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K一ON平泽唯 发表的: 个人感觉梁黄不分伯仲吧,不同风格同样优秀,都很喜欢就是了
引用 @答案已在风中 发表的:林夕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和李宗盛差不多情爱为主的,你觉得能比得过罗大佑? 李宗盛:“20年前我还是院校的木吉他队成员的时候他(罗大佑)就是巨星了,我那时是用仰望来形容这位我当时的偶像,他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罗大佑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个人,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 “我与他的创作上的风格和路线不同,但是我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容都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描述,只不过角度不同。他是时代造就的英雄,敢于揭露社会的一些现象。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和他相比我会感到惶恐,他对我来说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界重量级人物”。 第一次有作品被内地出版社引进,昨天,香港金牌词人林夕带着随笔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虽说是为新书宣传,但书里充斥着他曾经写下的著名歌词,谈的话题也离不开音乐二字。说起一路走来的创作历程,林夕表示,罗大佑和王菲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两位音乐人。 过去曾经很幼稚 学文学出身的林夕80年代涉足乐坛,当年的创作沉迷于新式的文字美感,抽象而艰涩。但歌词终究不是新诗,回首刚出道的岁月,林夕坦言,现在回头看,当初太幼稚了。 “那时都是按照我的意愿去写词,没有照顾到跟旋律配不配,而且歌是用来听的,虽然也可以看,但好的歌词是唱的人可以准确地拿捏到那个情绪,能跟音乐形成融化一体的生命,那才是好的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林夕找到了“方法论”。 “我们有个专业术语,叫HOOKLINE,就是亮点,古典文学就是一个 ‘眼’字,意思是能够容易让人家记住的一句,让歌的传唱度能高一点。这不是纯粹的商业考虑,而是必须要这样歌才能上口,把你想写的有意义的信息更有效率地表达,这是不可或却的技巧。” 他们养了我的胆 真正让林夕走向成熟的关键,是在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工作的三年。那时林夕负责录音室里的许多工作,也开始注重文字和音乐的水乳交融,他把文字和音乐比作“美满的婚姻生活”。在那三年里,他不仅创作了《似是故人来》这样的经典情歌,也开拓主题,写了一些反应社会现象的歌。 “比如《皇后大道中》,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是一种疑问的心态。那段时期给了我很多新的点子,罗大佑是一个放浪的人,也让我的胆子大了起来。 ” “你是我的神”,高晓松疯狂揣摩罗大佑创作技法 后来,高晓松在《鱼羊野史·第四卷》中,专门创作了一篇文章以抒发对罗大佑的崇敬之情。文中,他不仅直言不讳的表达道:“大佑哥,你是我的神”,还讲述了诸多当年受罗大佑歌曲启蒙的细节。例如,在其另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中,有一句歌词是“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从那时候起就没有人能擦去。”当时,这个兄弟在宿舍墙上刻下的字,就是罗大佑的歌词。正是因为对罗大佑疯狂的迷恋与崇拜,高晓松对罗大佑作品的研究也达到了所谓“抽筋剥骨”的程度。《光阴的故事》里的三段式写法,《沉默的表示》以长句抛弃俗套的押韵,加之用回文创作整个副歌部分……对于这些常人只能意会的迂回婉转,高晓松都细细拆解而后反复咀嚼,最终发出“举世无双”和“华语乐坛第一人”的喟叹来赞赏罗大佑的创作功底。 作为石破天惊型歌手,罗大佑对许多创作者的影响难以估计——齐秦说,“从罗大佑的歌中,我学到的是唱歌要真实,贴近生活真的很重要。”周杰伦说,“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就连几乎同一个时代的崔健,都称他是像“鲍勃·迪伦”一样的歌手,会永远讨论他的音乐……
引用 @这条街不待见陈奕迅 发表的: 而且通俗的翻译应该是鲍勃迪伦,你的id就是他的歌,这首歌拿的诺贝尔奖,不用这么趾高气昂的炫耀你知道他,知道的人很多。而且哪怕罗大佑是被誉为华语乐坛的鲍勃迪伦也不代表他在词作上一定强过林夕。
引用 @答案已在风中 发表的:林夕在罗大佑90年去香港发展开办音乐工厂的时候跟过一段时间罗大佑,你问下林夕是不是叫罗大佑师父或者大佬,然后再了解是谁被誉为华语乐坛的鲍比迪伦,乐坛鲁迅(如果你不知道鲍比迪伦是谁就当我白说了)
引用 @这个名字很拉 发表的: 两个伟文,华语乐坛几乎无人能出其又 ps:选项里有许嵩是什么鬼。。实在放创作歌手作词阿信要比他强太多了吧
引用 @woshizhangjin 发表的: 北京欢迎你也是林夕的
引用 @菜菜恩 发表的: 林夕最强,有点像艺术家。当然杰伦和许嵩我也爱,另外许嵩的唱功真的不太行
引用 @曼玉 发表的: 竟敢瞧不起QQ音乐三巨头🐶
引用 @这个名字很拉 发表的: 另外请问另外两个是?
