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辉在拍《东邪西毒》期间,还同时拍了另外15部电影

益达是
楼主 (虎扑)
今天看到有人拿梁家辉的话来骂王家卫耽搁演员、浪费演员的青春年华。我很纳闷,难道没人知道王家卫是允许演员轧戏的吗? 《东邪西毒》1992年11月开拍,1994年9月上映,中途去过陕西榆林两次,其余戏份都在香港大湾区片场拍摄。 在《东邪西毒》开拍到上映期间(1992.11——1994.9),梁家辉主演或者客串了这些电影: 《风尘三侠》 《玫瑰玫瑰我爱你》 《神经刀与飞天猫》 《水浒传之之英雄本色》 《千王情人》 《追男仔》 《天台的月光》 《将计就计》 《黑豹天下》 《人皮灯笼》 《新难兄难弟》 《大富之家》 《神龙赌圣》 《年年有今日》 《姊妹情深》 还有两部我估摸着应该是《东邪西毒》拍完之后才拍的,就不列了。 除了去陕西榆林的两三个月只能跟着王家卫拍一部《东邪西毒》外,梁家辉其他时间拍别的电影可都没受王家卫限制。 同时同组的林青霞也是劳模,《东方不败》之后接了12部武侠片(施南生语),拍《东邪西毒》的同时也没耽搁其他的电影拍摄和上映。 所以,拿《东邪西毒》来骂王家卫耽搁演员青春、浪费演员时间,是不是举例举错了?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也就王家卫敢这么搞了🤣

极品体验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益达是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也就王家卫敢这么搞了🤣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让王晶亏钱吧🤣

我是薪手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让王晶亏钱吧🤣

和王晶有什么关系?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我是薪手 发表的:
和王晶有什么关系?

他和王晶一起开公司,一个专攻文艺片,一个专拍商业片🤣

浩吼吼吼
区内最喜欢拿王家卫开刀了,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文艺片”导演,就追着墨镜咬

我是薪手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他和王晶一起开公司,一个专攻文艺片,一个专拍商业片🤣

要不你再去查查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我是薪手 发表的:
要不你再去查查

我感觉自己记错了,王晶挺喜欢嘲讽王家卫的🤣

苏州监狱典狱长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他和王晶一起开公司,一个专攻文艺片,一个专拍商业片🤣

刘镇伟吧?

E
ELIOELIOELIO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他和王晶一起开公司,一个专攻文艺片,一个专拍商业片🤣

那是刘镇伟

负担过户
引用 @浩吼吼吼 发表的:
区内最喜欢拿王家卫开刀了,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文艺片”导演,就追着墨镜咬

说明墨镜知名度高🐶其他的说不上来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ELIOELIOELIO 发表的:
那是刘镇伟

对,我记得,原班人马,他拍了东邪西毒,刘镇伟,拍了东成西就🤣

益达是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让王晶亏钱吧🤣

关王晶什么事?王晶投资过王家卫任何一部电影?张口就来。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关王晶什么事?王晶投资过王家卫任何一部电影?张口就来。

我记错了,是刘镇伟🤣

益达是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我感觉自己记错了,王晶挺喜欢嘲讽王家卫的🤣

你看王家卫搭理过王晶吗?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你看王家卫搭理过王晶吗?

王晶这家伙就喜欢讽刺别人,讽刺成龙,王家卫成家常便饭了🤣

镇国公
为啥今年金像奖致敬的4位影帝中没有梁家辉?

大力水手隆巴多
文雀好像断断续续拍了四年

2
2046房间里的周慕云
梁家辉说是拍东邪西毒三年92至94,其实那三年他一共拍了27部电影。其他很多人那几年都拍了一二十部。 东邪西毒拍三年本来就是下传的,是指王家卫包括准备时间的,总跨度三年。演员进剧组的时间不到一年,这一年还包含了去其他很多剧组的时间。 真正算下来拍东邪西毒与东成西就两部电影,除了张国荣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超过半年的

嘴强王者拉瓦尔鲍尔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对,我记得,原班人马,他拍了东邪西毒,刘镇伟,拍了东成西就🤣

那是缺资金还是啥,刘镇伟跟王家卫商量过的,原班人马拍一部商业电影拉投资,有些服化道都没换

生效法心者乃擒獸耳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他和王晶一起开公司,一个专攻文艺片,一个专拍商业片🤣

胡扯?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生效法心者乃擒獸耳 发表的:
胡扯?

