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上海户口!教授职位篇一|未名人才精选招聘专栏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5日 21点3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w
wmrencai
接近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韩达课题组博士后
(一)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目前的规模为15人,主要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及研究助理等科研人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核酸分子为核心工具,运用核酸分子工程、核酸纳米技术、核酸分子计算、生物分析传感等技术,开展生物医学相关应用的探索,研究内容涉及化学、材料学、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学科背景。
课题组PI韩达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化学系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课题
组获博士学位。2014-2018年在美国Intel公司制程研发中心进行芯片制程相关研究。
2018年6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
。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以核酸分子工程技术为手段,解决蛋白质和细胞分析等生物医学中的难题。课题组成立以来,已在Science、Nat. Nanotech.、J. Am. Chem. Soc.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课题组Co-PI苗彦彦副研究员,博士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方面的研究,曾在ACS Nano.、
Cancer Research、Biomaterials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研究的
经验。课题组目前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项目。
(二)研究方向
(1)核酸纳米技术
(2)生物分析传感
(3)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
(4)生物分子介导的功能器件的制备
(三)岗位要求
(1)近期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取得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
医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医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研究经
验。有从事核酸、蛋白质或细胞肿瘤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四)相关待遇
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博士后基础年薪22万,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者、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者、国家博新计划者薪酬相应上调。享受科研奖励以及五险一金,符合落户条件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支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
(五)申请材料及要求
请应聘人将包含学术经历的个人简历、成果代表作等PDF文件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标题注明“姓名-博士后申请”,我们将根据应聘材料安排后续面试。本招聘长期有效
二、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招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一)招聘条件
教授、副教授
1、应聘人应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博士学位,本科、硕士、博士就读院校原则上须为
海内外知名大学,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2、应聘人应具有持续在国内外权威或顶尖
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的能力,在所在学科有一定影响或突出学术贡献;3、应聘人应在相关学科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望;4、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5、至少能开设三门及以上不同的课程。助理教授1、获得国内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2、已体现出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潜力,学术思想
活跃;3、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至少能开设本专业三门不同的课程;4、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
(二)工作条件和个人待遇
1.薪酬待遇:有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增长的薪酬待遇体系
2.启动经费:每个PI组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室空间
3.发展平台:丰富的、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
4.住房资源:教授公寓、科研人员校内周转房、博士后公寓、公租房
5.生活服务:高端人才一次性搬家费、协助人才及家属办理上海市户籍
6.子女入学:推荐子女就读附属幼儿园、附属中小学
(三)申请方式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将下述材料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请
注明"姓名+应聘教授岗位"):
1、个人简历,简历中请列出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主持的
科研项目,获得的学术奖励等;
2、科研教学经历概述;
3、三封推荐信;
4、3-5篇代表作全文电子版。
三、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人才招聘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作为推动新千年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步骤和作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试点,研究所致力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
2009年至今,是获得中科院稳定支持的唯一单位。2014年依托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4个卓越中心之一;2015年6月扩展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交叉融合的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41个独立的研究组,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全所在职职工和研究生共计600余人。
研究所成立以来,独立承担科技部973计划2项(结题验收为优秀),牵头承担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若干项;牵头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
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2017年结题)、2018年获升级版支持。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个(1项获三期延续支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成立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1项,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1年起,以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Cell
等顶尖杂志发表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第一篇论文,发表的论文占我国神经科学领域目前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一半以上。2017年11月,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建立脑图谱研究工具猴和脑疾病模型猴提供了核心技术,为我国科学家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取得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研究所拥有优良的实验环境和支撑条件,依托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国际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立)在科技部2012、2017两次五年评估均为我国所有神经科学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居首位。研究所建有光学成像平台、电镜技术平台、分子细胞技术平台、脑影像中心等公用平台、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苏州和上海九亭),已发展为国际著名、体量水平为国内领先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研究所以克隆猴技术为先导,正在上海松江建立“G60脑智科创基地”、“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
心(松江基地)”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松江)”等研究单元,承接国家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为松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脑科学与智能领域新高地、以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贡献。
(二)招聘岗位
现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1.科研助理
2.平台管理与技术
3.行政管理
(三)岗位待遇
1.税前年薪20-35万,为博士后缴纳五险二金,对于特别优秀者可另行商定薪酬;
2.在站期间,为优秀博士后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10余个项目;
3.一流的技术平台支撑,保障实验顺利进行;每年有参加国内外顶级国际会议的科学交流机会;
4.出站后留沪工作的博士后,配偶、子女可随迁落户上海;
5.为优秀博士后畅通发展通道,对于业绩优异、能力突出者,研究所将积极通过有关人才计划引进。
(四)联系方式
各研究组详细信息请查阅:http://www.cebsit.cas.cn/yjz/
应聘者请将简历及相关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应的合作导师,并抄送至:
