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一个老CMG的考版之路——STEP 2 CK篇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8年1月17日 10点10分 PT
共 (1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j
jailbreak
8 年多
楼主 (未名空间)
最近在整理过去的材料,偶然发现了一份自己的CK考经,是2015年上半年出分以后写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当时太忙了,没来得及修改好,就没有及时贴出来,一转眼都尘封很久了!本来想算了,毕竟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据说考题也更新很多,这份考经现在可能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了。但是随手翻翻,觉得还是当年自己的心血,很多想法和总结都是肺腑之言,如果其中有一两点能对备考的同学有一丝启发,也算是物尽其用,总比束之高阁,慢慢烂掉来得强。所以,我今天就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以下基本都是去年的原文,没再作什么修改。
j
jailbreak
8 年多
2 楼
终于告别CK了!
去年考完了step 1,然后忙了一些琐事,本以为不少前辈都只花3、4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搞定CK,想来自己也可以早点结束,可后来却一拖再拖,直至1年后方才考掉。考试
当时的感觉糟糕到不行,整整忐忑了3周,今天终于发榜了,250+,松了一口气,CK的
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在复习备考的日子里,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帮助和指点,在此一并致谢!
去年曾经写过step 1的考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edicalCareer/31563351_0_1.html
想着今年还是再接再厉,把CK也好好总结一番,回顾一下自己的足迹,无论对错,无论优劣,总是一个过来人的故事。不过,这只是自己在备考中不断摸索着前进而积累下来的经历,实乃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若能为后学者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也就足矣!内容上继承了上份step 1考经的风格,希望文理脉络能够清楚一些。谢谢!
j
jailbreak
8 年多
3 楼
一、 材料篇
这里点评一下我用过的学习材料。我看过的书不多,其他一些我没看过的好书,这里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参考别的考经。
1) MTB2 (Master to Board):全5星推荐。绝对经典,堪比考试重点。初看
时感觉编写有些杂乱,不如MTB3清晰,但在熟悉后再看,方觉字字珠玑,主要考点均有覆盖,而且在诊疗路径方面,层次比较突出。若能深入理解、熟练背诵,考试的基本面可保无忧。
2) MTB3:2星推荐。考点方面与MTB2基本一致,但是编写方式有所不同,个
人觉得该书更适合STEP 3,不太适合CK。有同学建议,某些科目可以与MTB2结合使用,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所以若有时间,仍然值得一阅。
3) FA:全5星推荐。考点覆盖面广,面面俱到,堪比考试大纲,还涉及诸多
STEP 1的知识点。熟悉本书内容后,可弥补MTB2知识点的不足;其中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也比较详细,弥补了其他书的不足。缺点:在诊疗路径方面,层次和先后顺序不是很突出。
4) Kaplan notes:4星推荐。按学科分类编纂的参考用书,系统全面,内容
翔实。其中的妇科、儿科、外科总论、精神科等,都很不错,非常适合希望提高薄弱科目的同学;也可用作参考书,帮助扩展一些知识点;同样适合希望打好基础的初学者。5) USMLE STEP 2 Secrets:4星推荐。总结了每个科目的重点内容和常考知
识点,尤其是开篇的彩图和总结的100条重点,非常精彩。缺点:内容比较松散,不太
适合初学,更适合考前冲刺,能起到提纲挈领,贯通前后的效果。
二、 题库篇
1) UWorld qbank:全5星推荐。经典题库,必须要做,2200多道题,加上详
细的解题分析,以及丰富的图表图片,基本上就是一大本厚书了,绝对是最优秀的备考用书之一。其中有一部分题,涉及到STEP 1的知识点。做几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对知识点烂熟于胸,眼睛一闭,东西都在你的脑海里。正确率90%以上,你基本上就可以
去考试了。Sim模拟题,很不错,考前必做,个人感觉难易度和CD差不多,结合自己的
经历和众多前辈的推荐,可以用于估分。
2) Kaplan qbank:4星推荐。虽然题目稍难、略偏,但仍是个不错的题库。
出题方式和考查要点比UWorld更细更怪更偏,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部分知识点是UWorld没有覆盖到的,非常有价值,比较适合在做完UWorld、熟悉MTB2的基础上做。对于想考高分的同学,值得一做;对于想提高阅读速度的同学,也值得一试;对于想经受一下打击,提高受挫应对能力的同学,这题库很不错哦。缺点:解释稍逊于UWorld,不是每个选项都给出选择率。SIM有2套,比较难,用来练手或提高阅读,还是不错的。
3) NBME forms:全5星推荐。NBME官方测试题,每套184题,评分标准和评价体系与真题一样,用于估分非常准确(发挥失常除外)。这些考题必须全部吃透理解,总结出题思路和考查范围。Form 7是最新一套,难度比较大,感觉就是处处陷阱,这可能体现了未来CK的出题方式;Form 4是传说中估分最准的一套,难度不大,但需要仔细。
4) USMLE/CD:全5星推荐。本人只做了2014一套,之前的不清楚,但是题目还是相当不错的,考前必做。用于模拟考试的真实场景,是一套不可替代的工具。
