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格策反_D 发表的: 航发口现在怎么样,我看知乎学航发的都在说这行没希望了,待遇低,机构臃肿我,关系户遍地。
引用 @勇士官方正式发言人 发表的: 请继续 带专才是王道 读书有什么用 以后给你亲戚科普啊 劝他们让子女孙子孙女早点辍学外出打工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他好莫名其妙………一年2000多w的国家基金长江都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水准……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郑强连二轮都没进过么? 要是老运动员也确实有他的问题。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同意自科重大、重点研发现场答辩的思路就是这个:介绍代表作(发表在top期刊,有哪些大牛引用,形成了哪些前沿热点领域),数量得有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有些水刊水多了还会招致反感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那个年代回国就拿了杰青、重点研发(原来的973、863,自科不停地拿,更多说明有大佬带着玩,为人肯定是深得大佬喜欢的。但在开局这么顺的情况下,还当过贵大一把手,评不上院士,也说明了圈内有更多人不喜欢,ps:院士提名制,有几个大佬带着玩才行,而且有个前置条件:第一完成人三大奖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现在的大牛爱惜羽毛的厉害,我身边很多同学材化新能源方向,老板一个个都是非顶刊不让发,就算没中滑下来if也不能低于10几,再往下干脆不让你投,很多人一篇文章卡一年多到最后性能也不突出了,机理也不新颖了,还是不松口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都没有,三大奖还有个前置条件:现在省内获奖。省内一般大佬垄断比较容易,到了国家就是大佬们说了算
引用 @天生一条充 发表的: if什么意思
引用 @梅市一支花 发表的: 那说明郑老师科研水平一般啊…怪不得要另谋出路了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提名过?貌似没进过,看履历省自科一等有2个,三大奖还没有,应该还没有提名资格,倒是各种优秀教师奖有一堆,在郑教授粉丝眼里这些比院士厉害的啦
引用 @ForeverNoni 发表的:每天5个小时用来吃饭睡觉上厕所?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要是二轮都没进过,那其实就是硬实力不够.....没那么多可以吹的东西.....
引用 @乌普曼半皇冠 发表的: 老哥为什么被灭了这么多次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别懂得都懂了,2300w一年你要是懂就知道什么概念了
引用 @韩吉喆 发表的: 郑强做流变的 算是高分子里很冷门的专业,文章不好发的
引用 @球商没法教 发表的: 材料来说,这个IF低了
引用 @21年我要上岸 发表的: 2300万出30篇感觉还行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往前很多年拿了杰青硬性条件不差评不了院士,要么是学校自己内斗比如西交,要么是得罪太多人了,要么就是单纯的学校实力不够,有其他学校统治了,不能一概而论吧。
引用 @blue176 发表的: 我估计不是这么算的,比如一白天都在工作,肯定白天也上厕所了,算上了都
引用 @铁打的王朝 发表的: 哦 我目前做有机 对那方面不是很了解 主观臆断了
引用 @黑暗男巫 发表的:每天工作19个小时以上,哈哈哈,铁人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还是那个观点,能拿杰青、大长江,主持一堆973 863 自科重大,官居顶级985副校长而不能评上院士的理工科顶级学者,不是正常现象
引用 @全能学长李德月生 发表的: 你瞧不起人家2300w,人家jr好心给你科普,说你理解错了,你就在死杠,研究生真是白读了
引用 @阿涛真是 发表的: 每天工作19小时????
引用 @像少年啦飞驰_ 发表的: 坐标天津大学,院里好多导师基本上都很忙,周末不休息赶去谈项目开研讨会学术会议很正常,每天上课搞科研忙到深夜回家的比比皆是,高校里工作20小时的也大有人在
引用 @克六重回巅峰 发表的: 听说有机一发就是大文章?
