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路游来了 发表的:这本子我觉得除了b面不好看,其他都挺好看的
引用 @霍格沃兹的猫头鹰 发表的: B面下方贴一条黑色贴纸就行了🐶
引用 @布朗尼又隔扣詹姆斯 发表的:现在这货要5000多六千了?
引用 @霍格沃兹的猫头鹰 发表的: 正常价5299,6000多就不正常了
引用 @神秘用户的朋友 发表的:机械革命的品控不敢恭维,我上一台笔记本z2air,买了不到半年因为显卡问题屏幕花了,售后维修了一个月(搞得我直接又买了一台笔记本),使用期间蓝屏等小问题不断但是这也跟我有些操作习惯有关,但是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经常开机在几乎没有任何启动项的情况下直接风扇狂转然后键盘表面温度一会儿就能烤手了,反正一分钱一分货,大厂也有性价比高的产品,可真别一冲动就上车了
引用 @zjawm 发表的:革命的本子性价比的确不错,就是品控和售后有待提高,希望同方对亲儿子上点心。
引用 @娘娘 发表的: 买的s2air,就是code01缩水版。这机子做工一般,不如我手边的荣耀本一代。第一台触控板松动有电流声,换了一台触控板还是松动,看在这个价格就原谅他了。然后这个本子散热是真的猛男跑分下来机器都不带热的,真挺香的。当然小新air14算起来更香,不过太抢手了没活动买不起。希望能用得久吧。
引用 @虎扑JR2132993938 发表的:真实好贴。我在淘宝下单了一台,981硬盘版,还没有发货!
引用 @MrButch 发表的:有啥比较适合这个的pd充电头,能保持90w那种的。。
引用 @清华科比 发表的: 版主你好,问下电脑小白适合入这款吗?另外评测的是这个型号吗?
引用 @明月镇魂 发表的: 想问下R7-4800H的核芯显卡能不能打过960m呢?
引用 @紫月梦璃 发表的: 我看了一下哈,这款code01淘宝的机械革命店不是有三星固态版的吗?
引用 @小直板儿保护协会 发表的:我觉得4800U和4800H的比较大概是更多人想看的,可惜没有,其他的CPU都有规格差距了。
引用 @小廝守 发表的: 对于一个轻薄本来说,这种适配器真的差评。轻薄最大的优势就是外出办公的轻便,这种适配器是搞笑吗?
引用 @霍格沃兹的猫头鹰 发表的:我是在京东买的,就只有群联
引用 @娘娘 发表的: 产品经理推荐的是倍思120w
什么是一款“标杆级”的轻薄本?相信大家对轻薄本——也就是“轻薄办公笔记本电脑”并不陌生。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外观精致,厚度<20mm,重量<2kg -一般采用核显或者MX级别独显 -一般采用低压CPU续航较好 很显然,一款“标杆级”的轻薄本需要具备以下的特征: -外观漂亮,足够轻薄 -性能强,使用流畅不卡 -续航较好
照理说,轻薄本对CPU性能要求不高。然而,随着近些年视频创作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朋友会选择视频创作,相比于文字创作,视频创作对电脑性能更高;此外,不少工作软件,比如CAD、Lumion、Matlab等,都对电脑性能,尤其是CPU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标压核显全能本”应运而生。
这类本子的“身材”满足轻薄本的要求,但是却塞进了标压CPU,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联想Y9000X。今年,AMD的Ryzen 4000系列处理器上市,以强大的性能,优秀的能耗比获得了一众笔记本爱好者的青睐,人们不禁畅想: 将Ryzen 4000标压处理器塞进轻薄本,那该多好?
联想、华为都有此类产品的规划,但是第一个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却是机械革命。 5月底,机械革命发布两款新品——S2 Air和Code 01,均搭载Ryzen 4000标压处理器。 我抢到了Code 01(R7版本),首发价4899元。几天的评测下来,它完全符合我前面提到的几点“标杆级”轻薄本的特征,内外兼修,没有明显的短板。而不到5000的价格,更是增添了它的“香气”。
##5000不到买到“i9-10980H+MX250”,能不香吗?
