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杖期夫……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7年9月1日 20点7分 PT
共 (4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w
wh
接近 8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刚看到李昌钰探长的太太病逝。讣告附图(看不清楚的可以点击文末附件放大看):
这是标准台湾讣告吗?这么文雅,几乎看不懂……从右到左google了半天,还剩一个疑问未解:“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以下分享几个google成果:
“先室宋妙娟女士恸于2017年7月31日深夜病逝于Yale New Haven医院距生于1939年4月16日享寿七十有八岁”
我以为“距”字不通呢,按现代汉语用法是“距某时/某地有多少时间/距离”吧。
Google才知道“距生于”是个固定词组搭配,后面常跟“享年X岁”,是虚岁的意思。
——不过若论虚岁,宋女士是79吧?
“姻 亲 戚 友 学 寅”
查得讣闻中常用“叨在 姻世亲寅学友乡党团社戚族宗”等,每个字释义如下:
姻:婿家
世:父辈
亲:媳家
寅:同事
学:同学
友:朋友
乡:同乡
党:父辈外的同辈
团:一般组织
社:宗教单位
戚:姻、亲之外的亲人
族:同庄(或同籍)的非同姓族人
宗:同祖宗者
“杖期夫”
——太难了,立马联想到拄着拐杖的老头子……妻入门后,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丧,妻死,夫称“杖期夫”;妻入门前,丈夫的父母或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丧,妻
死,夫称“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称不杖期夫)。
“服内”
更标准的写法是“福内”吗?因为查到五服应该写成五福:一福为兄弟姐妹、父辈(包括姑姨叔伯等有血亲的)、祖父辈(也包括姑祖叔爷姨祖有血亲的)、曾祖、高祖五辈,在高祖旁支的另五个福帮称为五福,五福之内的兄弟姐妹应该拜一个祖宗。五服本来是指亲人之间的丧服,一般是上5代、下5代(都包括自己),是表明与自己关系远近的一种标志。说出了五服就不再穿孝了,其实就是指出了5代,也就是只5辈人。跟你在同一辈上的人,如果不是同一个高祖,就算是出了五服了(从己身往上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
最后还闹了个笑话:有谁跟我一样把“恳辞”看成“怒辞”的吗……
f
feitian
接近 8 年
2 楼
杖其夫对未亡人啊,中国古代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现在日本经常用
怒辞?怼辞?
想起少马爷的相声《白事会》
S
SilverBlade
接近 8 年
3 楼
这样的修辞有专门的辞书。不是什么古物。大约清朝以来的东西。很多年前在琉璃厂见过。不过没买(买了也早没了)。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f
feitian
接近 8 年
4 楼
期待啥?复活吗?感觉这个杖其夫很不像古人会用的词
【 在 SilverBlade (月色如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修辞有专门的辞书。不是什么古物。大约清朝以来的东西。很多年前在琉璃厂见
: 过。不过没买(买了也早没了)。
: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
: 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f
feitian
接近 8 年
5 楼
(1)杖期(ㄐㄧ)夫:妻入門後,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喪,妻死,夫稱「杖
期夫」
(2)不杖期夫:妻入門前,丈夫的父母,或丈夫的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喪,妻
死,夫稱「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稱可不杖期夫)。
