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尔瓦尔”级护卫舰,火力强大但防空能力不足

o
onews
楼主 (未名空间)

编者按:1998年,印度从俄罗斯购买了3艘“塔尔瓦尔”级护卫舰,印度海军装备使用后对其性能相当满意,于是在2006年又追加了3艘。印度海军称赞“塔尔瓦尔”级是海军最为锋利的一把刀,那么该型舰性能如何,为何印度会追加购买该级战舰呢?印度海军对其定位又如何?

总体布局

“塔尔瓦尔”级多用途隐身护卫舰,是由俄罗斯北方设计局设计,波罗的海造船厂负责建造而成。设计之初,舰体重点参考了“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并根据印军的要求,对许多系统进行了改进。例如,增加了排水量,以加装更多的武器系统,建造材料由铝合金更换为强度更高的高强度钢,外形方面,为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塔尔瓦尔”级的上层建筑及舰体时,采用了隐身设计,舰体外倾,上层建筑则有较大的内倾角,具有较好的雷达隐身性能。
“塔尔瓦尔”级护卫舰,全长124.8米,宽15.2米,吃水4.2米,满载排水量4035吨,乘员220人。该级舰动力系统为全燃联合动力,双轴推进,巡航时采用2台UGT6000燃气轮机,前进时每台功率9000马力,倒车时功率为1500马力。高速航行时则采用UGT16000(0N-59)燃气轮机,前进时功率19500马力,倒车时功率4500马力,系统总功率5.4万马力,燃气轮机从低速运转到全速运转需300秒,最高航速超过30节。该舰以20节航行时的最大航程为8500公里,自持力30天。

“塔尔瓦尔”级的作战指挥系统由俄方提供,核心器件为“子午线”科研生产联合体制造的“特列波维尼耶”-M型分布式战斗信息管理平台。整个系统以QNX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搭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舰上配有“礼炮”设计局提供的“顶板”M2EM型E波段三坐标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可为舰载“无风”-1型防空系统提供目标信息。M2EM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达300公里,具有较强的远程探测能力。
火力强大

作为一级多用途护卫舰,“塔尔瓦尔”级拥有强大的火力配置。其最主要的武器装备为:

反舰武器为:

俄制3M-54E“俱乐部”-N反舰导弹系统(北约编号SS-N-27),8枚反舰导弹安装在位于舰艏的八联垂发装置内。该弹最大射程220公里,巡航飞行速度0.8马赫,末端飞行速度接近3马赫,掠海飞行高度10米,采用“惯性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其最大特点是在巡航阶段以亚音速飞行,进入末端攻击阶段会突然改为超音速飞行,加大了敌舰的防御难度。

根据印度的要求,在该级舰“泰格”号上,开始用“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替换“俱乐部”-N。该弹由俄印联合研制,外形采用梭镖式气动布局,动力系统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冲压喷气发动机”,制导方式采用“GPS卫星制导+主动雷达制导”,可搭载300千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布拉莫斯“最大射程290里,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弹体表面涂有雷达吸波涂料,具有一定的雷达隐身能力。
在前甲板上还配有1门A-190E型100毫米隐身舰炮。该型舰炮重15吨,射速为60发/分,弹丸重16千克,最大射程15公里,可发射智能引信炮弹。

防空武器

“塔尔瓦尔”级装备有一套“无风-1型(北约代号SA-N-12)中程舰空导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套3S90单臂式发射架,24枚9M317导弹,4台MR-90照射雷达和1个指挥控制站。9M317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具有快速再装填能力(再装填速度12秒)。导弹最大射程45公里,搭载70千克爆炸破片式战斗部,采用雷达近炸引信,具有较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可拦截最大机动过载为7G的目标,全系统反应时间为16秒,两发齐射时,对战机的杀伤概率为0.96,对导弹杀伤概率为0.86。此外,该系统还可拦截2马赫的高速目标。

除“无风”系统外,担任该舰“最后一道防线”的是两套“卡什坦”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该系统由2门CSh-30k型30毫米6管加特林速射炮和8枚9M311近程防空导弹组成,系统还装有32枚备用导弹。9M311导弹可拦截8公里内的低空来袭目标,如导弹拦截失败,射程在500到4000米的GSh-30k速射炮,就可以利用1万发/分的惊人射速迅速“编织”弹幕,将目标摧毁。

