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胖哥来怀旧啦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1月18日 11点7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aocat
接近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疫情回不去,说说童年的故乡(半纪实)
引子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620177&fid=398
我小时候长大的弄堂在上海的西区。弄堂大概400米见深,都是英式红色砖头的三层楼
洋房,每个洋房前面有个花园。每两个洋房形成一个小环绕,左右围栅栏,前面是矮墙铁门。这条弄堂据说解放前是很多名流垂青的地方,住过公使大人、沪上名医、商贾,好像还有一个交际花。
解放以后,房子都给政府充公了,然后分发给劳动人民,周围工厂学校菜场里的各色人等。弄堂于是变得很热闹,一个三层楼的房子挤进去大概5、6户人家,从一楼的饭厅到二楼的亭子间和书房、卧室,再到三楼的储藏间和阁楼,每个房间住着一户人家。人家是不以人数计算的,而是给了户主以后,住多少人都由自家决定。经常有一个书房大概15平米的样子,挤了爷爷奶奶、儿子女儿两家和两个孙子孙女。
每天晚上到了下班时间是最热闹的,在小铁门外面跳橡皮筋,可以看到叔叔阿姨们下班推着自行车回家,厨房陆续开灶,天井里各种铁锅起油的噼啪声,不一会儿就传出上海菜特有的香味。早上也是很热闹的,阿姨阿婆们买菜回来相互打招呼、问问菜市场的声音,和年轻一点的上班快来不及的时候跑楼梯的声音。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听声音就可以知道谁出门了。
夏天的时候,亭子间和书房变成最热的房间,那时候也没有空调,这两家就会张罗着搬个小桌子出来,花园里就可以看到几家围着自己的小桌子,摆出有肉有鱼有蔬菜有汤的晚餐,打着招呼,聊着天,拍拍蒲扇,悠闲自得。真的不知道在那个没有超市、没有冰箱的年代,每家每户是怎么做到每晚都有那么丰盛的晚餐的。当然,当时人们并不觉得是丰盛,觉得就是晚餐的标准,一定要有肉有鱼虾,一个碧绿的蔬菜,和一碗喝着会滋滋发出响声的汤。
那时候的阿婆和婶婶或者亭子间阿嫂们,每个人都能做一手好菜,戴着围兜,在公用的厨房间里兜兜转转,洗切炒,麻利地一盘盘菜出锅。到了春节更是每个人都能拿出一桌高档饭店水准的酒席,从冷盘到热炒,每个菜色香味俱全,那都是后面会讲到的。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人长大了就会做菜了,长到哪家嫂嫂的年龄就自然会做一桌酒席了,但是不知怎的,我到了出国以后都只会做那么两三个菜,大部分冷盆不会做,连看到有人会做爆鱼都佩服不已,若是有人会做上海点心,我那是看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于是突然想起来,那时候的嫂嫂阿婆们是怎么练就一手手超凡的厨艺的?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做手艺繁复的菜和点心?为什么两个灶头就能在一个小时内变戏法一样的做出二十个甚至三十个菜?这个谜团我一直无法解开。
弄堂里的每户人家都相互认识的。进出门都会打招呼,张家姆妈、李家婶婶、王家大伯、汽车间阿叔,每个人都有在这个弄堂里别具一格的称呼,既贴切又亲热。也不知道一开始是谁起的,时间一长大家都那么叫了,被叫的人也默契地认同。
弄堂最里面有一户人家住着一个老头,不太出门,也不太跟别人打招呼。我们溜进过他家一次,里面都是书和茶具,还有零件和工具,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见到他快从井边打水回来了,小孩子们就一哄而散。还有两个每次出门就打扮得认认真真的奶奶。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疲于奔命,每天早上去菜市场然后买了糍饭油条回来吃早饭上班、晚上回家做晚饭洗锅碗,谁都没有心思去打扮的。但是那两个奶奶出门必须一身好看的眼色搭配,化妆,戴个漂亮的英式帽子和一副一尘不染的手套,一个矮一点丰满一点,一个瘦瘦的。两个人一前一后住在弄堂的两头,很少碰到,碰到就点点头,大人们说是一个以前是有钱人的小老婆,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交际花。
特别有趣的人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大鼻子,但是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所以除了外貌有点不一样,所有的生活习惯都是典型的上海人。
前几年我回国的时候,还特地去这个弄堂看了看。当然,老邻居们这些年都陆陆续续搬走了,结婚了、买房了、搬去跟子女住了,几乎已经没有认识的人了。弄堂的前面一段被一个房地产公司买了,拆掉了原来的法式砖头房子,变成了一个大楼的侧翼。