5) PreTest, Clinical Vignettes for the USMLE Step 2 CK:2星推荐。一本书,8个block,368道题。题目老了点,但是考查的知识点还都是重点。适合在过完
MTB2之后,开始其他题库之前,拿来练练手,找找做题的感觉。
j
jailbreak
8 年多
4 楼
三、 学习篇
考完step 1以后,断断续续看了一遍MTB2和MTB3,有些拖拉,加上一些琐事,
感觉当时仅仅是读了一遍,并未留下什么印象。就这样过了3个多月。之后时间比较宽
裕,开始集中精力备考了。
第一阶段:找到了几个partners,一起过了一遍MTB2和FA,认认真真做了笔记
。前后花了3个多月。期间做了一遍PreTest,感受了一下考题,结果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非常松散不牢靠。
第二阶段:自己学习,连看带背,过了三遍MTB2,最后可以说基本上熟悉了
MTB2上所有的病种和知识点,为掌握该书和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开始做UWorld Qbank,认真做笔记,把重要的知识点、路径图抄在
MTB2的空白处,方便日后结合MTB2进行复习。通过做题,发现妇产科和儿科是自己的薄弱环节。
第四阶段:和几个partners一起过Kaplan notes妇产科、儿科、外科、精神科
和一部分内科,提高自己的薄弱科目。同时开始做Kaplan Qbank,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第五阶段:做了NBME form 1 offline,觉得不是很难。接着完成了UWorld
Qbank online第二遍,正确率提高很大。完成NBME form 2 offline,觉得难度和form 1差不多。后来又有找了几个partners,一起过了一遍MTB2和FA,这次对书本又有了更
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期间做了一下NBME form 3 online,结果分数很不理想,让我意识到考题分析的重要性,于是沉下心来仔细分析了form中的出题方式、解题思路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在下面的模考中能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事实证明这点我还是做对了,提高很明显。最后集中复习了UWorld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六阶段:考前1个月冲刺。这阶段集中时间做题,包括UWorld qbank第三遍,先后完成了NBME form 4,6,7,CD 2015,和UWorld SIM,成绩比较稳定,正确率一般都在91%上下,分数在250-260之间。感觉自己准备好了,于是断然参加考试。当然这阶段,休息依旧是更重要的一项内容,毕竟考试9个小时,脑力虽是关键,但体力却是前
提!
四、 做题篇
1)距考前5个月,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做了UWorld online第一遍,mixed+timed
tests:平均正确率72%。
2)距考前3个月,做了NBME Form 1 offline:正确率90%。
3)距考前3个月开始,断断续续花了2个月时间,做了Kaplan Qbank online,mixed+
timed tests:平均正确率70%。
4)距考前2个月,集中花了3周时间,做了UWorld online第二遍,mixed+timed tests
:平均正确率89%。两次做题之间对UW的知识点没有系统的复习,这是教训。
5)距考前2个月,做了NBME Form 2 offline:正确率90%。
6)考前1个半月,做了NBME Form 3 online:480(233),很受打击,痛定思痛,花了很大精力总结考题的出题方式、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7)考前1个月开始,做UWorld online第三遍,mixed+timed tests,由于时间有限,最后只完成2/3,平均正确率在95%。
8)最后1个月冲刺阶段,密集做题,感觉状态开始稳定,模考分数比较接近,按照时间顺序,情况如下:
完成online Kaplan SIM 1:正确率75%。比较难。
完成online NBME form 6 (modified form 1):640(267)。
完成online NBME form 7:580(255)。
完成online NBME form 4:590(258)。
完成CD 2014:正确率91%。
完成UWorld SIM:800(265),正确率91%。
9)最后考试得分与Form7最接近。
j
jailbreak
8 年多
5 楼
五、 考试篇
考场情况和step1一样,在此不再赘述。考试策略是8个block按3-2-2-2的方案
完成,中间休息三次。
题目数量是44题/block,若有广告/摘要题则为42题。请谨记这个数字,我当时就犯了个错误,第二个block做到第42题,以为做完了,就回头看前面留下的题,一直
到最后1分钟,偶然拉动右边的边条,才发现还有2题没做!当然,已经没时间了,于是猜了2个答案。这种低级而愚蠢的错误,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望各位同学引以为戒。
题目整体感觉和现有的模拟卷和题库都不一样,题目很活,考点较隐蔽。题目
的信息量很大,时间很紧张,总觉得来不及做。基本上每个block最后几题,都是一分
钟一题,否则就做不完了。所以考试的速度要把握好,随时要根据剩下的时间调整节奏。
遇到没有思路,或者很长很难的题,都跳过,先做后面的题,希望能把简单的
分数先拿到。但是后来发现,最后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些题目,也就是随便选个答案。所以后面几个block,我跳过的题目基本控制在4-5题以内。
考试的感觉很重要,很多时候就是看几个重点信息,就赶紧下判断了。所以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是最重要的。不少题目基本上就是在跟着感觉走。
传说中有一定比例的题目会考察step1知识点,但是我没有遇到。考题中出现大量的影像,尤其是胸片,考到不少(比如气胸,肺炎,支气管炎,肺癌,ARDS,心脏扩大,纵隔增宽,甚至正常,心肺大血管几乎都涉及到了,大家都要有所准备),也有CT;没有超声;遇到3-4题心电图;心音题有4题。遇到一道摘要题,超长,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只有一个问题有把握,其余两个都是判断statement的,没时间看,只能随便选