反潜武器

“塔尔瓦尔”级装备有RPK-8火箭深弹发射系统,该系统布置在“俱乐部”垂发导弹装置后方,由12具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管组成,可发射212毫米的90R反潜火箭弹或RGB-60深水炸弹,有效射程为600米至4300米,最大有效攻击深度1000米,射击间隔0.5秒,战斗部装药重23.5千克,有效杀伤半径50米。杀伤半径50米。

“塔尔瓦尔”级还在舰体中部配备了2座双联装DTA-53-11356型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ET-65E/53-65KE重型鱼雷。该鱼雷长8.2米,弹径533毫米,战斗部重205千克,最大航速45节,最大射程19千米,最大作战深度为450米,制导方式为“线导+末端主/被动声制导”。不仅如此,该级舰还可搭载一架卡28反潜直升机或卡-31预警直升机。

特点突出

从整体性能上衡量,“塔尔瓦尔”级可谓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一级舰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级舰武器配置全面,攻防兼备,能单独执行多种任务,可应对多样化威胁。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布拉莫斯”,均为威力强大的反舰导弹。特别是“布拉莫斯”导弹,由于采用了冲压发动机,除突防速度快外,还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可对敌方水面舰艇构成较大威胁。此外,“无风”和“卡什坦”防空系统覆盖了中近程空域,反应灵活、性能可靠,使该舰具备较强的点防空能力。由反潜火箭和鱼雷组成的反潜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

其次,“塔尔瓦尔”级动力系统功率大,续航能力强。其最大速度可达30节,在同级别舰艇中名列前茅。续航距离远,自持力长,适于执行远洋作战任务。

再次,“塔尔瓦尔”级电子战能力较强,能应对当前复杂的电磁作战环境。舰上的作战指挥系统具备高度综合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动力、配电和损管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减轻了舰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全舰的自动化程度。

此外,“塔尔瓦尔”级还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该舰外形采用流线型隐形设计,主舰体横截面为V形,上层建筑外壁设计成向内倾斜,呈封闭式结构。舰体上广泛涂装对雷达波具有吸收作用的隐形涂料,可减小雷达反射面。

然而,在优点突出的同时,“塔尔瓦尔”级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第一,综合防空能力不足。该级舰配备的“无风”和“卡什坦”系统,具有很强的点防空能力,但导弹射程有限、数量较少,且未采取垂直发射方式,使得单舰同时迎击的目标少,抗饱和打击能力不足,不适合执行远程防空和舰队区域防空任务。

第二,武器布局不合理。该舰在设计时虽考虑了雷达隐身性能,但武器布置仍延续了苏联水面舰艇的设计风格,在前部甲板堆积舰炮、垂发导弹装置和反潜火箭发射器等大量武器系统,破坏了舰艇的整体隐形效果。而“卡什坦”近防系统部署在后甲板,射界受限,对从前方来袭的目标束手无策。

第三,该级舰未装备拖曳阵声呐,对潜艇的搜索探测能力也存在不足。

处境尴尬

“塔尔瓦尔”级的“原型”——“克里瓦克Ⅲ”级,是上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该舰是设计用来同美国海军在远洋对抗的,由于苏联海军缺乏像美军那样强大的舰载航空兵掩护,因此在设计上十分强调单舰的作战能力,其担负的作战任务主要是远洋反潜、打击敌军大中型舰艇、为己方水面舰艇编队提供警戒护航等等,作为其改进型的“塔尔瓦尔”级也深受这一理念的影响。

印军装备多艘“塔尔瓦尔”级后,可在其新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前,迅速提升其海军实力,增强印军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南部等海域的作战能力,并满足了印度掌控印度洋进而威慑周边海域的战略需求。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海军舰艇相比,“塔尔瓦尔”级不失为一种“威慑利器”,足以应对中小规模的海上局部冲突。

然而,放到航母作战编队来看,“塔尔瓦尔”级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一方面,该级舰只具备一定的点防空能力,难以承担为航母战斗群提供区域防空的作战任务;另一方面,该级舰又不具备护卫舰良好的性价比和使用效益。此外,由于该级舰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落后于当代海军发展的潮流,尽管在一些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中采用了部分先进技术,但其改进升级的余地有限。

结语

印度洋海域作为连接四大洲、沟通三大洋的世界交通枢纽,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正因如此,世界几大海军强国都对该海域的安全形势十分敏感,不会坐视印度“独霸”印度洋。未来,该地区的实力博弈必将日益复杂,“塔尔瓦尔”级这种在设计理念上就已“过时”的武器,恐难承载印度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海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