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香港作为自由港,以致瘾的鸦片贸易发家,本来就是以一国之屈辱、全民之健康为代价。这要是算自由平等之始,是不是极度的自私、白眼狼和唯利是图?港英政府不抽税,是英商谋取一己之最大利益,非为香港计;众英国官员眼里的香港“small, barren, unhealthy and valueless”,是“a horrid place, inferior to Sierra Leone for the fact of its being less healthy, less amusing and less near England”。为扩大利益,英人再得寸进尺地占九龙,占新界。把这样的殖民侵略史打 扮成自由民主之花,还是出于一位史学家之口,还有没有基本的尊重事实的学者操守了?殖民现被万人所指,各地都在去殖民化,搞民族独立;唯独香港反其道而行之,还有政客为之张目,真是世间百态,人各为己。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对去世的人本该报以温情的怀念;很抱歉的是我本来并无多少怀念,只是多事地上网找余英时的去世新闻,看到BBC中文版的报道,内心又奔腾起来。新闻引用余的学生、台
湾中研院士王汎森的话,说“余英时对自由民主的坚持一生未改,坚持反共,对台湾的自由民主关心”;引用另一台湾教授陈芳明,说余英时支持台湾,支持香港,“总是在关键时刻发出正义之声”;再引用台湾中研院副院长黄进兴,说余英时“极度厌恶共产的政权”,深受大陆媒体和民间的喜爱;还引用六四流亡者苏晓康、王丹……
BBC英文版还没那么露骨,中文版怎么成了如此赤裸裸的民运传声筒?我以前有个朋友
还是负责BBC中文版面的,当时的中文部似乎没什么人,就她一个做牛做马,几乎什么
新闻都要她写似的。BBC名气大,工资却不高;她也颇为犹豫何去何从。看这篇余英时
新闻之后的社评撰写人是“BBC中文新闻总编吴薇”,不是我以前那位做经济新闻的朋
友。想来BBC中文部扩大了。
BBC还贴了余英时去世前半个月给中大同事周保松写的信:这封信比台湾及海外人士的
政治语言更让我吃惊。周在2021年6月24日《苹果日報》刊登最后一期之时,出于悲愤
,给余英时写了长信,连同最后一份《苹果》寄去普林斯顿。余英时手书传真回复,又在7月16日亲自空邮原信。信中一句“香港自开始(1843)便享有自由,不在专制王朝
手中”,让我震惊于一生研究自由主义和知识分子自由精神的历史学家,原来是把殖民当作自由的?!
我知道不少香港人怀念殖民时代,反占中时在前港督府跟前挥舞英国国旗要求回归。不过我总以为他们怀念的是稳定发达的殖民时期后期;完全没想到他们是把1843(或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首次割让港岛的殖民开端视为自由的开端的;更没想到让我开了这个眼的,是一位享誉学界的史学泰斗。
为了理解史学家心目中的殖民即自由,我看了看维基的香港开埠史、香港割让等词条。英式殖民相对其他如日式殖民确实更人道:签订《南京条约》的首任港督宣布各国自由免税贸易,尊重华人习惯;建立行政局、立法局和法院,制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建设公共交通和设施;推行教育……不过殖民毕竟是殖民:总督由英国任命,官员全是英人,近四十年后才有第一位华人议员;华人与洋人住地严格分离,华人居住区卫生差,闹鼠疫;监狱里的华人和洋人也分开囚禁,待遇迥异;媒体批评高官也要被停刊;博物馆等高雅之地禁止华人入内;图书馆只让华人在指定时间使用……
尤其是,香港作为自由港,以致瘾的鸦片贸易发家,本来就是以一国之屈辱、全民之健康为代价。这要是算自由平等之始,是不是极度的自私、白眼狼和唯利是图?港英政府不抽税,是英商谋取一己之最大利益,非为香港计;众英国官员眼里的香港“small,
barren, unhealthy and valueless”,是“a horrid place, inferior to Sierra
Leone for the fact of its being less healthy, less amusing and less near
England”。为扩大利益,英人再得寸进尺地占九龙,占新界。把这样的殖民侵略史打
扮成自由民主之花,还是出于一位史学家之口,还有没有基本的尊重事实的学者操守了?殖民现被万人所指,各地都在去殖民化,搞民族独立;唯独香港反其道而行之,还有政客为之张目,真是世间百态,人各为己。
另外,对英式殖民的好,我也有存疑。我喜欢新界和离岛的山,喜欢在菜场或山里碰到的朴实的平民;但香港的都市生活让我格格不入,常感非人化。写字楼里的港人说一口机器人式的英语,吐字用词都很机械化和程式化。学校搞研究非常短视,重在拿
funding、出成果,搞得人每天忙于填表,脑筋花在各种申请和申报上。学者们宴会不
断,觥筹交错,热衷交际拉关系……
或许是因为我一介学生,思想单纯;从国内到香港落差又大,由是生出理想主义的愤激。或许天下乌鸦一般黑;学术环境的好坏或许只取决于你身边的几个至关重要的人,我应该庆幸国内的校园给了我一个相对纯净的永久的精神乐园。或许以后有机会,我应该再去香港住一阵,听听香港朋友的想法:那些曾在杭州岳庙一起慷慨激昂地高唱《满江红》的同学、老师、学生,何以今日都走向抗议的街头?
