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zurzuri 发表的: 哪过瘾了… 我以为他们耍杂技呢… 说是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他这也太高了吧?
引用 @简直强无敌 发表的: 我喜欢看新三国,他说看新三国的都是傻逼只有他最有品位,他等于都开骂了我还不骂回来?
引用 @韩国财阀 发表的: 他破八我也破八
引用 @三号枪 发表的: 我一直在说,新三国的差其实是需要一个人有一定的审美水准和文化素养才能体会的出来的。 高希希和朱苏进从一开始就明说他们拍的既不是演义也不是史实,而是他们自己心中的三国,所以完全可以当做一部戏说。而高希希也很迎合市场,把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段子和地摊文拍了出来——比如阴沉腹黑刘皇叔,比如东吴四大都督的宫廷斗争,又比如大吹特吹曹孟德。 这些内容,这些编排,包括他那半文不白笑料百出的台词设计,其实你没有一定的审美基础、文学乃至史学功底,你不会觉得有问题,相反你还会乐在其中。比如鲁肃在周瑜背后玩宫斗玩背刺,很多人看的津津乐道,然后反过来质问质疑者“你怎么知道鲁肃没干过这事?这事很合常理啊”,又比如“说出吾名,吓汝一跳”很多观众根本就觉得毫无问题。 相反,这部分观众很多会反过来嫌弃老版三国,“都是演义,都是假的”“脸谱化表演,不真实”“刘备都是假仁假义,于和伟演的才真实”。 你很难和这部分人讨论,因为你知道他们和你不是一个层次的,他们喜欢新三国这种戏说,他们觉得这种戏说才是好东西。 而豆瓣也好,什么猫眼淘票票也好,其实本质都没有区别,都是观众根据自己喜好进行打分,他本身不会自动提高打分观众的水平。所以随着当初那些新三国观众的成长,以及老三国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他的评分当然会越来越高——因为更多人已经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而会认为这就是好。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环境问题——新三国我们说差,是因为我们在看老三国,在看老四大,或者最起码最看那些央视老正剧,所以觉得新三国不行。但是新三国对比如今当红的那些戏说历史剧,那些连最基础服化道都粗制滥造的古装剧,依然还是强出一大截。因此久而久之,在环境荼毒下,新三这种曾经的乐色,在如今这个时代却也显得弥足珍贵了。
引用 @简直强无敌 发表的: 神经病吧,我一个普通观众觉得新三国好看,有一些精彩的地方,带给我不少快乐,我支持新三国。你也别装大以巴狼,你要真是曲高和寡文人墨士有多深的文学素养,你都不会看电视剧,看人家一个戏说又喷人家,你好高贵
引用 @阿杜的小瓜皮 发表的: 他哪句话说看新三国的是傻逼了?
引用 @没得感情的酒精容器 发表的:我是真服这些屌人,喜欢啥球星要秀个优越,玩的游戏秀个优越,听歌看电影电视剧也秀个优越,随时随地的让自己的品味占领高地。上学那阵儿有个老教授天天唱两只蝴蝶人家是西方近代文学史大拿!我是不信哪些个精英下班了看个电视剧都得是奔着悲天悯人去的,在好电视剧中实现自我升华。新三国看的人多就悲哀不了,那30年前万人空巷看12寸黑白的霍元甲,上海滩不得谢罪啊
引用 @首席鉴定官 发表的: 不把它当三国演义,没看过原著老版的话,应该算个不错的剧吧,对比其他一些电视剧。
引用 @tumblr2 发表的: 说出吾豆瓣分数。吓你一跳
引用 @紫临海布里 发表的: 其实是的。我老版新版都看过,先看的老版后看的新版。我觉得老版三国假的一P,服化道土不土洋不洋,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审美上就是拧巴,村里设计师担刚的感觉。 而且人物脸谱化严重,基本全是戏曲程式化表演。可东西又不是戏曲化的东西,所以整个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拧巴。
引用 @如何取悦 发表的: 我认为老三国很不错,新三国也有闪光点(总体不如老三国)。但是一群守旧派看不得一点新的好。 连那个人阴阳怪气都能被你说成中正和气, 稍微说一点新三国的好,就马上对我群而攻之。 我说实话,你们又没好好看过,基本就是几个大场面跳集看一下就来喷了,那为什么听不进去一些 认真看过新旧全集的人的观点。
引用 @简直强无敌 发表的: 人家自己说了我们是戏说,然后你逮着人家喷你垃圾你不是正剧你不尊重历史你们没文化,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没错我们就是下里巴人,就是看不惯你们阳春白雪
引用 @你听啊冬至的白雪 发表的: 是啊,华容道那树枝看的我心疼,这也太穷了吧,,好歹整个粗点的,,一个个的都是柳树枝