引用 @阿涛真是 发表的: 每天就剩5小时睡觉都不够啊。。。他还强调每天都这样。这个吹过分了啊😂
引用 @我是插不多先生 发表的: 怎么有一股何凯文的味道🐶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您没理解我的意思,拿杰青的多,但拿杰青冲到顶级985副校长的正厅级不多。到这个位置了,不拿院士基本就算小小失败了。院士评选有软硬两条,软的是圈内大佬提名+保举;硬的是三大奖门槛,评不上不稀奇,但是没摸到门槛有点。。。
引用 @小象elephant 发表的: 这也太难以置信了,比如连续一周甚至一个月这样我还信,说自己一直这样真的很厉害了
引用 @h0us 发表的:经不起大面积筛查
引用 @快码加编有后有先 发表的: 别了吧,人家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没到最顶级那种。话说虎扑有些人连郑强都看不上,也不知道都是什么成分,别被影响到了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其实你说的这样情况,在化学这一块的一个组30个人,一年能有30篇都是很不错的组了,因为实验是需要积累的过程,研一博一的从入手实验到论文写完,如果没有老师代写的话,8个月左右算是比较快的了,越是大的组越对学生要求严格,那么大牌教授给你挂通讯不可能让你随随便便发个三区四区,别说二区了,哪怕是一区if低一点他都不乐意给你投出去,所以在化学材料这一块大组的质量严格把控情况下发文量并不高,除非是我上面说的崔楼这样的国际知名大牛(也是灌水大牛),能做到平均一个月发出来就是至少三篇顶刊的,少之又少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长江级别的不谈质量已经是耍流氓了,怎么说呢,我也觉得强哥思想和观念都挺好的,但是他学术因为跟我领域差距挺大的不好判断是纯粹堆数量还是质量数量都很高
引用 @金州二哥 发表的:哪三大奖?说明硬实力还是差了点意思吗?
引用 @淘气的苗虎 发表的: 2300w的科研基金啊,你不是懂嘛,那你也应该知道国家基金拉到2300w得要什么水准了8?
引用 @安媚娘 发表的:郑强吧,他主要是受学生欢迎,现在靠以前的演讲重新走红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不是这个专业的,不懂他们论文我不敢乱评价。但是高水平团队是绝不对用sci数量来论证自己牛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更是这样,真正高水平团队都是用top论文top奖说话的
引用 @Ashilkey 发表的: 单纯要发sci其实并不难,质量还是关键
引用 @老四07 发表的:昨天还在食堂看到他,矮的一。。。
引用 @刘西洲xz 发表的:不难嘛?请教下怎么操作
引用 @Woj如是说 发表的: 虎扑真是“卧虎藏龙”!步行街新金句:发sci不难
引用 @cold丶sama 发表的:这个倒是真的,现在好多导师想水文章的话不知道多容易 特别是这种大牛
引用 @文思别换号 发表的:这可不是一般,很强了,只是说没到理想的位置,高开低走
引用 @Fc拜仁慕尼白 发表的:比全国百分之九十的教授强的水平2300w科研经费什么概念啊,好多学校一个学校都没这么多
引用 @大家好我是英格拉姆 发表的:这种老板挂名,宿便挂。又没说是第几作者
引用 @那天半山 发表的: 文章数量没太大意义,不管什么专业,科研都不是靠数量的
引用 @我是猪队友的队友 发表的: 目前依然是副书记
引用 @68KG 发表的:没说是2300w的国家基金···他不搞国防口哪来这么多钱。 应该是横向加起来2300w。 他这个层面的,只要有人干活,项目接到手软。
引用 @e22or 发表的: 我寻思公办学校书记比校长级别高吧
引用 @humBoi 发表的: 老哥懂行我仔细看了一下,他十五年前已经搞定了长江,但到现在,搞材料的,成果产业化做的也很好,居然没有国家奖。可能他是真的后期没好好去疏通关系吧
引用 @不用吧 发表的: 不是这个圈子,是不会明白的。大部分青椒都在为一个青年基金和第一个面上努力做实验写本子,两三年下来也不一定能中。一年2000万基本就是这个方向的带头人了,在这个领域有绝对发言权的大佬了,拿项目也是随心所欲,分起饼来也是主刀人。这就是底层科研民工眼中的2000万经费的意义。
引用 @热刺队史最佳教练穆里尼奥 发表的: 分析哈 刘汉龙教授呢 连续几年差一点就评上了 奖也够了 学术没得说 最近看他人都老了不少
别问,问就涉密,nytimes多看看能窥得一二
放心,混的最差应该也强过你,先想想自己出路,再操心别人的事。真当步行街人均九八五了。
哈哈哈不读书果然人都傻了
没说是2300w的国家基金···他不搞国防口哪来这么多钱。
应该是横向加起来2300w。
他这个层面的,只要有人干活,项目接到手软。
提名过?貌似没进过,看履历省自科一等有2个,三大奖还没有,应该还没有提名资格,倒是各种优秀教师奖有一堆,在郑教授粉丝眼里这些比院士厉害的啦
现在的大牛爱惜羽毛的厉害,我身边很多同学材化新能源方向,老板一个个都是非顶刊不让发,就算没中滑下来if也不能低于10几,再往下干脆不让你投,很多人一篇文章卡一年多到最后性能也不突出了,机理也不新颖了,还是不松口
郑强好像就是缺这个国家级的二等奖,
没办法,科研口的“通货膨胀”,比完sci比jcr一区,比完jcr一区比中科院一区,比完一区比top期刊。。。
那说明郑老师科研水平一般啊…怪不得要另谋出路了
影响因子 大概可以理解为投的期刊的水准高低
这可不是一般,很强了,只是说没到理想的位置,高开低走
要是二轮都没进过,那其实就是硬实力不够.....没那么多可以吹的东西.....