[email protected]
ion.ac.cn,在邮件中注明应聘岗位。在职位未招满之前,长期有效。符合要求者,将
尽快安排面试。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韩达课题组博士后
(一)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目前的规模为15人,主要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及研究助理等科研人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核酸分子为核心工具,运用核酸分子工程、核酸纳米技术、核酸分子计算、生物分析传感等技术,开展生物医学相关应用的探索,研究内容涉及化学、材料学、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学科背景。
课题组PI韩达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化学系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课题
组获博士学位。2014-2018年在美国Intel公司制程研发中心进行芯片制程相关研究。
2018年6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
。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以核酸分子工程技术为手段,解决蛋白质和细胞分析等生物医学中的难题。课题组成立以来,已在Science、Nat. Nanotech.、J. Am. Chem. Soc.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课题组Co-PI苗彦彦副研究员,博士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方面的研究,曾在ACS Nano.、
Cancer Research、Biomaterials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研究的
经验。课题组目前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项目。
(二)研究方向
(1)核酸纳米技术
(2)生物分析传感
(3)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
(4)生物分子介导的功能器件的制备
(三)岗位要求
(1)近期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取得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
医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医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研究经
验。有从事核酸、蛋白质或细胞肿瘤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四)相关待遇
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博士后基础年薪22万,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者、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者、国家博新计划者薪酬相应上调。享受科研奖励以及五险一金,符合落户条件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支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
(五)申请材料及要求
请应聘人将包含学术经历的个人简历、成果代表作等PDF文件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题注明“姓名-博士后申请”,我们将根据应聘材料安排后续面试。本招聘长期有效
二、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招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一)招聘条件
教授、副教授
1、应聘人应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博士学位,本科、硕士、博士就读院校原则上须为
海内外知名大学,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2、应聘人应具有持续在国内外权威或顶尖
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的能力,在所在学科有一定影响或突出学术贡献;3、应聘人应在相关学科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望;4、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5、至少能开设三门及以上不同的课程。助理教授1、获得国内外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2、已体现出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潜力,学术思想
活跃;3、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至少能开设本专业三门不同的课程;4、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
(二)工作条件和个人待遇
1.薪酬待遇:有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增长的薪酬待遇体系
2.启动经费:每个PI组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室空间
3.发展平台:丰富的、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
4.住房资源:教授公寓、科研人员校内周转房、博士后公寓、公租房
5.生活服务:高端人才一次性搬家费、协助人才及家属办理上海市户籍
6.子女入学:推荐子女就读附属幼儿园、附属中小学
(三)申请方式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将下述材料发送至:[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
注明"姓名+应聘教授岗位"):
1、个人简历,简历中请列出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主持的
科研项目,获得的学术奖励等;
2、科研教学经历概述;
3、三封推荐信;
4、3-5篇代表作全文电子版。
三、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人才招聘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作为推动新千年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步骤和作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试点,研究所致力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
2009年至今,是获得中科院稳定支持的唯一单位。2014年依托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4个卓越中心之一;2015年6月扩展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交叉融合的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41个独立的研究组,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全所在职职工和研究生共计600余人。
研究所成立以来,独立承担科技部973计划2项(结题验收为优秀),牵头承担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若干项;牵头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
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2017年结题)、2018年获升级版支持。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2个(1项获三期延续支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成立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1项,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1年起,以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Cell
等顶尖杂志发表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第一篇论文,发表的论文占我国神经科学领域目前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一半以上。2017年11月,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建立脑图谱研究工具猴和脑疾病模型猴提供了核心技术,为我国科学家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取得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研究所拥有优良的实验环境和支撑条件,依托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国际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立)在科技部2012、2017两次五年评估均为我国所有神经科学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居首位。研究所建有光学成像平台、电镜技术平台、分子细胞技术平台、脑影像中心等公用平台、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苏州和上海九亭),已发展为国际著名、体量水平为国内领先的神经科学研究平台;研究所以克隆猴技术为先导,正在上海松江建立“G60脑智科创基地”、“国际灵长类脑研究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
心(松江基地)”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松江)”等研究单元,承接国家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为松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脑科学与智能领域新高地、以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贡献。
(二)招聘岗位
现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1.科研助理
2.平台管理与技术
3.行政管理
(三)岗位待遇
1.税前年薪20-35万,为博士后缴纳五险二金,对于特别优秀者可另行商定薪酬;
2.在站期间,为优秀博士后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10余个项目;
3.一流的技术平台支撑,保障实验顺利进行;每年有参加国内外顶级国际会议的科学交流机会;
4.出站后留沪工作的博士后,配偶、子女可随迁落户上海;
5.为优秀博士后畅通发展通道,对于业绩优异、能力突出者,研究所将积极通过有关人才计划引进。
(四)联系方式
各研究组详细信息请查阅:http://www.cebsit.cas.cn/yjz/
应聘者请将简历及相关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应的合作导师,并抄送至:[email protected]
ion.ac.cn,在邮件中注明应聘岗位。在职位未招满之前,长期有效。符合要求者,将
尽快安排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