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何經常說比喻?

t
tcmwk
楼主 (未名空间)


耶穌講道時善用比喻,聖經四福音共同或單獨地記錄了祂所說過的四十多個比喻。耶穌教導外人時,「用許多這樣的比喻,按照他們所能聽懂的,給他們講道。若不用比喻,他就不給他們講什麼,但私下裡卻給自己的門徒解釋一切。」(谷4:33-34)。祂這個做
法令門徒大惑不解,門徒就問耶穌箇中原因。耶穌回答他們:「天主國的奧義祇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谷4:11-12)。我不知道當時的門徒對這個答案有何想法,但對於今日的信徒,耶穌的用意實在不容易理解。
照上述經文的字面意思,耶穌似乎刻意用比喻把真理隱藏起來,目的是令外人聽不明白,沒有悔改獲救的機會。耶穌的用意真是這樣嗎?這不僅違反祂自己要求門徒去廣傳天國道理的命令,也與祂希望萬民成為門徒的意願相矛盾,何況主耶穌屢次強調:「誰若有耳聽,聽罷!」(谷4:23),如果衪不想外人明白,那叫他們聽甚麼呢?且讓我們繼
續從整篇都在論述比喻的馬爾谷福音第4章,去尋找答案:
「人拿燈來,豈是為放在斗底或床下嗎?不是為放在燈台上嗎?因為沒有什麼隱藏的事,不是為顯露出來的;也沒有隱密的事,不是為彰明出來的。」(谷4:21-22)。耶穌用燈台上的燈比喻真理,說明祂用比喻的目的,並非要將真理的光隱藏在斗底下,故意令人看不見,而是要將其顯露彰明出來。既然要彰顯,那耶穌為何選用比喻而不直接說呢?直白明說不是更清晰嗎?
要解開這道題,我們得先瞭解比喻的結構和功能。神學家陶德博士(Dodd)將比喻定義為:「基本來說,比喻是從自然界或平常生活中找尋可見的東西,以有趣的方式明喻或暗喻想表達的意義,吸引聽者的注意力,並留給聽者心中一個問題,以引起聽者主動的思想,到底說者所要表達的教訓是什麼。」。將這個定義反映在聖經的應用上,比喻就是用屬世的、可見的事物去解釋屬靈的、抽象的東西,前者與後者必須有相近的特質,聽者才能透過聯想,觸摸到當中的意義。在以下的經文,耶穌再用比喻來形容祂所說的道理跟聽眾的互動:「要留心你們所聽的: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且要多加給你們,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谷4:24-25)。同一番道理,不同心態的人聽了,會有不同的結果。耶穌說的比喻隱藏著真理,但那些心裡抗拒祂的人,用拒絕的「尺度」量度耶穌,關閉了心門,沒空間裝載基督的道理,所以也拒絕這些人,他們聽是聽了,卻摸不著頭腦兩手空空地走了。但如果聽者的心被吸引,他們會追尋當中的意義,那麼隱藏的真理就會顯露出來,人們越追求,真理就越顯露,「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反之,人們越抗拒,其理智就越閉塞,越不玥白,因為「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所以,是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收獲。鑒於眾人對真理抱有不同心態,耶穌就用不同方式去教導他們。對相信基督的人,祂把真理直接了當地說出來;但對外人,即是抗拒耶穌基督的人,祂選擇用比喻,以便給他們一個較為舒服空間慢慢領受。如果太直接宣講真理的話,對方可能吃不消,產生更大的抗拒,反而會令他們跌倒。
耶穌說,叫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祂是在引用天主對依撒以亞說的話:「你去對這民族說:你們聽是聽,但不明白;
看是看,卻不理解。你要使這民族的心遲鈍,使他們的耳朵沉重,使他們的眼睛迷矇,免得他們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覺悟而悔改,獲得痊愈。」(依6:9-10)。天主說這番話所表達的是祂對這些蒙蔽的百姓的哀嘆。同樣地,耶穌也發出哀嘆:為什麼天主的子民可以這樣糊塗呢?然而,為了讓他們有機會接受真理,有機會浪子回頭,祂採用了比喻的方式來向他們的心田撒種,若是他們的心田是好土,還有回頭的機會,種子會發芽成長結果實;但若那是路旁地﹑碎石地或荊棘地,種子就會被飛鳥吃掉、被烈日曬焦、被荊棘窒息(瑪13:3-8),隱藏著真理的比喻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
其實耶穌說的比喻對信徒來說也有著微妙的功效,能使人對真理的豐富內涵有更深入透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