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Everglow88 发表的: 江苏:上海英语难度全国第一?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 我先告诉你上海有什么学校: 复旦、交大、同济、财大、华师大、上外、华政、华理… 低点的:上大、上师大、对外经贸、立信、东华之流。 你考得上清北两说,你考不上试试看上海的教育资源?
引用 @北上之光 发表的:体院在上海排不上号??
引用 @阿里巴巴食堂 发表的: 你这是没看新闻了,现在很多中小学北京没房子根本不收你。没有北京的学籍拿啥高考?
引用 @海淀比巴卜 发表的: 跟你解释了你不识字在这里杠,有多远爬多远,你这种人是真的🤑
引用 @丢类个老某嘿 发表的:去国外留个学好像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
引用 @全在权 发表的: 北京户口和港澳台胞证有用,其余户口除非要买房,不然都不怎么样的
引用 @小冰狗 发表的:说难听的,上海本来也不欢迎穷人,中国有钱人太多了,又没啥好的投资项目,上海要是放开限购,房价分分钟翻倍
引用 @唠嗑创造纸巾王朝 发表的: 孩子念书可有用了...
引用 @TD_北岸花园仰望者 发表的: 别的地方也一样有一半人上不了高中。 上海5w考生我室友1.5w名,安徽55w考生我1.5w名,和他一个学校。 我们家在上海房子买晚了,不带户口了,初中高中转回老家读书。 我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着没父母在身边,我还学坏过一段时间。如果能有机会一直在上海读书,不敢说复旦交大吧,同济、华师大我是有信心进的。
引用 @不冬眠的蛇 发表的:不是光留学就行的,有要求的 (一)来沪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在国内“211”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中央直属及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毕业生参照“211”高校毕业生执行),并在国(境)外高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或在国内非“211”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并在国(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或在国(境)外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 3.在国(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累计在国(境)外学习时间须满1年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性质毕业生应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境)外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 4.在国内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赴国(境)外进修、做访问学者满1年以上。 同时,符合上述四项条件的人员最近连续6个月在同一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应低于上一年度上海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个税缴纳情况应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合理对应。 5.其他不符合第2、3项条件,在国(境)外高校获得本科、学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人员累计在国(境)外学习时间须满1年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性质毕业生应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境)外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同时最近连续12个月在同一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达到上一年度上海职工社会平均工资1.5倍,个税缴纳情况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合理对应的人员。
引用 @Onoderla 发表的: 你这跟北京没法比啊,北京真正吊打其他地方的就是985 211可选数上,你说的这些,北京同级别更多还更好,复旦我勉强算你对应清北,往下说,交大我默认是北京的交大,上交建议加上上,其他北航,人大,北师范,科技大,北理工,央财,邮电这些我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这些院校,北京户口依然好进,给的名额并不少。你想想北京就5w考生,达到211分数后可供选择的名校如此之多,这优势
引用 @爆炎 发表的: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上海户口实惠的。 北京高校多,但上海招上海人比例高,北京清北相对比例比上海高一些,但要算清北华五人,上海要比北京高很多。 医疗方面也是,北京好医院多,但高官富豪以及他们的亲属也多,有大波医疗资源是要腾给他们的,普通人能享受的医疗资源上海不会比北京少的,否则上海也不会老龄化那么厉害,平均预期寿命一直全国第一
引用 @苏小宝是天才 发表的: 在上海 考不进市重点 不要说复交 考个上海的一本都没得想 更何况中考要刷掉一半人 来上海拿个上海户口 买了房子 不买学区房就只能进菜小 考好的民办就要军备竞赛 真的受得了🐴
引用 @九层牛肉堡 发表的: 就是国内本科+国外前500硕士,别整这么一大串唬人。
引用 @sky-xu 发表的: 做梦吧。北京教育拼的是家庭资源,你没有东西海的房子,就基本告别清北了,没有市区的房子,就基本告别985了。小学六年你就靠学校你也就上个最一般的中学。
引用 @又一熊孩子 发表的: 有房不一定有户口,北京无法通过房产落户。 如果有户口的话,你要是高中转过去也是按照片区转的。 前提还是有北京户口,这个分两方面看,如果你是学区房,那么你可以有机会上重点高中,肯定可以上好大学。如果你上的是普通高中,但是你是北京户口,同样你去上北京的高校,要比外地的录取分数要低一些。 因为我国高校的录取还是属地保护,在当地的录取人数和分数线是和在外地录取是不一样的
引用 @hhhzzzhhh6 发表的: 高考就那一张卷子,资源再怎么溢出也有个边际效应,小地方县中市重点成绩好学生扔到北京985变华五的有的是,成天喊什么教育资源我就不信北京那些个区的教育资源还能有小地方差?
