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心七识的俱有依(三)

S
Shixiang
楼主 (未名空间)

上两集当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八识的俱有依----八个识的俱有依。从上面的说明当中可以知道,第八识祂是前七识的俱有依,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五识,还有第六的意识以及第七的末那识,都必须要以第八识如来藏作为祂的俱有依。

  我们可以看一段经文里面它这样讲,这个是《大乘入楞伽经》,经文当中 佛是这
样开示:“依于藏识故,而得有意转;心意为依故,而有诸识生。虚妄所立法,及心性真如;定者如是观,通达唯心性。”(《大乘入楞伽经》卷六)这个意思就是说: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缘故,才能够有意根的运作;这个阿赖耶识跟意根互相的作为俱有依,因为这样然后就会有三界当中前六识的出生。那么前六识出生之后,才能够分别六尘,才能够分别三界当中的六尘,进而才会有前六识的这个虚妄分别所建立的种种法----先有前六识对六尘的分别,然后依著这个分别,就会生起了种种法,这样子去生起种种法;以及显示了第八阿赖耶识祂的真实如如的真如体性。说“虚妄所立法,及心生真如”,同时建立了虚妄的种种法,还有这个阿赖耶识祂的真实如如的真如体性。那么接著说“定者如是观,通达唯心性”,这个意识就是说:阿赖耶识祂所现起的意根、六识,然后六识去分别的而建立的这种种法,乃至于说到最后所显现的第八阿赖耶识祂的真如法性,这些如果对一个证悟的人,他证悟了以后心得决定,他就能够这样子去观察。观察什么?观察“通达唯心性”。这样子观察能够通达的时候,他就能够知道这一切的法,其实都是第八识心祂自性所出生,所显现的。

  从这样的经文里面,我们不妨以欲界众生前后两次之间的转生的过程来说明:众生因为前世六识,借著前世的五根不断的熏习六尘诸法,而不断绝;这个意根末那识也同时在这当中去执取,而成为或是染污、或是清净的那个习性。这些的染净的习性,如果没有断除的话,他寿尽了,舍报了,在中阴阶段因为六识见闻觉知的功能会逐渐的削弱,末那识由于自我执著的关系,就会希求、会希望六识的种子能够不断的现行运作,因为这个末那识祂本来就是不断的执取,六识的功能都被祂所执为自我,这个时候祂发现六识的功能不断的削弱了以后,祂当然希望六识的种子不断的现行运作,用这样来证实祂自己的存在,所以祂是不愿意见闻觉知的这个自性消失。既然祂不愿意见闻觉知的自性消失,可是这个中阴身的六识功能又是逐渐的削弱,所以末那识祂就会作意起造作,让中阴去寻找有缘的父母去投胎受生,然后重新再取得五色根,也就是重新再取得一个新的这个有根身。

  中阴当然他还是具足八识----以这个欲界人间有情的这个中阴来讲的话,当然还是具足八识----那其中的这个前六识,还是跟未舍寿之前的六识是可以相连贯的;可是当中阴入胎了之后,他今生的这个六识就断了,只留下阿赖耶识跟末那识在母胎当中去执取受精卵。由于阿赖耶识祂所执藏前生以及之前的这个累世五阴造作善恶业熏习的那个业种,以及末那识五遍行心所法的作用,经过思量、经过造作,就会让这个受精卵逐渐的转变,而成为一个具足的有根身。这个受精卵成为有根身,在母体当中,阿赖耶识就会继续的流注著种子,借著母体的血液所含的地、水、火、风四大来创造了今生的这个五色根。这个有根身本来从一个受精卵慢慢的成长、慢慢的分裂,然后长出了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逐渐的长出来。大约到了五六个月,他的五根,尤其是五根的胜义根具足了,也就是说他大脑之中掌管五种感官的那个部位已经生成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说他有了扶尘根、也有了胜义根。扶尘根跟胜义根都有了,那就是名色当中的“色”就具足了,阿赖耶识就借著这个五色根的扶尘根去接触外五尘,当然这个时候因为还在母体子宫当中,所以祂所接触的当然是母体子宫之中的外五尘。然后接触了外五尘,阿赖耶识就会在五根的胜义根现出了跟外五尘一样的内相分的五尘境,然后意根末那识接触了这个内相分的五尘境,就会去缘五尘境当中所相对应的法尘境,然后意识就出生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就能够流注六识的种子。因为五根出生了,摄受五尘,然后根尘相触有了五识;五尘当中有法尘,意根触这个法尘有了意识,那六识都出生了。阿赖耶识当然就是要流注六识的种子,才能够让这个前五识以及意识生起来运作,这样子五识生起了以后,也就具足了名色当中的“名”。