引用 @PARADOXUS 发表的: 我一直倒是觉得老三国的表演戏剧感、舞台感太强,表现派那种拿腔拿调的风格放到今天不一定被接受。此外,衍生Meme对流行文化产品具有反馈作用,新三国的梗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我爱死他了、我二弟天下无敌,传播能力比剧集本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引用 @阿杜的小瓜皮 发表的: 我只想说一句: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到此为止
引用 @swllarry 发表的: 然后你又武断的认定别人肯定没看过了......这么说吧,新三国当潮剧看消遣消遣还是不错的。当三国演义肯定不行,因为导演说了这不是三国演义。可当三国志也不行,部分台词和剧情设定实在雷人......我本人偏爱90三国演义,是因为人老版就是完完整整复制了三国演义整本书(甚至还复制了诸葛骧星这种现在看来迷信的片段)。虽然因为年代问题,经费问题,拍摄场地连轴转来不及周转等问题,老三国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比之新三国那些别出心裁的王允自称畜生,董卓自称杂家,吕布问张飞什么叫三姓家奴,许攸一人扛了袁绍所有谋士的活,诸葛亮被张飞掀桌子,诸葛亮亲自去劝降马超(马超真傻送了个大功上门还有空听他游说),庞统用自杀给刘备出兵讨刘璋的机会(这什么狗屁计谋),东吴各种内斗变成明斗,孙权问周瑜江东姓孙还是周......根本吐槽不完。要说超越老三国的精彩戏份,曹丕曹植争世子那段拍的还算不错的,虽然披头散发的司马懿总是让人出戏的很。 吐槽这么多,感觉高导演拍宫斗还是很有心得的,我还是安心等他今年的江河月明吧……
引用 @比大师傅 发表的: 这届观众不太行,
引用 @巅峰斯特恩 发表的: 不是原著党,而是历史党。三国是很怪的圈,半瓶子醋的正史党瞧不起演义党,真历史帝又瞧不起正史党。 但他们都受不了新三国。
引用 @MVP曾 发表的: 我记得这剧时不时有太守 又有刺史
引用 @斯台普斯中心的梦 发表的: 我二弟肯定能破八。捅他破八个透明窟窿。只有我破八,没有八破我。破贼,八贼,破八贼。莫非朕不破八?
引用 @云小舟 发表的: 这剧吧主要是懂三国的人看着会很尬,因为真的太多常识性错误和脑洞大开的办公室政治解读了,把三国拍成了男版甄嬛传,所以得不到三国粉的认可,但是恰恰各个地方会讨论这剧都是作为三国衍生剧聊起,所以三国粉的舆论意见会占据主流,所以它在主流论坛风评很差,因为三国粉要看的是三国,其次才是电视剧。 但它作为一部普通电视剧来说可看性还是很高的,演员演技不错打戏又好看,所以在视频网站直播网站这种地方风评会很好,因为普通观众不了解三国,他们要看的只是一部精彩好看的电视剧,其次才是三国。
引用 @御世制人邵半仙 发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结果垃圾观众确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没人去较真原著,只要看的爽就行,各种好莱坞屎一样的特效大片一遍一遍冲击着越来越年轻的00,10后,不怪现在电视剧,电影质量差,是观众变了,审美已经从作品内核剧情转变到只注重视觉体验。
引用 @hupu之主 发表的: 我爱死破八了
引用 @进击的普洱茶 发表的: 两个版本要能凑一块就好了,老三是缺钱,新三是太通俗。
引用 @Trasevency 发表的: 我爱死新三国了
引用 @用户1461183154 发表的: 按你对新三国的要求,什么电视剧都不如你的眼晴,你看什么电视剧
引用 @如何取悦 发表的: 新版是 曹操司马懿 血C,哪来什么好看的武戏。 而街上对新版评价低就是先入为主接受不了这样的曹操。 那些能接受的,没有一个不夸陈建斌的演技。 不能接受的,那也没办法改变思想观念的。我在街上要是夸一句曹操演的好,会被人喷到死哦,他们就是接受不了这形象和语气,就是接受不了。 我旧版新版都看了很多遍,对于这个剧不敢在街上发表意见。 这就跟讨论射雕哪版好看一样,7080接受不了朱茵,90后很多认可朱茵。这年头能静下心认真欣赏再给出看法的人不多了。
引用 @苗的猫 发表的: 看了这贴里高亮的评论,大家就知道为啥有这么多脑残剧了吧,受众就这样,你拍个屎也有人说好
引用 @小wolf 发表的: 拉倒吧,还老版三国假,假在那里?你说的服装造型的问题,负责任的说,老三国那服装造型比新三国强十条街。什么文玄武赤啥的我也就不说了,你看新三国的造型道具,你能想象三国人物拿着春秋时代的长枪(如赵云的枪),穿着战国时期造型的盔甲,用着先秦时代的战术(如双方大规模战车对冲),武士还挎着清代的刀(如新三国季汉士兵的佩刀)?就这还有脸嘲笑老三国的服装道具呢?另外新三所有人人手一套麻布衣服又是为了啥?西汉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丝绸衣服实物了,距离西汉几百年的东汉末年还全民麻布衣服,新三到底图啥?就这也好意思说啥老三国的服装道具拧巴? 而且你还提到了脸谱化的问题,实际上新三国的脸谱化比老三国更加严重,举俩例子吧,老三国的张飞起码还有像活捉王忠刘岱以及义释严颜、大战瓦口关等剧情来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新三国的张飞剩下了啥?就动不动大耳刮子扇他和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也叫粗中有细?把张飞往弱智里拍还不脸谱化?再说关羽,老版三国的关羽好歹对诸葛亮等人都比较敬重,对周瑜等人虽然傲气一些也没把脸子甩到天上去。新三国呢?把关羽往狂里拍,怎么二怎么来,什么他过江我也过江,什么江东无英雄全都出来了,这不比老三国更脸谱化?说到底新三无非是极致脸谱化到了某些人的心坎里而已,论脸谱化新三才是最没脸说话的版本,台湾的《三国群英传 关公》都没离谱成新三这样。