是刘镇伟,我记错了🤣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嘴强王者拉瓦尔鲍尔 发表的:
那是缺资金还是啥,刘镇伟跟王家卫商量过的,原班人马拍一部商业电影拉投资,有些服化道都没换

然后两个都成了经典🤣

生效法心者乃擒獸耳
引用 @镇国公 发表的:
为啥今年金像奖致敬的4位影帝中没有梁家辉?

看看海报再说好不好,人家选的是39岁时候的作品。 你先把作品列出来让大家评也行啊

益达是
引用 @嘴强王者拉瓦尔鲍尔 发表的:
那是缺资金还是啥,刘镇伟跟王家卫商量过的,原班人马拍一部商业电影拉投资,有些服化道都没换

不是缺资金,当时王家卫组电影公司拍片时,就和刘镇伟商量好拍两部片,王家卫执导一部,刘镇伟执导一部。《东成西就》和《东邪西毒》的投资人都是蔡松龄,蔡松龄当时给的投资就是两部片的投资。 原先的计划是王家卫那部先上去贺岁档,刘镇伟那部后上。但是王家卫拍片太慢赶不上贺岁档,于是就让刘镇伟那部先上了。

紫临海布里
你忘了东成西就,这俩片子是同时拍的。 东邪西毒进度太慢,公司受不了了,原班人马先拍个东成西就救急,27天拍完,结果俩片子原班人马,一个剧情背景,拍出两部风格完全相反的电影,还都是经典。 [ 此帖被紫临海布里在2020-05-08 12:18修改 ]

i
idkud
这个双方自愿的吧,没什么好说的,他早就名声在外了又不存在欺骗。 被“耽误”时间最多的应该是梁朝伟,收获也最大。倒是王祖贤,张震这种比较倒霉,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王家卫亚洲前五的导演,用得着冯裤子哔哔赖赖的评价🤣

库噜咖哇
那个时候港片不就是高产的年代

虎扑用户987200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我感觉自己记错了,王晶挺喜欢嘲讽王家卫的🤣

他们是好朋友,王晶很喜欢拿王家卫调侃,但也表示过欣赏

S
StKlose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他急了他急了

伏特加式后仰
引用 @极品体验 发表的: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你还别说当年看着比现在这些大片爽多了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狲驍釧258 发表的:
他们是好朋友,王晶很喜欢拿王家卫调侃,但也表示过欣赏

王胖子是人精,他也这样说过周星驰🤣

A
AlonzoCC
引用 @极品体验 发表的: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枪火从开拍到杀青19天

益达是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王胖子是人精,他也这样说过周星驰🤣

王晶当年对周星驰的炮轰可不是调侃,有点人身攻击的意思了。

虎扑用户987200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王胖子是人精,他也这样说过周星驰🤣

人家可能喜欢开玩笑,但什么是好什么坏心里门儿清

益达是
引用 @狲驍釧258 发表的:
人家可能喜欢开玩笑,但什么是好什么坏心里门儿清

你去搜搜王晶炮轰周星驰那些话,像是玩笑话吗?

虎扑用户784144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我感觉自己记错了,王晶挺喜欢嘲讽王家卫的🤣

肥螳螂不是墨镜的迷弟么

虎扑用户926590
引用 @极品体验 发表的: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现在这样不是没原因的!!!

小塔oo8
引用 @伏特加式后仰 发表的:
你还别说当年看着比现在这些大片爽多了

你怕不知道啥叫粤语残片,周星驰都是小时候零星看过一些,这种片子网上资源都没有,你怎么会觉得爽多了……

一句白话一句普通话
引用 @浩吼吼吼 发表的:
区内最喜欢拿王家卫开刀了,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文艺片”导演,就追着墨镜咬

他们就认识墨镜啊,他们但凡知道多一点关于文艺片的知识也不会在这瞎喷了

一句白话一句普通话
这些电影加起来能有东邪西毒一半水平吗

王家衛
引用 @浩吼吼吼 发表的:
区内最喜欢拿王家卫开刀了,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文艺片”导演,就追着墨镜咬