(3)反服:兒子死,父親尚在,反為其子之喪持服,謂之反服。
(4)反服姑:嫁進門了就是夫家的人,將來是可以上公媽牌位的,所以若夫先亡,而後
妻亡又沒子嗣,主事者只剩下翁姑的話,就是你所寫的/反服翁/反服姑
另外一些可能看到的字眼解釋提供參考
孤子:母親健在,父死,稱「孤子」。
哀女:母親仍在替父辦喪
哀子:父親健在,母死,稱「哀子」。
孤哀子:父母親皆死,稱「孤哀子」。
棘人:父或母喪時,自稱「棘人」
yahoo。奇摩上的介绍
杖期(ㄐㄧ)夫:妻入門後,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喪,妻死,夫稱「杖期夫」
不杖期夫:妻入門前,丈夫的父母,或丈夫的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喪,妻死,夫稱「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稱可不杖期夫)。
未亡人:夫死,妻自稱「未亡人」。
承重孫:本身及父,俱系嫡長,父先死,現服祖父母之喪使用。以其承宗祀的重責,故稱。
抆(ㄨㄣˋ)淚:久哭而掩淚,比拭淚為重。
稽顙(ㄑㄧˇㄙㄤˇ):遭三年之喪的人,居喪拜賓客時,雙膝跪下,頭額觸地,稍稽留。
護喪:治喪之家,以知禮能幹的家長或兄弟一人,主持喪事。
諱:稱已死尊長之名。
封翁:因子孫貴顯而受封典的父祖,亦稱封君。後為泛稱人父的敬辭。
權厝(ㄘㄨㄛˋ):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含殮:含為含玉於口。殮(ㄌㄧㄢˋ),入殮,納死者於棺。
匍匐奔喪:匍匐(ㄆㄨˊ ㄈㄨˊ),急遽貌。奔喪,從遠方奔赴親喪。
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引為布引,亦稱紼(ㄈㄨˊ)。
告窆:將下葬時訃告親友。窆(ㄅㄧㄢˇ),將靈柩葬入墓穴。
合窆:將已死父母同葬一墓穴之中。
治喪子:在喪期內稱「孤子」、「哀子」或「孤哀子」,已除服再行葬體稱治喪子。
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之喪持服。
斬衰:五服中最重要的,子女對父母之喪服三年。以最粗生麻布製成,不縫邊緣者為斬衰,衰,音ㄘㄨㄟ,喪服。
齊(ㄗ)衰:以熟麻布製成而縫邊緣的喪服。
提供參考
f
feitian
接近 8 年
6 楼
杖期这个词在朱元璋的孝慈录序里隐约提到过
f
feitian
接近 8 年
7 楼
传说孔子弟子著《礼仪· 丧服》
《喪服》篇上所說的服制主要有八:斬衰三年、齊衰三年、齊衰杖期、齊衰不杖期、齊衰三月、大功、小功、緦麻。除此之外,五服之餘還有一個坦免。而五服之內的喪服,如大功之服中又有細分。其名目和服喪對象本禮經《喪服》篇之說,大略整理如下:
(斩衰最隆重,然后是齐衰,包括)
(二)、齊衰杖期。《喪服》:「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期者。」簡稱「齊衰杖期」。父在為母、夫為妻、出妻之子為其母服之;喪服與齊衰三年全同,但喪期為期年(一年)。
(三)、齊衰不杖期。「不杖,麻屨者。」簡稱「齊衰不杖期」。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女子嫁後為其父母、婦為舅姑、夫為妻、祖父為嫡長孫等服之。
與以上兩種喪服的主要差別是「不杖」, 麻屨,其餘均同,故省言「期」。其餘均同
。
https://kknews.cc/culture/lxgl29.html
f
feitian
接近 8 年
8 楼
老实说,这种东西还是随历史进博物馆比较好
m
machineman
接近 8 年
9 楼
it's just 发文模板 ya....
i
ilvch
接近 8 年
10 楼
学习了
a
archers
接近 8 年
11 楼
有点意思。
w
wh
接近 8 年
12 楼
日语有“杖期夫”?我正想看看日本的讣告是怎样的,是不是也这么讲究形式。
放大看就能看清楚不是“怒辞”,不过乍看真的很像……
少马爷是马三立?youtube上有马三立王凤山的白事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9H6RqxoYc
vhttp://www.youtube.com/v/K_9H6RqxoYc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杖其夫对未亡人啊,中国古代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现在日本经常用
: 怒辞?怼辞?
