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zlleaves 发表的: 。。。海龟不等于家里有钱
引用 @皮皮皮皮皮 发表的: 北京也有中央财经,老哥。北外,北二外,中国政法,北邮,中国传媒,中戏,北影,非985名校别人都没数呀。顶级高校资源北京独一档。
引用 @ThatMonthInNYC 发表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比的,先把北京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都排除了再和上海比,自欺欺人这么好玩吗
引用 @zlleaves 发表的: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海龟很高大上?
引用 @jordan1113 发表的: 还不多?我成都的,高中川师附中,成都除了四七九外,就数川师附中了吧,我们学校每年考得上复交的不超过一只手,去年第一名分数701,复交在四川调档线一个702一个703,也就是一个考上复交的都没有
引用 @闹海金睛兽 发表的:这样不是北京单独的问题,我上海的同事对孩子态度一样特别的凶残,我还有杭州的朋友都是类似情况,这种态度不是因为区域差异,不是说哪的人才重视或者不重视,而是同样维度的父母就会有共同的目标。 北上和这些经济突出地区为什么没有素质教育土壤呢? 那是因为这些区域新一代父母平均学历经济等等指标比较严重偏高,就是盛产中产焦虑的地方,这种土壤就产出这么激进的高压学习风气。 区别是北上有高考特权,其他省的小康和中产家庭没有,也就是目前高考体系最憋屈的族群,为什么我们有和北上同样的经济优势但是却没有同样的高考特权,为什么我们要和本身的工薪中下阶层一起抢高考名额。 然后n多jr做梦希望的全国同分同卷其实就是变相全国分散在各个地方的经济优势家庭孩子一起分享稀有的大学资源,以保护弱势高考弱势群体的幌子放出个自己省内真正的恶魔,帮别人起哄给自己挖坑。
引用 @車路士名宿 发表的: ?我从小在内地长大,对国家有绝对认同感,我在内地不提自己的香港户籍也是怕遇到像你这样的,自动就把我跟那群人归为一类了
引用 @蛐蛐弹簧 发表的: 不管啥比例啊,我意思他从小在上海读书,那他自己就是他嘴里的上海孩子啊,上海孩子也是369等,你凭啥就是最前面的啊。我也说了外地读上海考肯定OK啊。。我就是高考大省高中回上海考试的。。有优势的是这种啊。但是你从小上海读不拼爹不拼妈不拼学区上不了市重点上哪门子同济去。。。
引用 @我想不出名字Oo 发表的: 我们上海这里不造丰田的,不劳您老人家吹捧了。
引用 @海淀比巴卜 发表的: 你要明白很多人不认“第二”,一个协和在大部分人眼里抵得上十个所谓的“第二”。
引用 @王_小_艾 发表的: 大部分病是个甭管哪里,是个三甲都能搞定,最多到省城。别说第二,第二十看不好的病基本就吃点好的吧。
引用 @海淀比巴卜 发表的: 说医院综合素质你说看病随便去三甲就能看好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我先问你个常识,贸大好还是央财好,然后财大好还是贸大好。 艺术类的话,我没觉得是一个参考方向,不过你是艺术生的话两说
引用 @王_小_艾 发表的: 这种排名看看就好,别说第二和第一了,第二十和第一的差别普通人能看得明白?省级三甲看不好的病,基本就是让普通人倾家荡产的病。
引用 @皮皮皮皮皮 发表的: 不知道他说得啥,对外经贸不是北京的吗?
