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共谁言:邵雍之《月到梧桐上吟》

y
yuanmlo
楼主 (未名空间)


此景共谁言:邵雍之《月到梧桐上吟》
林雨

宋代的邵雍最出名的是他的那首预言诗《梅花诗》。从宋代一直预言到今天,准确无误。他的诗也别有一番滋味。因为那种意境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这首《月到梧桐上吟》仅二十字“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此句看似简单乏味,与一般诗人描写的没有太大的区别,连最基本的修饰也没有。比如苏轼有“缺月挂疏桐”的词句,意境似乎比邵雍的要高很多。其实不然。因为一般诗人注重的是表面的华丽,而邵雍注重的是内涵。

邵雍在这里要表现的是内心的一种静,苏轼的一个“挂”字,表现的是一种动态,而邵雍此时表现的只是月亮到了“梧桐”的上方,二者并无关联,更是一种静悄悄的感觉。“风”来到“杨柳”边,也没有惊动到杨柳,也是一种静悄悄的感觉。是一种月亮与梧桐、微风与杨柳他们之间的那种互不干扰的静态。此种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体悟到的。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古代一般前院是会客的,后院是居住的。这里的“院深”自然是人居住的,没有客人的喧哗。在这里人又静下来。此中意境又能与何人去说呢?“复”是指人从不静又恢复到静的意思。

诗人此时要表达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如果我们也能沿着诗人的思维,慢慢的静下来。如果你是月光就不要惊扰到梧桐,更别说挂到它的上面,如果你是微风就只是靠近杨柳,不要吹动它。与自然相安而不互相打扰。或许真的达到这种境界时,就会体会到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此景共谁言”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涵义,就是他已经看到了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他写的那首《梅花诗》。但是天机不可泄漏,邵雍自己不敢说,才有了那句“此景共谁言”。而如果有人沿着这首《月到梧桐上吟》的引领,同样会达到一种高的境界,或许《梅花诗》中的内容也就可以自己看到了。那就不是泄露天机,而是此人也达到了那个境界,自然会知道那个境界的事情了。

诗人的苦心,相信很少有人体悟到吧。其实当大法弟子在世人中讲真相时,也有很多人会认为大法弟子在多管闲事,认为你们自己信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呢?大法弟子的苦心,更是少有人知了。因为他们在救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什么而做。是一种慈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