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堂堂M 发表的: 驾鹤西去是贬义词啊………你怎么还一本正经
引用 @你会爱上我 发表的: 已经走了这位老将军
引用 @弘治元年状元秀詹祐樘 发表的: 如果这位将军真的去世了,那驾鹤西去怎么不恰当了
引用 @极简主义y 发表的: 非杠 08到20不是12年吗?
引用 @我真不是李毅 发表的:李向群,海南琼山人,视屏里那个劳累过度去世的军人原型应该就是他,他爸爸是退伍后做生意的,儿子去世后申请去儿子的队伍抗沙袋,穿着儿子的衣服跟儿子的战友完成儿子尚未完成的任务,母亲也去队伍里洗衣服,我小时候有一本书《抗洪英雄李向群》,看哭了好几次
引用 @今天我也想吃锅盔 发表的: 坐标沙市 影响最大应该就我们这儿吧
引用 @子小内咸 发表的: 好像是新闻里听到东北多一点,印象模糊了
引用 @烤羊肉就着辣椒喝可乐 发表的: 我记得有个烈士叫李向群吧
引用 @ggjhgjjk 发表的: 所以说三峡还是很有用的
引用 @Tarry6000 发表的:忘了不是九江人的水平
引用 @橙子不爱吃橘子 发表的: 长江中下游
引用 @犬来八荒成果成狗的老公 发表的: 就是那年松花江水位暴涨,哈尔滨段道里中央大街江边那水把所有台阶都淹了…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 @猫仔136 发表的: 太有印象了,每天都报道
引用 @西窗共剪 发表的: 那一次东北也是大洪水
引用 @来一个吗小老弟 发表的: 这种调侃都能高亮?
引用 @篮球渣啊啊 发表的: 坐标安徽安庆。全家划船去山上避难了
引用 @最熊的神 发表的:坐标江苏常州,经历过最大的洪水是1991年,那时候还在上小学三四年级,原本以为江苏地区很难遇到个洪水啊什么大灾的,但91年遇到了。 那时候住在天宁区朝阳三村702幢,窗户能看见一座小石桥只露出顶端的桥面,周围新村的一楼都水淹至膝盖,有人上学直接让孩子坐在木盆里划船,学校里也是一楼都没法上课,不记得是几个星期了水才退的,一楼的桌椅在操场上至少晒了一个星期。 第一次感觉原来洪水离我们这么近。
引用 @头圆9527 发表的: 证明00后太多了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引用 @anderch 发表的: 三峡现在还是印钞机,每年两三百亿利润
1998年特大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https://m.ixigua.com/group/6799650979013722638/?app=video_article×tamp=1588908573&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最新回帖
你可以上驾鹤西去是贬义词的证据了
驾鹤西去贬义词 你几年级了
驾鹤西去是贬义词啊………你怎么还一本正经
每个十年,不是每隔十年
李向群就是死在我们那儿。公安县南平镇。现在那里都有他的纪念碑…印象中满天直升机飞来飞去,街道上一两米深的水,地势高的地方搭了很多棚子。
🛋️ 沙发板凳
好像是新闻里听到东北多一点,印象模糊了
长江中下游
湖北江西 湖北挺惨的
江西九江
我老家跟向群烈士一个街道的
是的 家里非常有钱 牺牲的时候才20岁 当时他牺牲后他的父亲好像还申请留下来替他儿子继续抗沙袋 真的只有致敬
那时候住在天宁区朝阳三村702幢,窗户能看见一座小石桥只露出顶端的桥面,周围新村的一楼都水淹至膝盖,有人上学直接让孩子坐在木盆里划船,学校里也是一楼都没法上课,不记得是几个星期了水才退的,一楼的桌椅在操场上至少晒了一个星期。
第一次感觉原来洪水离我们这么近。
现在反讽都这么高明了
我对岸的安庆人,说起来太难忘了,我小姑嫁到九江了,我弟那时候幼儿园毕业,放暑假早,6月初我小姑带他去她家玩,回来已经一年级开学了……
那一次东北也是大洪水
那松花江堤几十级台阶,都淹了…
三峡现在还是印钞机,每年两三百亿利润
这种调侃都能高亮?
影响最大的是九江吧
现在每天关注的是病例增长多少,那时候每天看新闻联播,关注三大江水位多少
怪荣幸?
是的大洪水
证明00后太多了
感觉影响没我九江大吧 死了不少了 建了座抗洪纪念塔
江西安徽那年是真的惨不忍睹
98年都在保江浙沪了 江西安徽泄洪的受害者
这都能亮?
这事也调侃???
00后可别随便抖机灵,去看看当时的数字,受灾面积和受灾人数都是惊人的,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直接失去了生命
真的服了,加个狗头啥都能调侃
死的好多都是无辜百姓和人民子弟兵,就算没有经历过,也不要这么调侃吧…
不是一般的大。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黑龙江地图上画了三道线,一道线就是一道大堤,地图的一道线现实上得需要多少当兵去填,三道线只有最后一道防住了。
举报了,放心,你上辈子当不了兵
小兄弟这事儿别开玩笑,我92的 江苏扬州人 受灾不算很严重的 小时候家里一楼都淹了 出门都是淌水的 其他地区受灾严重更多
没印象,可能不在江边
哪儿都有这种理中客。人家60大寿,他过去跟人说,要注意身体,现在很多人猝死的。快看看欧美太平间吧,那里多的是你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