。满屏题不少,包含了化验单,或者胸片等等。3-4行的题目很少。感觉没有针对大多
数考生的白菜题,没有遇到与NBME或CD中任何雷同的考题。
总之,考试过程中,基本感觉就是来不及做,觉得很糟糕,剩下支撑自己考试
的唯一的动力就是选个答案、让考试快点结束,这反而让自己感觉轻松一些。考完后心情很郁闷,天都是灰暗的,觉得并没有像做NBME或CD或UW SIM那样得心应手,脑子一片空白,有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考了什么,觉得特烂!
拿到成绩单后,看看performance,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有些模考中的短板表现还不错,也拿到一些星星。似乎CK评分要比step1宽松一些,最后还能上250。其实分数和模考还是接近的,这和我step1考试的情况很相似,再次说明模考的准确性和评分
体系的科学性。
j
jailbreak
8 年多
6 楼
六、 体会篇
1)STEP 1的基础重要吗?毋庸置疑,这太重要了。STEP 1基础越好,CK越容易上手,
越容易对付STEP 2考试。所以离STEP 1考试越近,考STEP 2越有优势,所以不建议太拖;STEP 1考分越高,考STEP 2 也越有优势。所以大家不能以为USMLE的三步考试是孤立的,改革后的三步考试越来越互相渗透,从备考STEP 1开始,大家就应该清楚,自己正在为今后数年的所有考试打基础!
2)出题者究竟想考我们什么?根据真实考试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出题
者考察的就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力,即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就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他们不会给我们太多犹豫、推敲、推理的时间,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已经掌握足够的诊疗知识,具备良好的诊疗思维,能够根据临床信息快速做出诊疗判断。所以出题者考察的重点是:我们是否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更重要的是,能否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而不仅仅是背熟了。所以,我们在开始备考时,就要明确这个目标,认清方向,“掌握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我建议大家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最终要达到3个要求:1. 完全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吃透”指的是要理解每一个诊断步骤和治疗措施的原因和理由,避免死记硬背;在此基础上2. 能建立起信息到判断
的直接联系,不要指望用推理代替记忆,比如PICA stroke有哪些症状,要脱口而出,
避免中间的推理过程;3. 能应用知识点于临床,具体来说,背知识点时要顺向,用知
识点时要逆向,比如有个知识点,当EKG有问题,stress test需要做exercise
thallium/echo,那么每当考到病人要做stress test的时候,你一定要看一下history
中是否有异常病史或异常EKG,这就是学以致用的掌握,可以在考试中规避陷阱。
3)做题和看书哪个更重要?两者当然都重要,并且两者轮流交替进行的学习方案,收
效最佳。但若说“更重要”,那还是做题更重要一些。STEP 2无论是CK还是CS,都强调要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如果我们没有参加临床实践,那么接触病人的机会就只能靠做题来实现,通过题目中的临床场景来增长临床见识、应用所学的临床知识,达到practice的目的。所以看书后大量做题,是更为重要的。
4)先看MTB还是Kaplan notes?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个人经验是,先别急着花太大精力和时间去过kaplan,过一遍也记不住。先看MTB,记住考试重点以后再根据自己
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科目去过kaplan,然后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比对复习,这样效果会很好,记忆也比较深刻。个人觉得,MTB2+UWorld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核心备考组合。
5)怎么用好题库?作为最重要的UWorld 题库一定要用好了,必须用作精读材料,每做完一套题,我都花1.5倍的时间详细解析,要弄懂每一个选项,把重要的知识点补充到
书上,方便日后复习。此外还可以把题库中所有的图标图片收集在一起,这样方便日后集中复习,因为这些图标图片正是题库的精华。其他题库,比如kaplan,可以用作泛读材料,一方面扩展一下知识面,接触一下别样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练习一下阅读,提高一些解题速度。
6)什么时候可以去考试了?给大家一个粗略的标准:UWorld qbank mixed+timed 平均正确率上90%了,基本上就可以尝试去考试了。这个时候开始做online NBME应该是比较有信心、有把握的。不要在ready之前就开始做NBME,因为online forms不多,比STEP 1少多了,千万不要浪费。
7)知识点散,怎么办?注意横向总结,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忆,事半功倍。简单举2个例子:1. 需要PCP预防的疾病:HIV,CLL,Post-transplantation,SCID,etc。2. 描述为central clearing的rash:erythema marginatum,erythema migrin,urticaria,
tinea coporus,etc.