附BBC中文报道余英时逝世的新闻: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8107149
及余英时信件原文:
2021年7月13日
保松先生:
收到赐寄报纸最后一日绝版以及先生大作等,不但感谢而且感动。
香港情况向民主自由相反的方面进展,我早在NY时报(《纽约时报》)、电视等媒体上注意到。在短时间内,大概不易改变,但我始终相信:人类文明正途不可能被少数自私自利的人长期控制。香港自开始(1843)便享有自由,不在专制王朝手中。以香港人的觉悟程度而言,也决不甘心作奴隶或顺民。但人的主观奋斗是极重要的,决不能放弃。
我完全同意先生信中一段话:“但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继续作一点事。”即以此语互相勉励吧。
余英时 手上
wh,老师,同学,
这一段儿,
&&&&&&&&&&&&&&&&&&&&&&&&&&&&&&
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可能能够能,这么看。。。@@[email protected]@。。。:))。。。----
先贤之一,钱穆,说的意思,是,譬如===
俺从小,就,受了,四书五经,等等,传统文化,等等,的,毒害,和,腐蚀,等等,程度,极深极深极深!!~~。。:((555。。。:))。。。
后来,俺,终于,成长起来了,年老成精,皮糙肉厚,
对敌人的糖衣炮弹,con,欺骗,一律,糖衣留下,炮弹变卖了。。:))。。
(eh~~,吃了,不知道,多少,Smurfs,蓝精灵,
欧布,
喝了,是,喝了,不知道,多少,Smurfs,蓝精灵,汤。。。:))。。。
和,
吃了,不知道,多少,人参果,
吃了,不知道,多少,喜洋洋,懒羊羊,羊羊羊,小羊羔。。。
了了了。。。:))。。。
====就是,阿滋猫,猪八戒,灰太狼,
吃了这么多,喝了这么多,也都成精了八??~~。。@@[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总之,之总,
类似的手法,好像,敌人们,曾经,在,shot (野水横木), 等等,同学们,老师们的
身上,使用过,
结果,被,shot (野水横木), TA们,一一,化解,变卖了,变现了。。。:))。。。
(2021-11-10#2224)
看看,shot (野水横木), 这家伙,
eh~~,
看看,shot (野水横木), 等等,同学们,老师们,
现在,动不动,就,在,mitbbs军版,
运用,增值花木兰,eh~~,增字儿花木兰,等等,手法,方式,方法,
在,mitbbs军版,交流,一些,点穴,等等,的手法。。。,
潇洒的不行~~。。。@@[email protected]@。。。:))。。。
(2021-11-10#2226)
另外(1),
看到,你的帖子里面的,钱穆先生,
记得,钱穆先生,TA们,好像是,和,张其昀,先生TA们,一起,在香港开办了某一个书院,然后,去查。。
结果,看到注意到,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这是,我们年级,90级,1990年,上大学,入学的内几天,甚至,内天。。。好像
??~~啊??!!~~。。。@@[email protected]@。。。:((555。。。
===顿时,感到,是不是,又是,被,我们年级的,霉脸垃圾灾星瘟神,们(譬如说,
俺。。:((555。。),给,hai4。。。的。。。
。。。@@[email protected]@。。。:((555。。。
(2021-11-10#2231) - (2021-11-10#2232)
另外(2)
然后,查看到,注意到。。。,先贤之一,张其昀,先生,
张其昀(1901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