引用 @fdu_Shaarawy 发表的: 能变大多少 每年说到底就招1000 就算倍率比其他省高又能高多少呢 也不是有了上海户口就能上吧
引用 @luckyiee 发表的: 花点钱,去香港qs排名前500名的学校念个一年制硕士就可以落户
引用 @昨日一夜花满楼 发表的: 不然呢。。。
引用 @海淀比巴卜 发表的: 事实是很多人用实际行动投票了,上海在全国是很厉害,但是跟北京比还是有差距。
引用 @范佩西911 发表的: 有东西海的资源就不告别清北吗?一年招六百人不到,怎么做到上清北的?
引用 @我来打酱油de 发表的: 这个怎么操作的?父母在北京有房,并且高考前小孩直接转过去就可以么?
引用 @sky-xu 发表的: 概率啊,你能进人大附四中,都是一年几十上百进清北,这个概率大的多了,其他区一个区就几个甚至没有
引用 @Onoderla 发表的: 说实话,对于北京孩子来说,眼中上海高校只有复旦和上财,上财现在可以说经济类第一,这几年年年压央财,但人大不好说,剩下的学校和北京真没可比的了,是全方位压制
引用 @jordan1113 发表的: 上海郊区高中复交人数放在二线城市都能吊打除当地超级中学外的所有高中,最好的举例,奉贤中学这种在上海根本排不上号的高中,每年复交都能上十多二十个,下一等的同济华东师大更多,而成都市,除开四七九这种超级中学,第二最好的高中每年顶多一个能上复旦调档线,小年的话,能上同济就是胜利
引用 @gggffo 发表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郊区的孩子天生就比市区的差一等所以郊区的学生考的大学远远差于市区?
引用 @我还能再抢救一下下 发表的: 不差那也比不过北京啊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 北京高校: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北师大、贸大、中政还有北邮、北外、央财之类。 上海高校:复旦、交大、同济、财大、华师大、上外、华政、华理,再算上上大、东华、上师大、对外经贸之类。 自己体会下,我就明说,你能考的上清北,北京户口高一档,考不上清北,上海完爆北京。
引用 @西班牙皇家马德里 发表的: 京户买房也是最大作用之一,要说高考容易,天津最容易吧
引用 @皮皮皮皮皮 发表的: 上海有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这个高考录取率高并不矛盾
引用 @AntwerpTG 发表的: 上海户口本来就没啥用。孩子念书,买房限购?外地来的穷的买一套都吃力,还怕你限购吗。
引用 @sky-xu 发表的: 北京除了东西海三个区,其他区高考清北基本都是个位数,郊区基本没有,北京中考跨区还很难。
引用 @正织鸡笼 发表的: 现在普通二本都有好多国合班,2加2的模式,普通人家留学也很正常,只不过不是那种顶尖大学。
引用 @午夜场 发表的: 能参加北京高考就足够了,学校很重要吗? 我高中三年就没听过课,全靠自学,偶尔老师讲课讲糊涂了我上去辅导一下老师
引用 @体育竞技励布 发表的: 怎么个不一样法
引用 @xxxxddd 发表的: 北京一大半和你列的上海高校同档的都没列进去
引用 @闹海金睛兽 发表的:那因为其他区清北的苗子小升初和中考就全部流入海淀和西城了,尖子生西城和海淀对于北京所有区是连锅端的水平,一个不留。
引用 @DarkblueN1 发表的: 每年复交上一二十个很多吗……
引用 @骚动侠 发表的: 我就是房山的,这真不分郊区城区好吧,只要是北京录取标准是一样的。只是郊区学习好的人中考的时候都考入市重点了,所以郊区高中好大学的录取率低。同样城区如果学习不好,上好高中也没用啊,还是看人。
引用 @库里你复活辣 发表的: 开啥玩笑,上海富豪不多?再说高官富豪的人数比例才有多少
引用 @朕不传球 发表的: 步行街论调都是上海高考容易,不公平,要全国统一。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呀。
