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从杨笠被“围剿”说起古代的独立女性!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月4日 0点41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z
zhangyx5
4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前几天,杨笠的一句“你们男人还有底线吗”,又让“性别对立”与“女性独立”成为热点话题。
事实上,在长远的古代,中国女性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想实现与男性“人人平等”、“同工同酬”,那是非常困难的。“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才是她们生活的常态。然而,也有不少的女性,勇于冲突男权社会的藩篱,成为女性独立的先驱。
以花木兰为代表的女英雄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以花木兰为代表的巾帼英雄们,是古代冲击男权社会藩篱的典型人物。花木兰“替父从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不但不比男性差,有些方面还比男人做得好。
除了花木兰,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值得大书一笔的女英雄,比如商代的妇好,既是帝后,又是开疆拓土地的一方女统帅;唐朝的娘子军,大统领就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胞姐平阳公主,为建立大唐做出了突出贡献;宋朝的杨门女将,个个都是不弱于乃夫的女英雄,为抵御辽国和西夏的侵略披荆斩棘;南宋的抗金英雄梁红玉,至今仍然有“击鼓破金兵”的故事流传。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制度下,这些女英雄们冲破了家庭和社会的禁锢,做出了令男人刮目相看的事迹,为最终实现女性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巾帼英雄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女英雄秦良玉。秦良玉是正史所载实实在在的巾帼英雄,曾参加抗击清军、抗击张献忠之乱等战斗,被明王朝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南明王朝追谥她为“忠贞侯”,崇祯皇帝曾为她做了四首诗表扬她。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当然,还有比秦良玉更加成为女性骄傲的女英雄,那就是成为一代帝王的武则天。在男权社会里实现完全独立且登上权力的最顶峰,武则天实是女人中的极品。
以黄媛介为代表的自食其力者
古代的大多数女性,不能成为花木兰、秦良玉、武则天那样的女英雄,她们生活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主要靠嫁的男人过日子。嫁到富人家,就“夫贵妻荣”;嫁到穷人家,就跟着吃糠咽菜。有些嫁到穷人家的女人,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毅然走出家庭,和男人一样闯社会过日子,虽然遭受了不少男人和女人的白眼,但最终靠她们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她们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卓文君本来是大家闺秀,因与司马相如自由恋爱,家里不同意,私奔了。从这方面说,卓文君是勇敢追求个人婚姻幸福的先驱。古代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卓文君这么做,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结果司马相如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养家过日子是外行,卓文君没办法,只好与丈夫一起“创业”。夫妻俩以何为生呢?开酒店卖酒。这就是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
还有一位与卓文君命运差不多的奇女子,她的名字叫黄媛介。黄媛介是明末清初人,和秦良玉生活在同一时代,嫁了个夫君叫杨世功。杨世功是一位读书人,但在战乱年代“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夫妻生活很清苦。为了生活,两位才子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样,做起了小买卖。杨世功贩卖畚箕,黄媛介摆摊卖字画。黄媛介的字画是自己写的,自己画的,又有做诗的才华,在西子湖畔,竟然也成为一道风景。“著书不费居山事,沽酒恒消卖画钱;贫况不堪门外见,依依槐柳绿遮天。”,黄媛介以此诗自嘲,实现了“财务独立”。
潘金莲是追求婚姻幸福的悲剧代表
卓文君与黄媛介,依靠自己的双手,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是因为她们找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好夫君。在外日子固然过得清苦,但回家后,还能与爱人说说悄悄话,情致上来,对几首情诗,也能带来愉悦的感受。也正是因为有爱情的动力,才让她们突破了脸面,抛头露面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她们的选择,争得了丈夫的同意。