因为墨镜粉丝多呗

故乡的月亮圆了
引用 @AlonzoCC 发表的:
枪火从开拍到杀青19天

吴镇宇那部吗?感觉真的好看

s
sikong
引用 @伏特加式后仰 发表的:
你还别说当年看着比现在这些大片爽多了

看几分钟你都看不下去,还爽多了,你去爽下看看。。

虎扑用户081679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他说的是轧戏吧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引用 @一句白话一句普通话 发表的:
他们就认识墨镜啊,他们但凡知道多一点关于文艺片的知识也不会在这瞎喷了

其实杨德昌贾科长也挺牛逼的😌

胖球吃瓜群众
演员当然可以觉得浪费青春,但这不应该是观众用来讨伐导演的理由。 前后折腾拖时间,拍了一半换角色,戏份各种删减,演员可能抱着拍出惊世大作,片子叫好又叫座的心态去配合ng五六十次的要求,结果出来只是部中上的作品,票房差反响也一般,唯一能吹的是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对全体演员都没加成,业内评价更是低于27天搞定的重庆森林,换了谁都可能失望,因为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同样的班底,同样的片酬,一个月拍东成西就,节约了体力,减少了精神折磨,不香吗? 对观众来说就完全不是这回事了,你吃菜难道还要考虑厨师下刀的时候痛不痛快吗?

横砍竖杀
引用 @极品体验 发表的: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粤语残片是香港人自嘲/调侃的说法,真正的名称是粤语长片,残片和长片谐音

阁陀斯12345
引用 @悟空001 发表的:
肥螳螂不是墨镜的迷弟么

死者为大,不要随便给王天林找儿子好吗?

裸奔的小蜗牛牛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上映时间不是拍摄时间吧,你是不是把其他电影的上映时间当成拍摄时间了?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引用 @小塔oo8 发表的:
你怕不知道啥叫粤语残片,周星驰都是小时候零星看过一些,这种片子网上资源都没有,你怎么会觉得爽多了……

小时候看过,tvb会在中午的时候播,风格还是蛮奇特的。 比如斗法宝,法宝在天上撞来撞去,人在地面摆pose。还有如来神掌之类的特效也简陋得很,主角掌上一道光打到地面,升起一股白烟,反派就一脸惊讶的说:“果然是如来神掌!”武功威力主要靠反派的表情衬托。 还有一些是现代的戏,好像有谢霆锋的爸爸谢贤,以及沈殿霞,剧情都比较搞怪。 当时看得挺爽,但是现在想看都找不到资源。

王佳Cassie
引用 @姚明情节纳什青春库里钟爱 发表的:
然后两个都成了经典🤣

这么喜欢这个表情呢?
益达是
引用 @裸奔的小蜗牛牛 发表的:
上映时间不是拍摄时间吧,你是不是把其他电影的上映时间当成拍摄时间了?

《东邪西毒》92年11月开拍,94年9月上映,从开拍到上映,中间梁家辉有另外十五部电影上映,所以王家卫并没有耽搁梁家辉在外拍戏有问题吗?

古利没有特
应该还有东成西就吧
蒙蒂奇Miss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拍功十年,你怎么说?!

益达是
引用 @蒙蒂奇Miss 发表的:
拍功十年,你怎么说?!

什么拍功十年?

裸奔的小蜗牛牛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东邪西毒》92年11月开拍,94年9月上映,从开拍到上映,中间梁家辉有另外十五部电影上映,所以王家卫并没有耽搁梁家辉在外拍戏有问题吗?

你咋理解不了呢,上映时间不是开拍时间啊,你得拿出确实在这期间拍摄的证据。 电影拍完压个几年上映不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小塔oo8
引用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的:
小时候看过,tvb会在中午的时候播,风格还是蛮奇特的。 比如斗法宝,法宝在天上撞来撞去,人在地面摆pose。还有如来神掌之类的特效也简陋得很,主角掌上一道光打到地面,升起一股白烟,反派就一脸惊讶的说:“果然是如来神掌!”武功威力主要靠反派的表情衬托。 还有一些是现代的戏,好像有谢霆锋的爸爸谢贤,以及沈殿霞,剧情都比较搞怪。 当时看得挺爽,但是现在想看都找不到资源。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粤语残片跨度比较长,你看到应该是后期的能稍微好一点的了,4、50年代的粤语残片基本上7天都不用,也就是几个人摆几个造型,随便编个剧情就完事了,说白了电影都不算就是些片段,拍好就拿到戏院赚一波快钱,很多是保留不下的…现在能看到的很少了

益达是
引用 @裸奔的小蜗牛牛 发表的:
你咋理解不了呢,上映时间不是开拍时间啊,你得拿出确实在这期间拍摄的证据。 电影拍完压个几年上映不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好的,梁家辉在此期间上映的15部电影全是接拍《东邪西毒》之前已经拍好的,一直压着没上,就在梁家辉拍摄《东邪西毒》这段时间陆续上映,是这个意思吗?