引用 @茜萌妮 发表的:不谈角色和剧情,我对那些吐槽老三国道具服装的是挺无话可说。。确实像这里的层主所言,真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准确实觉得新三国多好,因为就是觉得好看华丽 至于战争打斗场面,我这楼里有不少人回复说新三国怎么好看,我只能说这种像玩杂技式的场面,可能就是现在的网络审美的
引用 @leonmax 发表的: 抽点时间看看老三国,当然你要是听不懂里边的文言文当我没说
引用 @简直强无敌 发表的: 你只会鹦鹉学舌罢了,三国演义把事实乱编的多少,张冠李戴了多少,那我问你是不是乱编是不是胡说,做人不能双标对吧,你罗贯中编得我编不得?
引用 @好腿好腿 发表的: 说出剧名,吓汝一跳
引用 @冠军名宿的粉丝 发表的: 老三国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引用 @wlg666 发表的: 我新三国天下无敌🐶
引用 @好腿好腿 发表的: 莫非朕不知剧?
引用 @漸行漸遠 发表的: 我觉得层主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新三国需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才能知道它有多差
引用 @whitebkack 发表的: 本人理科生,自认没啥文学素养。当然看过三国演义原著也看过老版三国,对于新三国我没打过分,原因是看了五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但是只看了不到五分钟打分有失偏颇所以就没打分
引用 @rysx 发表的:因为很多人看了不觉得差啊,新三国当年网播量冠军哦
引用 @湖南娄底双峰王旭 发表的: 没文化的毕竟多
引用 @竹风剑影 发表的: 一个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整出文化来了?什么叫文化?就真实历史算文化,台词剧本算不算?灯光渲染算不算?场景布置算不算?
引用 @太平洋海盗 发表的: 你知道两部三国在西方哪个更受欢迎吗?新三国好评率远高于老三国 老三国是经典,但是更适合有深度的观众,新三国更适合门外汉,所以更能吸引普通观众 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走文化输出,还是得往新三国的方向走
引用 @查小夜 发表的: 西游记也没按原著拍,有人觉得不好看不经典么?有人说有文化底蕴的才能看出西游记的差?凭啥看新三国就要:原著里这人根本没干过这事?
引用 @新垣解衣 发表的:《新三国》单单从电视剧的角度是值8分的。但是三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导演和编剧为了迎合当时的翻案风和无厘头效果,将其进行了改造,严重偏离了长久以来的三国核心儒家思想,这才是在虎扑引起强烈讨论的原因吧。
引用 @漸行漸遠 发表的: 仅从电视剧角度也只能值5.5-6。服化道三分,战争戏两分,几个出彩的配角一分,编剧负分
引用 @新垣解衣 发表的:编剧还凑活吧,当然我指的是脱离三国这个题材来看。
引用 @曹贼 发表的: 这剧的问题是在一些称呼上官职上地理位置上严重失实,但是这点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也就一些所谓的原著党在挑字眼,当然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这些确实是个问题,但是《陈情令》都能豆瓣破8,这个凭什么不行🐶 还有我非常喜欢这剧的服化道和动作设计
引用 @coolwangmin 发表的:新三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文戏不行,但新三国的文戏不行是和老三国对比后发现的,如果没有老三国珠玉在前,新三国合格水平是有的。另外,场面和武戏有一定的加成。老三国主要是武戏不够精彩,毕竟是让演员骑马真枪实弹地来,这个没有专业的武术指导实在是太难了。
引用 @果子狸7777777 发表的:现在很多电视剧的毛病是过于迎合女性观众,新三国这种甄嬛传桥段正是女性观影者喜闻乐见的东西,不过也确实没啥办法,我觉得绝大部分现代年轻观众,不分男女,看不下去老三国通篇的文言白话😂
引用 @沙克真没干 发表的: 豆瓣:莫非朕不知评分?