一、外观篇:出人意料的做工和质感
在我的印象里,机械革命这个品牌更多地是主打高性价比,和“做工好”“质感好”这样的词语似乎丝毫不沾边。然而,当我从包装箱里拿出Code 01之后,它却彻彻底底地击碎了我对这个品牌的成见。
【外观小结】
整体来说,Code 01的外观还是非常不错的,全金属机身,质感非常棒。镁合金的机身,使得这款15寸型号的重量保持在1.47kg,比小新15、Magicbook Pro、Redmibook 16这几款大屏轻薄本都更轻。 此外,这本子的做工真的非!常!不!错!毕竟模具是Umi Air这样的“高端型号”下放。整台电脑没有一个割手的地方,就连接口附近也打磨了;整台电脑也没有什么异常的缝隙,或者是哪里跟哪里对不齐的情况,除了键盘的那一点点高低不平,挑不出任何毛病了。 二、理论性能篇:毁天灭地
之前在评测小新15和战66的时候,我也说过今年笔记本市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5000元以下的轻薄本性能反而是最强的。凭着7nm的制程优势,低压CPU已经大杀四方了,不仅“团灭”了Intel的低压CPU,甚至比部分标压CPU更强。
低压CPU尚且如此,让我不仅对搭载R7 4800H的Code 01的性能“浮想联翩”,结果也不负我的期望。
*以下跑分测试均开启“渲染模式”,并将电源计划调至“高性能”
1、CPU性能
(1)CPU-Z
(2)Cinebench R20
(3)国际象棋
【CPU性能测试小结】 Code 01的CPU性能可以说是轻薄本里“现象级”的存在。R7 4800H的性能表现,大家或许在之前就有所了解,但是这样的性能放轻薄本,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要知道,5000元价位轻薄本,要么搭载是AMD的R7 4800U、R5 4600U,要么就是Intel的i5-1035G1、i5-10210U等型号,Code 01的CPU性能直接拉开一大截。 2、显卡性能
在S2 Air和Code 01问世之前,R7 4800H只在游戏本上出现,本身规格强大的核显也没有“用武之地”,而放在Code 01身上,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它的性能。
R7 4800H的核显一共有448个流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ega 7。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明明去年的R7 3750H已经有Vega10了,这不是规格倒退吗?这个问题解释过很多次了,7nm的Vega7>12nm的Vega10。
之前人们并不关心轻薄本的性能释放,总觉得轻薄本更应该在乎续航,散热整那么好有什么用呢?直到去年,联想的小新系列就以强大的性能释放,能跑到35W,大家这才明白:原来用同一颗CPU,不同功耗下的性能能差这么多。
机械革命在S2 Air和Code 01的散热上可以说下了大功夫,双风扇双热管设计:
Code 01的CPU短时功耗可以到65W,大约持续了10s左右。接着就一直下滑,最终稳定在52-53W,保持了30分钟:
CPU功耗稳定在52-53W,温度稳定在84℃,CPU主频维持在3.5-3.6GHz。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说说我之前测试过的几款电脑的数据吧: 小新Pro13 2020酷睿:35W/92℃; 小新Air14 2020酷睿:26W/77℃; 小新15 2020锐龙:37W/93℃
和轻薄本的“性能担当”——小新“三剑客”相比,Code 01毫无疑问拥有更好的性能释放,温度也更低。R7 4800H的TDP是45W,Code 01作为一款轻薄本,能让它以超过TDP的功耗稳定运行,实属难得,官方宣称是54W的性能释放,实测也差不多达到了。
而且还有一个事实也不能忽视:Code 01比小新15更轻薄。因此,Code 01的散热在轻薄本中可以说“现象级”的。 四、游戏篇:满足基本需求
这次测试了三款游戏,《NBA 2K19》《GTA 5》和《文明6》。这也是我在之前测试小新15和战66的时候用的游戏,所以可以放一块比较。
1、画质和游戏场景设置 这三款游戏都比较有代表性,首先是2K19,别问为什么不买20,就是不想花钱买垃圾,画质要求基本没区别。这个游戏在虎扑保有率非常高,平时我接到的关于笔记本的咨询中,”能不能玩NBA 2K“也是一个高频问题;GTA5,”优化好“的典范,低配置电脑也能跑得动,可玩性也非常高;文明6,一把玩到天亮,虽然对显卡要求不高,但是玩到后期对CPU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测试尽量采用同一场景,都采用游戏加加软件测试平均帧率,以减少误差。
【2K19】
【GTA5】
【文明6】
2、帧数表现
