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挖坑,俄罗斯填坑,双方的焦点集中在了叙利亚

o
onews
楼主 (未名空间)

编者按:指责俄罗斯干预利比亚内政的批评声日益增多,这其中,美国就扮演了关键的"传话筒"角色。

按照白宫的说法,日前在利比亚上空被"导弹击落"的战机隶属于俄空军无疑,为大名鼎鼎的米格-29战斗机,俄罗斯染指利比亚事务的证据"确凿无疑"。

针对外方的构陷、抹黑行为,莫斯科从两方面予以了反手。

一是加强了外交的发声力度,通过舆论媒体的力量,坚决戳穿美国的阴谋;二是加强了驻防叙利亚空天军的戒备力度,并派出强力大将"亲自督战",力图让俄叙联盟安全无虞,为反派势力可能即将发动的反扑做好应急准备。

俄卫星通讯社9月11日报道,俄联邦副总检察长、总军事检察长瓦列里∙彼得罗夫日前已到访叙利亚,并和叙利亚国防部和军事司法机关的领导层进行了亲切的会见。会晤完毕后,他径直来到了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检阅了俄空天军的防备、防御水平。

彼得罗夫此行寓意不简单,其恰逢俄罗斯被外界质疑之际,换言之,他的出访大概率是为当前的事态灭火、降温而来。众所周知,赫梅米姆空军基地为俄空天军在叙利亚的主要扎根之所,也是俄为了保持在中东有效存在的根本保障。它的得失与安危事关全局,如被美国盯梢亦或者被反对派从中破坏,俄罗斯的"千秋大业"或毁于一旦。

此前美国就已经放出了风声,认为俄之所以有能力参与利比亚战事,全赖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中转作用。即所有外派至利比亚战机,都须从该基地得到人员和燃料补充。也就是说,如果失去这个支撑点,那么俄罗斯将不得不收缩战略防线,从中东撤出。

基于此,俄方有必要重视美国的"意见",并提前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我们注意到,自阿萨德陈兵伊德利卜省边界后,俄空天军出动军机的频次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只是"象征性"起到一般的战地侦查、威慑作用。

外媒普遍猜测,莫斯科的外部战略在达到效果的同时,开始有意地龟缩。即尽可能避免和叙反对派直接接触,将军事重点转移至当前内战正酣的利比亚战场。但美国的做法却显得非常不人道,不论前日被击毁的战机是否属于俄罗斯,在事实未能理清的情况下,就直接先入为主,将"肇事者"的帽子扣给克里姆林宫,颇有一种急不可耐的感觉。

白宫这般做法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不断挑起俄罗斯和外部的纷争,为自己浑水摸鱼创造条件。当前俄罗斯的处境可谓非常险恶,前有北约大军不断挑衅,后有德国顺势发难,而美国再度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只能导致欧洲的局势更加不稳定,无端造成欧洲的分裂。

如果美国的目的达到了,亦或者说俄罗斯被动"承认了"这个事实,相信俄驻叙空天军将成为众矢之的,大概率成为外方饱和打击的对象。由此我们认为,俄重量人士适时出访叙利亚,应和美国的反制举动密切相关。

关键是,这能确保俄部队在叙利亚长久有效存在吗?答案其实未必。简单说,虽然莫斯科已经拥有了诸如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塔尔图斯港港口这样的战略要地,但其物资、武器弹药的供给,仍须从土耳其的斯普鲁斯海峡通过。如果土耳其倾向于美国、北约,或者说安卡拉采取中立立场,那么俄军的海外战略防线必将被迫中断。

美国执意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对俄指指点点,意在营造莫斯科是中东战火来源的氛围,让普京饱受各方的批评。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则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轻易将俄联盟体系肢解。不得不说,普京再一次被特朗普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种被动挨打的滋味确实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