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胡桃夹子》将矫正“中国刻板印象”

f
fnews
楼主 (未名空间)

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1892年完成他最后一部芭蕾舞剧乐谱《胡桃夹子》,其中8首最知名的片段几乎成为西方国家“节日必演曲目”。不过,随着各国文化交流越发深入,《胡桃夹子》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亚洲文化刻板印象”开始受到争议。如何改善这些争议同时保留原剧文化精髓,成为如今很多芭蕾舞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重新演绎《胡桃夹子》”,苏格兰芭蕾舞团近日成为第一个吹响这个号角的团体。据英国《标准晚报》23日报道,苏格兰芭蕾舞团正在与一名中国传统舞蹈专家合作,对《胡桃夹子》中部分舞蹈和服装进行再编排,争取去除此前可能涉及的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


苏格兰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克里斯托弗·汉普森介绍称,该团的《胡桃夹子》芭蕾舞剧于1972年编排,“当时这部剧对其他文化的‘模仿式’表现是被大众所接受的”,但现在剧团更想表现出“真实”的外国文化。“通过矫正不合适的文化刻板印象,我们可以使这个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饱满”。

《胡桃夹子》芭蕾舞剧改编自德国浪漫主义巨匠霍夫曼1816年撰写的经典小说《胡桃夹子与老鼠国王》,故事讲述女孩玛丽在圣诞夜的一次童话之旅。1892年3月,由柴可夫斯基自己挑选的8段主要乐章组成的《胡桃夹子组曲》完成第一次演出,整部舞剧于当年的12月作为“贺岁剧”上演。其实芭蕾舞剧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很多反馈,反倒是《胡桃夹子组曲》在“处女秀”之后就大获成功,成为全球各大古典乐团的保留曲目,经久不衰。直至1954年,由“美国芭蕾之父”乔治·巴兰奇编排的《胡桃夹子》芭蕾舞剧在纽约上演后,震动芭蕾舞界,该舞剧才开始走向巅峰。

实际上,在编排芭蕾舞剧时,不同剧团通常会有不同的改编,以体现出自己的风格,或是挑战更高难度的技艺。同时也有一些“不明说的共识”,则变成舞剧本身的“经典符号”。而《胡桃夹子》中长久以来的“共识”,却在现代社会成为“种族歧视”的表现。在原故事中,女孩玛丽穿越糖果和玩具世界,其中两段经典乐段——“中国茶”和“阿拉伯咖啡”是欧洲芭蕾舞剧中难得体现异域风情的曲调。“中国茶”灵动活泼,“阿拉伯咖啡”悠扬神秘,这两段音乐也是《胡桃夹子组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舞蹈编排上,各剧团经常把“中国茶”演员扮成身着清朝服饰、贴着八字胡、留着长长指甲的“小矮子”;“阿拉伯咖啡”演员则通常身穿性感的纱织露脐装,浑身挂满珠宝。

其实回溯历史,也不难理解,在1892年《胡桃夹子》芭蕾舞剧初演时,正值中国清朝光绪年间,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大多还是“道听途说”;即便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该剧开始在全球大规模上演时,这种刻板印象依然流传下来。此外,虽然《胡桃夹子》芭蕾舞剧最初由俄罗斯艺术家创作,但“俄罗斯舞曲”部分也存在他们对自己的“刻板印象”——穿着毛棉袄大皮靴跳着哥萨克舞。

随着中外交流增多,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中国,也有中国舞蹈艺术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改变经典中的“糟粕”。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年曾报道过华裔舞蹈家菲尔·陈(音)对《胡桃夹子》芭蕾舞剧的未来展望。在观看充满亚洲文化刻板印象的演出之后,陈不禁感叹,“这就是他们看见的你,就是对中国人冒犯性的描绘”。此后,他在全美舞团掀起“黄脸(指舞台上丑化夸张的亚洲式化妆——编者注)的最终谢幕”运动,希望去除这些丑化的要素。“如果人们只看到舞台上这些对亚洲人的歧视,就更容易在现实中对我们无礼。”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目前全美主流芭蕾舞团都签署了该运动的同意书,从点滴开始去除丑化要素。如著名的西部芭蕾舞团抛弃清朝式尖帽子,取而代之加入一段舞龙。该运动的另一发起人、美籍亚裔舞蹈家乔治娜·帕兹科金强调,“我们不是要求撤下《胡桃夹子》,而是希望在舞台上对亚洲文化的表现更加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