: 想起少马爷的相声《白事会》
f
feitian
接近 8 年
13 楼
是的。因为他是马三立先生的儿子,所以江湖人称少马爷
youtube上他的段子还有不少,除了和黄族民合作的段子,还有早期和谢天顺的精彩段
子,每个我都听过很多边。以前在康州上下班开车时都反复听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正想看看日本的讣告是怎样的,是不是也这么讲究形式。
: 放大看就能看清楚不是“怒辞”,不过乍看真的很像……
: 少马爷是马三立?youtube上有马三立王凤山的白事会: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9H6RqxoYc
: vhttp://www.youtube.com/v/K_9H6RqxoYc
w
wh
接近 8 年
14 楼
如果杖期是依仗期待,那么不杖期是不依仗期待?不大对哦。
还有“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 在 SilverBlade (月色如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修辞有专门的辞书。不是什么古物。大约清朝以来的东西。很多年前在琉璃厂见
: 过。不过没买(买了也早没了)。
: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
: 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B
Busywithbaby
接近 8 年
15 楼
赙-赙仪
参加丧礼时,给家属的仪金。
我们广东人叫“白金”。
这个讣告,是殡仪标准格式的;
按照逝者的宗教信仰,年纪和发讣告的人来登载。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杖期是依仗期待,那么不杖期是不依仗期待?不大对哦。
: 还有“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w
wh
接近 8 年
16 楼
查到了查到了:
杖是哭丧棒,居丧时手持的白棒;
期是特指一年之丧(c.f.斩衰是三年;齐衰1-3年,包括期;大功7-9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
服期丧的人中,父在为母、夫为妻、出妻之子为其母服丧的人按规矩要用杖,此谓杖期,全称是齐衰杖期;
不需要用杖的则称不杖期,全称是齐衰不杖期,包括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女子嫁后为其父母、妇为舅姑、夫为妻、祖父为嫡长孙服的丧。
以上见于《仪礼·丧服》篇,传为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是丧服制度的经典文献:
https://kknews.cc/culture/lxgl29.html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杖期这个词在朱元璋的孝慈录序里隐约提到过
w
wh
接近 8 年
17 楼
哈哈,我找到的也是这个台湾网站。看来台湾比大陆更讲究这些礼仪。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传说孔子弟子著《礼仪· 丧服》
: 《喪服》篇上所說的服制主要有八:斬衰三年、齊衰三年、齊衰杖期、齊衰不杖期、齊
: 衰三月、大功、小功、緦麻。除此之外,五服之餘還有一個坦免。而五服之內的喪服,
: 如大功之服中又有細分。其名目和服喪對象本禮經《喪服》篇之說,大略整理如下:: (斩衰最隆重,然后是齐衰,包括)
: (二)、齊衰杖期。《喪服》:「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期
: 者。」簡稱「齊衰杖期」。父在為母、夫為妻、出妻之子為其母服之;喪服與齊衰三年
: 全同,但喪期為期年(一年)。
: (三)、齊衰不杖期。「不杖,麻屨者。」簡稱「齊衰不杖期」。為祖父母、伯叔父母
: 、兄弟、女子嫁後為其父母、婦為舅姑、夫為妻、祖父為嫡長孫等服之。
: ...................
w
wh
接近 8 年
18 楼
第一次看到这个模板,好奇……
【 在 machineman (来自秦安的器男) 的大作中提到: 】
: it's just 发文模板 ya....
w
wh
接近 8 年
19 楼
你听的是马三立还是马三立的儿子?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因为他是马三立先生的儿子,所以江湖人称少马爷
: youtube上他的段子还有不少,除了和黄族民合作的段子,还有早期和谢天顺的精彩段
: 子,每个我都听过很多边。以前在康州上下班开车时都反复听
w
wh
接近 8 年
20 楼
谢谢,我以为是个繁体字,原来本字就是这个,只是我不认识 :P 查到汉典的解释是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用于赙金、赙仪、赙赠。
这样的传统讣告在广东一带也用得不少吗?
【 在 Busywithbaby (努力加餐饭) 的大作中提到: 】
: 赙-赙仪
: 参加丧礼时,给家属的仪金。
: 我们广东人叫“白金”。
: 这个讣告,是殡仪标准格式的;
: 按照逝者的宗教信仰,年纪和发讣告的人来登载。
f
feitian
接近 8 年
21 楼
少马爷马志明,马三立先生的儿子
少马爷儿子马六甲应该也说相声,现在好像没什么名声
马三立先生声音不够洪亮,我听的不多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听的是马三立还是马三立的儿子?