8)如何记住难记的知识点?没有捷径,我的经验就是背:“重点背,每天背,定点背
,反复背”。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记在纸上,比如:1. 溶栓禁忌症 2. Pap smear
guideline 3. Hyponatremia 4.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同时标明书上对应的
页码。然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情就是背,刷牙的时候可以背,吃饭的时候可以背,如厕的时候可以背,洗澡的时候也可以背,总之一定要背过至少一遍,背不出来的内容再查书比对。天天如此,直至烂熟。这样的话,这些难记的知识点就拿下了。总之,点滴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你会发现,原来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9)如何克服瓶颈?瓶颈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4个:1. 知识点不熟,这个可以通过
看书背书和做题来提高。2. 缺乏解题技巧,这个通过总结模拟题中的出题思路,总结
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提高。3. 不良的做题习惯,比如粗心,比如看错,比如想当
然等等,这些需要有意识得提醒自己,通过做题来实践,慢慢加以纠正,但实际上一些不良习惯往往是很难彻底改正的,毕竟已经是成年人,所以只能希望减少到最低限度。4. 能力极限,如果前3条都已花上时间精力做过,但仍然克服不了瓶颈,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已经到达自己的能力限度,那还是早点考掉为好,不宜久拖。
10)考试如何提高正确率?1. 注意考题的关键信息(主诉,时间,Vital sign和重要
的体检),要非常敏感,比如ED送来一个病人,说了一大堆信息,但是只要看到呼吸或血压不行了,那就马上要想到ABC as the first step。2. 对某些信息的用途要有准备,比如看到ABG的报告,就要想到本题解答是否需要计算AG和A-a gradient?3. 要熟悉常考的知识点,比如考到asthma,就要预备考你给药方案及条件;比如考到Af,就要预备考你EKG的表现和抗凝原则;再比如看到30 yo woman with visual loss,就要预备
考你MS了。4. 要熟悉常用的考查方式,比如考查某病的risk factor,通常是给一组症状或体征,但是不足以下诊断或鉴别,这时候就需要依靠risk factor来帮助选择答案
;再比如考查contrast-induced renal failure,往往是给出一大堆垃圾信息,然后做了angiography,接着发生了renal failure,最后问你可能的原因。
11)如何考上260?我自己没上260,但是根据对自己的总结和对某些牛人的观察,以及和一些神人的交流,我觉得要上260,抛开个人禀赋能力的因素,必须满足4个条件:1. 博览群书,2. 吃透题库,3. 触类旁通,4. 不赶时间。如果你不能做到前3条,那么
请参照第4条。我禀赋有限,也没满足上述条件,所以我只能是250的水平。有志于考
260+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这个标准。
j
jailbreak
8 年多
7 楼
最后,祝同学们备考顺利,考出理想分数!这个考试挺折磨人,就看能否坚持下来,只要能吃苦、能坚持,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的。因为,这个考试真的很公平。
排版不太好,自己看着都眼睛累,实在不好意思啊。各位看官,见谅见谅!
z
zymed
8 年多
8 楼
感谢这么详尽,实用的CK考经!正需要这么一篇难得的好文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谢
谢你的分享!也祝楼主match顺利,事业有成!
T
TJxing
8 年多
9 楼
强赞考经!
超五星推荐!
多谢 Jet 为麦地添一把旺旺的火炬!
M
Marshmalloww
8 年多
10 楼
楼主好人啊!如此详细的考经。万分感谢!!