引用 @不冬眠的蛇 发表的:不是光留学就行的,有要求的 (一)来沪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在国内“211”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中央直属及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毕业生参照“211”高校毕业生执行),并在国(境)外高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或在国内非“211”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并在国(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或在国(境)外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 3.在国(境)外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累计在国(境)外学习时间须满1年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性质毕业生应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境)外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 4.在国内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赴国(境)外进修、做访问学者满1年以上。 同时,符合上述四项条件的人员最近连续6个月在同一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应低于上一年度上海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个税缴纳情况应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合理对应。 5.其他不符合第2、3项条件,在国(境)外高校获得本科、学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人员累计在国(境)外学习时间须满1年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性质毕业生应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境)外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不含大专起点本科和HND等形式),同时最近连续12个月在同一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达到上一年度上海职工社会平均工资1.5倍,个税缴纳情况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合理对应的人员。
引用 @皮皮皮皮皮 发表的: 我也不想抬杠,我们说数据。顶级985,清北人对应复交同济,完胜。北师完胜华东师范,北航,北理已经没有相应对手,另外两所农大和中央民族姑且不算了。 211(包含双一流)数量,北京26所,上海10所。 你之前列了诸如东华,华理,华东政法,上财,包括上外,除了上财对央财有优势 ,其他的拿什么压北邮,北理,北外,中国政法呢? 不要用你那田忌赛马的方法,北京的高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优于上海,咱们不谈地缘,也不论政治经济。。 当然,这些都是好学校,我不是评价学校本身如何,只是横向对比。 我是一个北邮毕业,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将来我女儿也会在上海高考。我是站在一个外省人的角度来对比这两座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优势城市。
引用 @ChaosTank 发表的: 说实话,你来上海高考没发现上海英语难么? 某高考大省去北京刷段我相信,你来上海?呵呵
引用 @蛐蛐弹簧 发表的: 你说是在安徽接受教育,到上海考还行。你跟他一样从小在上海,不是一样么,为啥你就保底同济华师大了。我就是高考大省到上海高考的,确实比之前上来了一个档次,毫无疑问简单不少,但是因为前提是你在高考大省读书接受教育。从小在上海一直读你跟人家有啥区别。
引用 @恩比德大帝御史大夫 发表的: 可不可以在别的地方读书,回上海高考呀
筛选掉了没钱的,能出国至少小康往上
我先问你个常识,贸大好还是央财好,然后财大好还是贸大好。 艺术类的话,我没觉得是一个参考方向,不过你是艺术生的话两说
我问你好了,你是一个学生,现在你可以自由选户口,你怎么选?
我认为,你的成绩是最好的那一波,不用怀疑,选北京去清北。
然后,你是第二档优秀的学生你是选北京去人大还是去上海去复交 ? 再往下一档才是没什么本质区别的同济和北航
如果你成绩中游,上海其实你去不了财大,因为财大分数基本压同济了。 能去的么上限华师大,然后上外、华政之类,你自己选选北京能去哪就可以了,后面说实话不是很了解,懒得谈
但是,正常人都是这么选,也没有自欺欺人的说法,你的目标是非清北不去,那就是北京,最顶端的玩意确实是北京完爆上海,应该是脑子正常的都知道去复交的学生主要是清北去不了或者能去但未必是好专业的。
所以我现在问你的是,如果不是清北生的话,你去哪?或者这个问题其实是,你认为你是那种有北京户口就能去清北的人么?这类人说北京完爆上海没毛病 [ 此帖被ChaosTank在2020-05-29 16:47:20修改 ]
倒不是觉得高大上,只是比较感觉花钱,一般家庭负担起来会比较辛苦
好吧,可能我知道的几个高中太厉害了吧
我告诉你,其实真的全国一张卷,那才是二三线城市的噩梦,因为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会疯狂涌入北上这两个教育大省。 其实限制北上高考,落户,也是强制部分省份的人才回本省。 资源开放从来带不来均衡发展,而是资源大规模集中于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
不要理那些傻逼...兄弟
说实话,你来上海高考没发现上海英语难么? 某高考大省去北京刷段我相信,你来上海?呵呵
不知道他说得啥,对外经贸不是北京的吗?
大部分病是个甭管哪里,是个三甲都能搞定,最多到省城。别说第二,第二十看不好的病基本就吃点好的吧。
说医院综合素质你说看病随便去三甲就能看好
这种排名看看就好,别说第二和第一了,第二十和第一的差别普通人能看得明白?省级三甲看不好的病,基本就是让普通人倾家荡产的病。
我也不想抬杠,我们说数据。顶级985,清北人对应复交同济,完胜。北师完胜华东师范,北航,北理已经没有相应对手,另外两所农大和中央民族姑且不算了。 211(包含双一流)数量,北京26所,上海10所。 你之前列了诸如东华,华理,华东政法,上财,包括上外,除了上财对央财有优势 ,其他的拿什么压北邮,北理,北外,中国政法呢? 不要用你那田忌赛马的方法,北京的高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优于上海,咱们不谈地缘,也不论政治经济。。 当然,这些都是好学校,我不是评价学校本身如何,只是横向对比。 我是一个北邮毕业,在上海工作的江苏人,将来我女儿也会在上海高考。我是站在一个外省人的角度来对比这两座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优势城市。
这么说来99%的病乡下卫生院也能解决
上海也有啊。。。
比北京简单太多了
我问你个基础问题:你认为上海最好的学生去清北还是去复交? 先回答我这个问题再说我是不是田忌赛马
我是说我要是有机会留在上海继续学习的话。 大省的孩子不比上海笨,我在大省能进3%,在上海不至于20%开外,有信心进10%的
我是说既然我大省能进3%, 如果能继续在上海读书参加高考,我是有信心进10%,有信心挑战一下同济和华师的。
基本上不行,得要上海户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