引用 @一天之计在于晨 发表的: 没有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的人也需要精神粮食,新三国刚好可以满足他们
引用 @好人姚明 发表的:赤壁后到三气周瑜这段三国最高潮的部分,新三国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武戏,场面更是和《三国演义》没得比,但明显观众印象更深刻。 新三国虽然朱苏进各种瞎编,但他是按现代方式编排的剧本,文戏的设计是比《三国演义》强的,
引用 @抢我辣条还跑 发表的: 新三国的打戏好看,老三国因为以前技术的原因,打仗跟闹着玩一样
引用 @谁了了谁 发表的: 武将单挑的戏份,老三国都是骑真马,自然做不出新三国里那些飞天遁地的动作,这一点说新三国好倒是说得过去。而战争场面来说,老三国五个执行导演水平不同,有的导演一百人就只能拍出一百人的效果,看起来确实很差,但纵然是那几个拍的很差的导演,也没有烂到几场战争用同一个镜头换滤镜颜色这么下贱的方式。而有的导演一百人可以拍出千军万马的感觉,这就比新三国强得多了,比如下面这张图,其实导演手下只有150个群演而已。
引用 @抢我辣条还跑 发表的: 哇,这个厉害啊,我老三国看的不多😂
引用 @coolwangmin 发表的: 武戏不需要多,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七进七出,这几个场景拍精彩了就可以了。新三国的台词让人感觉这不是一部历史演义,而是一部武侠剧。
那也比老三国打的好看吧 只不过有点开挂的既视感 看着很过瘾
他哪句话说看新三国的是傻逼了?
军师赞我破八分
其实现在很多电视剧也不错 清平乐美术 和台词都很用心尊重历史 就比新三国这类 好太多 但是大部分人也不喜欢看
我是真服这些屌人,喜欢啥球星要秀个优越,玩的游戏秀个优越,听歌看电影电视剧也秀个优越,随时随地的让自己的品味占领高地。上学那阵儿有个老教授天天唱两只蝴蝶人家是西方近代文学史大拿!我是不信哪些个精英下班了看个电视剧都得是奔着悲天悯人去的,在好电视剧中实现自我升华。新三国看的人多就悲哀不了,那30年前万人空巷看12寸黑白的霍元甲,上海滩不得谢罪啊
人家自己说了我们是戏说,然后你逮着人家喷你垃圾你不是正剧你不尊重历史你们没文化,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没错我们就是下里巴人,就是看不惯你们阳春白雪
可不是嘛
新三国也有一些亮点,美术整体还可以,动作场面和分镜也在水准上,个别人物的塑造(荀彧、司马懿)还挺有趣的。
层主你少考虑了一个问题,老三国是94年上映,而新三国是2010年上映,中间隔了16年。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能够上论坛评论新老三国的人群,一方面是经济条件起码尚可,另一方面因为经济条件较为宽裕,从而衍生出的审美和文学观都是比较正统的群体,当初那群人看着老三国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侍从遥指天边龙挂”;“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风五丈原”这些场景,会有一种由衷的代入感和认同。我从4岁开始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对很多场景的印象已经固定了,关公肯定是大马金刀,诸葛亮必须是羽扇纶巾,赵子龙长坂坡血染征袍,吕奉先虎牢关震怖天下。而老三国,恰好完美契合了当初那一个群体(包括我)的心理认知。所以,当16年后看到新三国时,确实有一种强烈的荒谬感,居然曹操是这样,居然刘关张是那样。这很正常。 同时层主,你也要考虑到,2010年时,网络基本上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家庭条件好,买电脑买手提买苹果买IPAD,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起码坐在网吧两三块钱一个小时,所接收到的信息和前者基本没有任何区别。而三国演义这本书,读过的人比层主你想象的要少得多,大多数人对于三国,知道几个名字,听过几个传奇故事,无非也就这样了,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关心为什么曹操要叫刘备来青梅煮酒品论天下英雄,也不会去操心为什么诸葛亮在国力弱小时一定要坚持北伐,对于司马懿中空城计,更不会有什么自己的看法。无非是人云亦云罢了。这时候,新三国的出世,填补了许多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原著的人的思维空白,在他们的脑海里构造了一个真正的“新三国”。