看球不费电
引用 @小塔oo8 发表的:
你怕不知道啥叫粤语残片,周星驰都是小时候零星看过一些,这种片子网上资源都没有,你怎么会觉得爽多了……

岁月神偷里面主角一家人看的那个冯宝宝演的就是,漫画威龙里面周星驰猥亵萧芳芳的时候电视里放的也是
b
blue176
也许没有东邪西毒,能再拍15部

横砍竖杀
引用 @AlonzoCC 发表的:
枪火从开拍到杀青19天

香港好多人调侃粤语长片“七日鲜”,其中名人包括导演王晶就用黄子华的口里说出来,比如《精装难兄难弟》  但大家都误解了的一点是——拍片时间短未必等于粗制滥造;拍片时间长也未必等于精雕细琢,更不等于好片子。比如你说的《枪火》就挺好的。  古人都说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如曹植七步成诗;王勃席地作滕王阁序;李白醉写清平调;近一点的有黄霑写《上海滩》歌词,瞬间而成。。。粗制滥造吗?  有些人本身无才,又或者江郎才尽,你给再多资本、再多时间雕琢,一样拍的是烂片。  香港当年无疑是烂片遍地的,不过我想正因为是烂片遍地,反而几乎带动了导演编剧演员,人人都得到了锤炼,并量变引起质变,因此精品频现。故此才思敏捷,并进入良性循环,在这个推想下,“七日鲜”,也许真不是什么问题。 [ 此帖被横砍竖杀在2020-05-08 16:13:15修改 ]

o
ozzy_san
引用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的:
小时候看过,tvb会在中午的时候播,风格还是蛮奇特的。 比如斗法宝,法宝在天上撞来撞去,人在地面摆pose。还有如来神掌之类的特效也简陋得很,主角掌上一道光打到地面,升起一股白烟,反派就一脸惊讶的说:“果然是如来神掌!”武功威力主要靠反派的表情衬托。 还有一些是现代的戏,好像有谢霆锋的爸爸谢贤,以及沈殿霞,剧情都比较搞怪。 当时看得挺爽,但是现在想看都找不到资源。

你看的是难兄难弟吧?🐶

著名开
引用 @极品体验 发表的:
更早的粤语残片年代拍7天就是顶级大制作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香港好多人调侃粤语长片“七日鲜”,其中名人包括导演王晶就用黄子华的口里说出来,比如《精装难兄难弟》  但大家都误解了的一点是——拍片时间短未必等于粗制滥造;拍片时间长也未必等于精雕细琢,更不等于好片子。比如你说的《枪火》就挺好的。  古人都说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如曹植七步成诗;王勃席地作滕王阁序;李白醉写清平调;近一点的有黄霑写《上海滩》歌词,瞬间而成。。。粗制滥造吗?  有些人本身无才,又或者江郎才尽,你给再多资本、再多时间雕琢,一样拍的是烂片。  香港当年无疑是烂片遍地的,不过我想正因为是烂片遍地,反而几乎带动了导演编剧演员,人人都得到了锤炼,并量变引起质变,因此精品频现。故此才思敏捷,并进入良性循环,在这个推想下,“七日鲜”,也许真不是什么问题。

七日鲜其实危害还是蛮大的…因为故事类型基本款就九种,细分下来就135种模式…那种短时间大片场戏套戏的模式很容易一个是拍不出新意,或者说是电影院过多的都是同质化甚至剧情都相差无几的片子,导致观众审美疲劳,类型片热度降低太快,一个是电影一直保持商品输出,很难带动自身行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匠人,而不是艺人(这是叶锦添去年来我们学校讲课的时候说的,引用过来),所以大部分营养来自于海外,不利于本土电影往深里发掘…