引用 @sky-xu 发表的: 一看你就不是北京人,北京小学初中是不能跨区的,高考海淀西城也基本不能跨区,你普通人小学基本就定型了,只能在你的区里混。
引用 @闹海金睛兽 发表的:北京高中没有学区房。。。。 一般北京户口的外地学生都是在中考前回到北京初中,这样可以至少有初中必须接你孩子的学籍,然后参加中考根据分数进入不同高中。如果是北京户籍的高中生转转回北京就是拼你们家关系了,因为北京高中没有义务给这样的孩子提供学籍,只能外地上完高中然后回北京参加高考。
引用 @jordan1113 发表的: 上海教育医疗完全没低估了,看看上海高考排名,几千名开外都能上华五,要知道上海高考才几万人,比其它省几十万人排名要求都低,医疗不说了,除了最顶级极少数科室北京吊打,上海完全可以满足老百姓各种治疗,质高量还多,全国能称得上顶级医院的就有五六家,一流的起码十几家
引用 @lmyt 发表的:整体录取率天津高一点,但是进清北复交等前十大学的率取率比不上北上,主要是只有天大南开两个中游985在天津,资源比北京还是差着档次了
引用 @多伦多15号你别走 发表的: 是的,现在优秀的70和80后都集中在北上,他们后代的竞争压力也很大,父母都开始军备竞赛,北上地区,考大学甚至比其他地方都要难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笑死我了,清北、协和,的确都在北京。你要是人均清北,去看病就是协和,我赞同北京全方位吊打上海。 如果清北你考不上,医院不去协和。 北京下面就是人大开始数,上海从复交开始数。而且人大之后就是北航这种和同济没啥本质区别的学校了,而上海实质是的第三,这几年基本是财大。 医疗上海这边瑞金、华山、中山自己了解下。 另外,忘了,二军大不知道现在还独立还是被合并了
引用 @闹海金睛兽 发表的:就是北京家长,你说的中考跨区没落实几年,而且实际操作面都给重点名校都留口子了。北京政策不是说跨区没用,而是说从有这个政策起到现在的学生都没到高三呢,而且西城和海淀从很小就开始分流清北生源了,尤其是小升初。 但是也不能说你的看法是错,只是你看到的今天的结果是20年前北京人口结构和政策的体现,这几年最新的禁止跨区和更新的取消点招多片区等等新政,没5~10年根本在高考上体现不出来而已。
引用 @又一熊孩子 发表的: 是的,我说的学区房也是小学初中的,但是重点高中也是互相对应的。 另外你说的没有高中接纳你的学籍,除非有关系这样,那如果你没关系或者不走,高中不接你学籍,你怎么在北京参加高考。
引用 @别发了丶顶不住 发表的: 说的是北京,天津吧
引用 @AntwerpTG 发表的: 上海一半人上不了高中,你要在上海能上复交,在别的地方也不会差。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 你自己比啊: 清北不用你讲,确实稳压复交。 ok,你考不上清北的话,北京就直接下到人大了,上海复交还在这里放着呢。北航?不也就是和同济没啥本质区别么? 剩下的北理这种学校也值得说?北理分数有财大高么? 北京比上海唯一的优势,清北两所最顶级的学府和协和这个最有名的医院,也就是最拔尖的的确在北京。后面?呵呵哒,当然,你去就是去最顶级,我没意见
引用 @車路士名宿 发表的: 我现在在内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香港的,觉得丢人
引用 @sky-xu 发表的: 北京上个大学还是没那么难,尤其东西海,前一阵儿被步行街群嘲的联大海跑也是大学啊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 我现在问你: 你是最优秀那一波么?没问题,都去清北了,北京胜。 然后第二波波次等优秀:北京是人大,上海是复交。 第三波,上海是同济、财大(这几年你把上海第三列为财大也可以)、华师大 北京?北航,也就是和同济一个水平得学校,剩下你往上抬吧,无非是贸大或者北师大之类。 ps.有点常识的应该知道贸大比央财好,是贸大来打上海的财大,轮不到央财
引用 @朕不传球 发表的: 别啊,这不是步行街论调嘛,天天喊全国统一卷全国统一卷,这样才公平。那上海户口在全国不统一卷的情况下,不就是优势嘛
引用 @YnTakahashi 发表的: 不然呢?