M
MIT2012
8 年多
11 楼
赞
E
Eyedoctor
8 年多
12 楼
【 在 MIT2012 (MIT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总结之一了,写得这么有条理和精辟,楼主肯定考高分,这是能力!赞!
j
janedare2000
8 年多
13 楼
赞牛人!
g
greengang
8 年多
14 楼
感谢前辈的指引!!!
t
tt06062016
7 年多
15 楼
留个脚印,感谢前辈引路!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最近在整理过去的材料,偶然发现了一份自己的CK考经,是2015年上半年出分以后写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当时太忙了,没来得及修改好,就没有及时贴出来,一转眼都尘封很久了!本来想算了,毕竟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据说考题也更新很多,这份考经现在可能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了。但是随手翻翻,觉得还是当年自己的心血,很多想法和总结都是肺腑之言,如果其中有一两点能对备考的同学有一丝启发,也算是物尽其用,总比束之高阁,慢慢烂掉来得强。所以,我今天就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以下基本都是去年的原文,没再作什么修改。
终于告别CK了!
去年考完了step 1,然后忙了一些琐事,本以为不少前辈都只花3、4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搞定CK,想来自己也可以早点结束,可后来却一拖再拖,直至1年后方才考掉。考试
当时的感觉糟糕到不行,整整忐忑了3周,今天终于发榜了,250+,松了一口气,CK的
日子总算是过去了。
在复习备考的日子里,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帮助和指点,在此一并致谢!
去年曾经写过step 1的考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edicalCareer/31563351_0_1.html
想着今年还是再接再厉,把CK也好好总结一番,回顾一下自己的足迹,无论对错,无论优劣,总是一个过来人的故事。不过,这只是自己在备考中不断摸索着前进而积累下来的经历,实乃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若能为后学者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也就足矣!内容上继承了上份step 1考经的风格,希望文理脉络能够清楚一些。谢谢!
一、 材料篇
这里点评一下我用过的学习材料。我看过的书不多,其他一些我没看过的好书,这里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参考别的考经。
1) MTB2 (Master to Board):全5星推荐。绝对经典,堪比考试重点。初看
时感觉编写有些杂乱,不如MTB3清晰,但在熟悉后再看,方觉字字珠玑,主要考点均有覆盖,而且在诊疗路径方面,层次比较突出。若能深入理解、熟练背诵,考试的基本面可保无忧。
2) MTB3:2星推荐。考点方面与MTB2基本一致,但是编写方式有所不同,个
人觉得该书更适合STEP 3,不太适合CK。有同学建议,某些科目可以与MTB2结合使用,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所以若有时间,仍然值得一阅。
3) FA:全5星推荐。考点覆盖面广,面面俱到,堪比考试大纲,还涉及诸多
STEP 1的知识点。熟悉本书内容后,可弥补MTB2知识点的不足;其中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也比较详细,弥补了其他书的不足。缺点:在诊疗路径方面,层次和先后顺序不是很突出。
4) Kaplan notes:4星推荐。按学科分类编纂的参考用书,系统全面,内容
翔实。其中的妇科、儿科、外科总论、精神科等,都很不错,非常适合希望提高薄弱科目的同学;也可用作参考书,帮助扩展一些知识点;同样适合希望打好基础的初学者。5) USMLE STEP 2 Secrets:4星推荐。总结了每个科目的重点内容和常考知
识点,尤其是开篇的彩图和总结的100条重点,非常精彩。缺点:内容比较松散,不太
适合初学,更适合考前冲刺,能起到提纲挈领,贯通前后的效果。
二、 题库篇
1) UWorld qbank:全5星推荐。经典题库,必须要做,2200多道题,加上详
细的解题分析,以及丰富的图表图片,基本上就是一大本厚书了,绝对是最优秀的备考用书之一。其中有一部分题,涉及到STEP 1的知识点。做几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要对知识点烂熟于胸,眼睛一闭,东西都在你的脑海里。正确率90%以上,你基本上就可以
去考试了。Sim模拟题,很不错,考前必做,个人感觉难易度和CD差不多,结合自己的
经历和众多前辈的推荐,可以用于估分。
2) Kaplan qbank:4星推荐。虽然题目稍难、略偏,但仍是个不错的题库。
出题方式和考查要点比UWorld更细更怪更偏,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部分知识点是UWorld没有覆盖到的,非常有价值,比较适合在做完UWorld、熟悉MTB2的基础上做。对于想考高分的同学,值得一做;对于想提高阅读速度的同学,也值得一试;对于想经受一下打击,提高受挫应对能力的同学,这题库很不错哦。缺点:解释稍逊于UWorld,不是每个选项都给出选择率。SIM有2套,比较难,用来练手或提高阅读,还是不错的。
3) NBME forms:全5星推荐。NBME官方测试题,每套184题,评分标准和评价体系与真题一样,用于估分非常准确(发挥失常除外)。这些考题必须全部吃透理解,总结出题思路和考查范围。Form 7是最新一套,难度比较大,感觉就是处处陷阱,这可能体现了未来CK的出题方式;Form 4是传说中估分最准的一套,难度不大,但需要仔细。
4) USMLE/CD:全5星推荐。本人只做了2014一套,之前的不清楚,但是题目还是相当不错的,考前必做。用于模拟考试的真实场景,是一套不可替代的工具。