我再进去,按了我小时候那个楼的门铃,出来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孩子,说你找谁。我愣了愣,说不好意思走错了。
那些人,那些事,变成了我记忆里的存在。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疫情回不去,说说童年的故乡(半纪实)
引子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620177&fid=398
我小时候长大的弄堂在上海的西区。弄堂大概400米见深,都是英式红色砖头的三层楼
洋房,每个洋房前面有个花园。每两个洋房形成一个小环绕,左右围栅栏,前面是矮墙铁门。这条弄堂据说解放前是很多名流垂青的地方,住过公使大人、沪上名医、商贾,好像还有一个交际花。
解放以后,房子都给政府充公了,然后分发给劳动人民,周围工厂学校菜场里的各色人等。弄堂于是变得很热闹,一个三层楼的房子挤进去大概5、6户人家,从一楼的饭厅到二楼的亭子间和书房、卧室,再到三楼的储藏间和阁楼,每个房间住着一户人家。人家是不以人数计算的,而是给了户主以后,住多少人都由自家决定。经常有一个书房大概15平米的样子,挤了爷爷奶奶、儿子女儿两家和两个孙子孙女。
每天晚上到了下班时间是最热闹的,在小铁门外面跳橡皮筋,可以看到叔叔阿姨们下班推着自行车回家,厨房陆续开灶,天井里各种铁锅起油的噼啪声,不一会儿就传出上海菜特有的香味。早上也是很热闹的,阿姨阿婆们买菜回来相互打招呼、问问菜市场的声音,和年轻一点的上班快来不及的时候跑楼梯的声音。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听声音就可以知道谁出门了。
夏天的时候,亭子间和书房变成最热的房间,那时候也没有空调,这两家就会张罗着搬个小桌子出来,花园里就可以看到几家围着自己的小桌子,摆出有肉有鱼有蔬菜有汤的晚餐,打着招呼,聊着天,拍拍蒲扇,悠闲自得。真的不知道在那个没有超市、没有冰箱的年代,每家每户是怎么做到每晚都有那么丰盛的晚餐的。当然,当时人们并不觉得是丰盛,觉得就是晚餐的标准,一定要有肉有鱼虾,一个碧绿的蔬菜,和一碗喝着会滋滋发出响声的汤。
那时候的阿婆和婶婶或者亭子间阿嫂们,每个人都能做一手好菜,戴着围兜,在公用的厨房间里兜兜转转,洗切炒,麻利地一盘盘菜出锅。到了春节更是每个人都能拿出一桌高档饭店水准的酒席,从冷盘到热炒,每个菜色香味俱全,那都是后面会讲到的。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人长大了就会做菜了,长到哪家嫂嫂的年龄就自然会做一桌酒席了,但是不知怎的,我到了出国以后都只会做那么两三个菜,大部分冷盆不会做,连看到有人会做爆鱼都佩服不已,若是有人会做上海点心,我那是看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于是突然想起来,那时候的嫂嫂阿婆们是怎么练就一手手超凡的厨艺的?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做手艺繁复的菜和点心?为什么两个灶头就能在一个小时内变戏法一样的做出二十个甚至三十个菜?这个谜团我一直无法解开。
弄堂里的每户人家都相互认识的。进出门都会打招呼,张家姆妈、李家婶婶、王家大伯、汽车间阿叔,每个人都有在这个弄堂里别具一格的称呼,既贴切又亲热。也不知道一开始是谁起的,时间一长大家都那么叫了,被叫的人也默契地认同。
弄堂最里面有一户人家住着一个老头,不太出门,也不太跟别人打招呼。我们溜进过他家一次,里面都是书和茶具,还有零件和工具,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见到他快从井边打水回来了,小孩子们就一哄而散。还有两个每次出门就打扮得认认真真的奶奶。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疲于奔命,每天早上去菜市场然后买了糍饭油条回来吃早饭上班、晚上回家做晚饭洗锅碗,谁都没有心思去打扮的。但是那两个奶奶出门必须一身好看的眼色搭配,化妆,戴个漂亮的英式帽子和一副一尘不染的手套,一个矮一点丰满一点,一个瘦瘦的。两个人一前一后住在弄堂的两头,很少碰到,碰到就点点头,大人们说是一个以前是有钱人的小老婆,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交际花。
特别有趣的人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大鼻子,但是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所以除了外貌有点不一样,所有的生活习惯都是典型的上海人。
前几年我回国的时候,还特地去这个弄堂看了看。当然,老邻居们这些年都陆陆续续搬走了,结婚了、买房了、搬去跟子女住了,几乎已经没有认识的人了。弄堂的前面一段被一个房地产公司买了,拆掉了原来的法式砖头房子,变成了一个大楼的侧翼。
我再进去,按了我小时候那个楼的门铃,出来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孩子,说你找谁。我愣了愣,说不好意思走错了。
那些人,那些事,变成了我记忆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