  那么以上所说的,就是我们欲界人间的有情他入胎后、出生之前“识缘名色”的那个作用。也就是说,由于第八识祂流注了五根以及六识的种子,还有跟第七识心行的运作,就会有今生的这个名,名指的就是五阴当中的受想行识四阴;还有色,色就是色阴,这个五根身。那么名色都出生了,这个是在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具有名色。到了这个胎儿他满月的时候,他成长完成,离开了母体,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新生儿的六识,虽然继续延续胎中胎儿的六识,但是这个时候的六识已经不是前世的六识了。前世的六识呢,祂不能够由前世来到今生,因为今生的六识是依著今生新出生的五根,然后辗转出生的新的意识。前世的六识祂所依的五根,当然是前世的五根,可是前世的五根已经损坏、已经坏灭了,所以说这个前世六识的所依的这个根已经不存在,祂当然不可能再生起运作,这样的道理就是我们一般所说“隔阴之迷”的原理所在。因为隔阴之迷就是说,你还没有修得或者是报得神通之前,一切的人都没有办法知道自己过去生姓什名谁,也完全不知道过去世所学习的种种的知识还有技艺,而必须要完全的重新开始,再去学习。因为有隔阴之迷,所以一切都是要从头再开始。但是虽然说一切要从头开始,可是过去种种的技能,以及熏习的那个习性,它种子还执藏在阿赖耶识当中,遇到了相应的那个因缘,它就会再现起,然后就会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才华,还有先天就有的习性,这些的才华跟习性跟今生意识学习的那个环境以及过程都不相干。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说,像我们在现实的世界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孪生的兄弟,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可是两个人的智力还有个性却大大不同。又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说有一些对于某一部分的技艺无师自通的天才儿童,这些所谓的“天才儿童”,他们接触了某一些技艺,比如说学习音乐、学习乐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能够有非常的成就。这个原因就是因为:虽然说他的六识是今生新的六识,因为是缘于今生的五根而出生的,但是过去生的六识不断的在这些技艺上面的熏习,然后种子执藏在如来藏里面,他的如来藏还是同一个如来藏,所以说遇到了相应的因缘之后,他有因缘去学习乐器,他就可以很快就能够把这个乐器学得非常好,被人家称为是天才儿童。这都是因为过去熏习的种子流注出来的缘故。这个除了能够证明意识不能够隔世存在以外,也可以佐证第八识祂是确实存在的!由这里可以证明说,如果没有第八识执藏过去熏习的那些种子的话,为什么会有孪生兄弟而完全不同的这个心性、完全不同的能力?为什么会有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就能够有比大人长时间学习更好的那个技艺的这个天才儿童呢?当然可以证明说一定是有一个从过去生来到今生的那个心识存在,所以这里也可以用来证明说,确实是有第八识存在。

  由以上的说明可以知道,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祂是不需要其他的法就能够独自存在的众生的这个真实心;其余的七转识妄心,都至少必须要以第八识来作为俱有依才能够生起、能够运作。