5) PreTest, Clinical Vignettes for the USMLE Step 2 CK:2星推荐。一本书,8个block,368道题。题目老了点,但是考查的知识点还都是重点。适合在过完
MTB2之后,开始其他题库之前,拿来练练手,找找做题的感觉。
三、 学习篇
考完step 1以后,断断续续看了一遍MTB2和MTB3,有些拖拉,加上一些琐事,
感觉当时仅仅是读了一遍,并未留下什么印象。就这样过了3个多月。之后时间比较宽
裕,开始集中精力备考了。
第一阶段:找到了几个partners,一起过了一遍MTB2和FA,认认真真做了笔记
。前后花了3个多月。期间做了一遍PreTest,感受了一下考题,结果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非常松散不牢靠。
第二阶段:自己学习,连看带背,过了三遍MTB2,最后可以说基本上熟悉了
MTB2上所有的病种和知识点,为掌握该书和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开始做UWorld Qbank,认真做笔记,把重要的知识点、路径图抄在
MTB2的空白处,方便日后结合MTB2进行复习。通过做题,发现妇产科和儿科是自己的薄弱环节。
第四阶段:和几个partners一起过Kaplan notes妇产科、儿科、外科、精神科
和一部分内科,提高自己的薄弱科目。同时开始做Kaplan Qbank,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第五阶段:做了NBME form 1 offline,觉得不是很难。接着完成了UWorld
Qbank online第二遍,正确率提高很大。完成NBME form 2 offline,觉得难度和form 1差不多。后来又有找了几个partners,一起过了一遍MTB2和FA,这次对书本又有了更
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期间做了一下NBME form 3 online,结果分数很不理想,让我意识到考题分析的重要性,于是沉下心来仔细分析了form中的出题方式、解题思路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在下面的模考中能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事实证明这点我还是做对了,提高很明显。最后集中复习了UWorld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六阶段:考前1个月冲刺。这阶段集中时间做题,包括UWorld qbank第三遍,先后完成了NBME form 4,6,7,CD 2015,和UWorld SIM,成绩比较稳定,正确率一般都在91%上下,分数在250-260之间。感觉自己准备好了,于是断然参加考试。当然这阶段,休息依旧是更重要的一项内容,毕竟考试9个小时,脑力虽是关键,但体力却是前
提!
四、 做题篇
1)距考前5个月,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做了UWorld online第一遍,mixed+timed
tests:平均正确率72%。
2)距考前3个月,做了NBME Form 1 offline:正确率90%。
3)距考前3个月开始,断断续续花了2个月时间,做了Kaplan Qbank online,mixed+
timed tests:平均正确率70%。
4)距考前2个月,集中花了3周时间,做了UWorld online第二遍,mixed+timed tests
:平均正确率89%。两次做题之间对UW的知识点没有系统的复习,这是教训。
5)距考前2个月,做了NBME Form 2 offline:正确率90%。
6)考前1个半月,做了NBME Form 3 online:480(233),很受打击,痛定思痛,花了很大精力总结考题的出题方式、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7)考前1个月开始,做UWorld online第三遍,mixed+timed tests,由于时间有限,最后只完成2/3,平均正确率在95%。
8)最后1个月冲刺阶段,密集做题,感觉状态开始稳定,模考分数比较接近,按照时间顺序,情况如下:
完成online Kaplan SIM 1:正确率75%。比较难。
完成online NBME form 6 (modified form 1):640(267)。
完成online NBME form 7:580(255)。
完成online NBME form 4:590(258)。
完成CD 2014:正确率91%。
完成UWorld SIM:800(265),正确率91%。
9)最后考试得分与Form7最接近。
五、 考试篇
考场情况和step1一样,在此不再赘述。考试策略是8个block按3-2-2-2的方案
完成,中间休息三次。
题目数量是44题/block,若有广告/摘要题则为42题。请谨记这个数字,我当时就犯了个错误,第二个block做到第42题,以为做完了,就回头看前面留下的题,一直
到最后1分钟,偶然拉动右边的边条,才发现还有2题没做!当然,已经没时间了,于是猜了2个答案。这种低级而愚蠢的错误,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望各位同学引以为戒。
题目整体感觉和现有的模拟卷和题库都不一样,题目很活,考点较隐蔽。题目
的信息量很大,时间很紧张,总觉得来不及做。基本上每个block最后几题,都是一分
钟一题,否则就做不完了。所以考试的速度要把握好,随时要根据剩下的时间调整节奏。
遇到没有思路,或者很长很难的题,都跳过,先做后面的题,希望能把简单的
分数先拿到。但是后来发现,最后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些题目,也就是随便选个答案。所以后面几个block,我跳过的题目基本控制在4-5题以内。
考试的感觉很重要,很多时候就是看几个重点信息,就赶紧下判断了。所以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是最重要的。不少题目基本上就是在跟着感觉走。
传说中有一定比例的题目会考察step1知识点,但是我没有遇到。考题中出现大量的影像,尤其是胸片,考到不少(比如气胸,肺炎,支气管炎,肺癌,ARDS,心脏扩大,纵隔增宽,甚至正常,心肺大血管几乎都涉及到了,大家都要有所准备),也有CT;没有超声;遇到3-4题心电图;心音题有4题。遇到一道摘要题,超长,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只有一个问题有把握,其余两个都是判断statement的,没时间看,只能随便选
