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根本的观念错误,就是觉得美本和陆本的教育可以直接对比。事实上,两者的教育体系天差地别,更何况美本的学生就英语这一关就比陆本高一到两档,没有一个直观、简单的方式可以直接比较的,因此也无法轻易得出“美本30-40不如中流985”的说法。很多陆本过来美国读研的人可能正是抱着这种错误观念,觉得来了以后可以碾压美本的人,事实上连语言关都没过,写出来的paper或者essay老师都读不懂,也无法轻松与美国人沟通,但还固执地认为国内的老本足够他在美国使用,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来的人,要自己适应新环境,环境是不会来适应你的。 对于研究生招生来说,美本到美硕是“自然”流程,无需太多适应过程,而且招生官对美本学校的质量心里有数。对我现在读的项目来说,招生官只看美本的gpa数字,陆本gpa的数字对招生官没有意义,最多打个等级,不会take numerical value seriously。这就是游戏规则,你要来参与,就适应规则,没有别的选择。
福利就上超越妹妹吧。
🔥 最新回帖
新奥尔良消费低
有奖学金,挺多的,50差不多够了
你好,你现在读私立么,私立一年50不够吧。
很少 毕竟就认识这么一个😅
🛋️ 沙发板凳
夏令营什么鬼,还真有人去的?不如找俩实习
其实我们两家家庭水平都差不多,都小康到中产水平。我爸妈也问过我想不想出国,那时候想的是稳稳的考一个985,还出什么国,花这么多钱。回过头看,或许真的做了错误的决定。现在大家的平台完全不一样了。
是啊,选择真的很重要。
是啊,他暑假和一个很有名的矩阵老教授做科研。(虽然他给我说他基本啥都没做出来)
问题是我还不能保证进你说的这些学校啊。中介说这些都是我的冲刺校。
我觉得也是,有点时间发这么多牢骚证明你骨子里不优秀啊,哈哈
我说的更偏向phd申请,因为我是申请的phd没申过硕士,夏令营还是很管用的,可以遇见很多大佬,好像也叫暑校
你去看他前几个帖子,就这么个破事酸了四五贴了,动不动就是看见人家王者在线感觉不务正业…你他妈不上王者能看见别人在线?
兄弟一局王者算20分钟,2000局就是666个小时,整整20多天。他至少比我少花这么多时间学习。不过他绩点和标化确实很高,但我相信我去读他那个学校我也能有差不多的水平。
没做出啥没关系,有些学科会很慢出成果的,主要是跟教授打好关系展现潜力,不过现在申phf暑研快成标配了,现在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去梦校做暑研
等等歧视警告了⚠️🐶
你说的是暑研吧,感觉那确实对申请挺有用的。后悔前几个暑假没有申请美国的暑研。
前半段我觉得你说的在理,但是陆本美本好好学习都很累吧。
报neu吧,好进,好找工作。美硕讲究的是找工作,能留下来赚美金就行。酸别人美本差没意思,985学校国内是985,到了老外那里就是一所非四校的某所中国学校。近年中国留学生声誉还很差,怕你成绩造假。
是的,暑研对phd申请很管用的,尤其是对于非英语国家,而且国外教授的推荐信也比较有说服力
那以后国内入职,一个中流985+前三十的计算机硕士和前四十的美本但qs排名很低加上cmu的计算机硕士。哪一个更有优势?国内是不是更看重本科出身?