  所以,如果有人主张说:“这个离开语言文字而灵明觉了的这个心----就是一般所称的离念灵知,说祂就是真如佛性。”这个是将必须要以第七识以及第八识作为具有依,才能够生起、运作。乃至于我们前面说明的在欲界人间的这个意识,祂除了第七识以及第八识以外,实际上还必须要有五根以及五尘才能生起运作,而且祂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异不断。那么如果去执这个离开语言文字而灵明觉了的离念灵知作为真如佛性的话,那就是等于是把必须要依其他的法才能够生起,也就是说祂本来是不自在的,不是本来存在的,而且是生灭无常的第六意识,把祂错认为众生的真实心,这个当然是不是对的。因为第六意识这个意识心,既然不能从过去生来到今生,而且祂必须要有其他的因以及缘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祂怎么会是众生的真如佛性呢?

  另外也有主张说:“说法中或者是听法当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处处作主的心为真如佛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意识,可是意识我们前面已经说明了,祂是必须要依他法才能够生起的,祂是生灭无常的。又加上了一个处处作主的心,那处处作主的这个心是什么?祂就是普遍计著一切染净法的第七识末那识,而且这个末那识,我们前面也为大家说明:阿罗汉证入无余涅槃的时候,祂是一定要灭除的,第七识是一定要灭除的。那么把第六识这个意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两个加起来说为众生的真实心,这个跟我们前面的说明已经明显的是相违背,这都是跟亲证法界万法根源如来藏阿赖耶识的证悟者现前所见不同,也已经跟 佛陀以及诸大菩萨在经论当中的教示是相
违背的。

  乃至于也有认为:“内心觉知心,依著这个色蕴也就是五色根而有,所以就说这个色蕴它是内心真实所依。”因为色蕴无常、幻有,所以当然从这样来说的话,当然他们知道说意识觉知心当然也是无常。但是却主张说:这个色蕴,也就是这个五色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色根,能够经由观想成为广大的天身;这个观想成为广大天身成功之后,可以转变所观想的这个“佛身”,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个所观想而成的这个“佛身”来作为意识的所依,说像这样子“佛身”它是常住不灭的,那这样子的意识所依的这个内心真实所依的“佛身”----这个想象的这个色蕴----就把它当作是常住法。但是这样的说法也是大有问题!因为观想本身它只是六识、意识的作用而已,那依著意识而存在,由生灭无常的意识去观想而形成的那个所谓佛身,甚至于以这个“佛身”去观想转变成为常住法的这个内心真实所依色蕴,那岂不是更加虚幻吗?而且是生灭无常!请问:你在睡著了不作梦的时候、在昏迷闷绝的时候,也就是说在无心位当中,这个意识断了,祂所观想的佛身还会存在吗?这样生灭无常的法,变化所成,怎么能够是常住不灭的常住法呢?

  所以类似像这样子把意识、把五根身认为是真如佛性、认为是常住法的这个说法,都是不如正理、不符合正理的。

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俱有依,解说了八识的俱有依。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说第八识祂是七转识共同的俱有依,第八识祂才是唯一能够单独存在的这个心识,其他的前七识都没有办法单独存在,因为祂们都至少必须要以第八识为祂的俱有依,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第八识本身祂是本来就存在的,祂虽然要以第七识为俱有依,但是这所讲的是说要在人间欲界当中,尤其是说要在三界当中现行运作的话,才要以这个第七识为祂的俱有依。这个是我们前面大略所讲的这个结论。

  接下来我们要再提出几点来为大家作说明,相信大家经过我们这样的解说之后,下面的说明也是应该要深思的问题。我们在讲俱有依的时候,曾经提到它必须要具有四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为主”。每一个人都知道说大臣宰官与国王的关系,就是说这个宰官他背后都有一位国王作为他的俱有依,如果国王不存在了,那么大臣宰官如何能够单独存在呢?因为他们的权力、职务都是由国王所授予的。大家都知道说宰官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国王作为他的俱有依,但是世间的人却都不知道说自己身后有一个俱有依的国王,也就是说不知道我们七转识妄心的背后有一个俱有依的第八识如来藏。