引用 @刘梦 发表的: 然后林夕说北京欢迎你是污点,就被大陆封杀了
引用 @公输班 发表的: 之前超级喜欢夕爷,还买了很多他的书,后来他在政治方面有点问题,也就不太关注了,不过确实牛逼,不夸张的说,华语乐坛现如今第一词人了。
引用 @篁竹隐客 发表的: 许嵩的作词深度不配?
引用 @21号的大风车灌篮 发表的: 林夕独一档
引用 @燕双鹰的迷弟 发表的: 林夕 黄伟文 郑国江 黄霑 罗大佑 周耀辉 李宗盛 陈升 阿信 陈绮贞
引用 @我永远爱威少 发表的: 黄伟文有那么强吗
引用 @叶城180 发表的: 他也是钢都吗??
引用 @恋T癖是病吗 发表的:盲猜许嵩第一
引用 @星丶恒 发表的: 那个算是下限了 林夕自己都后悔
引用 @第一大前諾維茨基 发表的: 我觉得最强的是林振强
引用 @陈医生重度患者 发表的:两个伟文远远超过那俩,梁又大于黄。
引用 @一定会好 发表的: 你看看两个伟文的
引用 @是雁不是燕 发表的:不止是这句话吧,主要是这人的确有点问题,否则只因为这句话不至于,你了解下这个人就知道了
引用 @K一ON平泽唯 发表的: 这是讨论的作词啊,又不是整体创作。光是作词我觉得嵩哥阿信青峰都值得提名
引用 @闭着眼的土豆 发表的: 那你真是小看许嵩了
引用 @很想念你啊萌 发表的: 确实,风格不同,非得说谁比谁强这种话给人感觉就根本没听过粤语歌似的……
引用 @敌羞吾去脱它 发表的: 方文山非常厉害,比如一路向北中的一句:我一路相北,离开有你的季节。将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这就是相对论的思想。
引用 @纯ikun灬 发表的: 阿信拿头跟许嵩比
引用 @我不吃西红柿哇 发表的: 我个人认为许嵩作词功力强于方文山,不否认方文山确实有很厉害的作品,但我觉得他太多作品都是在堆砌词藻,说是华丽,其实意象用词重复太多了,而且很多太肤浅,太没有逻辑,如果不是因为周杰伦,我真不相信方文山能有如今成就。
引用 @儒雅随和丶mata坤 发表的: 阿信作词比不过许嵩
引用 @篁竹隐客 发表的: 我的意思是,许嵩虽然比不上他们,但还是能有资格参加投票的
引用 @洪荒怪兽霍华德 发表的: 选黄伟文的人估计也都选了梁伟文,梁伟文票数就高了
引用 @这个名字很拉 发表的: 周杰伦一年一张专辑,从两千年开始到2010年,基本上算是一张专辑里一首中国风。。。他的中国风歌词确实有堆砌的嫌疑,以至于许嵩都能模仿写出断桥残雪,但青花瓷,发如雪这种歌就很难模仿了我就不说为什么了。。。。另外他不是太多作品都堆砌,是你听的都是他堆砌的作品,方文山最牛的是天马行空。。。可以听一听周杰伦前五张专辑,你就知道他有多吊了。。。。方的问题是题材面和格局太小,以至于都限制了周杰伦
🔥 最新回帖
夕爷是wyman偶像,concert yy的时候说过
你这样复制粘贴只会让我觉得你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的观点,不过你回复这么多虽然都是复制粘贴的,我不认真回复难免失敬。首先先说林夕说的这些话吧,林夕作为一个后辈难道要大放厥词不知礼数的说我超过了前辈吗?这些言论我觉得真的就是看着图个乐,下面我们说点专业的,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可以一起来讨论。如果要讨论两个人的词作水准高低,无非比的就是词作的高度和宽度。而说高度和广度,我觉得分不同类型的词吧,看看两个词作者对不同类型词的把握。先说反映社会的词,这类词我一般称为经世致用类,这类词对现实具有较深刻的反应和,某种意义上对现实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先说罗大佑的词,他的词多写台湾社会生活变迁,比如鹿港小镇等,很中肯的说,是很写实很深刻的写出来台湾一代人的迷茫,从物质生活的变迁到精神随之而来的无处安放,整首词作可以说是上佳之作,但整首词至少以我个人的眼光来看,太直白了一些,缺了一些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词作的含蓄和内敛以及少了些文学性的雅致,当然,也有人认为朴素更美,但我的观点就是差了些文学性的雅致。