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她们这么幸运的。大多数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的女人,在出嫁前根本对丈夫没有了解,出嫁后命运是很不幸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潘金莲本是一个大地主家的婢女,她不甘于给大地主做小,结果被主家强行嫁给了相貌丑陋的武大郎。潘金莲是很看不上武大郎的,但在那个时代,她又没有办法离婚改嫁,这是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对于一个青春少女来说,追求婚姻幸福是天性,开始她看上了小叔子武二郎,但武二郎基于传统理念,不可能接受这份感情。在遭到武二拒绝后,潘金莲又遇到了西门庆,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不幸成为其“小三”,结果奸情被发现,最终发展到毒死亲夫,自己被武二郎杀死报仇的悲剧。
在古代社会,不只潘金莲一个这样的悲剧。潘金莲只是无数想实现婚姻自主、经济独立的代表。但这条路在她们来说太难了,经济不独立、社会不容许的情况下,想实现婚姻独立,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们不能将潘金莲仅仅看做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淫妇形象,往深层次想想,她何尝不是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呢?只是社会制度不允许罢了。
风尘女,靠卖艺实现的悲摧独立
除了嫁人一条路,古代想突破自己,实现“经济独立”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个卖艺或卖身的风尘女子。出卖色相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职业,古代的女人虽然没有做生意的自由,但青楼女子显然是个例外,中国流传下来许多风尘女子的故事,比如红拂女、鱼玄机、杜秋娘、李师师、陈圆圆、薛涛、马湘兰、柳如是、董小宛、苏小小、梁红玉、李香君、赛金花等,她们各有其不同的境遇,依靠卖艺或卖色在社会立足,有的还遭遇意料不到的收获。
然而风尘女子虽然可以通过出卖色相得到“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拥有一笔钱,但她们最好的归宿,还是“从良”,回归夫唱妇随的生活。她们所谓的经济独立,实际上是社会所迫的结果,并不是她们自我选择的自由。红拂女找到了李靖,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遭遇到李甲那样的负心郎。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想实现人格独立,只是她们心中的“梦想”,离现实还有很大距离。
最有志气的女子独立,在蒲松龄他老人家创作的《聊斋》里,阿绣、乔女、侠女、窦氏、庚娘、颜氏、黄英、赵小二等,栩栩如生。但这只是蒲松龄创作的鬼怪人物,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真实的。真正实现女性独立,是从推翻满清开始的辛亥革命开始的,鉴湖女侠秋瑾有诗说:“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成为女权运动的前驱者,而毛主席称赞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前几天,杨笠的一句“你们男人还有底线吗”,又让“性别对立”与“女性独立”成为热点话题。
事实上,在长远的古代,中国女性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想实现与男性“人人平等”、“同工同酬”,那是非常困难的。“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才是她们生活的常态。然而,也有不少的女性,勇于冲突男权社会的藩篱,成为女性独立的先驱。
以花木兰为代表的女英雄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绵,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以花木兰为代表的巾帼英雄们,是古代冲击男权社会藩篱的典型人物。花木兰“替父从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不但不比男性差,有些方面还比男人做得好。
除了花木兰,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值得大书一笔的女英雄,比如商代的妇好,既是帝后,又是开疆拓土地的一方女统帅;唐朝的娘子军,大统领就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胞姐平阳公主,为建立大唐做出了突出贡献;宋朝的杨门女将,个个都是不弱于乃夫的女英雄,为抵御辽国和西夏的侵略披荆斩棘;南宋的抗金英雄梁红玉,至今仍然有“击鼓破金兵”的故事流传。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制度下,这些女英雄们冲破了家庭和社会的禁锢,做出了令男人刮目相看的事迹,为最终实现女性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巾帼英雄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女英雄秦良玉。秦良玉是正史所载实实在在的巾帼英雄,曾参加抗击清军、抗击张献忠之乱等战斗,被明王朝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南明王朝追谥她为“忠贞侯”,崇祯皇帝曾为她做了四首诗表扬她。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当然,还有比秦良玉更加成为女性骄傲的女英雄,那就是成为一代帝王的武则天。在男权社会里实现完全独立且登上权力的最顶峰,武则天实是女人中的极品。
以黄媛介为代表的自食其力者