  那些探究宇宙实相----要参禅找到宇宙实相的这些的参禅的人,他们悟错了而仍然停留在凡夫位当中的原因,其实都是不知道国王----如来藏的自性,而错将宰官七转识的自性认定为国王----如来藏。就像我们在上一集当中为大家举出来的例子,认为离念灵知是真如佛性,认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处处作主的心是真如佛性。这都是因为不知道参禅所要证悟的标的如来藏的自性,然后把七转识的自性当作是真如佛性。至于二乘的圣人,因为他们信受佛语,他们虽然修学解脱道,但是听闻 佛说法,然后修学,
所以他们信受佛语,都知道说,七转识这个宰官的背后有一个俱有依----如来藏是七转识的国王,是这个宰官的国王。只是都没有智能找到这个如来藏,这个如来藏----这个七转识的国王,只有菩萨才有实证这个国王如来藏的能力,必须要透过正确知见的熏习,还有功夫的训练才有能力去实证这个国王----如来藏。这个是我们在这边为大家宣说“俱有依”这个法。

  到这边大家应该要去思考的问题:要找到国王----如来藏,除了要信受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如来藏之外,也要能够知道如来藏的体性才能够去参究才能够去找祂;否则的话 ,没有知见、方向错误,怎么可能找得到这个国王----如来藏呢?

正源 如来藏是妄心七识的俱有依

b
bdbd

太棒了!感谢转发!作者是谁?
N
Nan

搜了一下,好像是萧平实一系的。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棒了!感谢转发!作者是谁?

S
Shixiang

真正的佛法的寻找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当你某一天突然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会眼前一亮,发现这就是你一直以来想要找到的东西。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步入真正的佛法修学之路。

是的, 本人转发摘编的主要是台湾正觉同修会所弘传的佛法。

这篇文章的网址是: https://www.hymzwb.net/zjdz/zzj2/zzj28.htm

r
runsun

萧平实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强拉硬扯,尤其他胡扯阿含经里面也有阿赖耶识。

萧平实老老实实承认乔达摩的无我是扯蛋,有我才对,自立门派,我还会尊敬他一点。

一边打着佛教的旗号,一边反对乔达摩的无我,实际上很愚蠢。

萧平实狠批密宗,我还是挺支持的。

让萧平实来找我,我会让他脑子更清醒一点。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佛法的寻找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当你某一天突然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
: 会眼前一亮,发现这就是你一直以来想要找到的东西。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步入真正的佛法修学之路。
: 是的, 本人转发摘编的主要是台湾正觉同修会所弘传的佛法。
: 这篇文章的网址是: https://www.hymzwb.net/zjdz/zzj2/zzj28.htm

r
runsun

我不需要查,就知道是萧平实一系的,因为文章当中非常明显的萧平实风格。

【 在 Nan (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了一下,好像是萧平实一系的。

S
Shixiang

你瞧瞧, 把你能耐的, 都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做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吃多容易胀痛,吃不够又饿的慌.
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己要搞搞清楚, 别撑着也别饿着.

阿赖耶识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

有人如是说: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阿毘达磨时代
的论书亦同。瑜伽行派的经论,才使用阿赖耶识一词,其语义在《解深密经》中,意指“隐藏于肉体中的识”,与肉体形成安危与共的关系,首出的意义为“隐藏”,其次说它有生物学上的执受义;《摄大乘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将阿赖耶识诠释成“与诸法相互摄藏的识”,进而是有情会“执藏”以之为自我的识;《成唯识论》立基于种识不一的立场,从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解释阿赖耶识的语义,有别于《摄大乘论》种识是一的立场。"

