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哲学思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g
guxiaojun
楼主 (未名空间)


落后的哲学思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哲学·四千六百零七
 
  为在〈顾晓军长跑到玄武湖(视频)〉中与读者朋友们开个玩笑「早知道晚年好过,我就不过青年、中年……直接过晚年」,我铺垫了句「日子终于好过些了」,谁料,立马被现实掌嘴,遭遇到了点麻烦。
  不去扯麻烦,而说人、真骄狂不得。因为,正如我在〈行为是种哲学〉中,回答自己的提问「因早出生个把月而多受到一点教育、毕业后的收入更多,就凭这一点、就定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吗?」时所说的「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人生的变数太多。」
  而由上、由〈这3名美国人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我的〈以为我和一台
经济学家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想到「落后的哲学思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这3名美国人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文中,对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的原始表述是:「是否受教育时间越长,人一生的收入就会越多。他从学龄着手研究。以日本为例,按小学入学时间看4月出生的孩子与3月出生的孩子到毕业的受教育时间相差大约1年。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利用这个差异,收集孩子的数据并得出了结论:受教育时间越长,毕业后的收入越多」。而入学孩童及年龄分界的问题,在中国也存在。
  于此,想早入学具有普遍性,因此入学孩童年龄分界是全球性、硬性、不得不为之的。而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的研究反而值得考究,因为这样的研究起码取证为10年
,10年都嫌少,因经济的潮起潮落的周期可能更长。而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的研究
,如果落在某经济周期的谷底或峰值上、及在爬坡或下坡中,就都不具有概率的意义。  在中国,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早一年入学,可能正好得下乡插队;晚一年入学,可能正好可以分配工作。这样,早一年入学就不可能、也没法「受教育时间越长,毕业后的收入越多」。
  除入学受经济周期及政策影响外,就是我说的「人生的变数太多」,因此,这样的研究、于经济学就没有意义——因,这不是经济学中的规律,甚至都不具备某种概率。  相反,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的这项研究,没有考虑到设法剔除济周期及政策对
其的影响,这恰是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的研究的巨大的短板,也是没法与我的「经
济学『时代指数』理论」同日而语的、最重要的地方。
  我的「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讲的是:比如,某地,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说比当初发展了一倍或两倍。这是不是事实呢?是。然而,这在经济学中、没太大意义。经济学要研究的,是你比整个世界超前发展、与超出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因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的发展已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了;你与世界同步发展的那部分,研究价值不高,而真正值得好好研究的、是你超出世界发展的那一部分。
  这,就是我的「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也是我的现代哲学思想。而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剔除该剔除的部分的、现代的哲学思维,因此
、他是落后的。
  其实,落后的哲学思维普遍存在,在高学历及「尖端」研究者中也普遍存在。如,202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戴维·卡德,竟与舒亚·D·安格里斯特是一样的。
  〈这3名美国人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对戴维·卡德的表述,是「具有
代表性的领域是劳动经济学,戴维·卡德以研究最低工资而闻名。他在199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针对在同一时期提高了最低工资的州和保持最低工资不变的州,收集了有关快餐店雇用变化的数据。按照当时的经济学理论,如果提高最低工资,经营者会因厌恶成本增加而减少雇用。戴维·卡德等人比较了两个州相同业态店铺的数据,发现雇用并未减少」。
  一般人认为,提高最低工资必因厌恶成本增加而减少雇用员工;而戴维·卡德发现、并用两个州的数据证明快餐店不这样,这无疑是可取的。然,快餐店是直接且明显地与生意挂钩,而利益链条较长的行业未必也这样。因此,快餐店的数据不足以完全证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会影响减少雇用员工;何况,以两个州的数据为标本,也较具偶然性。  如此,把这称作「劳动经济学」、是不是也有点「整词儿」的意味呢?更何况,这也缺少经济学中的规律的境界。
  显然,戴维·卡德与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一样——急着证明某些东西,在「剔
除」思维上远远不够。而这,与我思考问题的的方法相比,也恰就是哲学思维的落后。  以上用本年度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思维方式,从学术领域证明本文命题——落后的哲学思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褒奖学术的人们呢?
  首先,今年戴维·卡德、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吉多·W·因本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可以证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们的哲学思维、并不比这些获奖者们更高明,甚至还不如,也还要落后。
  其次,再看看诺贝尔和平奖一贯奖给各国政治家、世界组织及维权记者等,就可知其之落后。各国政治家和世界组织,这、需要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们吗?这样的判断,不连小学生都可以做?而奖励维权记者一类,这哪是奖励和平?这不分明是奖励对立吗?  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奖励的都是各国作协或笔会提名的作家,而不是民间的;这不就是奖励「主流文学」吗?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早几百年颁发,那不就是奖励宫廷文学?  宫廷文学,需要奖励吗?而更重要的,奖励宫廷文学、这是诺贝尔先生的遗愿吗?  我论述过,行为是种哲学。而从分析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学术思维入手,与世界各科之最高奖项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经济学的评委们的思维来看,难道这不正是——落后的哲学思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吗?
 
              顾晓军 2021-11-21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