视频创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触视频剪辑软件,而Pr是最多人的选择。参与本轮比拼的三位选手,是Code 01、小新15 2020锐龙和Intel版本的小新Air14 2020,搭载i5-1035G1处理器和MX350独显。感谢土哥帮我做的测试。 *测试条件:剪辑两段4K素材,合成一段长8分钟30秒的4K视频。 *Pr版本:14.3Beta版
之前我有提到过,小新Air14 Intel版本的“只限软件”,其实是动用了核显;由于MX350的规格不够强大,CUDA加速的能力不够强,所以出现了这样“反常”的现象。
上次小新15开启了硬件加速,仍然以10%的劣势输给了小新Air14,毕竟Adobe真的被Intel“充值”了。然而在绝对的性能优势面前,“人民币玩家”也白搭!Code 01开启硬件加速后,导出时间整整比Air14开启“核显神油”短了100秒。
因此用Pr的各位,放心买Code 01,够强!记得用Pr 14.2及以后的版本,才能开启硬件加速。
由于Code 01搭载的是标压CPU,可能会有朋友担心:标压CPU的功耗更高,续航会不会不太行?Code 01的电池容量高达91Wh,来看看具体的性能表现吧。
*测试情景:在线视频播放——《叶问4》
电源计划调成“节能”,节电模式开启,亮度调到最大。测试条件和之前测试小新15和战66保持一致。
这几天的测试下来,Code 01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外观、接口、做工、性能、续航、价格,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去评判,Code 01都是非常优秀的,综合起来,我愿称之为5000元价位的“标杆”轻薄本。
拿Code 01对比小新系列其实有点不太公平,从模具到配置,Code 01是冲着更高定位的机型——Y9000X去的。从产品力看,Code 01足够优秀,在它所在的价位,暂时还没有能与之对标的机器。
当然了,Code 01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小问题,比如高低不平的键盘,轻微的电流声,还有那“不成器”的固态硬盘,缺少小键盘更是损失了一部分的潜在用户。 虽然它叫“Code”,官方更是将“适合程序员使用”作为宣传的要点,但是在一些特定的使用情境下,比如程序员常用的虚拟机,锐龙CPU的兼容性还没有酷睿好。所以,如果程序员朋友要考虑这一款电脑,最好先了解下你平时用的工具对锐龙CPU的兼容性如何。
当然,如果你只是拿来办公,剪视频,作图,这款电脑无疑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优点】 -性能强大,散热非常好; -续航表现优秀; -做工不错,重量和厚度控制良好
【不足】 -固态硬盘素质一般; -没有小键盘; -货源偏少
说完我手里的这台Code 01(R7版),我最后想吐槽一下机械革命的产品布局,Code 01有R5和R7的版本,然而R5版本只有8G内存……这是什么操作?S2 Air的R5版本可是标配16G内存的!难道Code 01的R5版不配吗?气抖冷!
直到今天(6月21日),Code 01(R7版)仍然处于货源稀少的状态,需要抢购,R5版容易买,R7版比较难抢。我们曾经见证了无数的好产品,由于难抢、难买到而渐渐被大家遗忘,希望Code 01(R7版)的货源能尽快补足吧。
最后的最后,说说S2 Air。不少朋友问我:S2 Air到底值不值得买?我没测过S2 Air,这里姑且云评测一番吧,首先S2 Air的散热模组和Code 01是一样的,结合Code 01的散热表现去反推,S2 Air的散热肯定不赖;接着S2 Air仅有1.13kg,更轻薄;最后S2 Air电池只有46Wh,仅相当于Code 01的一半,如果对续航有要求,恐怕不太适合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RS玩机社、破废玩家
B面下方贴一条黑色贴纸就行了🐶
机械革命真是乱花钱,直接b面全黑+键帽全黑省钱又美如画🐶 我自己有一台海淘的vizio,刚买时觉得美如画,现在有新本之后觉得这样的设计很难受
正常价5299,6000多就不正常了
哦哦,不过最近没打算上
是的,机械革命在品控和品牌力的打造上还要继续努力
何止是需要提高
哈哈,S2 Air配置可以的,续航怎么样?电池比较小怕续航不行
去掉显卡,无懈可击
辛苦辛苦
这是原厂版,还是店家魔改的?
小米有一个90W的,苹果有一个96W的
别的没遇到,一到夏天就风扇狂转,搞得我以为中挖矿木马了。
要不是没钱谁愿意买性价比产品呢?
我评测的是这个版本的
差不多一个水平吧
我是在京东买的,就只有群联
4800U和4800H同等功耗下表现差不多,但是这个Code 01能跑到53W,就要比4800U强
现在这个价位的轻薄本,基本都支持,但是不标配PD充电头,可能是圆孔适配器的库存太多了🐶
我在京东看确实只有群联,然后去淘宝机械革命店问他们说可以升级为三星固态,不知道真的假的。😂
产品经理推荐的是倍思120w
倍思这头是120W最大总功率,单口最高100W,能满足Code 01满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