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的序言

g
guvest
楼主 (未名空间)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的基本著作。查閱大陸,台灣,日本各版本。多數沒有包含徐愛下面這個序言。在心學書籍中,也未見到對下面這個序言的分析。所以略作總結,有備無忘。

早先閱讀王學書籍。存有一個疑惑。心學的要旨之一,在於知行合一,那麼原理上來說,這個學問就只能通過師徒互動來傳授和掌握。如此,作為文本的心學典籍如何能夠成立?這個序言探討了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問題是成立的。王陽明自己的觀點,確實與我的看法一致。王陽明認為,傳承學問,和中醫治病類似,開藥房,對人要有加減。與弟子朋友的對話,是在磨練和砥礪中積累修為功夫的過程。對有所成就的人而言,這些內容反而是害人的負擔。

徐愛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王的話裡有個circular causal。道理要依個人的情況加減
,才是真知。那上面這段話本身亦不可拘泥。孔子和子貢呆一天也不怎麼說話。與顏回一起就可以高談整日。所以把王陽明和弟子們的對話輯錄,是否對我是有用的,不可拘泥與王陽明上面這段話。理想情況下,當然是與先生一起砥礪學問最佳。但是師徒傳授的條件並非人人可得。沒有老師在一起的時候,為了學問不退化,警惕自己不墮落,有書是必要的。然後徐愛又強調:讀者切不可讀書只學到buzz words,入耳出口,不體於
身。不然,我就成了罪人。

這兩段話,義理精當,思辨嚴格。但是似乎自古至今,這個序言沒有被足夠的強調。市面上的中文,俗見都以為華夏哲學不嚴密。但是幾百年後,例如《存在與時間》最前面一部分講他的框架的形式規定,解析作者要用到的circular casual,其嚴格性最多也
就與此相若。

Ref: 原文如下: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爱既备录先生之教,同门之友有以是相规者。爱因谓之曰:“如子之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生之意矣。孔子谓子贡尝曰:‘予欲无言。’他日则曰:‘吾与回言终日。’又何言之不一邪?盖子贡专求圣人于言语之间,故孔子以无言警之,使之实体诸心以求自得;颜子于孔子之言,默识心通,无不在己,故与之言终日,若决江河而之海也。故孔子于子贡之无言不为少,于颜子之终日言不为多,各当其可而已。今备录先生之语,固非先生之所欲。使吾侪常在先生之门,亦何事于此。惟或有时而去侧,同门之友又皆离群索居,当是之时,仪刑既远而规切无闻。如爱之驽劣,非得先生之言时时对越警发之,其不摧堕靡废者几希矣。吾侪于先生之言,苟徒入耳出口,不体诸身,则爱之录此,实先生之罪人矣;使能得之言意之表,而诚诸践履之实,则斯录也,固先生终日言之之心也,可少乎哉?”录成,因复识此于首篇以告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