横砍竖杀
引用 @伦布朗 发表的:
七日鲜其实危害还是蛮大的…因为故事类型基本款就九种,细分下来就135种模式…那种短时间大片场戏套戏的模式很容易一个是拍不出新意,或者说是电影院过多的都是同质化甚至剧情都相差无几的片子,导致观众审美疲劳,类型片热度降低太快,一个是电影一直保持商品输出,很难带动自身行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匠人,而不是艺人(这是叶锦添去年来我们学校讲课的时候说的,引用过来),所以大部分营养来自于海外,不利于本土电影往深里发掘…

我用一个跨界的来做个比喻吧。 类似于日本制造业刚开始是靠山寨德国起家,当年提起日本制造,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随着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技术逐渐积累,慢慢地就扭转了人们的印象。现在提到日本制造就是高端技术的代表。如今更是和德国齐名,就算是美国很多领域的技术都未必有日本的好。 然后又轮到中国崛起,刚刚开始也是依靠模仿学习,也是山寨的代名词,提到中国制造就是质量差、假货。 现在又如何?西方人都说只要钱到位,中国人也能生产高端货了。这在以前那是不可能有这种认可的。 电影业亦同理。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我用一个跨界的来做个比喻吧。 类似于日本制造业刚开始是靠山寨德国起家,当年提起日本制造,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随着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技术逐渐积累,慢慢地就扭转了人们的印象。现在提到日本制造就是高端技术的代表。如今更是和德国齐名,就算是美国很多领域的技术都未必有日本的好。 然后又轮到中国崛起,刚刚开始也是依靠模仿学习,也是山寨的代名词,提到中国制造就是质量差、假货。 现在又如何?西方人都说只要钱到位,中国人也能生产高端货了。这在以前那是不可能有这种认可的。 电影业亦同理。

老哥说的其实大部分都在理,但是电影行业作为一个艺术行业,没法完全套制造业这一块,因为我自己学这一块,自己实操过,明白七日谈这个事情有多么损耗心力,包括目前来说最接近七日谈的韩国从业者,我一个那边的导演兄弟(包括他的兄弟们)也作证了我的看法,现在韩国娱乐业刨除电影,基本上就是那种超高负荷工作下的一个zb对劳动力的压榨,从业者根本没有能力没有心力去钻研新东西,没有心情去整活…电影行业的模仿其实是很常规的事情,比如黑泽明模仿福特,伯格曼,卢卡斯,斯科拉,斯皮尔伯格模仿黑泽明,莱昂内甚至照抄黑泽明…达伦,诺兰copy今敏,伍迪艾伦,李安模仿伯格曼…这些都很正常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我用一个跨界的来做个比喻吧。 类似于日本制造业刚开始是靠山寨德国起家,当年提起日本制造,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随着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技术逐渐积累,慢慢地就扭转了人们的印象。现在提到日本制造就是高端技术的代表。如今更是和德国齐名,就算是美国很多领域的技术都未必有日本的好。 然后又轮到中国崛起,刚刚开始也是依靠模仿学习,也是山寨的代名词,提到中国制造就是质量差、假货。 现在又如何?西方人都说只要钱到位,中国人也能生产高端货了。这在以前那是不可能有这种认可的。 电影业亦同理。

但是七日谈本身是一个原地踏步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而不是电影艺术方面的进步…电影的对外输出基本上就两种,一种是类型片,一种是作者电影,第一种而言,基本上国内能拿的出手的类型片只有功夫武侠,一旦那代人没了 输出的效果就瞬间下来了。唯有第二种可以经久不衰,持续的向外输出。而第二种很难做到说短时间出好作品,只是一味的学习外面的是不伦不类的(这点和制造业是相反的,影视是一个解决问题不会带来增长的行业,他必须要通过成功,然后反思成功才能内部挖潜),像张艺谋学了新浪潮学了黑泽明 最后融会贯通才有了他的绝对色彩,像宁浩吸收了盖里奇也是长时间吸收才有了自己的风格…想要拍出好的作者电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吸收,不止是实践。而拍摄好的作者电影当然不是为了给外国人看的,就类似于时装周,里面的时装很多看起来很难看,但是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十几年前时装周上某个展品里的某个元素的传达。电影也是一样,没有自己本国的好的作者电影,仅仅学习国外那种文化风格不符的电影,个人感觉是很难学到精髓的,本身还是需要自己这边能够进步,而七日谈那种其实是很不适合整体发展和进步的(所以到后面其实拍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我用一个跨界的来做个比喻吧。 类似于日本制造业刚开始是靠山寨德国起家,当年提起日本制造,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随着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技术逐渐积累,慢慢地就扭转了人们的印象。现在提到日本制造就是高端技术的代表。如今更是和德国齐名,就算是美国很多领域的技术都未必有日本的好。 然后又轮到中国崛起,刚刚开始也是依靠模仿学习,也是山寨的代名词,提到中国制造就是质量差、假货。 现在又如何?西方人都说只要钱到位,中国人也能生产高端货了。这在以前那是不可能有这种认可的。 电影业亦同理。

