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鉴茶、昨天鉴鸡、今天鉴媛?

z
zhangyx5
楼主 (未名空间)

长久以来,借着礼佛招摇撞骗的人很多,他们被称之为“朝阳区仁波切”,或者又称“假和尚”,这些称谓不带有性别色彩。

社交平台上也有一边诗情画意,一边袒胸露乳的男性,他们没有被冠为“佛郎”“佛绅”的称呼。

其实,人设经济最先出现在娱乐圈,那里最需要立人设、引流量。

火风自称“活佛转世”;吴秀波一度常把“缘生缘灭”挂在嘴边。

薛之谦病床照不需要放尿壶。

林生斌直接把“佛媛”“病媛”两项一起拿捏。

倒不是说为了男女平等,也应该生造出“佛绅”“病绅”这种男性词汇。

而是一开始就不应该制造“佛媛”“病媛”这类女性词汇,我们骂的应该是“佛教骗子”“装病骗子”。

最初,“媛”是一个用来称赞女性的褒义词。

媛,最早见于《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意思是这个女孩多么诚实可爱,多么倾国倾城。

明末,《名媛诗归》收录了约350位女诗人的作品,这时候“名媛首要是才学”。

很多父母为女孩取名为“媛”,本带着美好的祝福与期待。

只可惜,这个字被无限污名化了。

去年一篇关于“拼单名媛”的文章爆红网络,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便提出要警惕这个词。

“上海名媛立马变成一个梗,变成一个嘲讽对象,我觉得要非常小心:我希望那些形容女性美好的词汇,能为我们女性留下几个。”

XX媛的发明背后,说明了两点:

其一,舆论对美丽女性充满了恶意。

这个厌女的社会,一方面充斥着对女性的容貌羞辱:坦克、恐龙、老女人。

另一方面又认为美丽女人一定是拜金、想红、欺骗感情的。

美或者不美,女性都里外不是人。

其二,舆论又对女性赚钱有诸多意见。

带货不分男女,如果存在虚假宣传、欺诈营销,自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条款进行依法处罚。

而不是用带有负面意味的“XX媛”对带货网红一竿子打死。

正如更多带有女性性别色彩的负面词汇,XX媛的背后是语言学上深深的厌女。

谭维维在歌曲《小娟》里唱着:“奻奸妖婊姘娼妓奴,耍婪佞妄娱嫌妨嫉妒”,不知为什么,词语也有了性别。

而现在,轮到“媛”了。

名媛不是个好词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好女孩们应该立马与“媛”作切割,跟“假名媛”群体划清界限吗?

那下一次,又有新的女性词汇被污染了怎么办?

沈奕斐教授痛心道:

““小姐”被污名化之后,称呼女性不得不称呼为“女神”;“美女”也不见得是特别正向的好词;“阿姨”不好听,“大妈”更不好……现在留给女性的美好词汇不多了。”

这时候,摆事实、讲道理是无法阻止“媛传染”的。

真正有效的路径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与其放任某些媒体继续构陷XX媛,不如拿起主动权,主动成为XX媛,重新定义XX媛。

程序媛:从事计算机行业的美女。

码字媛:靠写字为生的女孩子。

网络上,很多女孩自发发起了一场“今天我是什么媛”的行动:

昨天出门逛街化妆了,我是美妆媛;今天素面朝天宅家里,那我就是宅媛本宅;赶明儿心情好做手账,那便是手账媛!

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流变的文化。

“娼”在古代作为“倡”,这种人有男也有女。

既然,词语能够被污名化,那么词语也能够洗脱污名。

这不是一件新鲜事。

尼古拉斯·凯奇做过一个纪录片叫《脏话史》,探讨过Bitch这个词的起源。

Bitch 曾是母狗的意思,后来形容女性放荡,是荡妇羞辱的绝佳武器。

后来,黑人运动、女性运动兴起,她们通过在音乐里反复使用Bitch,赞颂自己的性别
,来洗白这个词。

女作家乔弗里曼甚至出了一本书叫《婊子宣言》,放荡不配用来羞辱女性,Bitch变得
有力量。

我们讲过一个经典话剧《阴道独白》,中文版也曾发出:“所幸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婊吧”的呼唤。

旨意也是洗白婊这个蔑称:我是婊子我自豪。

那么,“媛”本来就有美丽、财富、有才华等诸多美好寓意,我们更应该自豪地成为媛。

走名媛的路,让媒体造媛无路可走。

思路打开,格局打开,自从有了“媛自由”,就是打开了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