引用 @cskeyn 发表的:明白人啊,现在看到还说北京高考容易的就想笑
引用 @sky-xu 发表的: 都是本地比本地,你的竞争对手来自:几十个部委机关,十几个部级军队机关,几十个大央企,北京市委机关,区委机关,几十上百优质市属企业,上百个一流民营企业,十几所全国一流高校,还有几十所一流中小学。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师资,不一样的资源,人家小孩从小有院士执导,国家级实验室做科学实验,两三岁就能做英语对话,你家孩子放了学没作业玩儿泥巴,你觉得你拼得过?
引用 @thiefkid 发表的: 真要是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招生,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必然毫无悬念地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汇集,这些地区的考分肯定会成为全国最高几个。毕竟,北京、上海等地学生本身智力又不比其它地方差,强度压力上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应试教育资源来了,成绩的提升是必然的。所以说,无论是高考统一还是不统一,北上都还是得益者。羡慕北上的资源只能自己努力,争取让后代在北上高考,靠政策条件基本是没戏的。
引用 @hhhzzzhhh6 发表的: 那解释一下民中成绩为啥能排前面?民中招的那些尖子放在本地也就985水平
引用 @多伦多15号你别走 发表的: 那至少得有东西海的学区房啊。。。这也是军备竞赛的一部分,你想你东西海学区房就投入几百甚至上千万,结果只能考个普通211大学,那随便在二三线城市投入这么多教育资源,考个211应该也不难吧
引用 @闹海金睛兽 发表的:北京麻烦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太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211985是必须的,无论是本身就是各地留京学霸新移民还是原来土著老移民。 普遍胃口大期望值高的家长基数太多了,就出现现在北京超前学习和应试教育小学衡水化的风气了。。。
引用 @sky-xu 发表的: ?民中也是海淀的啊。
引用 @Linhk17 发表的: 因为你丢人,不是🇭🇰丢人
引用 @蛐蛐弹簧 发表的: 你说是在安徽接受教育,到上海考还行。你跟他一样从小在上海,不是一样么,为啥你就保底同济华师大了。我就是高考大省到上海高考的,确实比之前上来了一个档次,毫无疑问简单不少,但是因为前提是你在高考大省读书接受教育。从小在上海一直读你跟人家有啥区别。
引用 @sky-xu 发表的: 没辙啊。。。就说我,初高中都是五中的,一想起说不定我儿子就只能上五十四就特别的不爽。像我表弟这种夫妻双清华的,更不能忍吧。。。
引用 @海门小马驹 发表的:你看排名比例啊,一个是前30%,一个是3%。。。
你以为呢
说实话,对于北京孩子来说,眼中上海高校只有复旦和上财,上财现在可以说经济类第一,这几年年年压央财,但人大不好说,剩下的学校和北京真没可比的了,是全方位压制
说实话,华政以下的学校我还真不熟
有户口必然可以上学,你看的新闻怕是今日头条吧
乌龟才爬,人一般不爬……
能留学的条件不会差
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大城市户口比小城市在签证的时候好过一点
你家一年收入多少?
未来多校划片时代可能用处会大一点 就现在的表现来看 不是拔尖的人才也上不了八大四校 不进这12所高中水平的学校高考优势不大
你说是在安徽接受教育,到上海考还行。你跟他一样从小在上海,不是一样么,为啥你就保底同济华师大了。我就是高考大省到上海高考的,确实比之前上来了一个档次,毫无疑问简单不少,但是因为前提是你在高考大省读书接受教育。从小在上海一直读你跟人家有啥区别。
不是有手就行?