此人未曾亲证阿赖耶识,想知道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他看了《阿含经》,发现《阿含经》讲,阿赖耶是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其实,阿赖耶应该是所贪爱、执著的对象,而不是陈氏所说的执著者,详如后文说明。)又看《解深密经》,发现经中说阿赖耶识是“隐藏于肉体中的识”,“与肉体形成安危与共的关系”,“有生物学上的执受义”。他又读《摄大乘论》,发现此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是有情会‘执藏’以之为自我的识”……等等。陈氏虽然读这些描述阿赖耶识的语言文字,但他只是从语言文字本身去理解,并不曾触及语言文字的外延,所以被这些外表看起来差距很大的描述,弄得越来越胡涂,就像那个不曾见过紧兽的人,被各种不同的说法所迷惑一般。

  实际上,《阿含经》、《解深密经》、《摄大乘论》和《成唯识论》所说的阿赖耶识都没有错,因为阿赖耶识本来就有不同的面向,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祂,必然也会各各不同。此人的过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认定阿赖耶识只是一种思想,并不是客观的存在。他如果能够认可阿赖耶识和前六识一样,都有客观而具体的性能,并且进一步将阿赖识具体的性能(外延)找出来,他就不会被这些形形色色的描述(内涵)所迷惑了。

无著《摄大乘论》曾说: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憙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

  在巴利文《增壹阿含》〈四法品〉第 128经,有和无著所引几乎相同的经文。另外,月轮隆贤透过不同版本经文的比对,发现汉译《增壹阿含经》:

  世尊告阿难曰:“若如来出现于世时,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云何为四?此众生类多有所著,若说不染著法时,亦复承受,念修行之,心不远离。若如来出现于世时,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现于世,是谓初未曾有法出现于世。”

  此即是无著所引的相应经文。 换句话说,汉译经文把“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
阿赖耶,憙阿赖耶”意译为“多有所著”。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众生所贪爱、执著的对象。而此人则谓阿赖耶的“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这中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例如,钱财是被众生所贪爱、执著的对象,但是钱财并不是“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

  《成唯识论》说:“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说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个意思,所以说“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此中的能藏,为阿赖耶识心体,它是常住不变的。例如《大乘密严经》:“阿赖耶识……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直至成佛常所宝持的“阿赖耶识”,即是指能藏的第八识心体。

  所藏,则是指所含藏的种子。所藏的种子可以区分为本有种子和后熏种子,本有种子就是八个识的功能种子,这是不待熏习即本有的。《摄大乘论》:“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此中与杂染法互为因果的“阿赖耶识”即是指后熏种子而言。后熏种子可分为清净与染污二种,修行的过程即是将染污种子转换为清净种子。即使是到了成佛,仍然会有清净种子,另外还会有本有种子,所以所藏的种子不可能全部消灭。

  执藏,是指凡夫和有学位的修行人,会喜乐第八识的功能性并把祂视为内自我来执著。这个喜乐,虽然是七转识在喜乐阿赖耶识各种功能的存在,却是由于第八识含有七转识染污种子的缘故而产生对阿赖耶识功能的执著,所以也和第八识有关。经教中有时说阿赖耶是可以消灭的,是专指祂的执藏性而言,不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能藏、所藏则是不可消灭的。 

此外,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第四:「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

而佛又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如:《入楞伽经》卷八 佛云:「大慧﹗言剎尼迦者,名之为空阿赖耶识,名如来藏;

那你说阿含部有没有说阿赖耶识呢? 究竟谁在撒谎胡扯呢?

f
fivestone

“会眼前一亮”可能说明你前世有这样的种子,”信”哪一种东西,都可能是好几世熏习的结果。

但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还要从佛法的源头上去找。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佛法的寻找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当你某一天突然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
: 会眼前一亮,发现这就是你一直以来想要找到的东西。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步入真正的佛法修学之路。
: 是的, 本人转发摘编的主要是台湾正觉同修会所弘传的佛法。
: 这篇文章的网址是: https://www.hymzwb.net/zjdz/zzj2/zzj28.htm