不是说学习模仿甚至抄袭不好…学电影先学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一个项目立项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找对标影片,摄影在确立镜头风格的时候,每个镜头也都是照着其他电影的模板去跟导演聊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七日谈这种,就等于日本永远在抄袭德国,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那他永远都做不了制作业大国。你得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横砍竖杀
引用 @伦布朗 发表的:
老哥说的其实大部分都在理,但是电影行业作为一个艺术行业,没法完全套制造业这一块,因为我自己学这一块,自己实操过,明白七日谈这个事情有多么损耗心力,包括目前来说最接近七日谈的韩国从业者,我一个那边的导演兄弟(包括他的兄弟们)也作证了我的看法,现在韩国娱乐业刨除电影,基本上就是那种超高负荷工作下的一个zb对劳动力的压榨,从业者根本没有能力没有心力去钻研新东西,没有心情去整活…电影行业的模仿其实是很常规的事情,比如黑泽明模仿福特,伯格曼,卢卡斯,斯科拉,斯皮尔伯格模仿黑泽明,莱昂内甚至照抄黑泽明…达伦,诺兰copy今敏,伍迪艾伦,李安模仿伯格曼…这些都很正常

当然无法完全套用来做例子,但是你明白这个类比的道理,我的举例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不必完全契合。 香港电视剧《新难兄难弟》里,龙干导演就说道:艺术是需要浸淫的,是需要开窍的。虽然是搞笑剧,但这句却不无道理。 你说因为节奏太快,没人有时间学习——消化——反思——进步——蜕化这一过程(你不是这么说,但我理解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可能的。再忙也有停下来的时候,另外有些人根本没机会,这就更加促使这部分人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沉浸在影视事业里——不进步,饭都没得吃,试问谁不努力? 记得《卖油翁》里面有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我要说什么,你懂的。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引用 @小塔oo8 发表的: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粤语残片跨度比较长,你看到应该是后期的能稍微好一点的了,4、50年代的粤语残片基本上7天都不用,也就是几个人摆几个造型,随便编个剧情就完事了,说白了电影都不算就是些片段,拍好就拿到戏院赚一波快钱,很多是保留不下的…现在能看到的很少了

这么说来早期的粤语残片有点像今天的短视频。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引用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的:
小时候看过,tvb会在中午的时候播,风格还是蛮奇特的。 比如斗法宝,法宝在天上撞来撞去,人在地面摆pose。还有如来神掌之类的特效也简陋得很,主角掌上一道光打到地面,升起一股白烟,反派就一脸惊讶的说:“果然是如来神掌!”武功威力主要靠反派的表情衬托。 还有一些是现代的戏,好像有谢霆锋的爸爸谢贤,以及沈殿霞,剧情都比较搞怪。 当时看得挺爽,但是现在想看都找不到资源。

沈殿霞的那部戏名字我找到了,不知现在回看会不会像当年那么乐呵😁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当然无法完全套用来做例子,但是你明白这个类比的道理,我的举例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不必完全契合。 香港电视剧《新难兄难弟》里,龙干导演就说道:艺术是需要浸淫的,是需要开窍的。虽然是搞笑剧,但这句却不无道理。 你说因为节奏太快,没人有时间学习——消化——反思——进步——蜕化这一过程(你不是这么说,但我理解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可能的。再忙也有停下来的时候,另外有些人根本没机会,这就更加促使这部分人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沉浸在影视事业里——不进步,饭都没得吃,试问谁不努力? 记得《卖油翁》里面有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我要说什么,你懂的。