另外我告诉你,不要以为上海第一档学生优先去复交,只是复交能勉强分流部分罢了。上海最优秀的学生也是去清北的,复交也是上海拔掉最优秀那一波之后的第三选择,实际上跟北京去人大的那些学生层次差不多。 另外,北航这种学校有什么优越感,不也就和同济没啥区别么? [ 此帖被ChaosTank在2020-05-29 13:23:55修改 ]
开啥玩笑,上海富豪不多?再说高官富豪的人数比例才有多少
现在摇号了,不过民办学费高,一般家庭也很难负担,所以最后还是要拼家庭
国外本科也行无排名需求
能参加北京高考就足够了,学校很重要吗? 我高中三年就没听过课,全靠自学,偶尔老师讲课讲糊涂了我上去辅导一下老师
北京高中没有学区房。。。。 一般北京户口的外地学生都是在中考前回到北京初中,这样可以至少有初中必须接你孩子的学籍,然后参加中考根据分数进入不同高中。如果是北京户籍的高中生转转回北京就是拼你们家关系了,因为北京高中没有义务给这样的孩子提供学籍,只能外地上完高中然后回北京参加高考。
我也想问 前500咋定的
朝阳区小孩单说考清北不比二三线城市简单。
除了交复还有直属985,211等等,区别还是有的,但是没有特别大。不然上海户籍人口增长速度不会变慢。
建议看看上海去年落了多少个,再来说这话
国内好多去埃及学宗教的神族人不知道能不能落户上海 🐶🐶🐶
绝了,你给他惯的,一批都不知道啥意思
没问题,我也赞同你如果是最牛逼的那一波,你当然应该去北京拼清北。 上海最优秀的学生也去清北,只是去不了清北的学生能去复交,北京么,去不了清北的学生我倒是不知道他们会来复交还是去人大。 后面北航,感情北航已经到了稳压同济的程度了呀?不过可惜,这几年上海实质上的第三基本也是财大。
概率啊,你能进人大附四中,都是一年几十上百进清北,这个概率大的多了,其他区一个区就几个甚至没有
北京户口可以在河南江苏这种地狱难度的省份读书练级啊,再回简单模式考试
有一说一,确实
人大附四中里面郊区的孩子多如牛毛。。。 人大附从一年级早培班就全市挑好孩子,5年级又可以全市帅选一轮。 海淀六小强小升初也是全市拔尖挑苗子的,前几年西城和东城也是这么干的。
我现在问你: 你是最优秀那一波么?没问题,都去清北了,北京胜。 然后第二波波次等优秀:北京是人大,上海是复交。 第三波,上海是同济、财大(这几年你把上海第三列为财大也可以)、华师大 北京?北航,也就是和同济一个水平得学校,剩下你往上抬吧,无非是贸大或者北师大之类。 ps.有点常识的应该知道贸大比央财好,是贸大来打上海的财大,轮不到央财
每年复交上一二十个很多吗……
你没看懂吗?郊区成绩好的中考都考到城里了
都是本地比本地,你的竞争对手来自:几十个部委机关,十几个部级军队机关,几十个大央企,北京市委机关,区委机关,几十上百优质市属企业,上百个一流民营企业,十几所全国一流高校,还有几十所一流中小学。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师资,不一样的资源,人家小孩从小有院士执导,国家级实验室做科学实验,两三岁就能做英语对话,你家孩子放了学没作业玩儿泥巴,你觉得你拼得过?
都是全市选拔➕政保 提前录取几百人 现在裸分考试上top 2的估计也就三四百人
难度不一样
北京一大半和你列的上海高校同档的都没列进去
北京除了东西海三个区,其他区高考清北基本都是个位数,郊区基本没有,北京中考跨区还很难。
整体录取率天津高一点,但是进清北复交等前十大学的率取率比不上北上,主要是只有天大南开两个中游985在天津,资源比北京还是差着档次了
其他地方上高中的比例很高吗?我河南的,我们那一届上高中可能也就三分之一,里面还包括职高
是的,现在优秀的70和80后都集中在北上,他们后代的竞争压力也很大,父母都开始军备竞赛,北上地区,考大学甚至比其他地方都要难
确实有用,因为不是沪口,没结婚再有钱也买不了……
那因为其他区清北的苗子小升初和中考就全部流入海淀和西城了,尖子生西城和海淀对于北京所有区是连锅端的水平,一个不留。
一年20多万开销的普通人家??。
老哥牛逼啊
外地是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学校组织晚自习,补习,统一补课,好多还住校。北京都不允许。北京小学原则上不允许把作业带回家,放学不允许补课,老师禁止单独补课。但是,你家孩子回家玩儿,人家孩子找课外补习,一对一补习,有两年很容易就拉开差距了,补习班那都是钱,更别说音乐绘画舞蹈体育这些课,一个暑假的运动课就两三万,一对一指导,你觉得效果是你外面傻玩儿能比的?