S
Shixiang

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这可以慢慢讨论交流, 确实如你所说要从佛法的源头上去找,
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的, 慢慢熏习吧.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你此生有机缘, 遇到真善知识帮助能开悟而明心见性,你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否则都是一直寻找, 甚至走偏而犯下谤佛谤法重罪而不自知; 如能遇着善缘得以熏习佛法正知见,最多也就是个解悟, 但这是个基础。
f
fivestone

每个人的认知都没法超越自己的心识了别,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认为的正知正见。但佛法的修行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反观自心,超越那些自我的局限与障碍,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这可以慢慢讨论交流, 确实如你所说要从佛法的源头上去找,
: 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的, 慢慢熏习吧.
: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你此生有机缘, 遇到真善知识帮助能开悟而明心见性,你才
: 会真正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 否则都是一直寻找, 甚至走偏而犯下谤佛谤法重罪而不自知; 如能遇着善缘得以熏习佛
: 法正知见,最多也就是个解悟, 但这是个基础。

S
Shixiang

电影 ” Matrix ” (台湾译为《骇客任务》,香港译为《廿二世纪杀人网络──主体》)第一集 1999 年上演。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电脑能够自行学习,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电脑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闭电源,结束电脑的自我意识,电脑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电脑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实境的讯号,欺骗人类的大脑,让人以为自己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社会里。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电脑奴役,他们扮演骇客( Hakers ),不断侵入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我们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轮回的大海中来来去去,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
法好像是真的,一个又一个法好像是平等平等、理所当然地这样成立了、生起了、又异灭了。只是我们从来都不晓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虚妄不真实.

众生的身心结构,使我们处于生命虚拟境界而不自知。"电影骇客任务"中进出这一虚拟境界
要选择服用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其实回到现实世界(见证生命实相即从人生大梦中
真正醒来)的
红色药丸就存在于佛法的明心见性(开悟)之中,即找到生命与世界的本源, 那时才是你
大梦初醒之时.

除了真实的佛法之外,世间的所有学问, 包括哲学, 宗教以及科学,对于宇宙人生的
真相(第一因)存在种种猜想。但都不能实证,对于法界实相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还是说不清楚。

科学家霍金说:

  另外一种不同的真实出现在科幻电影《骇客任务》(Th Matrix)中,电影中人类
不知道自己其实住在由智慧电脑所创造出来的虚拟真实中,只要人类活得快乐知足,电脑便可吸收「生物电能」(天晓得那是什麽)维持运作。也许这不算太难想像或太牵强,毕竟有许多人宁愿沈溺在网路的虚拟生活中,例如大受欢迎的「第二人生」(Scond Lif)便是。但是,我们怎麽知道自己不是电脑创造出来的肥皂剧角色呢?假设我们住
在一个合成的虚拟世界中,事情发展不一定要有逻辑、一贯性或遵守法则,掌控的外星人可能会更乐意看到我们手足无措的反应,例如让满月突然裂成两半,或者让全世界节食者都突然对香蕉奶油派陷入无法抑制的狂热。但是如果外星人严格执行一贯的法则,我们就没办法知道在虚拟的真实外,是否另有一个真实存在。要说外星人住的世界是「真的」而合成的世界是「假的」很容易,但是对於只能住在模拟世界中的生物(例如我们)而言,既然无法从外面环视自身所在的宇宙,便没有理由质疑自己拥有的真实图像;自古就有人怀疑我们都只是某个人的南柯一梦,虚拟真实正是这个概念的现代版。

科学可以对物质世界的规律有一定的揭示,但同样对这背后的成因无法触及,因为方法错误。

r
runsun

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第四:「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
烦恼覆,如瓶中灯』」。
========