w
wh
接近 8 年
22 楼
我只熟悉马季姜昆……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少马爷马志明,马三立先生的儿子
: 少马爷儿子马六甲应该也说相声,现在好像没什么名声
: 马三立先生声音不够洪亮,我听的不多
B
Busywithbaby
接近 8 年
23 楼
世界日报上有很多这种讣告。
印象中,国内现在并没有很多登讣告的习惯吧。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我以为是个繁体字,原来本字就是这个,只是我不认识 :P 查到汉典的解释是拿
: 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用于赙金、赙仪、赙赠。
: 这样的传统讣告在广东一带也用得不少吗?
f
feitian
接近 8 年
24 楼
马志明因为是马三立儿子,所以和侯耀文一样,在相声界里辈分很高。
马季还是宇宙牌香烟熟悉的,后来补听他他以前和刘宝瑞先生的《金刚腿》《办堂会》,还有相声电视剧《新桃花源记》
以前和冯巩搭档的刘伟也不错,后来不知道为啥不说了。赵炎好像算姜昆的师兄,当年也是极好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熟悉马季姜昆……
w
wh
接近 8 年
25 楼
国内讣告主要是亲友之间寄信或email吧,还有单位的公告。都很白话是吧,白纸黑字
,抬头是讣告,正文是时间地点人物,落款治丧人/委员会和时间,有时加盖公章。
【 在 Busywithbaby (努力加餐饭)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界日报上有很多这种讣告。
: 印象中,国内现在并没有很多登讣告的习惯吧。
w
wh
接近 8 年
26 楼
对,冯巩和牛群也较熟。这俩好像都淡出了?记得看到新闻一个包山种地,一个搞贫困地区的小学,都历经坎坷、坚持理想的样子。刘伟印象较淡。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志明因为是马三立儿子,所以和侯耀文一样,在相声界里辈分很高。
: 马季还是宇宙牌香烟熟悉的,后来补听他他以前和刘宝瑞先生的《金刚腿》《办堂会》
: ,还有相声电视剧《新桃花源记》
: 以前和冯巩搭档的刘伟也不错,后来不知道为啥不说了。赵炎好像算姜昆的师兄,当年
: 也是极好的
f
feitian
接近 8 年
27 楼
牛群刚出道“领导,冒号”时搭档还不是冯巩,后来牛好像去当县长什么的,冯巩现在改小品也基本每年都“可想死你们了”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冯巩和牛群也较熟。这俩好像都淡出了?记得看到新闻一个包山种地,一个搞贫困
: 地区的小学,都历经坎坷、坚持理想的样子。刘伟印象较淡。
w
wh
接近 8 年
28 楼
冯巩现在还上春晚?n年没看春晚了。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群刚出道“领导,冒号”时搭档还不是冯巩,后来牛好像去当县长什么的,冯巩现在
: 改小品也基本每年都“可想死你们了”
f
feitian
接近 8 年
29 楼
为啥不陪小朋友们一块看?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好机会
不然他们长大都是你们中国我们美国这样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冯巩现在还上春晚?n年没看春晚了。
j
j123456
7 年多
30 楼
五服,就是五服。服装的服。就是指衣服。
不能用福字替代的。
五服是东亚传统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1,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做斩衰,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在明朝以前,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注: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也是斩衰。),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这叫“髽(汉语拼音:zhuā)衰”。斩衰都是
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
2, 齐衰:齐,音资,着献衣服的下䙓。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齐衰一年,这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
3, 大功亦称“大红”,次于齐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功,指织布的工作。大功是九个月的丧服,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姐妹都是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
4, 小功亦称“小红”,又次于大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是五个月的丧服。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晜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姐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服更精细,丧期是三个月。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为外孙(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都是缌麻。
记得我小时候,已经简化,麻服改为一片麻布,有人用不同的白布。但是大家庭中的披麻戴孝依然有等级。2000年后我经历了几次家族的丧事,不仅在丧事中,我们的穿戴不同。追悼会后,上班了,我们臂上的黑纱上坠的麻也颜色不同, 也后有用毛线代替。
但是不同颜色的毛线。表示了亲戚关系的远近。
w
wh
7 年多
31 楼
春晚节目意识形态太强,歌功颂德的东西小孩觉得无聊,成年的学生觉得反感。
我们小孩从来不会说你们中国我们美国,生活中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陪小朋友们一块看?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好机会
: 不然他们长大都是你们中国我们美国这样的
w
wh
7 年多
32 楼
谢谢!回在你的主帖里了。
【 在 j123456 (12345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服,就是五服。服装的服。就是指衣服。
: 不能用福字替代的。
: 五服是东亚传统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是居丧的衣
: 服制度。
: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
: 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
: ,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 ,《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
: 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 1,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
: ...................