嗯,他gpa和标化都很高。但cmu的计算机硕士也太夸张了吧,录取率只有5%不到。(没觉得他计算机背景很强)
你这种言论让我想起了我们开玩笑常说的一句话,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没有读博的原因是不想读。我仔仔细细把你几个帖子都看了一遍,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四个大字“无能狂怒”,从来都没有说非美本不能申请美硕,只是你做不到而已,你在这里酸原因无非是从小到大都是佼佼者突然发现以前的同伴远远甩开了自己心态爆炸罢了,殊不知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人家做出了多少努力?20天的王者和四年的学习比又算得了多少?不要怪我说话难听,人和人是有差距的,但是人生又不是只有湾区码农一条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了好吗🤷♂️
忽略学生努力程度的不同,美本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很多,基本上一月一考,每学期还有不少paper, pre,reading 之类的,陆本大部分课一个学期一到两次考试吧,pre,paper也不多,reading几乎不需要。我说的算是普遍情况吧,也不排除你们学校学习很紧张
哈哈哈,可能楼主还年轻,只想和他说,做好自己就好了,就像你说的那哥们虽然玩王者,但是人家学习的时候你也看不见。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初中,认为初中差不多水平. 就算退一万步说,有时候人生本来选择靠的就是选择,选择也是种能力。
好的,谢谢老哥指导。
u1s1,美本的优势和他强没啥关系,单纯是因为有钱。
美本美高的英语水平完爆国内本。国内本出去连洋妞交流都难,美本美高早就夜夜笙箫睡洋妞了。
我也就玩了300局不到,王者是可以看到总局数的。。。但是我确实心态不好需要调整,这点老哥一针见血。但我还是相信我和他之间水平没有很大差别,现在我也要好好努力,向前看,争取有朝一日再次和他达到同一平台。
照你这么说只要美本毕业人均进藤校?你仔细想想到底问题在哪
美本和加本 只要毕业成绩没什么大问题,申请当地研究生是很稳的,但是代价也很大 我这加本+研究生一套下来要几百万人民币,在国内本科很便宜。
啊这。。。美本申请的巨大优势现在都有人否认了么
这u1s1啊,老兄,海本申请美硕就是碾压式优势。而且根本不是因为强,单纯是因为四年多掏了几百万。既然和努力没关系,这老兄酸一酸也可以理解。他这例子还算好的。我也有海本同学,国内就三本水平,因为先上社区学院然后转去ucsd。现在ucb保底,大S wl。问题是真的菜的抠脚,作业都需要找人帮忙那种。这申请美硕的时候看到真的找谁说理去。
他是MSCS🍋
话糙理不糙
我觉得就算是回国,还是他比较有优势,那可是CMU的CS啊。。。况且本科USNews top40也不错了
有巨大优势就代表着随便就藤校吗?不需要绩点竞赛推荐信的吗?这些不需要付出的吗?以上任一一个你做到了吗?????
这就是问题了……就算是人均进藤校,说比他实际水平至少高了两到三档是u1s1的。本来人家也是花钱了。
美本qs400开外 但又是美国top40 我估计你同学不是wfu就是brandeis的 这两个学校本科来说申请难度都是比较高的 虽然名气不是很高但是很有实力 在这样的学校拿到高gpa 我敢肯定的说你同学大学肯定没有混 背后一定是有努力的 加上美本申请背景很有优势 以及有科研项目和标化有加分 再加上今年美硕整体申请情况都比较好 可以说是运气➕实力的结果
他指的应该是research intern那种,那种如果你要走学术或走者算法岗优势是蛮大的
SDE的话,只要能过简历,剩下的刷题就好了,前几年形式好的时候我还见过文科生刷几个月题去亚麻的
最常见的情况是都很努力,但是美本申得好多了。。。。这个确实。。。
但看cmu的课程是真的羡慕啊,很多课都是神课。我在b站上看cmu的15513讲系统的,真的比我们学校好太多。而且很多教授都是业界大佬,说不定还可以和图灵奖得主接触。
辣是真滴🐮🍺,那我寻思其实和他是不是美本关系不大了,能去MSCS的都是科研顶顶顶顶尖的大佬了
对了嘛,从来都不否定美本有优势,但是这不是决定性因素,至少还有其他美本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功于外界因素。我觉得但凡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过任何目标的人都应该坚决反对这种论点…不过至少他还是能够认识到自己心态上的问题的,加油吧
