里面很痛苦,可是想一想:“未来世,我还是有个阿赖耶识的心体可以再出生另一个我啊!”这就是“欣阿赖耶”。而一切证悟实相的人,有时会有这种现观:现在活着的时候是“乐阿赖耶”,因为有阿赖耶,活着真好!也欢喜有阿赖耶,使我能够修学佛法,这就是“喜阿赖耶”啊!

  又由于第八识如来藏,执藏我见、我爱等等种子,有时候这个阿赖耶识就叫作“心”。为什么呢?因为种种法熏习的种子,都可以熏习而收集于阿赖耶识心田里;因为熏习所有善恶业种的种子集存在祂那边,所以祂叫作心。

  阿赖耶识当然又被称为“种子识”,因为能够普遍而任运地执持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的种子,所以理所当然称为种子识。如果不能含藏一切世间有为法的种子,那就是有缺陷的法,不能称为种子识,如果不是种子识,那当然就不是实相心体了。另外,也必须是种子识,才能具有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的意思,就是“圆满成就诸法的体性”。如果是纯无为性的真如,则不可能圆满成就诸法的,因为只能成就一法——就是真如无为,那就是有欠缺的法性,不具足圆满成就世间、出世间的法性了。

  阿赖耶识又被称作“所知依”。为什么是所知依呢?因为阿赖耶识能够作为染法、净法、所知诸法的依止心体。这代表说,众生一切的染污法,都依止于阿赖耶识心体中;佛及诸菩萨、二乘圣人所知的一切清净法、无漏法,也都依止于阿赖耶识心体中才能存在;同时,这一切染法、净法都可以被我们经由熏习、修行所能渐次证知的。

  各位!如果有人出来弘法,依文断章取义,看到不同名称,就认为另外有更高于第八识的“真如”实相心来出生第八识如来藏,这就是亏损如来、诽谤如来;因为如来的至教量中,并没有这样的教导啊!

S
Shixiang

前一集说到第八识如来藏随着祂法义的别别建立,而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祂不同阶段所代表的特质,让大众明了。我们说到第八识心体,有时候又叫作“异熟识”,因为祂能引起三界生死、善业、不善业的异熟果报。然而异熟识的名称,只能使用在异生、二乘以及诸菩萨位三种,不包含佛地的第八识。异熟生也叫异熟,因为还会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的有漏法种或无漏有为法种的体性所牵引,而有异时而熟、异处而熟、异类而熟的正报与依报,产生种种无记性的异熟生灭。异熟的体性很宽广,从凡夫位一直到等觉菩萨位,都含摄在异熟范围里面;除了如来地以外的一切位,都可以使用异熟识这个名称,

  而如来地的阿赖耶识心体叫作“无垢识”,也就是究竟清净,没有污垢,是“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的缘故”;进入如来地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异熟识了,因为如来地已经没有这些异熟的果报,也没有种子的变异而熟的现象,所有的种子都不再变异而熟了。同时,无垢识的名称,当然只在如来地才有,菩萨不论哪一个阶位,都不能称为无垢识;因为菩萨即使到等觉位,还得要熏习,要继续转易第八识中的种子为纯无漏的法种;若不再熏习的话,便没有办法成为佛地的无垢识了。

  所以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乃至无垢识,名称虽然不同,并不是不同的心体喔!而是指同一个心——第八识如来藏。而经典中所说的“真如”,是由阿赖耶、异熟识、无垢识心体配合有为法,所显示出来的第八识清净自性,是以阿赖耶识心体,自身的真如体性,而名阿赖耶识心体为真如。所以千万不可误解,把“真如”当作是第八识以外的另一个心体。我们举例来说,比方说我们小时候,长辈宝爱我们,昵称我们为宝宝、宝贝;之后随着我们的特性或特征,在学校被称作大头或者小胖、班长;工作岗位上被称作帅哥、美女;婚后又变成儿女的爸爸、妈妈;很快又变成阿公、阿嬷,就是像这样子,佛法中名相的安立,是依着该法义的各自内涵及功德而成就,这就是菩萨根本论四道理中第二的“作用道理”。

  以佛法来解释,那什么叫作“作用道理”?就好像五蕴生起以后,依各自种子的缘而有种种不同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例如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乃至意识能了别法尘等等。所以说,色尘是眼根、眼识所运行的境界,声尘是耳根、耳识所运行的境界,香尘是鼻根、鼻识所运行的境界等等,乃至法尘为意根、意识所运行的境界;其余诸蕴也以此类推,那些种种的法都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应该也是像这样的,就是说一切法都有个别的作用而有其名,类此所有的相应道理,方便都称为“作用道理”。然而作用道理,也得建立在前面所说的观待道理的生起观待与施设观待。