这,也是,在,内几天,1985年,8月的,内几天。。??~~啊??!!~~。。@@[email protected]@。。:((555。。
===而且,先贤之一,张其昀,先生,参与创办了,好几所,学校,好像??~~。。@@[email protected]@。。
(2021-11-10#2234-2235) - (2021-11-10#2242) - (2021-11-10#2244-2245)
另外(3)
再然后,
今天下午,跟俺们家的内仨熊瞎子内仨牢头狱霸内仨大妈,报到、汇报、biao zhong
xin。。。的时候,
海吹,说,想要,记写,给你的这个帖子的回帖,
然后,在那儿,打开这个网页的时候,在,#2021-11-10#1450 GMT,
方才,看到,注意到,你的帖子里面的。。。开头,第一段儿,里面的。。。
&&&&&&&&&&&&&&&&&&&&&&&&&
余
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
&&&&&&&&&&&&&&&&&&&&&&&&&
也是,在,八月??~~啊??!!~~。。。@@[email protected]@。。。:((555。。。
总之,之总,
这些。。。@@[email protected]@。。。:((555。。。
此致,
敬礼!~
问好~~。。:))。。
王天舒
#2021-11-10#2212-2243-2245-2246 GMT.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去世前写的信:“香港自开始(1843)便享有自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3 08:04:00 2021, 美东)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
。。。。。。。。
&&&&&&&&&&&&&&&&&&&&&&&&&&&&&&&&
(2021-11-10#2212)
你是说钱穆是打不死的小强?哈哈。那是他80岁时回忆父母和师友写的散文,很多师友大名鼎鼎,看他们的彼此交往也很有趣;而且古文常常寥寥几笔,非常传神。只是他一边写这些老师朋友怎么厉害,一边或明或暗地衬托自己的更厉害,实在没有儒家的自谦。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性情有变。shot是一以贯之,呵呵。
你是90级的呀。你如果不是在台湾读书,钱穆的去世就跟你没关系,哈哈。他多半是被陈水扁气死的。他本来住在蒋介石蒋经国给他造的国学大师别墅里,后来陈水扁当台北市长时说这房子是国家财产,要他搬出去。他忍气吞声地搬走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他老婆在搬走时发了个公告,说台湾尊重学者的传统时代到此结束。
张其昀不认识。余英时是8月1日去世的。果然都是8月走的,是不是夏天太热了。
【 在 BiggeyIssue (出大事儿了..(可算)出大事儿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wh,老师,同学,
: 这一段儿,
: &&&&&&&&&&&&&&&&&&&&&&&&&&&&&&
: 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
: 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
: 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
: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可能能够能,这么看。。。@@[email protected]@。。。:))。。。----
: 先贤之一,钱穆,说的意思,是,譬如===
: ...................