f
feitian
7 年多
33 楼
奥运比赛为中国还是美国队加油?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春晚节目意识形态太强,歌功颂德的东西小孩觉得无聊,成年的学生觉得反感。
: 我们小孩从来不会说你们中国我们美国,生活中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w
wh
7 年多
34 楼
都加,呵呵。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运比赛为中国还是美国队加油?
f
feitian
7 年多
35 楼
赞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加,呵呵。
w
wh
7 年多
36 楼
在国内看奥运方便,都是中国选手的参赛项目。在美国只能网上看,很不过瘾……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f
feitian
7 年多
37 楼
网上能看就不错了
这里都是美国选手的项目,入乡随俗。我女儿对美国运动员就十分清楚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国内看奥运方便,都是中国选手的参赛项目。在美国只能网上看,很不过瘾……
w
wh
7 年多
38 楼
我家小朋友大概只知道phelps。他们只随我看,我只顾看中国的,美国电视里的没兴趣。主要我对体育本来就没兴趣……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能看就不错了
: 这里都是美国选手的项目,入乡随俗。我女儿对美国运动员就十分清楚
f
feitian
7 年多
39 楼
因为你家两个男孩。我女儿就很喜欢看体操跳水游泳什么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小朋友大概只知道phelps。他们只随我看,我只顾看中国的,美国电视里的没兴趣
: 。主要我对体育本来就没兴趣……
w
wh
7 年多
40 楼
体操跳水有不少中国运动员啊。这几样男孩也喜欢,尤其高低杠、吊环,我家小弟弟看得非常羡慕。自由体操他是没兴趣。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你家两个男孩。我女儿就很喜欢看体操跳水游泳什么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这是标准台湾讣告吗?这么文雅,几乎看不懂……从右到左google了半天,还剩一个疑问未解:“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以下分享几个google成果:
“先室宋妙娟女士恸于2017年7月31日深夜病逝于Yale New Haven医院距生于1939年4月16日享寿七十有八岁”
我以为“距”字不通呢,按现代汉语用法是“距某时/某地有多少时间/距离”吧。
Google才知道“距生于”是个固定词组搭配,后面常跟“享年X岁”,是虚岁的意思。
——不过若论虚岁,宋女士是79吧?
“姻 亲 戚 友 学 寅”
查得讣闻中常用“叨在 姻世亲寅学友乡党团社戚族宗”等,每个字释义如下:
姻:婿家
世:父辈
亲:媳家
寅:同事
学:同学
友:朋友
乡:同乡
党:父辈外的同辈
团:一般组织
社:宗教单位
戚:姻、亲之外的亲人
族:同庄(或同籍)的非同姓族人
宗:同祖宗者
“杖期夫”
——太难了,立马联想到拄着拐杖的老头子……妻入门后,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丧,妻死,夫称“杖期夫”;妻入门前,丈夫的父母或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丧,妻
死,夫称“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称不杖期夫)。
“服内”
更标准的写法是“福内”吗?因为查到五服应该写成五福:一福为兄弟姐妹、父辈(包括姑姨叔伯等有血亲的)、祖父辈(也包括姑祖叔爷姨祖有血亲的)、曾祖、高祖五辈,在高祖旁支的另五个福帮称为五福,五福之内的兄弟姐妹应该拜一个祖宗。五服本来是指亲人之间的丧服,一般是上5代、下5代(都包括自己),是表明与自己关系远近的一种标志。说出了五服就不再穿孝了,其实就是指出了5代,也就是只5辈人。跟你在同一辈上的人,如果不是同一个高祖,就算是出了五服了(从己身往上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
最后还闹了个笑话:有谁跟我一样把“恳辞”看成“怒辞”的吗……
怒辞?怼辞?