  我们再看另一段相关的经文,文殊师利法王子考问梵天的对答,为我们显示实相法义,经文如是说:

  
问言:“梵天!何故数名有为法耶?”梵天答言:“以其尽故,名有为法。”问言:“梵天!有为诸法为住何所?”梵天答言:“有为法住无为性中。”(《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5)

  经文的意思是说,文殊师利菩萨问说:“梵天!什么缘故把那一些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法,说它叫作有为法?”梵天回答说:“因为那个法它是会过去的,所以是有为法。”文殊菩萨又问:“梵天!有为法是住在什么地方呢?”梵天回答说:“有为法是住在无为性中的。”从经文中可以得知,凡是可以用数量为名的,一定统统是有为法,只有不能够以数为名的才是无为法。譬如,第八识所显示的真如法性以及真如法相,永远无法以数目计算;而我们的五蕴色身,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有为法呀!但是我们这个有为法,是从我们的无为法的法性里面生出来的;所以,无为法函盖了有为法。

  文殊菩萨接着又问:

  
问言:“梵天!若如是者,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梵天答言:“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何以故?文字言说即是有为,是无为故。若求有为无为法相,则无差别,以彼法相无分别故。”(《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5)

  本段经文意思是说,文殊菩萨又考问这位梵天说:“如果照你这样讲的话,有为法跟无为法有什么差别呢?既然有为法是住在无为法性里面,那有为法应该就跟无为法完全一样啰?”梵天这样回答说:“有为之法跟无为法,其实也只是因为名字上的言说,才会有差别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文字言说就是有为法,而有为法也是离文字的这个如来藏所产生的。若求有为法、无为法的法相,则没有差别,因为它们的法相本质,是没有差别的缘故,无为法就是如来藏在三界内,藉有为法所显现的体性。当你讲无为法时,已经是有为法啦!”换言之,若以文字言说互相沟通就是有为;但是文字言说也是无为,因为文字言说还是从我们无为性的如来藏心体中所出生的。然而,它们两者并没有差别,因为有为法的法相与无为法的法相,都是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乃至佛地的无漏有为法,跟佛地的无为法统统没有差别,一样是从佛地的无垢识心体出生现起的。这也证明有为性与无为性,都是阿赖耶识心体所具有的自性。

  换另一种说法,有为法是无为法所出生,而无为法须藉由有为法显现以及证得。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若想在人间运转的话,必须先出生六根,才能再出生六尘与六识,才能在三界中的人间运转,与五蕴互为俱有依,互相依止才能在三界中运作。但这意思不是说“阿赖耶识须有五蕴才能存在”,也不是说“阿赖耶识须依五蕴才能出生”,如果没有五蕴,祂还是存在不灭的,就是成为无余涅槃的本际。大家可别误会了,并不是说祂必须有五蕴才能存在,而是说必须先出生了五蕴的有为法,才能在三界或人间运转。

  所以佛法的道理,是以最缜密的逻辑基础,安立符合思考的事实,并让行者得以亲证体验。首先铺陈三界内,五蕴藉由因缘生起,就是生起观待;接着人类以语言文字弘法,表达五蕴的内涵,这个就是施设观待。然而,除了第八识以外,前七识都是生起观待;这就是佛法中的方便建立,让修行者能相应的观待道理。实证者随着至教量如此地现前观察,证实有为法五蕴确是众缘和合所生,缘散则灭,显示出它的无常性、无我性、缘生性,引发出种种苦受、断灭终归于空。依着至教量、现量、比量,以及其他尚未亲证,还待证而后得知的部分,有智慧者都能够正确地执受,证实佛菩萨善巧安立的蕴处界种种法成立,这就是四道理中第三的“证成道理”。

  或者有聪明人会再发问:是什么道理,地水火风四大中的水大会显示出湿润之相,火大显示出暖热之相,地大显示出坚硬之相,以及风大是以轻动显示其相?还有我们的五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种类示现?而山河大地器世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安排?又是什么道理,会显出种种法都是无常相?又会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以及祂能圆满成就诸法的体性等等功德?还有为什么涅槃是寂静的?是什么道理,有生必有灭,而不是会有出生却不灭?这些都归属于根本论中,四道理中的第四“法尔道理”。也就是说,由于那些种种法的本质就是如此,它们的自性本来就如此;体性以及所显现出来的样貌本就如此,像是这样子,诸法运作的道理本然如是,类此所有的相应道理,方便都称之为“法尔道理”。

