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心理经典4 - 眼前消失

j
jameshxz
楼主 (未名空间)

由网友黄力强原创于微信公众号“黄力强”,欢迎大家关注!

就我个人而言,接触一个新的视觉心理发现,虽然常常感到耳目一新,但十次有八次(比如介绍过的日出错觉或阴影效果)还是能和以前某些经历联系起来,不会完全被意外所震撼。但是,的确有那么几个现象,完全让人匪夷所思,在最奇怪的想象中也未出现过。今天我们就来讲这样一个现象。

在下面动画中,请将眼睛注视于中间的白点,尽量保持手机和眼球都完全不要移动。如此请耐心少则20秒,多则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


天哪!周围的某些小黄点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你得相信我并没有在动画文件中把它们去掉,那么,这就是一个“眼前消失”的现象。这个现象的英文名字叫motion-
induced blindness,由Bonneh等人原创。当然,不用担心,blindness在这里只是指眼前消失,而不会真对你眼睛有任何伤害。

如果你坚持超过一分钟仍然没有任何黄点消失,那多半是你的手机或者眼球不够固定,请找个安静的地方,把手机放稳,人也坐稳,然后再试试看。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刚刚注视了足够长,你之后几秒会看到6个黑点浮现在眼中,这时
你可以顺便体验一下把它放在眼前物体和远处景物上的奇妙效果(黑点瞬间变大变小)。详细说明见前文“寻找真相(中集)”。

接下来回到今天主题,我们看看这个眼前消失的现象能有多强。在下面的动画中,黄点密密麻麻连成一串,如此清晰,是不是就不会消失了呢。这里,以及下面所有的例子中,仍请记住保持手机和眼球都完全不要移动,这十分关键。为什么?先卖个关子吧。


这里,消失的频率肯定是降低了。但绝大多数人仍然能时不时的看到某些黄点消失。这里似乎个体差异比较大,有些人看到的是零散的黄点随机在这里那里消失,而有些人则会看到连串的黄点像橡皮擦擦过似地消失。什么?你问我这说明这两种人性格上有什么差异?咳咳,我只能说没有实验证据表明有什么联系。

接下去,也许你会说,这些圆点都是黄色,是不是和颜色有什么关系。在下面的动画中,六种常见的颜色都有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消失的频率和六个黄点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也许有人会猜测这个现象是因为黄点不是现实世界的常见物体,所以容易消失。那么,接下来,下面的动画中有六个硕大的现实世界物体,这样的物体不会消失了吧。


事实上,可以预料,这里消失频率的确也比较低。但如果你坚持时间够长(几分钟)而且眼球保持固定,你会看到这些硕大的现实世界物体仍然会消失。整个汉字,整个香蕉,或者整个人脸瞬间就没有了。这算是今天最震撼的现象了。

看完这些现象,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都只是发生在手机窄小的屏幕上,因为图像尺寸有限所以容易看不清楚。事实上,如果你把本文在电脑上打开,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现象同样成立,对某些人甚至效果会更强烈得多。这是因为手持手机,我们自己眼球位置和手机位置都很难完全固定不动,而坐着看电脑屏幕,则两者都比较容易完全固定不动。强烈推荐你试试看。

那么,说完现象,我们来说说背后的原理。耶鲁大学的New和Scholl提出一个理论来解
释这个现象,在这个理论里,这些物体的消失可以归结为大脑侦探的作用。为什么?难道有什么合理的原因让真实存在的视觉输入应该被消失掉吗?事实上的确是有的,请听我慢慢道来。在我们每个人的视觉系统中,其实存在着大量轻微的瑕疵。就算没有下图中那么夸张,在高倍显微镜下面也是随处可见。反正,如果光学镜头的瑕疵如同人眼一样多,那是绝对卖不出去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日常完全不会感觉到这些瑕疵呢。我们眼前的一切清晰完整,并没有这里那里的裂缝黑斑暗纹啊?这又是大脑侦探的功劳。一方面,眼睛光学系统中每个瑕疵总是影响视网膜一个固定的位置(比如让那里有一块暗影),这个影响不会随着外部世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外部世界场景里的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图像是随时变化的。就算青山绿树岿然不动,你只要稍微一转头,视网膜上的图画就瞬间位移了。我们视觉的目的是获取后者(外部世界真实物体)而非前者(眼睛光学系统中瑕疵)的信息。所以,大脑侦探就会通过一些巧妙算法(比如编码变化值而不是绝对值)来扣除掉前者的影响,而保留纯粹的后者信息。

理解了以上逻辑,也就知道为什么上面我们一再强调眼球要保持绝对固定。因为只有这样,大脑侦探才会误以为那个固定在视网膜同一个地方的东西(无论是黄点还是蝴蝶)是个视觉系统中的瑕疵,然后把它给排除掉。而我们眼球稍微一动,大脑侦探立刻意识到,那个东西并不固定在视网膜的同一个地方,不是瑕疵,就会立刻改正自己的错误,把它带回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的逻辑,我们打一个比方。如果你看到电脑屏幕上一个污点(如下图),你想要知道那是屏幕上的污点,还是图像里面的污点。屏幕上的污点类似于眼睛光学系统里的瑕疵,不是图像里面的真实信息。你该怎么做才能区分这两种可能性?


对了!聪明如你,一定立刻想到,你应该移动一下图。看那个污点是不是跟着一起动。如下图中,污点保持在屏幕的固定位置,而不随着图像移动,那么你就知道这个不是图像里面的真实信息。



而如果如下图中,污点随着图像移动,而不保持在屏幕的固定位置,你就知道这个的确是图像里面的真实信息。


我们的大脑侦探也用类似的方法来找出那些屏幕上的污点(视觉系统的瑕疵)并将它们的影响设法用某种算法排除掉。而如果你的眼球长期固定不动,某个外界物体也不动,大脑侦探就有些迷糊了,把蝴蝶当成了眼睛里的瑕疵。

那么,怎样检验这个理论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下面动画和第一个差不多,但是六个点不断左右移动而不固定在视网膜上同一个位置。你可以轻易验证,这些黄点再也不会消失了。


你可能会说,也许黄点本身的运动太强烈呢?视网膜位置稳定性本身不一定是关键因素啊?那么,再看下面这个动画。下面动画中,黄点本身不动,但中间的白点不断移动。请将你的眼睛始终注视白点,跟随着一起移动吧。

你会发现所有黄点也完全不会消失。可见,黄点本身动不动并不要紧。只要它们的视网膜位置在不断变化,就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 Bonneh, Y. S., Cooperman, A., & Sagi, D. (2001). Motion-induced blindness in normal observers. Nature, 411, 798.

2. New, J. J., & Scholl, B. J. (2008). “Perceptual Scotomas” A Functional Account of Motion-Induced Blind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653-659.


以前一直埋头做研究,从未面对大众做过科普。发完几篇公众号文章,并与几位感兴
趣的网友交流了一下,感觉非常愉快。上个星期假期空闲很多,连写了几篇。这个星期开始新学期了,事务繁杂,所以更新速度只能放慢了。不过,我还会坚持写下去,以后都会保持每个星期一篇,固定在星期六晚上发吧。欢迎加这个公众号。

或者我个人的微信号。
由网友黄力强原创于微信公众号“黄力强”,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