。满屏题不少,包含了化验单,或者胸片等等。3-4行的题目很少。感觉没有针对大多
数考生的白菜题,没有遇到与NBME或CD中任何雷同的考题。
总之,考试过程中,基本感觉就是来不及做,觉得很糟糕,剩下支撑自己考试
的唯一的动力就是选个答案、让考试快点结束,这反而让自己感觉轻松一些。考完后心情很郁闷,天都是灰暗的,觉得并没有像做NBME或CD或UW SIM那样得心应手,脑子一片空白,有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考了什么,觉得特烂!
拿到成绩单后,看看performance,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有些模考中的短板表现还不错,也拿到一些星星。似乎CK评分要比step1宽松一些,最后还能上250。其实分数和模考还是接近的,这和我step1考试的情况很相似,再次说明模考的准确性和评分
体系的科学性。
六、 体会篇
1)STEP 1的基础重要吗?毋庸置疑,这太重要了。STEP 1基础越好,CK越容易上手,
越容易对付STEP 2考试。所以离STEP 1考试越近,考STEP 2越有优势,所以不建议太拖;STEP 1考分越高,考STEP 2 也越有优势。所以大家不能以为USMLE的三步考试是孤立的,改革后的三步考试越来越互相渗透,从备考STEP 1开始,大家就应该清楚,自己正在为今后数年的所有考试打基础!
2)出题者究竟想考我们什么?根据真实考试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出题
者考察的就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力,即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就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他们不会给我们太多犹豫、推敲、推理的时间,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向他们证明:我们已经掌握足够的诊疗知识,具备良好的诊疗思维,能够根据临床信息快速做出诊疗判断。所以出题者考察的重点是:我们是否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更重要的是,能否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而不仅仅是背熟了。所以,我们在开始备考时,就要明确这个目标,认清方向,“掌握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我建议大家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最终要达到3个要求:1. 完全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吃透”指的是要理解每一个诊断步骤和治疗措施的原因和理由,避免死记硬背;在此基础上2. 能建立起信息到判断
的直接联系,不要指望用推理代替记忆,比如PICA stroke有哪些症状,要脱口而出,
避免中间的推理过程;3. 能应用知识点于临床,具体来说,背知识点时要顺向,用知
识点时要逆向,比如有个知识点,当EKG有问题,stress test需要做exercise
thallium/echo,那么每当考到病人要做stress test的时候,你一定要看一下history
中是否有异常病史或异常EKG,这就是学以致用的掌握,可以在考试中规避陷阱。
3)做题和看书哪个更重要?两者当然都重要,并且两者轮流交替进行的学习方案,收
效最佳。但若说“更重要”,那还是做题更重要一些。STEP 2无论是CK还是CS,都强调要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如果我们没有参加临床实践,那么接触病人的机会就只能靠做题来实现,通过题目中的临床场景来增长临床见识、应用所学的临床知识,达到practice的目的。所以看书后大量做题,是更为重要的。
4)先看MTB还是Kaplan notes?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个人经验是,先别急着花太大精力和时间去过kaplan,过一遍也记不住。先看MTB,记住考试重点以后再根据自己
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科目去过kaplan,然后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比对复习,这样效果会很好,记忆也比较深刻。个人觉得,MTB2+UWorld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核心备考组合。
5)怎么用好题库?作为最重要的UWorld 题库一定要用好了,必须用作精读材料,每做完一套题,我都花1.5倍的时间详细解析,要弄懂每一个选项,把重要的知识点补充到
书上,方便日后复习。此外还可以把题库中所有的图标图片收集在一起,这样方便日后集中复习,因为这些图标图片正是题库的精华。其他题库,比如kaplan,可以用作泛读材料,一方面扩展一下知识面,接触一下别样的思路,另一方面可以练习一下阅读,提高一些解题速度。
6)什么时候可以去考试了?给大家一个粗略的标准:UWorld qbank mixed+timed 平均正确率上90%了,基本上就可以尝试去考试了。这个时候开始做online NBME应该是比较有信心、有把握的。不要在ready之前就开始做NBME,因为online forms不多,比STEP 1少多了,千万不要浪费。
7)知识点散,怎么办?注意横向总结,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忆,事半功倍。简单举2个例子:1. 需要PCP预防的疾病:HIV,CLL,Post-transplantation,SCID,etc。2. 描述为central clearing的rash:erythema marginatum,erythema migrin,urticaria,
tinea coporus,etc.