  于根本论中 弥勒菩萨如是说:

  
法尔道理者,谓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尔道理。(《瑜伽师地论》卷78)

  论中的意思是说,所谓的法尔道理,就是说不论如来出世宣说,或者不出世宣说佛法,一切法都安住于该法本有的自性之中;一切法都住于自有的功能差别之中,像这样子这就是法尔道理。这也就是说,世间万法,本然各有其独具的自性显现,无论如来有没有出世宣说成佛之道,万法的运作道理本然如是,不是哪个神或者人工所安排的。

  而 弥勒菩萨所说之“法尔道理”的内容,我们可以在经典中重复获得证实,世尊
也曾多次有类似的开示。世尊于《大乘入楞伽经》中如是说:

  
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大乘入楞伽经》卷4)

  经文的意思是说,佛陀开示有一个本住法,是无始劫来常住于法界,如同金矿之中含藏金子之性,不是人工、神力所创造的。不论 如来有没有出世宣说成佛之道,此法
常住,这一个常住法,出生十方世界国土有情,生死流转能够相续不断,常住世间一切法界;若有有情所在之处,即有如是八识心王等本住法。有情的八识心王恒以如来藏为主,因为依于如来藏的缘故,才有八识心王,而有解脱道与大菩提让众生可以修学;而这个如来藏于十方有情法界常住,不因没有佛出世而没有本住法,也不因为有佛出世才有本住法;如来世尊只是发现这个本住法,亲证领受而为世人宣说,劫劫相传令不中断。此外,各各诸法有它安住的位置与功德自性,毫不混淆。

  我们作个总结:佛法是 世尊已经圆满具足生命实相的智慧,也就是通透生死的真
面目,已经完全能够解脱于生死;然而 佛陀慈悲,将佛法的智慧从上往下,为我们后
世的佛弟子们铺陈,方便建立解脱修行次第,让佛子能够循序拾阶而上。可见佛法的义理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互有密切的关联,一个阶梯都不能省略。用现代的譬喻来说,就像是我们熟悉的拼图游戏,要将许多颜色相类似的小图片,拼组成一整张图,每一只小零片都有它固定的位置,即便是颜色完全雷同,换成另一片,也无法密合地嵌入凸起凹陷的错误位置;而且拼图的游戏熟手,也了解善巧方便,要先从四边角落定位先摆出边框,再逐次依着颜色特征、形状差异寻找小零片归位,拼组完美的图形。

  所以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千万谨记:不可以擅自以自己的揣测创造佛法,盲修瞎练,唯有深信三宝,随着有证量的真善知识如说修行,才能真实地克期取证。

正子 佛法的正道理

r
runsun

佛教无论大小乘,逻辑都不行,而乔达摩的逻辑能力是最差的,他的理论千疮百孔。

大乘勉强好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随便问几个问题

第一:是否存在不可分的极微,如果存在极微,那么自性不空,如果不存在极微,那么如何论证

第二:阿赖耶识如果是生灭的有为法,有刹那灭的特性,请问刹那灭之后如何生出新的法。

第三: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果是常住不灭的无为法,那么必定有主宰性,这和无我冲突,如何避免这种冲突。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在欧洲有一位医学博士,他也精研中医,他问说:“我是研究科学的,在想一个问
: 题:随着时代的科技研发,日新月异,像我为了能与子女沟通,也持续接触新知,以了
: 解他们的想法。那……这个佛教佛法是两千多年前,这么久远的内涵,你们佛教徒有没
: 有想过,要如何因应这种时代的现象?”他很认真、诚恳看着我,是十足的科学家,丝
: 毫没有轻蔑的意思。
:   是啊!听起来像是很有道理!有学问的人提出的问题,这是普罗大众对佛法的基本
: 认知不足,而以世俗人的观点作评估,所造成的结论。事实上,如来 世尊教导的内容
: 确实函盖世间万法;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不受世间系缚,能解脱生死,却又能再回入
: 世间的智慧;而且是要自在地回入喔!不是受业力牵引,那就是出世间、世出世间的智
: 慧。所以当年圣 玄奘菩萨译经的时候,他有“五不翻”的原则,直接采用梵文的音译
: ...................

S
Shixiang

很好,我先记下你这几个问题,回头有时间一定会论及。因每一个都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