这也很正常。 真正不正常的是,当新三国出来以后,三国演义迷们,或者说三国电视剧迷们迅速分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派,一派坚持老三国的严谨、认真、细致,恨不得把新三国挫骨扬灰,我曾经也在其中。另一派新三国的拥簇,也许有的人因为评论新三国的优点被“老三国派”大肆嘲笑,本来能够勾起有些人的学习欲望,但最后却成了立场之争。这个过程中,“老三国”一派是负有主要责任的。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不同意见是很常见的事,即便对方的看法真的是错误的,我们也需要文明交流。但就我这些年看到的新老三国之间的比较讨论,无论是虎扑或者知乎或者其他论坛,绝大多数都沦为了老三国受众群嘲讽新三国受众群的口舌之争。我个人觉得这个态度不对,这是强行在文化上设置阶级观念,老三国受众群并不高人一等,如果真的希望新三国受众群可以接受你们的观点,没必要采取咄咄逼人的方式,这样的话,讨论马上就会变成争论。 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层主还请多包涵。
不是汝没灵魂啊
拉倒吧,还老版三国假,假在那里?你说的服装造型的问题,负责任的说,老三国那服装造型比新三国强十条街。什么文玄武赤啥的我也就不说了,你看新三国的造型道具,你能想象三国人物拿着春秋时代的长枪(如赵云的枪),穿着战国时期造型的盔甲,用着先秦时代的战术(如双方大规模战车对冲),武士还挎着清代的刀(如新三国季汉士兵的佩刀)?就这还有脸嘲笑老三国的服装道具呢?另外新三所有人人手一套麻布衣服又是为了啥?西汉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丝绸衣服实物了,距离西汉几百年的东汉末年还全民麻布衣服,新三到底图啥?就这也好意思说啥老三国的服装道具拧巴? 而且你还提到了脸谱化的问题,实际上新三国的脸谱化比老三国更加严重,举俩例子吧,老三国的张飞起码还有像活捉王忠刘岱以及义释严颜、大战瓦口关等剧情来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新三国的张飞剩下了啥?就动不动大耳刮子扇他和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也叫粗中有细?把张飞往弱智里拍还不脸谱化?再说关羽,老版三国的关羽好歹对诸葛亮等人都比较敬重,对周瑜等人虽然傲气一些也没把脸子甩到天上去。新三国呢?把关羽往狂里拍,怎么二怎么来,什么他过江我也过江,什么江东无英雄全都出来了,这不比老三国更脸谱化?说到底新三无非是极致脸谱化到了某些人的心坎里而已,论脸谱化新三才是最没脸说话的版本,台湾的《三国群英传 关公》都没离谱成新三这样。
小wolf 小wolf (31级) 2020-05-19 23:48 0 亮了|灭了 我要赞赏 举报 只看此人 引用 321楼 引用 @紫临海布里 发表的: 其实是的。我老版新版都看过,先看的老版后看的新版。我觉得老版三国假的一P,服化道土不土洋不洋,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审美上就是拧巴,村里设计师担刚的感觉。 而且人物脸谱化严重,基本全是戏曲程式化表演。可东西又不是戏曲化的东西,所以整个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拧巴。 拉倒吧,还老版三国假,假在那里?你说的服装造型的问题,负责任的说,老三国那服装造型比新三国强十条街。什么文玄武赤啥的我也就不说了,你看新三国的造型道具,你能想象三国人物拿着春秋时代的长枪(如赵云的枪),穿着战国时期造型的盔甲,用着先秦时代的战术(如双方大规模战车对冲),武士还挎着清代的刀(如新三国季汉士兵的佩刀)?就这还有脸嘲笑老三国的服装道具呢?另外新三所有人人手一套麻布衣服又是为了啥?西汉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丝绸衣服实物了,距离西汉几百年的东汉末年还全民麻布衣服,新三到底图啥?就这也好意思说啥老三国的服装道具拧巴? 而且你还提到了脸谱化的问题,实际上新三国的脸谱化比老三国更加严重,举俩例子吧,老三国的张飞起码还有像活捉王忠刘岱以及义释严颜、大战瓦口关等剧情来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新三国的张飞剩下了啥?就动不动大耳刮子扇他和戳他一万个透明窟窿也叫粗中有细?把张飞往弱智里拍还不脸谱化?再说关羽,老版三国的关羽好歹对诸葛亮等人都比较敬重,对周瑜等人虽然傲气一些也没把脸子甩到天上去。新三国呢?把关羽往狂里拍,怎么二怎么来,什么他过江我也过江,什么江东无英雄全都出来了,这不比老三国更脸谱化?说到底新三无非是极致脸谱化到了某些人的心坎里而已,论脸谱化新三才是最没脸说话的版本,台湾的《三国群英传 关公》都没离谱成新三这样。