这些人以前都没听说过。挑战这种去世前几天脑子里还在想着邪不胜正的人,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
: 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
: 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
: 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
: 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
: 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
: 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
: 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
就是觉得香港的整套反中理论已经成熟到根基了……
这些儒家大师我以前也没听说过。后来看他们的文章也兴趣寥寥。钱穆的回忆文我最初看的是英译版,很好看,低调,睿智,充满人情味。没想到看中文原版的感觉完全不同,真让人非常感慨。
【 在 babolat (Aeropr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人以前都没听说过。挑战这种去世前几天脑子里还在想着邪不胜正的人,还是很需
: 要勇气的。
这套理论何止反中,简直是反智。英国人的布局能力还是让人叹为观止,史上第一搅屎棍啊。
我儒家每到思维碰撞的年代总有一些自恨到骨子里的人彻底投敌,这是为什么呢?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觉得香港的整套反中理论已经成熟到根基了……
: 这些儒家大师我以前也没听说过。后来看他们的文章也兴趣寥寥。钱穆的回忆文我最初
: 看的是英译版,很好看,低调,睿智,充满人情味。没想到看中文原版的感觉完全不同
: ,真让人非常感慨。
拜读大作感慨良多。这几位所谓今之名儒的名字似乎听说过,但是没读过他们的传世文章,也无法估量其人生成就。名气其实无外乎就圈子罢了,几个人你吹我捧,再有一些门生故旧可以在媒体和衙门为之摇旗呐喊,慢慢的就仿仿佛泰山北斗一样。指望某些从小就受着奴化教育的洗脑认为做狗比做人要好的人能有操守,似乎没有这样的道理。
香港人怀念殖民时代的根本原因还是落差。当年虽然是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但是跟大陆仔比起来还是很有优越感的。现在呢?自然各种怨念。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
: 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
: 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
: 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
: 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
: 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
: 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
: 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
我也觉得香港学界真的就是个觥筹交错、你吹我捧的小世界。余英时在美国住得长,在海外汉学界名气更响些。埋头做学问的人还是很让人敬佩的,不过在学问之外指手画脚就不太让人佩服了。我也啃不下儒家的书,对儒士们信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还是有点怀疑的,感觉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会有这些为香港请命的自我感动者。我更喜欢葛兆光说的,做学问就是个智力游戏而已,脑力健的人喜欢玩,可也并不比别的工作更高尚或怎么。葛兆光和余英时交情颇好,给余英时写过悼念文章。葛自视还是很高的,不过行事比较低调,也没见他发表过什么政见。
不知道香港的奴化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照说钱穆时代还是挺有脊梁的。钱穆办新亚书院时既公开反对大陆的共产党,也不拿香港殖民政府的钱,两三个人白手起家真不容易。钱穆后来被蒋介石的再三慰问感动,接受蒋介石个人名义的资助,但也不肯把学校搬台湾去。再后来得到美国捐助,也事先声明美方不得过问学校内政。不过儒家观念本身讲顺从,大概容易培养顺民。
也同感香港以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现在没有了,不免不平衡。就像美国人以前眼里的华人都是长辫子的苦力,也对现在西装革履、抢他们饭碗的华人不能适应。
【 在 centaur (惟唐而已) 的大作中提到: 】
: 拜读大作感慨良多。这几位所谓今之名儒的名字似乎听说过,但是没读过他们的传世文
: 章,也无法估量其人生成就。名气其实无外乎就圈子罢了,几个人你吹我捧,再有一些
: 门生故旧可以在媒体和衙门为之摇旗呐喊,慢慢的就仿仿佛泰山北斗一样。指望某些从
: 小就受着奴化教育的洗脑认为做狗比做人要好的人能有操守,似乎没有这样的道理。: 香港人怀念殖民时代的根本原因还是落差。当年虽然是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但是跟大陆
: 仔比起来还是很有优越感的。现在呢?自然各种怨念。
忘了问,还有哪些自恨的儒家?新文化运动?那时候是被老外打惨了。
【 在 centaur (惟唐而已)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套理论何止反中,简直是反智。英国人的布局能力还是让人叹为观止,史上第一搅屎
: 棍啊。
: 我儒家每到思维碰撞的年代总有一些自恨到骨子里的人彻底投敌,这是为什么呢?