古代的大多数女性,不能成为花木兰、秦良玉、武则天那样的女英雄,她们生活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主要靠嫁的男人过日子。嫁到富人家,就“夫贵妻荣”;嫁到穷人家,就跟着吃糠咽菜。有些嫁到穷人家的女人,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毅然走出家庭,和男人一样闯社会过日子,虽然遭受了不少男人和女人的白眼,但最终靠她们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她们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卓文君本来是大家闺秀,因与司马相如自由恋爱,家里不同意,私奔了。从这方面说,卓文君是勇敢追求个人婚姻幸福的先驱。古代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卓文君这么做,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结果司马相如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养家过日子是外行,卓文君没办法,只好与丈夫一起“创业”。夫妻俩以何为生呢?开酒店卖酒。这就是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
还有一位与卓文君命运差不多的奇女子,她的名字叫黄媛介。黄媛介是明末清初人,和秦良玉生活在同一时代,嫁了个夫君叫杨世功。杨世功是一位读书人,但在战乱年代“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夫妻生活很清苦。为了生活,两位才子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样,做起了小买卖。杨世功贩卖畚箕,黄媛介摆摊卖字画。黄媛介的字画是自己写的,自己画的,又有做诗的才华,在西子湖畔,竟然也成为一道风景。“著书不费居山事,沽酒恒消卖画钱;贫况不堪门外见,依依槐柳绿遮天。”,黄媛介以此诗自嘲,实现了“财务独立”。
潘金莲是追求婚姻幸福的悲剧代表
卓文君与黄媛介,依靠自己的双手,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是因为她们找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好夫君。在外日子固然过得清苦,但回家后,还能与爱人说说悄悄话,情致上来,对几首情诗,也能带来愉悦的感受。也正是因为有爱情的动力,才让她们突破了脸面,抛头露面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她们的选择,争得了丈夫的同意。
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她们这么幸运的。大多数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的女人,在出嫁前根本对丈夫没有了解,出嫁后命运是很不幸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潘金莲本是一个大地主家的婢女,她不甘于给大地主做小,结果被主家强行嫁给了相貌丑陋的武大郎。潘金莲是很看不上武大郎的,但在那个时代,她又没有办法离婚改嫁,这是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对于一个青春少女来说,追求婚姻幸福是天性,开始她看上了小叔子武二郎,但武二郎基于传统理念,不可能接受这份感情。在遭到武二拒绝后,潘金莲又遇到了西门庆,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不幸成为其“小三”,结果奸情被发现,最终发展到毒死亲夫,自己被武二郎杀死报仇的悲剧。
在古代社会,不只潘金莲一个这样的悲剧。潘金莲只是无数想实现婚姻自主、经济独立的代表。但这条路在她们来说太难了,经济不独立、社会不容许的情况下,想实现婚姻独立,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们不能将潘金莲仅仅看做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淫妇形象,往深层次想想,她何尝不是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呢?只是社会制度不允许罢了。
风尘女,靠卖艺实现的悲摧独立
除了嫁人一条路,古代想突破自己,实现“经济独立”还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个卖艺或卖身的风尘女子。出卖色相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职业,古代的女人虽然没有做生意的自由,但青楼女子显然是个例外,中国流传下来许多风尘女子的故事,比如红拂女、鱼玄机、杜秋娘、李师师、陈圆圆、薛涛、马湘兰、柳如是、董小宛、苏小小、梁红玉、李香君、赛金花等,她们各有其不同的境遇,依靠卖艺或卖色在社会立足,有的还遭遇意料不到的收获。
然而风尘女子虽然可以通过出卖色相得到“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拥有一笔钱,但她们最好的归宿,还是“从良”,回归夫唱妇随的生活。她们所谓的经济独立,实际上是社会所迫的结果,并不是她们自我选择的自由。红拂女找到了李靖,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遭遇到李甲那样的负心郎。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想实现人格独立,只是她们心中的“梦想”,离现实还有很大距离。
最有志气的女子独立,在蒲松龄他老人家创作的《聊斋》里,阿绣、乔女、侠女、窦氏、庚娘、颜氏、黄英、赵小二等,栩栩如生。但这只是蒲松龄创作的鬼怪人物,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真实的。真正实现女性独立,是从推翻满清开始的辛亥革命开始的,鉴湖女侠秋瑾有诗说:“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成为女权运动的前驱者,而毛主席称赞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已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