比如说这位JR的回复,你看,他说的每一句,其实都有道理,包括之前你的那一大段言论,我都十分认同。 但他这种表达语气,不管是对着谁来说,都接受不了的。你的那段言论,语气没有这么激动,但字里行间看不起新三国受众群这层意思,还是跃然纸上的。既然有人觉得新三国有优点,可你觉得这种优点根本算不上优点,那么在阐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得尽量客观,不带情绪地去讨论,这样才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你的观点,对吗?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十分希望我们的电视剧能回到八九十年代那种氛围上来,用心认真严谨的同时又很接地气。可是层主,争论和嘲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强行划分阶级,只会更加激化矛盾。还请你三思。 [ 此帖被骄傲地后仰在2020-05-20 00:00:18修改 ]
然后你又武断的认定别人肯定没看过了......这么说吧,新三国当潮剧看消遣消遣还是不错的。当三国演义肯定不行,因为导演说了这不是三国演义。可当三国志也不行,部分台词和剧情设定实在雷人......我本人偏爱90三国演义,是因为人老版就是完完整整复制了三国演义整本书(甚至还复制了诸葛骧星这种现在看来迷信的片段)。虽然因为年代问题,经费问题,拍摄场地连轴转来不及周转等问题,老三国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比之新三国那些别出心裁的王允自称畜生,董卓自称杂家,吕布问张飞什么叫三姓家奴,许攸一人扛了袁绍所有谋士的活,诸葛亮被张飞掀桌子,诸葛亮亲自去劝降马超(马超真傻送了个大功上门还有空听他游说),庞统用自杀给刘备出兵讨刘璋的机会(这什么狗屁计谋),东吴各种内斗变成明斗,孙权问周瑜江东姓孙还是周......根本吐槽不完。要说超越老三国的精彩戏份,曹丕曹植争世子那段拍的还算不错的,虽然披头散发的司马懿总是让人出戏的很。 吐槽这么多,感觉高导演拍宫斗还是很有心得的,我还是安心等他今年的江河月明吧……
我只想说一句: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到此为止
为什么新三国最让我不舒服的就是服化道还有整体画面?你没发现新三从头到尾就一种色调,蓝色?
赞同,看过三国演义原著或老三国的文戏的人,应该能体会到新三差得有多远!
新三的打戏好?全靠切换镜头和慢镜头,这叫好?老三武打虽然不算好,至少看着真实。央视水浒那打戏才是真的好!
老三国的梗一点不比新三国少,著名的诸葛亮骂死王朗,诸葛亮哭丧,曹操华容道三笑,诸葛亮城头抚琴短弦……不胜枚举,很多都是鬼畜二次创作的日常素材,而且很多梗都包含着三国文化的影响,远远不限于简单的台词像你说的“爱死他了”“二弟无敌”“吓汝一跳”那样沦为笑谈。
你只会鹦鹉学舌罢了,三国演义把事实乱编的多少,张冠李戴了多少,那我问你是不是乱编是不是胡说,做人不能双标对吧,你罗贯中编得我编不得?
既然你看的进去还认真思考过了,为何别人对我的阴阳怪气能被你认为是中正和气。 新三国不讨喜有三: 1 曹操与司马懿过于标新立异,部分传统派接受不了。比如你维护的那个嘲讽曹的。 2 因为赢家是魏晋而在剧情上扬魏抑蜀,魏国特别多的原创戏份,演员演技放的很开,而蜀吴戏份只是一些剧情必然,演员束手束脚。这让三国演义党尤其是蜀国情结党 感觉极度不适。 3 镜头一离开魏国,演员的演技就集体下滑,说的许多话本就不该是这个角色能说的,太过跳戏太不严谨,这一块感觉是导演的问题。感觉就是在快点把这个情节拍掉,等到曹孟德的戏或司马懿的戏了,导演才睁开眼。 而蜀国这边,本该作为表率的于和伟演的刘备没有丝毫激情。 剧本写着笑他就笑,剧本写着哭他就哭,其他时间多是待机冰块脸,没有丝毫刘备的灵魂。 虽然就这样也比陆毅好,但是于和伟能达到的水准不该是这样。只能说他演着他不喜欢的戏。
老版拍的一板一眼更适合欣赏,但个人觉得新版至少很下饭,编剧上的那些漏洞不是看不出来,有时候甚至觉得配合使用还蛮有趣的,这是我的感受。
演义正史都没看过的人爱看新三国,这些人结果是大多数
太守是地方长官,刺史是一州检察长官,州牧则是行政长官,打个比方就是刺史类似省委书记州牧类似州长,太守是市长,像袁绍讨伐董卓之前就是渤海太守。所以说新三国说的荆州太守就和现在人说湖北市长一样
我二弟天下破八!
