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

S
Shixiang
楼主 (未名空间)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发现了现象界的一些较深的层次.

所以量子物理学认为,在亚原子条件下,粒子的运动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得到精确的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电荷、能量、粒子数等特性都是分立不连续的,量子力学定律不能描述粒子运动的轨道细节,只能给出相对机率,也就是说,在原子的这个层次里面,这个电子它并不是像我们地球绕太阳这样子有个轨道,因为它是个电子云;如果电子绕著原子核绕行有轨道的话,那显然它有一个空间可以被直接探索到它的原子核。譬如我们太阳跟地球的关系,是地球有一个黄道来绕太阳,所以它只在一个平面里面,这个黄道的上下就可以直接去碰触到太阳。可是原子核跟电子的关系不是这样子,因为电子是整个密布的分布在整个原子核的外面,而形成一种不能去探索到原子核的一种情况,所以它没有什么轨道可言。也就是说,电子它是如何从某一点移动到另外一点?它是无法理解的!而且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的。而且他们用探针去探索原子核的时候,探针到哪里,那个电子云一定阻挡到哪里,不管你用多快的速度或各个角度都没办法去突破的;所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它是没有办法去计算出精确的电子的绕行的轨道。

那么这也略相近于佛法的对于现象界的描述.

我们来看看《阿含经》怎么说?《杂阿含经》卷11(佛告比丘):“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杂阿含经》卷11)

这里就讲到 佛陀说:诸行,它一定是如幻、如焰,而且刹那的时间里面就尽朽。也就
是说,任何一个行为它时间、空间的变换,最后它一定都是朽尽的。也就是说,我们去观察电子去绕行原子核,事实上它并不是真正的绕行,它是刹那生灭变异的。也就是说,“生住异灭”是一个现象,当它生灭——才一出生、暂住,它就灭尽了;然后,灭尽之后,它又被出生了,那是另外一个生住异灭。

我们的法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刹那生灭,既然是刹那生灭,所以它是没有轨道可言的。我们会认为,地球绕行太阳有轨道,那是我们的如来藏的这种功能性,让我们有这样子的观察跟现象。可是,当我们进入到最微观的世界里面,在量子力学的范围里面,事实上它所进行的是真正的因果律则。也就是,所有的物质之法它是四大所造,它是地水火风——一切四大还有四大所造的这一切色,事实上它是刹那生灭的!也就是说它才一出生,它就暂住、变异而朽尽;朽尽之后,如来藏再出生下一个法,然后再生住异灭——又朽尽了!可是我们的观察就会以为说:“这前面的生住异灭,跟后面的生住异灭是有连续性的。”所以这种连续性,是我们对于刹那生灭的一种错解。也就是说,如来藏祂是变生我们的器世间是刹那的生灭;可是因为祂的法性的坚固,让我们错以为刹那变异的这些现象它是连续性的。

  因为如来藏的法性,可以令前面的刹那的生灭变异,跟后面的刹那变异它是有一些相似性的;因为有这个相似性,我们就错以为它是同一个物质——它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就以为这个是一直不变的一个东西!物质之法就是这样子,因为如来藏的坚固的法性,所以祂可以一时变生一切世间,然后让一切世间刹那生灭,来让一切众生错以为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面。而这个就是如来藏的因果律。如来藏的真实的因果律,就是以刹那生灭的方式来令一切众生在三界里面生活。所以,这样的因果律则是从来不变的,连量子物理学也在祂的含摄范围之内。

那么对于现象界及其背后的东西, 从古至今,从哲学到宗教,绝不缺少各种猜想。

除了真实的佛法之外,世间的所有学问, 包括哲学, 宗教以及科学,对于宇宙人生的
真相(第一因)存在种种猜想。但都不能实证,对于法界实相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还是说不清楚。

所以哲学上有柏拉图理念世界,认为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

  康德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之区分.

  中国哲学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但道到底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是是什么。

  那么宗教上 的"上帝说", "梵天说".

我们都活在我们的感官世界里面,我们有没有离开我们的感官世界去认识这个世界呢?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乃至于我们的身体感触到的,以及我们意识所能了知到的,这个在佛法里面就称前六识—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这个就叫作前面六识,这个就是我们人所认识的世界。所以那个史提夫霍金他写的《大设计》这一本书里面,就点出了―我们都活在我们的感官世界里面,真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感官世界所能够了解的样态。这些都表达了凡夫众生对法界实相的种种猜测。

那真的世界是什么呢?佛法里面就告诉我们,生命的实相就隐藏在我们的感官的后面,也就讲我们前面六识后面,还有第七识跟第八识。第七识就是我们讲意根,也就是西方所探求的是不是有一个“潜意识”,我们很多行为,这些行为发出来,后面它主导的力量是什么?我们佛法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第七识,也就是我们叫“意根”―意识的根。意根在佛法里面讲,它说“意根触法尘生意识”,所以意识是由意根接触了法尘以后产生出来的,他是会生会灭的。但是一般学佛人,都落在用意识心上去学,所以就本末倒置。那个如来藏他有什么功能呢?他就是执藏我们所有累世以来的我们所有的这个习气的种子,一世一世,我们的各种烦恼的习气的种子,都帮我们执藏起来。

佛法与世间哲学宗教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实证这一宇宙人生的第一因,不是逻辑理性先验推理,推出的理论再严密, 再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一些量子力学概念以为时髦,
毕竟还是推论,不能证实. 所以世人才会有哲学已死之说。

科学也是力图实证,但因找不到正确的方法,科学家不得不承认真实世界并不是我们感官世界所能够了解的样态。

什么是佛法的实证方法, 我们已说了很多,如有必要,我们还可不厌其烦的继续说。

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宝珠”,而我们的五阴身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宝珠”上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五阴的色身以及见闻觉知心有生灭、有起落,但是那颗“摩尼宝珠”祂是不生也不灭的,祂是永远那么样的清净,如金刚一般。那么由这样的认知当中来消除我们对依这个五阴而说有生死、有烦恼的那个苦以及恐惧。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

  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这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开”、“示”、“悟”、“入”。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间来教导众生修学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见开示让众生能够了知,并且要让众生也能够悟入 佛的知见。当然 佛的知见,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有实相的智慧。所以说 佛世尊之所以会降生到人间来,这个一大事因缘,就是要让众生悟入我们前面所说的“摩尼宝珠”,要知道众生有“摩尼宝珠”,而且还要去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这个“摩尼宝珠”在佛法上来讲,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说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就是要找到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那么进一步,佛所立的誓愿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 佛一样没有差别,那就是什么,那当然就是要众生都能成佛。所以说既然 释迦牟尼佛祂立这样的誓愿,要让众生将来都能够跟祂一样能够成佛,那么祂所要“开”、“示”、“悟”、“入”让众生了解的这个诸佛世尊的所知所见,那就是佛世尊的认知嘛!那就不只是要了知“摩尼宝珠”这个如来藏所生所显的那个五阴身是虚妄、种种的我所是虚妄--这样了知以后,具有了“解脱”的智慧,更要具足有实相的智慧,也就是要证得众生各个本具的生命实相、真如佛性,而且要证知祂的无量无数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