想起少马爷的相声《白事会》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 在 SilverBlade (月色如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修辞有专门的辞书。不是什么古物。大约清朝以来的东西。很多年前在琉璃厂见
: 过。不过没买(买了也早没了)。
: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
: 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期夫」
(2)不杖期夫:妻入門前,丈夫的父母,或丈夫的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喪,妻
死,夫稱「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稱可不杖期夫)。
(3)反服:兒子死,父親尚在,反為其子之喪持服,謂之反服。
(4)反服姑:嫁進門了就是夫家的人,將來是可以上公媽牌位的,所以若夫先亡,而後
妻亡又沒子嗣,主事者只剩下翁姑的話,就是你所寫的/反服翁/反服姑
另外一些可能看到的字眼解釋提供參考
孤子:母親健在,父死,稱「孤子」。
哀女:母親仍在替父辦喪
哀子:父親健在,母死,稱「哀子」。
孤哀子:父母親皆死,稱「孤哀子」。
棘人:父或母喪時,自稱「棘人」
yahoo。奇摩上的介绍
杖期(ㄐㄧ)夫:妻入門後,曾服翁或姑、或太翁太姑之喪,妻死,夫稱「杖期夫」
不杖期夫:妻入門前,丈夫的父母,或丈夫的祖父母已死,妻未及服喪,妻死,夫稱「不杖期夫」(丈夫的父母尚健在,妻死,也可稱可不杖期夫)。
未亡人:夫死,妻自稱「未亡人」。
承重孫:本身及父,俱系嫡長,父先死,現服祖父母之喪使用。以其承宗祀的重責,故稱。
抆(ㄨㄣˋ)淚:久哭而掩淚,比拭淚為重。
稽顙(ㄑㄧˇㄙㄤˇ):遭三年之喪的人,居喪拜賓客時,雙膝跪下,頭額觸地,稍稽留。
護喪:治喪之家,以知禮能幹的家長或兄弟一人,主持喪事。
諱:稱已死尊長之名。
封翁:因子孫貴顯而受封典的父祖,亦稱封君。後為泛稱人父的敬辭。
權厝(ㄘㄨㄛˋ):暫時停放靈柩以待葬。
含殮:含為含玉於口。殮(ㄌㄧㄢˋ),入殮,納死者於棺。
匍匐奔喪:匍匐(ㄆㄨˊ ㄈㄨˊ),急遽貌。奔喪,從遠方奔赴親喪。
發引:出殯時靈柩出發。引為布引,亦稱紼(ㄈㄨˊ)。
告窆:將下葬時訃告親友。窆(ㄅㄧㄢˇ),將靈柩葬入墓穴。
合窆:將已死父母同葬一墓穴之中。
治喪子:在喪期內稱「孤子」、「哀子」或「孤哀子」,已除服再行葬體稱治喪子。
反服:兒死,無孫,父在堂,父反為兒之喪持服。
斬衰:五服中最重要的,子女對父母之喪服三年。以最粗生麻布製成,不縫邊緣者為斬衰,衰,音ㄘㄨㄟ,喪服。
齊(ㄗ)衰:以熟麻布製成而縫邊緣的喪服。
提供參考
《喪服》篇上所說的服制主要有八:斬衰三年、齊衰三年、齊衰杖期、齊衰不杖期、齊衰三月、大功、小功、緦麻。除此之外,五服之餘還有一個坦免。而五服之內的喪服,如大功之服中又有細分。其名目和服喪對象本禮經《喪服》篇之說,大略整理如下:
(斩衰最隆重,然后是齐衰,包括)
(二)、齊衰杖期。《喪服》:「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期者。」簡稱「齊衰杖期」。父在為母、夫為妻、出妻之子為其母服之;喪服與齊衰三年全同,但喪期為期年(一年)。
(三)、齊衰不杖期。「不杖,麻屨者。」簡稱「齊衰不杖期」。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女子嫁後為其父母、婦為舅姑、夫為妻、祖父為嫡長孫等服之。
與以上兩種喪服的主要差別是「不杖」, 麻屨,其餘均同,故省言「期」。其餘均同
。
https://kknews.cc/culture/lxgl29.html
放大看就能看清楚不是“怒辞”,不过乍看真的很像……
少马爷是马三立?youtube上有马三立王凤山的白事会:
vhttp://www.youtube.com/v/K_9H6RqxoYc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杖其夫对未亡人啊,中国古代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现在日本经常用
: 怒辞?怼辞?