现在很多电视剧的毛病是过于迎合女性观众,新三国这种甄嬛传桥段正是女性观影者喜闻乐见的东西,不过也确实没啥办法,我觉得绝大部分现代年轻观众,不分男女,看不下去老三国通篇的文言白话😂
你错了,观众一直没变,反而现在得观众受教育程度变高了,欣赏水平比以前更高了。只不过以前就那么几部电视剧大家没得选,现在大家有的选了。对绝大部分人而言,看剧本来就是个休闲的事情,肯定是以看的爽为标准的,谁还会去纠结台词。老三国略带文言文似的对话,加上说话一顿一顿的,表情特写过多本来观感就不如新三国。当然你要抱着欣赏演技和台词的目的去看确实比新三国更好。但还是那句话,绝大部分人看剧仅仅是为了消遣。这跟观众垃圾不垃圾没什么关系。我也实在搞不懂一些老三国粉的优越感在哪里。
拉出去,破了
三国演义投资实打实的两个亿,90年代初的两个亿
你忘了老三国了吗?
按你对新三国的要求,什么电视剧都不如你的眼晴,你看什么电视剧
新水浒和新西游都没这么糙
我也挺喜欢陈建斌演的的,接地气
无限同意了,所以豆瓣破8了,楼主的疑问也解开了
不谈角色和剧情,我对那些吐槽老三国道具服装的是挺无话可说。。确实像这里的层主所言,真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准确实觉得新三国多好,因为就是觉得好看华丽 至于战争打斗场面,我这楼里有不少人回复说新三国怎么好看,我只能说这种像玩杂技式的场面,可能就是现在的网络审美的
说得很好,可惜毫无意义,看着吧,迟早我们都会见到喷老三国是皇帝的新衣的时候,真到那个时候,中国电视剧死了这种大话想了想还是不敢说,至少三国这个题材,是真的死了,这才是真的悲哀 [ 此帖被白河愁在2020-05-20 09:33:19修改 ]
可别提打斗,新三国里的打斗那都不是正常人能弄出来的。举几个例子吧: 新三国三英战吕布,刘备单手剑居然能够挡住关羽的全力一刀,短兵器无缓冲拦长兵器,可见新三刘备的实力至少应该是非人类的,毕竟在奔马上使用长柄大刀挂着风下来那力道多大自己想象一下就应该知道。 新三国战长沙,关羽和黄忠俩人连马镫都不知道退就直接让自己的马匹卧倒,如果是现实中你真挂着一身铠甲还能这么玩,不说半身不遂吧起码也得伤筋动骨。然而新三关羽和黄忠做完这种动作以后毫无影响起来继续打。 新三国张飞战马超,张飞从马上跌下来一点事没有,转身跑起来就能跑的比马超的马都快,然后一个撑杆跳把马超从马上踹下来,属实牛逼。 说实在的,就新三国这种打斗以及这电视剧里各种莫名其妙的爆炸,我真是无力吐槽
这种文言文读过书就听得懂吧...
嗯,你说的都对,别来烦我了好吗
老三国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
莫非朕不知剧?
新三国确实不错。看了老三国里面司马昭弑君那段,那皇上演技辣鸡
这些区区老掉牙的电视剧黄某全都听说过,全都不值一哂,哈哈哈哈哈
本人理科生,自认没啥文学素养。当然看过三国演义原著也看过老版三国,对于新三国我没打过分,原因是看了五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但是只看了不到五分钟打分有失偏颇所以就没打分
你不是看了五分钟没看下去吗,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事实就是很差。。刘备关羽曹操司马懿这几个演的特别莫名其妙
突然想起我当年看新《三国》的时候用的还是PPS...啊,一去不回的青春...
一个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整出文化来了?什么叫文化?就真实历史算文化,台词剧本算不算?灯光渲染算不算?场景布置算不算?
玛德,用错了一个标点,我好没文化,好惭愧啊🐶
老版的部分道具甚至是从博物馆拿出来的……
三国拿西方欢迎度来评判是什么鬼,真要拿海外评价比也是日本啊,日本三国志系列的人物头像到了十几代了还是有老三的影子,影响力可见一斑了,甚至在b站上很多关于老三剧组的幕后视频都是日文字幕的出口转内销…
问题是新三国根本不是按不按原著的问题,是改编蠢的问题,老三也有不少的改编啊,就说都是给曹操加戏,老三加的曹操祭奠袁绍的那段台词文学水平极高,立马就把一个乱世英豪的形象展现出来,此外还有很多曹操吟诵自己的诗的镜头,展现出了曹操的文学才华。新三呢?给曹操加的是啥戏?不停的随地小便?在皇宫大殿外大骂国贼董卓?我爱死他了(真乃虎将也吾必收至麾下一般人看不懂?)?八万个馒头吃半个月?动不动就骂人匹夫?这到底是谁更脸谱化啊?