否,我告诉你,上海最优秀的学生也是去清北,只是复交相对能分流一部分。所以北京上海本来就不是同级对比,没有认以为复交和清北是同级学校。 实际上都是,第一档学生去清北 然后第二档学生,上海的去复交,北京去哪?你告诉我去复交还是人大? 再后面,北航和同济你告诉我有什么本质区别?另外,上海第三这几年可以说实际是财大。 后面你自己列吧,我懒得排了
一看你就不是北京人,北京小学初中是不能跨区的,高考海淀西城也基本不能跨区,你普通人小学基本就定型了,只能在你的区里混。
还不多?我成都的,高中川师附中,成都除了四七九外,就数川师附中了吧,我们学校每年考得上复交的不超过一只手,去年第一名分数701,复交在四川调档线一个702一个703,也就是一个考上复交的都没有
我是门头沟的,跟着我爸在房山也呆了十多年。你说的情况比较像我上学的时候的感觉,但是现在北京的教育太吃基础教育了,小学去不了东西海,以后的中考就没什么希望了,高考就更别想了。为什么都在说阶 级 固 化,就是这个意思。我是在门头沟最好的中学上的,看历史的话,七八十年代我们学校几乎每年都有两三个清北的,九十年代以后明显就越来越少,我08高考,学校第一去了哈工大,九八五比率大概只有5%。
富豪对医疗资源占有其实还好,很多还会出国去看病 主要是高官。 富豪高官比例是不多,但顶级医生的比例也不多,医院排名很多也是靠他们冲的,少了这几个需要时不时给高官看病的顶级医生,普通医生里北京和上海又有什么差距?
说的是北京,天津吧
就是北京家长,你说的中考跨区没落实几年,而且实际操作面都给重点名校都留口子了。北京政策不是说跨区没用,而是说从有这个政策起到现在的学生都没到高三呢,而且西城和海淀从很小就开始分流清北生源了,尤其是小升初。 但是也不能说你的看法是错,只是你看到的今天的结果是20年前北京人口结构和政策的体现,这几年最新的禁止跨区和更新的取消点招多片区等等新政,没5~10年根本在高考上体现不出来而已。
是的,我说的学区房也是小学初中的,但是重点高中也是互相对应的。 另外你说的没有高中接纳你的学籍,除非有关系这样,那如果你没关系或者不走,高中不接你学籍,你怎么在北京参加高考。
你这就扯了,北京985率也就比上海低个20%,211率和一本率比上海高,算上中考录取率,北京完爆上海。
我们在上海从来都没听过还有排名这种东西,大家考的都不一样,所以从来不排,只是根据历年的经验,知道在自己学校里考到什么程度就能进什么学校。
而且,即便有选拔,是怎么好的呢?也得靠家长玩儿命啊,就靠学校哪儿拔尖儿去
天津竞争小的多,全国拉通的各种考试比如奥赛之类的就知道北京竞争很激烈了。而且天价学区房和高价辅导班在北京是冲名校标配,教育成本比天津高得多的多。
北京上个大学还是没那么难,尤其东西海,前一阵儿被步行街群嘲的联大海跑也是大学啊
我们上海这里不造丰田的,不劳您老人家吹捧了。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比的,先把北京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都排除了再和上海比,自欺欺人这么好玩吗
可不可以在别的地方读书,回上海高考呀
我觉得北京家长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刚给娃买了东城学区房
我印象里高中有户籍没学籍好像是以社会考生的方式参加北京高考,和高中学籍对比只是方式不一样,不影响实际录取。
北京天津上海教育资源上区别在哪里
不然呢?