8)如何记住难记的知识点?没有捷径,我的经验就是背:“重点背,每天背,定点背
,反复背”。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记在纸上,比如:1. 溶栓禁忌症 2. Pap smear
guideline 3. Hyponatremia 4.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同时标明书上对应的
页码。然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情就是背,刷牙的时候可以背,吃饭的时候可以背,如厕的时候可以背,洗澡的时候也可以背,总之一定要背过至少一遍,背不出来的内容再查书比对。天天如此,直至烂熟。这样的话,这些难记的知识点就拿下了。总之,点滴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你会发现,原来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9)如何克服瓶颈?瓶颈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4个:1. 知识点不熟,这个可以通过
看书背书和做题来提高。2. 缺乏解题技巧,这个通过总结模拟题中的出题思路,总结
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提高。3. 不良的做题习惯,比如粗心,比如看错,比如想当
然等等,这些需要有意识得提醒自己,通过做题来实践,慢慢加以纠正,但实际上一些不良习惯往往是很难彻底改正的,毕竟已经是成年人,所以只能希望减少到最低限度。4. 能力极限,如果前3条都已花上时间精力做过,但仍然克服不了瓶颈,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已经到达自己的能力限度,那还是早点考掉为好,不宜久拖。
10)考试如何提高正确率?1. 注意考题的关键信息(主诉,时间,Vital sign和重要
的体检),要非常敏感,比如ED送来一个病人,说了一大堆信息,但是只要看到呼吸或血压不行了,那就马上要想到ABC as the first step。2. 对某些信息的用途要有准备,比如看到ABG的报告,就要想到本题解答是否需要计算AG和A-a gradient?3. 要熟悉常考的知识点,比如考到asthma,就要预备考你给药方案及条件;比如考到Af,就要预备考你EKG的表现和抗凝原则;再比如看到30 yo woman with visual loss,就要预备
考你MS了。4. 要熟悉常用的考查方式,比如考查某病的risk factor,通常是给一组症状或体征,但是不足以下诊断或鉴别,这时候就需要依靠risk factor来帮助选择答案
;再比如考查contrast-induced renal failure,往往是给出一大堆垃圾信息,然后做了angiography,接着发生了renal failure,最后问你可能的原因。
11)如何考上260?我自己没上260,但是根据对自己的总结和对某些牛人的观察,以及和一些神人的交流,我觉得要上260,抛开个人禀赋能力的因素,必须满足4个条件:1. 博览群书,2. 吃透题库,3. 触类旁通,4. 不赶时间。如果你不能做到前3条,那么
请参照第4条。我禀赋有限,也没满足上述条件,所以我只能是250的水平。有志于考
260+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这个标准。
最后,祝同学们备考顺利,考出理想分数!这个考试挺折磨人,就看能否坚持下来,只要能吃苦、能坚持,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的。因为,这个考试真的很公平。
排版不太好,自己看着都眼睛累,实在不好意思啊。各位看官,见谅见谅!
感谢这么详尽,实用的CK考经!正需要这么一篇难得的好文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谢
谢你的分享!也祝楼主match顺利,事业有成!
强赞考经!
超五星推荐!
多谢 Jet 为麦地添一把旺旺的火炬!
楼主好人啊!如此详细的考经。万分感谢!!
赞
【 在 MIT2012 (MIT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总结之一了,写得这么有条理和精辟,楼主肯定考高分,这是能力!赞!
赞牛人!
感谢前辈的指引!!!
留个脚印,感谢前辈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