: 想起少马爷的相声《白事会》
youtube上他的段子还有不少,除了和黄族民合作的段子,还有早期和谢天顺的精彩段
子,每个我都听过很多边。以前在康州上下班开车时都反复听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正想看看日本的讣告是怎样的,是不是也这么讲究形式。
: 放大看就能看清楚不是“怒辞”,不过乍看真的很像……
: 少马爷是马三立?youtube上有马三立王凤山的白事会: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9H6RqxoYc
: vhttp://www.youtube.com/v/K_9H6RqxoYc
还有“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 在 SilverBlade (月色如刀)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修辞有专门的辞书。不是什么古物。大约清朝以来的东西。很多年前在琉璃厂见
: 过。不过没买(买了也早没了)。
: 很多用词未必用典古雅。例如杖期夫,应该就是依杖期待之夫的意思。或者从某首宋明
: 诗套过来。因为年代"久远",辞书又一般不解释,明确的原始出处可能已不可考。
参加丧礼时,给家属的仪金。
我们广东人叫“白金”。
这个讣告,是殡仪标准格式的;
按照逝者的宗教信仰,年纪和发讣告的人来登载。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杖期是依仗期待,那么不杖期是不依仗期待?不大对哦。
: 还有“如蒙赐”后面是什么字?
杖是哭丧棒,居丧时手持的白棒;
期是特指一年之丧(c.f.斩衰是三年;齐衰1-3年,包括期;大功7-9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
服期丧的人中,父在为母、夫为妻、出妻之子为其母服丧的人按规矩要用杖,此谓杖期,全称是齐衰杖期;
不需要用杖的则称不杖期,全称是齐衰不杖期,包括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女子嫁后为其父母、妇为舅姑、夫为妻、祖父为嫡长孙服的丧。
以上见于《仪礼·丧服》篇,传为孔子弟子子夏所传,是丧服制度的经典文献:https://kknews.cc/culture/lxgl29.html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杖期这个词在朱元璋的孝慈录序里隐约提到过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传说孔子弟子著《礼仪· 丧服》
: 《喪服》篇上所說的服制主要有八:斬衰三年、齊衰三年、齊衰杖期、齊衰不杖期、齊
: 衰三月、大功、小功、緦麻。除此之外,五服之餘還有一個坦免。而五服之內的喪服,
: 如大功之服中又有細分。其名目和服喪對象本禮經《喪服》篇之說,大略整理如下:: (斩衰最隆重,然后是齐衰,包括)
: (二)、齊衰杖期。《喪服》:「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期
: 者。」簡稱「齊衰杖期」。父在為母、夫為妻、出妻之子為其母服之;喪服與齊衰三年
: 全同,但喪期為期年(一年)。
: (三)、齊衰不杖期。「不杖,麻屨者。」簡稱「齊衰不杖期」。為祖父母、伯叔父母
: 、兄弟、女子嫁後為其父母、婦為舅姑、夫為妻、祖父為嫡長孫等服之。
: ...................
【 在 machineman (来自秦安的器男) 的大作中提到: 】
: it's just 发文模板 ya....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因为他是马三立先生的儿子,所以江湖人称少马爷
: youtube上他的段子还有不少,除了和黄族民合作的段子,还有早期和谢天顺的精彩段
: 子,每个我都听过很多边。以前在康州上下班开车时都反复听
这样的传统讣告在广东一带也用得不少吗?