南宋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之后儒家的脊梁就已经断了。清初还好,范文程虽然是开国重臣,不过一介秀才,很难代表名儒,倒是人称“当代文章伯”的钱谦益却趟出了曲线救国的路线,直到三百年后还有“慷慨歌燕市”的兆铭同志效仿。那个年代不少人是相信“大东亚共荣圈”这套理论的,或者笃信德先生和相信中国的出路在于完全西化,所以太祖立国之初曾说“越有文化越反动”,然后把一堆象牙塔故纸堆里的文人扔到乡下牛棚去。到了如今,不仍然还有一大堆的公知民记喋喋不休的鼓吹西方的好?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忘了问,还有哪些自恨的儒家?新文化运动?那时候是被老外打惨了。
儒家如果我们只看他们的政治倾向,就是最典型的精英治政论。但至少儒家的诸多信条当中有一点,君子不言利,就比当今世界别处的精英集团要高尚得多。我不怀疑如果我们能够回归一些儒家的传统价值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但可惜的是孔老二是我们自己给批倒的,再立起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多学术界的大咖,政治上跟白痴一样,这其实也正常,人的精力有限,在某方向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必然别的地方会有疏漏。
香港的事情很复杂,以英国史上第一搅屎棍的人设,经过13年(84到97)的准备交还给我们的必然是一个畸形和残缺的香港。我了解的只是一点点皮毛,这个帖子里总结了很多(估计也是抄来的),姑且看看:
https://blog.dwnews.com/post-1139645.html
那个白名单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不是完全不可能,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有覆盖面非常大数量非常多的人不约而同的在香港回归的20年后仍然对大英主子摇尾乞怜。而且中小学教科书亲英亲美反中反共的内容悄无声息的应用了20年,基础教育领域相当大比例的教员居然可以不被干涉的进行反中反陆的反智宣传,这件事也是细思极恐。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觉得香港学界真的就是个觥筹交错、你吹我捧的小世界。余英时在美国住得长,在
: 海外汉学界名气更响些。埋头做学问的人还是很让人敬佩的,不过在学问之外指手画脚
: 就不太让人佩服了。我也啃不下儒家的书,对儒士们信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还是有点怀疑的,感觉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会有这些为香港请命
: 的自我感动者。我更喜欢葛兆光说的,做学问就是个智力游戏而已,脑力健的人喜欢玩
: ,可也并不比别的工作更高尚或怎么。葛兆光和余英时交情颇好,给余英时写过悼念文
: 章。葛自视还是很高的,不过行事比较低调,也没见他发表过什么政见。
: 不知道香港的奴化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照说钱穆时代还是挺有脊梁的。钱穆办新
: 亚书院时既公开反对大陆的共产党,也不拿香港殖民政府的钱,两三个人白手起家真不
: 容易。钱穆后来被蒋介石的再三慰问感动,接受蒋介石个人名义的资助,但也不肯把学
: ...................
你小看钱穆了。现在中共的说辞“中国才是真正完全的民主国家”。这个最初始的根子其实是来自老钱,他的原话是“中国的政治精英统治圈子从来都是对民众开放的”。你想进来考试就可以了,这个比欧洲又早,又先进。
他只是反对满清,反对中共,认为这俩都背离了中国传统的政治理想。但是中共自己不这么认为。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
: 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
: 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
: 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
: 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
: 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
: 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
: 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
余英时这样老一辈的知识分子,粉西方甚至暗地里粉殖民,其实都是一个叫做survival bias的受害者。
比如英国治印,让印度这个耕地富庶的国家发生大饥荒,饿死N百万,死人是不会说话
的,也没有权力写历史,当然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光鲜的,这些东西被余老们学到了。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来惭愧,香港中大的朋友贴了一张上周六中大举行余英时追思会的照片,我才知道余
: 英时八月在普林斯顿去世,享年91,也是高寿了,和今天去世的李泽厚同龄。
: 恕我不敬,这两位的文字风格碰巧都不是我的菜。李泽厚论美学枯燥乏味,反衬出朱光
: 潜的清朗灵气。余英时、钱穆和饶宗颐等人在港台和海外的名气是不是比在大陆更响,
: 我在国内时没怎么看过他们的文章,当然也是因为隔行如隔山;在香港尝试看了几次,
: 字里行间都是从儒家传统到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术语,烦琐堆砌,面目无味,既隔又膈,
: 废然弃之。而且几位似乎都有一副自视极高的优越架子。钱穆古稀之年的回忆文章动不
: 动就是我考试得第一,我的文章名动江东,某某名人对我一见倾盖,青眼有加——每隔
: 几页一得瑟,看得我一边内心万马奔腾地呐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一边对德隆望重
: 的国学大师如此热衷于自吹自擂感到极其不可思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