兄弟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说的意思可能更多的是挖掘自己的本土的,不止是完成这样的过程…而且可能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说这种高负荷制度是很难以去接受新东西(就比如疫情前可能长时间在剧组,一年只看了三百多部电影,现在天天在家,半年不到,就已经四百多部了,而且还不包含自己重温的,拉片的)…包括我那个韩国的兄弟来到国内也说,在韩国,每天活在一种焦虑里很难说有时间进行更好的反思和进步,加上韩国那边对他们这些幕后剥削太严重(谁能想到来自星星的你的灯光因为工资太少,工作负荷时间太长转行去做艺人经济了呢)…反而有时候很难打磨出好的作品(像韩剧基本上就是套着几个电影的故事核去拍,前一天出了收视率才拍下一集,所以中间时间很紧,基本上也是七日谈那种状态,他们能用的就是抄)…所以可能站在这个角度我觉得七日谈这种拍摄方式其实是一个很不适合的方式,人过度劳累,加上流水线作业…很容易就会崩。诚然,香港电影在那个时代无比辉煌,但是算是缺透支了很多从业者,其实个人感觉很不健康。

伦布朗
引用 @横砍竖杀 发表的:
当然无法完全套用来做例子,但是你明白这个类比的道理,我的举例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不必完全契合。 香港电视剧《新难兄难弟》里,龙干导演就说道:艺术是需要浸淫的,是需要开窍的。虽然是搞笑剧,但这句却不无道理。 你说因为节奏太快,没人有时间学习——消化——反思——进步——蜕化这一过程(你不是这么说,但我理解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可能的。再忙也有停下来的时候,另外有些人根本没机会,这就更加促使这部分人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沉浸在影视事业里——不进步,饭都没得吃,试问谁不努力? 记得《卖油翁》里面有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我要说什么,你懂的。

电影确实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作业,但是过量劳动会导致工作人员对影视的热情逐渐降低,个人感觉这也是很多香港导演,包括第五代大陆导演,中后期作品无力的一大原因,早年的过量透支将他们的力量全都压榨干净了,晚年他们就不再有那个动力去拍摄了,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大佬则是越到老年,拍摄的越内敛,越有自己的风格

虎扑用户102172
风尘三侠有梁家辉吗?好像没有留意到喔

J
JK0000001
引用 @浩吼吼吼 发表的:
区内最喜欢拿王家卫开刀了,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文艺片”导演,就追着墨镜咬

可能是吹王家卫的太多了吧,真没觉得怎么好过,什么玩意啊,看老王的电影是能学到点什么?还是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呢?不明白

虎扑用户283687
虎扑需要你这种🧠清醒的人

浩吼吼吼
引用 @JK0000001 发表的:
可能是吹王家卫的太多了吧,真没觉得怎么好过,什么玩意啊,看老王的电影是能学到点什么?还是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呢?不明白

看电影是学习还是读书,为什么还要学点做人道理或者生存技能?

炜炜万岁爷
风尘三侠有梁家辉???

P
Paul-George
引用 @实在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的:
小时候看过,tvb会在中午的时候播,风格还是蛮奇特的。 比如斗法宝,法宝在天上撞来撞去,人在地面摆pose。还有如来神掌之类的特效也简陋得很,主角掌上一道光打到地面,升起一股白烟,反派就一脸惊讶的说:“果然是如来神掌!”武功威力主要靠反派的表情衬托。 还有一些是现代的戏,好像有谢霆锋的爸爸谢贤,以及沈殿霞,剧情都比较搞怪。 当时看得挺爽,但是现在想看都找不到资源。

我喜欢看真人版老夫子,应该是和粤语残片一个年代的,小时候点播台放过。

天地英豪
他要是不允许演员这样,能被捶死

l
lanyue0383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搞什么了?耽搁演员青春了还是耽搁演员拍其他戏了?

耽搁的还少么
吧唧嗒嗒
引用 @益达是 发表的:
不是缺资金,当时王家卫组电影公司拍片时,就和刘镇伟商量好拍两部片,王家卫执导一部,刘镇伟执导一部。《东成西就》和《东邪西毒》的投资人都是蔡松龄,蔡松龄当时给的投资就是两部片的投资。 原先的计划是王家卫那部先上去贺岁档,刘镇伟那部后上。但是王家卫拍片太慢赶不上贺岁档,于是就让刘镇伟那部先上了。

东邪西毒老版和终极版看了无数遍,真心觉的墨镜王的拖延症是最美的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