胡说八道,我刚查过,初中上普通高中的比例,上海第四,前三是北京天津和内蒙古
北京也有中央财经,老哥。北外,北二外,中国政法,北邮,中国传媒,中戏,北影,非985名校别人都没数呀。顶级高校资源北京独一档。
天津高考比北京的录取率稍高,就是高一两个点,但是咱不能只看录取率啊,看看北京的985和211,都二十多个了,天津只有2个985一个211,这质量没法比啊。北京的选择面太宽了。
这为什么会觉得丢人呢😲
北京人吧?爬爬爬
北京麻烦的不是上大学,而是太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211985是必须的,无论是本身就是各地留京学霸新移民还是原来土著老移民。 普遍胃口大期望值高的家长基数太多了,就出现现在北京超前学习和应试教育小学衡水化的风气了。。。
那北京可太牛逼了,刚有个人跟我科普,北京211985有27所,一本有30所,什么强二本47所,还不包括一般二本,一本率北京将近百分之50,那剩下的那50多所大学去分剩下的百分之50考生,所以北京人应该没有上不了本科的吧,这录取率应该吊打全世界了。
那至少得有东西海的学区房啊。。。这也是军备竞赛的一部分,你想你东西海学区房就投入几百甚至上千万,结果只能考个普通211大学,那随便在二三线城市投入这么多教育资源,考个211应该也不难吧
感觉你对北京有很大怨恨,然后极力給其他学校贴金来贬低自己不喜欢的,建议你冷静理性点
真要是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招生,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必然毫无悬念地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汇集,这些地区的考分肯定会成为全国最高几个。毕竟,北京、上海等地学生本身智力又不比其它地方差,强度压力上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应试教育资源来了,成绩的提升是必然的。所以说,无论是高考统一还是不统一,北上都还是得益者。羡慕北上的资源只能自己努力,争取让后代在北上高考,靠政策条件基本是没戏的。
个人觉得北京5~10年英语能追上上海,最后北上持平吧。 北京孩子现在英语也特猛,基本平均标配是三年级ket,六年级pet的,重点初中fce。
北京高考就是容易啊,不服?
那解释一下民中成绩为啥能排前面?民中招的那些尖子放在本地也就985水平
二加二也是要交学费生活费的…一年能花几十万出国的的也是少数人 不能因为步行街天天吹牛逼就认为人人都能出国
所以你说的这些也是有了上海户口在上海上学所带来的优势
因为你丢人,不是🇭🇰丢人
就跟田螺一样,永远只看到别人,永远看到自己身体有多么的臭
?民中也是海淀的啊。
北京垫底211就是北工大了吧,我20年前高考的时候,在一个市重点,最后全年级得有最少几十人去北工大,但是你换一个普通中学,可能只有年级前几名能进北工大。并不是随便上的。
没辙啊。。。就说我,初高中都是五中的,一想起说不定我儿子就只能上五十四就特别的不爽。像我表弟这种夫妻双清华的,更不能忍吧。。。
民中的生源不比地方强,教学质量也不比地方豪强中学高(我同学亲口说的),但是就能把地方上上限读985的人送进华五,这个意思明白了吗?不要说什么竞争激烈,都是占了制度便宜还考不上好学校的人的借口。
?我从小在内地长大,对国家有绝对认同感,我在内地不提自己的香港户籍也是怕遇到像你这样的,自动就把我跟那群人归为一类了
你看排名比例啊,一个是前30%,一个是3%。。。
这样不是北京单独的问题,我上海的同事对孩子态度一样特别的凶残,我还有杭州的朋友都是类似情况,这种态度不是因为区域差异,不是说哪的人才重视或者不重视,而是同样维度的父母就会有共同的目标。 北上和这些经济突出地区为什么没有素质教育土壤呢? 那是因为这些区域新一代父母平均学历经济等等指标比较严重偏高,就是盛产中产焦虑的地方,这种土壤就产出这么激进的高压学习风气。 区别是北上有高考特权,其他省的小康和中产家庭没有,也就是目前高考体系最憋屈的族群,为什么我们有和北上同样的经济优势但是却没有同样的高考特权,为什么我们要和本身的工薪中下阶层一起抢高考名额。 然后n多jr做梦希望的全国同分同卷其实就是变相全国分散在各个地方的经济优势家庭孩子一起分享稀有的大学资源,以保护弱势高考弱势群体的幌子放出个自己省内真正的恶魔,帮别人起哄给自己挖坑。
不管啥比例啊,我意思他从小在上海读书,那他自己就是他嘴里的上海孩子啊,上海孩子也是369等,你凭啥就是最前面的啊。我也说了外地读上海考肯定OK啊。。我就是高考大省高中回上海考试的。。有优势的是这种啊。但是你从小上海读不拼爹不拼妈不拼学区上不了市重点上哪门子同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