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像炒作明星那样炒科学家!科技议题“破圈”热议

w
wmrencai
楼主 (未名空间)


编者按
近几年,科技议题时常进入社会领域并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科学家也成为公众品头论足的对象。

在大科学时代,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象牙塔中的科学走到了聚光灯下。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走进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对科学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家该如何应对?媒体在其间又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

1.《中国科学报》:科技界的议题越来越容易“破圈”,被带到公共舆论场,受到公众的评论,您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袁亚湘:我想应该是好事。
首先,这表明公众对科学技术很关注、也感兴趣。
这也说明公众认为科技相当重要。热点议题也为科学普及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当然,处理这类事情必须要非常小心。
针对科技方面热点话题以及敏感话题,如何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段树民:科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的时候,别说普通公众,就是本领域之外的科学家都难以判断。
所以,这种公共讨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要看我们各方能不能塑造一种舆论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真正了解这些非常专业的科学问题的专家,能够没有顾虑、没有压力地去调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通过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平台将这些过程和结果告知公众。
如果能做到这样,我认为公众讨论科学是好事。

崔向群:如果是科技界非常专业的问题,且还在探索中,公众对此不能起更好的帮助作用,就不好带到公共舆论场。
如果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雾霾形成机制、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可以带到公共舆论场,这种关心也是好事。

徐旭东:科技界议题“破圈”是好事还是坏事得分开来说。
比如量子计算这样的话题被公众讨论不是坏事。

同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也有义务向公众普及新知识。
至于举报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通过适当渠道,在专业范围内查证。目前的状况显然不理想,需要深思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只关注谁举报或举报谁,并不能解决问题。

2.《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是否是科学共同体必须要面对且适应的现实?

袁亚湘:我们没法逃避,也不应该逃避。
时代在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等发展日新月异,人和人之间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互相之间的交流更加依赖新媒体等线上的传播。
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周忠和:其实这不是一个新的现象,科技史上屡见不鲜,现在更多了。
只不过,有些科技议题是主动破圈的,有些则是被动的。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科学界都应该去适应这样一种客观现实。
积极与政府、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其实是个正面的事情,科学界不能坐等别人来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的费用,这正是科学共同体一次次跟政府提出建议,讨论,沟通,还有媒体的关注和传播,共同努力换来的,这就是一种科学与社会的互动。

张柏春:这种现象并不以科学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学家必须理性面对。
科学家可以借此传播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得面对不科学或不实的信息,承受质疑或误解。
从科学家自身来说,他们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说话严谨、负责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3.《中国科学报》: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科技界需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吗?用什么方式方法回应?

袁亚湘:我认为,媒体应该采访真正权威的专家。
不少媒体朋友对我抱怨说很难请到科学家发声,我想主要问题是媒体没找对人。
遇到热点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听取真正权威而且热心做科普的专家(这样的专家还是有的)的意见。
希望媒体能够重点介绍热点事件背后的科学技术问题,希望媒体不要去炒作科技事件,更不要像炒作演艺界的明星那样去炒作科学家。
希望媒体的朋友记住:科技热点是科学技术成果而不是科学家。

周忠和:总体而言,回应是必须的,但有时候,不回应也可以。
除了科学界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也具备科学素养,比如主流媒体的科学记者,还有一些严谨的科普自媒体,他们了解科学的进展,懂得科学的规律,应该承担起科学传播的责任。
再者,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者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回应公众对科学的关切,因为很多科学议题与科学社会学、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总之,应该有更多元的力量来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

段树民:在这方面,我觉得张文宏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说话既不过头,又让老百姓容易理解,值得其他科学家学习。当然,这样的人确实也比较难得。

张柏春:总体来说,科学家是要回应,但似乎不必一一回应各种问题。
科学家在本职工作以外的精力是有限的。
更何况,当下的媒体环境还存在一些缺陷,有的专业人士可能被无辜地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他人宣泄情绪的对象。
此时,谨言慎行,甚至保持沉默,也许就是好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些科学议题涉及到具体的机构、组织。有关机构、组织出面回应公众的关切,可能更加合适,有时很有必要。

4.《中国科学报》:新媒体时代,科学家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红”,拥有粉丝、被立“人设”或是遭遇误解,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袁亚湘:在一些重大的、公众广泛关注的科学事件中,有些科学家可能会被公众误解,我觉得这很正常。
我认识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对自己遭遇误解这一事实能接受。
公众也要理解科学家关注的和专长的是科学问题,而不是行政决策。
我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来为科学家说话。

周忠和:科学共同体保持多样性很重要,我们不必对“网红”大惊小怪。
但是,不同圈子的价值判断对“网红”的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
就拿做科普这件事来说,“科普明星”回到学术圈,有些同行会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科普做多了没好处。
事实上,我们不能用学术圈的评价标准来看待科普这件事,这是两套价值体系。
可正因为不同圈子的价值判断可能有冲突,我一直提醒年轻人,学术积累是根基,做科普还是要严谨,量力而行,不能被名利所绑架,否则一不小心可能砸了饭碗,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
反过来,资深科学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不妨多做一点。
如果科学家想要“出圈”,我认为也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你在获得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会相应地承受更多的压力。
互联网时代,出名不难,出丑更是很容易。

段树民:科学家“享受”了明星的“待遇”,但显然科研工作与明星的表演工作有很大差别,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容易去评判的。
部分公众热捧科学家,可能更多地源于后者的个人魅力而不是其专业能力。
对某位科学家过度热捧或不由分说地谩骂,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对于很多问题,科学界内部也要经过长时间讨论才能搞清楚。
而现在的舆论太急于下结论了,这本身与科学家从事的工作也是相悖的。
我觉得在这方面,媒体有一定的责任。
一些媒体并不真正了解科学家这个群体,也对一些科学问题缺乏判断力,一味追求流量而追捧极端的观点、说过头的话,对公众舆论会造成一定的误导。

崔向群:科学家因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工作,得到公众的尊重,我觉得很正常也很好。
但科学家本身很忙,如果成为“网红”影响到本职工作,甚至由此带来一些误解,我觉得还是应该避免。

5.《中国科学报》:在科学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您对科学家、公众、媒体分别有怎样的期待?

袁亚湘:对科研人员的期待,首先是要有使命感,要重视科普。
希望公众在关注科技事件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了解成果本身上,不要去关注科学家。希望媒体在报道科学问题时也要关注科学问题本身而不是科学家,不要用报道娱乐新闻的方式去报道。
记住:科学家不是演艺明星!
还有,报道科技进展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不要拔高,不要吹牛。
学术成果的评价还是留给学术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周忠和:首先,这三者要懂得角色互换,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沟通。
对于公众,最重要的是提升科学素质,因为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科学精神。
对于媒体,不夸大成果,不回避争议,注重科技伦理问题,这是在科学报道中需要提升的。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网络热炒的事件,如果没有主流媒体的介入,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这说明,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媒体人要有这样的自觉和责任。
在科学议题上,公众还是相信权威的、专业的报道的。
对于科学家,不管身处哪个圈子,都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准,要有诚恳的态度,坚持科学精神,保持学者底色,不忘学术初心。
所谓科学家精神,并不因为你是科学家,就天然地具备。

段树民:科学家有义务把科学问题向老百姓讲清楚。
媒体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挖掘真正有专业权威和信誉的专家,并珍惜媒体的专业声誉,不图一时的流量,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报道。
对于公众,我想说,要相信科学家。
当然,让公众相信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受太多科学之外因素的干扰。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