而看林夕的同类词,典型代表六月飞霜,同样是反映社会生活,我觉得林夕的词作格局更大。罗大佑写的是物欲横流自我迷失,但林夕写的却直指社会本质。前几年看到的香港大学生投票十大粤语歌曲,榜首是林夕写的六月飞霜,不过这首歌被禁了,但是知乎里搜一搜六月飞霜可以找到一个视频(另外这首歌歌词需要花一定甚至大量时间,并且非香港本地人的话,得有一定的历史和经济知识基础才能理解这首歌)。整首歌直接字字见血地把笼罩在整个香港的压抑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资本主义导致的垄断弊端下整个社会的人心惶惶和普通民众永无出头之日对未来的无限惶恐在这首歌里面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其歌词好像出窍的鱼肠剑一样锋利直抵人心。而我认为六月飞霜比鹿港小镇等歌更好的原因在于,它的认识更深刻(直接指向社会本质而不是浮于物欲横流生活迷茫等表象),文学性更强,气势(六月飞霜这首词甚至能感受到凛冽的杀气)更磅礴肃杀,缺点是不好理解需要一定的历史经济知识基础(这是我从我在知乎上的评论里截的,并非我复制粘贴别人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一类词我个人观点,林夕高度略胜一筹,罗大佑词作广度更丰富,想必你没有疑问吧?而除了关注社会本身,针砭时弊的词之外,剩下的词我用一个来概括这一类别,就是人文关怀,通俗些说,是对人自身的关注。而这一类词,我的意见是林夕完胜,不管是高度还是广度。因为这一类词的主要矛盾就是情,文学对于人的关注,无非七情六欲和人生感悟,我想你应该认同林夕写情的水准是高于罗大佑的吧?如此来看,高下是不是分出来了呢?而你提到的李宗盛,我的看法就是,他在情这个领域能跟林夕旗鼓相当,但其他词作类型逊色林夕不少。林夕强就强在他就像苏轼一样是个全面的文人,他能写任何题材,而且都能做到极优秀的水准,同时他生活在亚洲近几十年发展变迁最快的地方,对时代变化的体察和感悟绝对相当深刻,再加上他自己感情的坎坷,几乎大小题材没有林夕写不好的,甚至我敢说,在现代流行歌词这个领域,比全面没人比得过林夕。最后,提供一个辅佐论据吧,如果罗大佑的词写得比林夕好,那为什么08奥运会宣传曲写词找的是林夕而不是罗大佑呢?难道说国家是傻子吗有更好的词人不选不用?言尽于此,您细品。最后,希望您的回复能拿出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去网上复制粘贴这个那个人的观点,也不要用什么华语乐坛的鲍勃迪伦这种毫无意义的名号来做这种文学水准高度对比的论据,要论,希望您拿点您自己的干货出来,从技法,题材入手来分析来论一论高低。
林夕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和李宗盛差不多情爱为主的,你觉得能比得过罗大佑? 李宗盛:“20年前我还是院校的木吉他队成员的时候他(罗大佑)就是巨星了,我那时是用仰望来形容这位我当时的偶像,他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罗大佑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个人,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 “我与他的创作上的风格和路线不同,但是我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容都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描述,只不过角度不同。他是时代造就的英雄,敢于揭露社会的一些现象。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和他相比我会感到惶恐,他对我来说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界重量级人物”。
