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爱国者治港”原则不容挑战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5月24日 2点17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h
h20102010
大约 4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本周三,立法会全体大会将表决《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如无意外《条例草案》将会三读通过,这意味着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完成具重大意义的完善。
有一种乐观的意见──香港国安法遏制“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破坏,香港选举制度完善防止“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窃取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香港从此社会稳定。这种乐观看法大体没有错,需要指出的是,国安法施行不到一年,新选举制度尚未付诸实践,香港政局仍存在着不容低估的风险。
香港政局仍暗藏风险
最近,与警方相关的事件,被揽炒派当作趁机攻击国安处、抹黑国安法的藉口。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警号。
相比较,新选举制度面对更严重挑战──不是来自公开的“拒中抗共”政治团体,而是来自隐蔽的“拒中抗共”分子以及建制派内部一些人。
公开的“拒中抗共”政治团体对即将来临的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等选举将会採取抵制的立场。隐蔽的“拒中抗共”分子以及建制派内部一些人则不然,或者本人欲参加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和下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或者欲支持某些人参加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和下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总之,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对新选举制度将如何运作表示强烈兴趣甚至欲望。
至今,这部分人提出来两个观点。其一,既然新选举制度确保行政长官候选人是爱国者,中央就毋须介入行政长官选举过程。其二,新选举制度不能选举“忠诚的废物”掌握立法会多数和出任行政长官。
前一个观点似是而非。说它“似是”,是因为选举委员会的设计,已体现中央对特区的领导。第一,选委会由香港特区的国家领导人担任总召集人,委员所属5个界别各
设召集人。第二,行政长官候选人不仅必须获得选委会至少八分之一成员的提名,而且必须分别在5个界别各获得至少15个选委提名。
然而,前一个观点的问题在於,要求中央不对香港有志成为行政长官者表示意见。为此,有人开列一张香港有志参选者名单,主张名单上的所有人包括坊间认为中央不放心者均可成为候选人。简言之,中央不能管,听任香港自由竞争。这不啻要求选委会总召集人和各界别召集人放弃职责。
在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后,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的确表现兴奋。随即有人不点名批评“忠诚的废物”。最初提出这一说法者也许无恶意。但是,这一显然贬义的称谓无疑是错误的。传统爱国爱港力量在九七前长期受港英当局打击和排斥,九七后由於多种因素至今仍在香港特区建制中不佔重要位置。从第一届至第六届立法会,坚定爱国爱港的政治团体不佔多数。在第一届到第五届政府的司局长和行政会议中,具坚定爱国爱港政治团体背景者屈指可数。缺乏执政经验,咎在历史。承受了不公正的政治待遇,还被轻侮地称为“废物”,公道何在⁈
须做坚定的爱国者
自相关说法被提出来后,香港建制派中不止一个知名人士居然表示认同。“拒中抗共”政治势力视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为敌,是政治立场水火不容使然。在特区建制派内部,所谓“忠诚的废物”说颇有市场当作何论⁈
必须指出,“建制派”是过往政府部分人炮製的政治标籤,旨在模糊爱国爱港统一战线的政治原则。爱国爱港阵营,包括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以及九七前受港英垂青但支持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治团体和人士。
九七后,两部分的共同立场,是在香港特区政制发展上接受中央领导。两部分的重要差异,是对待国家执政党的态度。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尊重而且遵从中央对香港特区实施全面管治权。
另一部分至多表示尊重而不愿意表示遵从国家执政党。他们看不起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担心在新选举制度下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将佔立法会主导地位,将产生行政长官而妨碍他们的政治利益。於是,不要“忠诚的废物”,中央应放手让香港自己选举行政长官等观点,在特区建制派内部不无市场。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本周三,立法会全体大会将表决《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如无意外《条例草案》将会三读通过,这意味着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完成具重大意义的完善。
有一种乐观的意见──香港国安法遏制“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破坏,香港选举制度完善防止“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窃取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香港从此社会稳定。这种乐观看法大体没有错,需要指出的是,国安法施行不到一年,新选举制度尚未付诸实践,香港政局仍存在着不容低估的风险。
香港政局仍暗藏风险
最近,与警方相关的事件,被揽炒派当作趁机攻击国安处、抹黑国安法的藉口。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警号。
相比较,新选举制度面对更严重挑战──不是来自公开的“拒中抗共”政治团体,而是来自隐蔽的“拒中抗共”分子以及建制派内部一些人。
公开的“拒中抗共”政治团体对即将来临的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等选举将会採取抵制的立场。隐蔽的“拒中抗共”分子以及建制派内部一些人则不然,或者本人欲参加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和下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或者欲支持某些人参加选举委员会、第七届立法会和下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总之,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对新选举制度将如何运作表示强烈兴趣甚至欲望。
至今,这部分人提出来两个观点。其一,既然新选举制度确保行政长官候选人是爱国者,中央就毋须介入行政长官选举过程。其二,新选举制度不能选举“忠诚的废物”掌握立法会多数和出任行政长官。
前一个观点似是而非。说它“似是”,是因为选举委员会的设计,已体现中央对特区的领导。第一,选委会由香港特区的国家领导人担任总召集人,委员所属5个界别各
设召集人。第二,行政长官候选人不仅必须获得选委会至少八分之一成员的提名,而且必须分别在5个界别各获得至少15个选委提名。
然而,前一个观点的问题在於,要求中央不对香港有志成为行政长官者表示意见。为此,有人开列一张香港有志参选者名单,主张名单上的所有人包括坊间认为中央不放心者均可成为候选人。简言之,中央不能管,听任香港自由竞争。这不啻要求选委会总召集人和各界别召集人放弃职责。
在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后,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的确表现兴奋。随即有人不点名批评“忠诚的废物”。最初提出这一说法者也许无恶意。但是,这一显然贬义的称谓无疑是错误的。传统爱国爱港力量在九七前长期受港英当局打击和排斥,九七后由於多种因素至今仍在香港特区建制中不佔重要位置。从第一届至第六届立法会,坚定爱国爱港的政治团体不佔多数。在第一届到第五届政府的司局长和行政会议中,具坚定爱国爱港政治团体背景者屈指可数。缺乏执政经验,咎在历史。承受了不公正的政治待遇,还被轻侮地称为“废物”,公道何在⁈
须做坚定的爱国者
自相关说法被提出来后,香港建制派中不止一个知名人士居然表示认同。“拒中抗共”政治势力视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为敌,是政治立场水火不容使然。在特区建制派内部,所谓“忠诚的废物”说颇有市场当作何论⁈
必须指出,“建制派”是过往政府部分人炮製的政治标籤,旨在模糊爱国爱港统一战线的政治原则。爱国爱港阵营,包括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以及九七前受港英垂青但支持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治团体和人士。
九七后,两部分的共同立场,是在香港特区政制发展上接受中央领导。两部分的重要差异,是对待国家执政党的态度。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尊重而且遵从中央对香港特区实施全面管治权。
另一部分至多表示尊重而不愿意表示遵从国家执政党。他们看不起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担心在新选举制度下传统爱国爱港中坚力量将佔立法会主导地位,将产生行政长官而妨碍他们的政治利益。於是,不要“忠诚的废物”,中央应放手让香港自己选举行政长官等观点,在特区建制派内部不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