《新三国》单单从电视剧的角度是值8分的。但是三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导演和编剧为了迎合当时的翻案风和无厘头效果,将其进行了改造,严重偏离了长久以来的三国核心儒家思想,这才是在虎扑引起强烈讨论的原因吧。
仅从电视剧角度也只能值5.5-6。服化道三分,战争戏两分,几个出彩的配角一分,编剧负分
编剧还凑活吧,当然我指的是脱离三国这个题材来看。
我就记得最开始看了几集董卓一口一个“咱家”我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后来跟着我爹看了一段为了突出孙权是神童把孙策活活变成傻逼,满屏幕都是一个字“尬”
州是刺史,州下面的郡是太守
没有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的人也需要精神粮食,新三国刚好可以满足他们
B站有人专门出视频对比了,地理啥的都不是问题,新三国简直就是搞笑。
新三国所有的梗加起来影响力都不如老版的张飞“俺也一样”和“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果是为了玩梗就不要拍三国,三国之所以为世人所推崇,主要是英雄人物之间的忠信节义这些伟大的传统美德,新三国倒好,处处表现阴谋腹黑,这也配三国的名号?
《三国演义》主要问题还是在于: 1、当时中国缺乏拍摄大型电视剧的经验,主要的制作人才一心都在电影上。像老毕这样学编导的能在这样的项目掌镜,现在不会了,起码也得是专职学摄影的。 2、由于1,当时分成5个导演组拍5个部分,风格节奏不统一,也造成除片头6人组外其他角色经常换演员,非常影响观感。 3、名著的评话风格和尊刘贬曹的基调,造成影视尊重原著改编后,很类似评书式的主线串起散落的点,而非现代剧本的转折节奏。打个比方,《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之间各种攻防战场面,诸葛亮火烧新野的精妙机关,都是设计巧妙匠心独运投入很多成本的大场面,但多少观众会印象深刻呢?因为观众永远都是以演员为第一视角的,而《新三国》里曹袁对战曹操嬉皮赖脸和喊哑嗓子,火烧赤壁曹操的面部大特写搭配主旋律音乐的煽情,反而让观众有些感同身受。
赤壁后到三气周瑜这段三国最高潮的部分,新三国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武戏,场面更是和《三国演义》没得比,但明显观众印象更深刻。 新三国虽然朱苏进各种瞎编,但他是按现代方式编排的剧本,文戏的设计是比《三国演义》强的,
确实是这样的,从新三国剧中对关羽张飞二人的塑造就可以看出来编剧在讨好女性观众,毕竟没有几个女性观众会喜欢这两个人,编剧就把他们两人无限丑化了。
叉出去
豆瓣也就图一乐 真影评还得看虎扑 华语历史最佳电影功夫 华语历史最佳导演周星驰
对对
武戏不需要多,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七进七出,这几个场景拍精彩了就可以了。新三国的台词让人感觉这不是一部历史演义,而是一部武侠剧。
不会真有人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书来看吧
我堂堂新三国,为何称呼我为破八贼?
武将单挑的戏份,老三国都是骑真马,自然做不出新三国里那些飞天遁地的动作,这一点说新三国好倒是说得过去。而战争场面来说,老三国五个执行导演水平不同,有的导演一百人就只能拍出一百人的效果,看起来确实很差,但纵然是那几个拍的很差的导演,也没有烂到几场战争用同一个镜头换滤镜颜色这么下贱的方式。而有的导演一百人可以拍出千军万马的感觉,这就比新三国强得多了,比如下面这张图,其实导演手下只有150个群演而已。
待我破8之时,与陈情令互称犄角之势,定能大破甄嬛传
哇,这个厉害啊,我老三国看的不多😂
老三国五个部分里,战争戏最好的是南征北战,也是诸葛亮为主角的部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三足鼎立部分战争戏就差一些,有的武将单挑几秒钟就敷衍过去了,战争场面还喜欢用俯瞰的角度拍全景,然而群演人数就一百来人,这么拍纯属自爆。
只说你说的这几个武戏片段的话,《三国演义》拍的比新三国好看,也更富有戏感。甚至论几个文戏片段,比如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哭周瑜、骂王朗,《三国演义》拍的都比新三国强。 拍重点强,串线弱,这是典型的陷入原著的评书体系,缺乏现代剧本改编和电视剧拍摄经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