这个阿含部的央掘摩罗经是伪造的,南传相应部没这个,汉传翻译的说一切有部的经藏也没这个。

还文殊呢。。。真正的阿含经,根本就没文殊。那个所谓的大正藏阿含部,不过是大乘人根据自己理解而把一些大乘经典混进真正的阿含,起了一个所谓的阿含部。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瞧瞧, 把你能耐的, 都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 做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吃多容易胀痛,吃不够又饿的慌.
: 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己要搞搞清楚, 别撑着也别饿着.
: 阿赖耶识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
: 有人如是说:
: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阿毘达磨时代
: 的论书亦同。瑜伽行派的经论,才使用阿赖耶识一词,其语义在《解深密经》中,意指
: “隐藏于肉体中的识”,与肉体形成安危与共的关系,首出的意义为“隐藏”,其次说
: 它有生物学上的执受义;《摄大乘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将阿赖耶识诠释成“与
: 诸法相互摄藏的识”,进而是有情会“执藏”以之为自我的识;《成唯识论》立基于种
: ...................

b
bdbd

首先,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八识的解释非常浅显易懂,很不错。

但是据我所知,萧老师的学生经常和其他修佛人发生冲突,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显然是跟修学的方法不当是有关系的。诸位能得闻佛法,就都是有缘人,千万不要把自己耽误了。真正见到无我无人时,是不会有那些表现的。。。。。。

【 在 Shixiang ()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佛法的寻找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当你某一天突然读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
: 会眼前一亮,发现这就是你一直以来想要找到的东西。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步入真正的佛法修学之路。
: 是的, 本人转发摘编的主要是台湾正觉同修会所弘传的佛法。
: 这篇文章的网址是: https://www.hymzwb.net/zjdz/zzj2/zzj28.htm

r
runsun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八识的解释非常浅显易懂,很不错。
: 但是据我所知,萧老师的学生经常和其他修佛人发生冲突,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显然
: 是跟修学的方法不当是有关系的。诸位能得闻佛法,就都是有缘人,千万不要把自己耽
: 误了。真正见到无我无人时,是不会有那些表现的。。。。。。
~~~~~~~~~~~~~~~~~~~~~~~~~~~~~~~~~~~~~~~~~~~~

可怕,佛教教义批量制造蠢货,为了这个世界少些这类蠢货,佛教必须被灭。

佛教有一个阶段,就是在印度发展到密宗那个阶段,宣扬杀人放火强奸也是为了破执着,贪嗔也是梵行,因为无我。。。

b
bdbd

你说的其实有些道理。

密宗到底如何,我也不太清楚。我认识一些藏传僧人,都是守戒的,当然我肯定也有你说的那种。一切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无论是不是修行,在我眼里都是不被容忍的。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可怕,佛教教义批量制造蠢货,为了这个世界少些这类蠢货,佛教必须被灭。
: 佛教有一个阶段,就是在印度发展到密宗那个阶段,宣扬杀人放火强奸也是为了破执着
: ,贪嗔也是梵行,因为无我。。。

c
cpath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眼前一亮”可能说明你前世有这样的种子,”信”哪一种东西,都可能是好几世熏
: 习的结果。
: 但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还要从佛法的源头上去找。

萧先生的文章我很少看,也许说如来藏唯识或大乘佛法说得不错值得赞赏
但偶而看一下,其中有引用阿含的部分,常误解阿含。
说了又好像我反对他的一切似的。
有时用后世的角度,强说阿含的xx是如何如何
我觉得他太急了,要不就不引用阿含直接解释如来藏唯识,这样也很好
如果非要引用阿含,一定要放下后世的理论,包含自己大乘修行的各种见解
重新静心客观的了解阿含。 确定了解,然后再引用,这样会更好
我认为他对阿含有一定的了解,只是放不下后世的各种成见。
而且好像也没必要甚么都往阿含上说,太胆小了,放开脚步大胆一点较好。

Runsun的态度比他实在,
直接了解阿含,认为阿含哪里不对或有不足的地方 (至于对不对,可以讨论)
针对不足,补充或反对。因为实在,逻辑就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