第一次有作品被内地出版社引进,昨天,香港金牌词人林夕带着随笔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虽说是为新书宣传,但书里充斥着他曾经写下的著名歌词,谈的话题也离不开音乐二字。说起一路走来的创作历程,林夕表示,罗大佑和王菲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两位音乐人。 过去曾经很幼稚 学文学出身的林夕80年代涉足乐坛,当年的创作沉迷于新式的文字美感,抽象而艰涩。但歌词终究不是新诗,回首刚出道的岁月,林夕坦言,现在回头看,当初太幼稚了。 “那时都是按照我的意愿去写词,没有照顾到跟旋律配不配,而且歌是用来听的,虽然也可以看,但好的歌词是唱的人可以准确地拿捏到那个情绪,能跟音乐形成融化一体的生命,那才是好的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林夕找到了“方法论”。 “我们有个专业术语,叫HOOKLINE,就是亮点,古典文学就是一个 ‘眼’字,意思是能够容易让人家记住的一句,让歌的传唱度能高一点。这不是纯粹的商业考虑,而是必须要这样歌才能上口,把你想写的有意义的信息更有效率地表达,这是不可或却的技巧。” 他们养了我的胆 真正让林夕走向成熟的关键,是在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工作的三年。那时林夕负责录音室里的许多工作,也开始注重文字和音乐的水乳交融,他把文字和音乐比作“美满的婚姻生活”。在那三年里,他不仅创作了《似是故人来》这样的经典情歌,也开拓主题,写了一些反应社会现象的歌。 “比如《皇后大道中》,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是一种疑问的心态。那段时期给了我很多新的点子,罗大佑是一个放浪的人,也让我的胆子大了起来。 ” “你是我的神”,高晓松疯狂揣摩罗大佑创作技法 后来,高晓松在《鱼羊野史·第四卷》中,专门创作了一篇文章以抒发对罗大佑的崇敬之情。文中,他不仅直言不讳的表达道:“大佑哥,你是我的神”,还讲述了诸多当年受罗大佑歌曲启蒙的细节。例如,在其另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中,有一句歌词是“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从那时候起就没有人能擦去。”当时,这个兄弟在宿舍墙上刻下的字,就是罗大佑的歌词。正是因为对罗大佑疯狂的迷恋与崇拜,高晓松对罗大佑作品的研究也达到了所谓“抽筋剥骨”的程度。《光阴的故事》里的三段式写法,《沉默的表示》以长句抛弃俗套的押韵,加之用回文创作整个副歌部分……对于这些常人只能意会的迂回婉转,高晓松都细细拆解而后反复咀嚼,最终发出“举世无双”和“华语乐坛第一人”的喟叹来赞赏罗大佑的创作功底。 作为石破天惊型歌手,罗大佑对许多创作者的影响难以估计——齐秦说,“从罗大佑的歌中,我学到的是唱歌要真实,贴近生活真的很重要。”周杰伦说,“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就连几乎同一个时代的崔健,都称他是像“鲍勃·迪伦”一样的歌手,会永远讨论他的音乐……
[ 此帖被答案已在风中在2020-05-06 22:04:28修改 ]
而且通俗的翻译应该是鲍勃迪伦,你的id就是他的歌,这首歌拿的诺贝尔奖,不用这么趾高气昂的炫耀你知道他,知道的人很多。而且哪怕罗大佑是被誉为华语乐坛的鲍勃迪伦也不代表他在词作上一定强过林夕。
跟过罗大佑不代表现在水平不能超过罗大佑。论综合创作能力罗大佑肯定在林夕之上,至少我的感官,单以词作论,罗大佑不如林夕
🛋️ 沙发板凳
出其右,居然打错字。。。。丢人
那个算是下限了 林夕自己都后悔
之前超级喜欢夕爷,还买了很多他的书,后来他在政治方面有点问题,也就不太关注了,不过确实牛逼,不夸张的说,华语乐坛现如今第一词人了。
然后林夕说北京欢迎你是污点,就被大陆封杀了
竟敢瞧不起QQ音乐三巨头🐶
另外请问另外两个是?
许嵩。徐良。汪苏泷。
许嵩的作词深度不配?
不止是这句话吧,主要是这人的确有点问题,否则只因为这句话不至于,你了解下这个人就知道了
他也是钢都吗??