和我有个锤子关系??你这么冲干啥?莫名其妙的。同等条件下美本申请优势就是巨大,这特么不是个基本事实?我也没说这不合理,人家本就倾向录取自己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我也没说酸啥啊?又不是我发的贴。合着北京考清北也需要巨大努力,北京和河北就一个高考难度了?就事论事这么难?真离谱你这人
不是这样的。。。。。你问问那些参与录取的senior phd就知道美本和陆本申请的差距之大,但说实话我从来不觉得他们水平比我差。用“王者”比的确没意思,但美本就是有优势这个也不需要否定,没必要这样骂别人。
但是他只有两段数学的水研,他和我说他被录取纯属于运气好。不过,他人挺好的愿意帮我看文书。我也向前看吧,争取申请到一个好项目。
害,加油吧。老兄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我读博打了10000场王者哈哈,
你不读博的话不需要羡慕其实。。。。另外业界大佬图灵奖这种东西也就是追追星,看过就好了,你不做学术的话对你实际影响几乎是0。。。
我也是吧,重点高中但是高考大概就一个普通一本,高中就准备出国了,大学美本排名六十几,男朋友和我高中同学来了同一个美国大学,九月读研我藤他CMU……如果在国内读大学,咋可能啊
美本pre太多了,几乎就连轴转的,我是大陆本科,但是认识很多美本人,比较一下,同等水平学生,真的还是美本累
不是选择,就是💰很重要
我也这样想的。但是换个角度想,既然美本30-40学生不如中流985 211,这些美国好学校干嘛不录更优秀的学生,招生官不可能这点都不懂吧?所以我很矛盾。
国内一本估计就申个前一百…妈的哎,后悔
如果没钱而错过我还会释然很多。但是有钱却选择错了就很伤。
老哥不是我杠,你waive少打一个i🐶
其实还是钱重要
说到王者,我的观点也是你看到了别人的休闲方式,却没看到别人的努力,我本科四年间王者两个号一共打了6000多场,但是不妨碍我gpa满绩点和GT高分,学习的时候做到绝不松懈就行,该玩就玩,所以还是让自己更优秀吧,不用太眼馋别人的成就
老哥时间管理大师,莫非你就是罗老师的徒弟🐶
大哥,美国的学校谁看qs的野鸡排名啊
老哥 哥大好厉害,我也想进哥大😭
也没有啥好后悔的 国际学校加美本 你省了小几百万了 如果都是中产的话这个钱不是小数目 usc在简历上学历关也完全不会被卡 我不觉得他上cmu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跟上usc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能有着小几百万的差距
嗯嗯,明白了,我可能比较馋big name。我会努力申请到usc或者更好的学校的。
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吧,你父母大概也没有细想过美本这一考虑选项吧,但是我觉得你其实并没有吃很大亏,读美本投入真的太大了,一年50万吧,我读大二,我爸妈四年学费生活费下来投入200万,基本上以后就只能自己掏首付了…当时面临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也犹豫过,虽然平台资源以后能好很多,但经济上的付出也是非常巨大的(但可以考虑奖学金很多的有钱私立或者学费低廉的大公立,其实一切都是看性价比了,当然家里有钱肯定不用考虑,看你自己的权衡了,读美本不一定性价比就最高 但是好好努力最大化利用资源我觉得不会很亏)
git也是好学校啊,厉害。
你就当成已经挣了几百万好了。再说如果你是去usc的话,平台差距也没那么大的,尤其是硕士。
你有一个根本的观念错误,就是觉得美本和陆本的教育可以直接对比。事实上,两者的教育体系天差地别,更何况美本的学生就英语这一关就比陆本高一到两档,没有一个直观、简单的方式可以直接比较的,因此也无法轻易得出“美本30-40不如中流985”的说法。很多陆本过来美国读研的人可能正是抱着这种错误观念,觉得来了以后可以碾压美本的人,事实上连语言关都没过,写出来的paper或者essay老师都读不懂,也无法轻松与美国人沟通,但还固执地认为国内的老本足够他在美国使用,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来的人,要自己适应新环境,环境是不会来适应你的。 对于研究生招生来说,美本到美硕是“自然”流程,无需太多适应过程,而且招生官对美本学校的质量心里有数。对我现在读的项目来说,招生官只看美本的gpa数字,陆本gpa的数字对招生官没有意义,最多打个等级,不会take numerical value seriously。这就是游戏规则,你要来参与,就适应规则,没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