【 在 Busywithbaby (努力加餐饭) 的大作中提到: 】
: 赙-赙仪
: 参加丧礼时,给家属的仪金。
: 我们广东人叫“白金”。
: 这个讣告,是殡仪标准格式的;
: 按照逝者的宗教信仰,年纪和发讣告的人来登载。
少马爷儿子马六甲应该也说相声,现在好像没什么名声
马三立先生声音不够洪亮,我听的不多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听的是马三立还是马三立的儿子?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少马爷马志明,马三立先生的儿子
: 少马爷儿子马六甲应该也说相声,现在好像没什么名声
: 马三立先生声音不够洪亮,我听的不多
印象中,国内现在并没有很多登讣告的习惯吧。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我以为是个繁体字,原来本字就是这个,只是我不认识 :P 查到汉典的解释是拿
: 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用于赙金、赙仪、赙赠。
: 这样的传统讣告在广东一带也用得不少吗?
马季还是宇宙牌香烟熟悉的,后来补听他他以前和刘宝瑞先生的《金刚腿》《办堂会》,还有相声电视剧《新桃花源记》
以前和冯巩搭档的刘伟也不错,后来不知道为啥不说了。赵炎好像算姜昆的师兄,当年也是极好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熟悉马季姜昆……
,抬头是讣告,正文是时间地点人物,落款治丧人/委员会和时间,有时加盖公章。
【 在 Busywithbaby (努力加餐饭)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界日报上有很多这种讣告。
: 印象中,国内现在并没有很多登讣告的习惯吧。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志明因为是马三立儿子,所以和侯耀文一样,在相声界里辈分很高。
: 马季还是宇宙牌香烟熟悉的,后来补听他他以前和刘宝瑞先生的《金刚腿》《办堂会》
: ,还有相声电视剧《新桃花源记》
: 以前和冯巩搭档的刘伟也不错,后来不知道为啥不说了。赵炎好像算姜昆的师兄,当年
: 也是极好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冯巩和牛群也较熟。这俩好像都淡出了?记得看到新闻一个包山种地,一个搞贫困
: 地区的小学,都历经坎坷、坚持理想的样子。刘伟印象较淡。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群刚出道“领导,冒号”时搭档还不是冯巩,后来牛好像去当县长什么的,冯巩现在
: 改小品也基本每年都“可想死你们了”
不然他们长大都是你们中国我们美国这样的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冯巩现在还上春晚?n年没看春晚了。
不能用福字替代的。
五服是东亚传统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是居丧的衣服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1,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做斩衰,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在明朝以前,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注: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也是斩衰。),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这叫“髽(汉语拼音:zhuā)衰”。斩衰都是
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
2, 齐衰:齐,音资,着献衣服的下䙓。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齐衰一年,这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
3, 大功亦称“大红”,次于齐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功,指织布的工作。大功是九个月的丧服,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姐妹都是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
4, 小功亦称“小红”,又次于大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是五个月的丧服。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晜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姐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服更精细,丧期是三个月。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为外孙(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都是缌麻。
记得我小时候,已经简化,麻服改为一片麻布,有人用不同的白布。但是大家庭中的披麻戴孝依然有等级。2000年后我经历了几次家族的丧事,不仅在丧事中,我们的穿戴不同。追悼会后,上班了,我们臂上的黑纱上坠的麻也颜色不同, 也后有用毛线代替。
但是不同颜色的毛线。表示了亲戚关系的远近。
我们小孩从来不会说你们中国我们美国,生活中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陪小朋友们一块看?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好机会
: 不然他们长大都是你们中国我们美国这样的
【 在 j123456 (12345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服,就是五服。服装的服。就是指衣服。
: 不能用福字替代的。
: 五服是东亚传统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是居丧的衣
: 服制度。
: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
: 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
: ,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 ,《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
: 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 1,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
: ...................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春晚节目意识形态太强,歌功颂德的东西小孩觉得无聊,成年的学生觉得反感。
: 我们小孩从来不会说你们中国我们美国,生活中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运比赛为中国还是美国队加油?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加,呵呵。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这里都是美国选手的项目,入乡随俗。我女儿对美国运动员就十分清楚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国内看奥运方便,都是中国选手的参赛项目。在美国只能网上看,很不过瘾……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能看就不错了
: 这里都是美国选手的项目,入乡随俗。我女儿对美国运动员就十分清楚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小朋友大概只知道phelps。他们只随我看,我只顾看中国的,美国电视里的没兴趣
: 。主要我对体育本来就没兴趣……
【 在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你家两个男孩。我女儿就很喜欢看体操跳水游泳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