你是在黑许嵩吗
黄霑两伟文一罗一李,五个作词天花板
有啥深度
只要写词人里能想到阿信的,我一般都认为这个人很有水平
非常强。。。。有句话叫林夕领进门,皈依黄伟文
黄伟文的词我觉得是最打动人的,情感很细腻
好像是
阿信拿头跟许嵩比
第一次见到阿信的名字 五迷真的太低调了😃
尼玛是不是刚下zang?
有的
许嵩,跟方文山差不多吧,都有水准高的作品,又大多华而不实。才华,对爱情,人生的感悟比不了林夕。但我个人更喜欢李宗盛的词,没有林夕歌词的华丽,但可以直击人的内心,一些歌即使很多年后,相信依然能够打动很多人
你看看两个伟文的
你说的倒一吧
那个可以了,这种类型的歌词,没法写的多好。林夕也有一些随意之作,跟杰伦写的歌词一个水准😄
把许嵩换成林振强比较适合
论绩无人能及,论政小丑一个
个人感觉梁黄不分伯仲吧,不同风格同样优秀,都很喜欢就是了
这是讨论的作词啊,又不是整体创作。光是作词我觉得嵩哥阿信青峰都值得提名
黄伟文真的很强。随便给你说几首,陀飞轮,葡萄成熟时,沙龙、落花流水,浮夸,单车,也都是陈奕迅唱的
还真没深度
我的意思是,许嵩虽然比不上他们,但还是能有资格参加投票的
林夕还有首下限,斗战神,旋律应该都听过
那你真是小看许嵩了
前几年写了一首xx🌂的歌,论作词无人能出其右,zz的事就不多做评价了
好像是说自己最垃圾的作词是北京欢迎你,然后被封杀了。
确实,风格不同,非得说谁比谁强这种话给人感觉就根本没听过粤语歌似的……
说的就是作词,这个我可以肯定
我个人认为许嵩作词功力强于方文山,不否认方文山确实有很厉害的作品,但我觉得他太多作品都是在堆砌词藻,说是华丽,其实意象用词重复太多了,而且很多太肤浅,太没有逻辑,如果不是因为周杰伦,我真不相信方文山能有如今成就。
嗯,我小看他了,因为我对以上几位的尊重,也只能是小看他
选黄伟文的人估计也都选了梁伟文,梁伟文票数就高了
我长见识了,牛逼🐮
我感觉还是梁更牛一点,首先梁出道早作品多,其次他真的很有深度,将自己研究的佛理入词;还有新闻女郎这样的,一首词写尽03年香港发生的大事,歌颂,一首词赞美了整个音乐界,而且全词没有一句是重复的。黄我感觉格式相比梁略小,他的特点主要是剑走偏锋,有点“邪”的感觉。
??陈信宏给林俊杰,任贤齐,梁静茹写歌,你说他比不过两个伟文,方文山就算了,许嵩有给一线歌手写过歌,更别说奖项了,拿出来对比简直残忍
捕捉好兄弟,作词我也觉得可
哈哈老哥别这样,你这段话方文山换成许嵩我也看过别人说🐶
许嵩在这个选项里是什么鬼
周杰伦一年一张专辑,从两千年开始到2010年,基本上算是一张专辑里一首中国风。。。他的中国风歌词确实有堆砌的嫌疑,以至于许嵩都能模仿写出断桥残雪,但青花瓷,发如雪这种歌就很难模仿了我就不说为什么了。。。。另外他不是太多作品都堆砌,是你听的都是他堆砌的作品,方文山最牛的是天马行空。。。可以听一听周杰伦前五张专辑,你就知道他有多吊了。。。。方的问题是题材面和格局太小,以至于都限制了周杰伦
阿信作词比不过许嵩
你听过几首五月天的歌啊?
。。。。。。比不上就比不上吧,不想争论了
是的
听听五月天的专辑 自传,我也是刚入坑,歌词惊为天人。
投票是他个人发起的,所以我觉得不合理建议换掉
对的,我就是
想不通许嵩在虎扑地位为什么这么高,当时不就是模仿周杰伦火的
还有这么多点赞的。。
别跟他们理论了兄弟,还有人给你点灭,在他们眼里,许嵩应该天下第一😄
个人认为比罗大佑稍逊一筹 不过确实牛逼
不知道为啥扯到唱功 你这么说 其他三个连唱功都没有……
许嵩的词进过大学语文教材 不知道你哪来的优越感 真的是我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