我估计不是这么算的,比如一白天都在工作,肯定白天也上厕所了,算上了都
老哥为什么被灭了这么多次
还是那个观点,能拿杰青、大长江,主持一堆973 863 自科重大,官居顶级985副校长而不能评上院士的理工科顶级学者,不是正常现象
说了人家不爱听的了呗,那就不说了。
怎么有一股何凯文的味道🐶
哦 我目前做有机 对那方面不是很了解 主观臆断了
别了吧,人家还是很强的,只不过没到最顶级那种。
话说虎扑有些人连郑强都看不上,也不知道都是什么成分,别被影响到了
也看方向 张立群 做橡胶的大拿 一年也不出一篇10以上的
单纯要发sci其实并不难,质量还是关键
分析哈 刘汉龙教授呢 连续几年差一点就评上了 奖也够了 学术没得说 最近看他人都老了不少
可能说成平均一天睡不到5小时,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好一点
听说有机一发就是大文章?
可以理解为文章质量
比全国百分之九十的教授强的水平2300w科研经费什么概念啊,好多学校一个学校都没这么多
牛人没办法,要处理的事情多,又要应酬酒局
你不懂装懂的样子太好笑了😂
这也太难以置信了,比如连续一周甚至一个月这样我还信,说自己一直这样真的很厉害了
我十三年前就看郑强的演讲 很喜欢 同事的父亲是2000年左右的长江学者 牛津的博士后 回家基本从不看电视 每天就是做研究 同事说像郑强这样每天都是全国各地演讲 开会 应该是没时间做研究的 当年的学术水平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这些年有多大的进步就不敢讲了
他是研究生小学都没毕业吧
每天工作19小时????
呵呵,你算哪根葱,出来遛遛?
坐标天津大学,院里好多导师基本上都很忙,周末不休息赶去谈项目开研讨会学术会议很正常,每天上课搞科研忙到深夜回家的比比皆是,高校里工作20小时的也大有人在
每天就剩5小时睡觉都不够啊。。。他还强调每天都这样。这个吹过分了啊😂
有零点几的四区 也有advance acs10多的 也有40多的nature 我感觉比较正常吧…
中途吃饭上厕所肯定也算工作时间里面的,这个应该是7点到凌晨2点在工作的意思
何凯文提鞋都不配的水平,你把你狗头给我交喽🐶
哪三大奖?说明硬实力还是差了点意思吗?
老哥怎么你也被灭了?
我工作的部门部长 天天加班比我们还晚永远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的 真的夸张 天天八点就来晚上十一点多走
学习了
这是句实话,国内学术环境恶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每天不太可能,经常19小时很正常。晚上一两点回邮件,第二天6点就到学院发通知。学术大牛都很拼的
强是肯定强的,不然怎么混到这个位置。不过我一直觉得他强是一方面,自己能来事也是真的。我读书那会军训时候的军歌还是他写的词,当时我还以为他是搞音乐的,后来才知道是搞化学的。就这件事我觉得他就不是一般的学者,后来慢慢的一些事情也印证了我的想法。这两年更加了,网上讨论的不少,可以说是很会营销了,估计以后就走行政路线了。
他这33篇也没说是一作或通信33篇啊
高分子专业里面,他还是很厉害的,高分子流变学
真的,他要是没来过我们贵大,我估计我们现在新校区都不一定修好了。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99%的院士提名都得有第一完成人(主持)的三大奖。
他不吱声了
昨天还在食堂看到他,矮的一。。。
文章数量没太大意义,不管什么专业,科研都不是靠数量的
对啊,为啥他被灭😅
虎扑真是“卧虎藏龙”!步行街新金句:发sci不难
不难嘛?请教下怎么操作
拉倒吧,不懂装懂还死要面子
在身高上他可能比你矮,学术上呢,人生成就和思想呢?你们能达到卡丁车比F1吗?
因为这人善用编辑功能,你才会觉得奇怪
你别说,这些大专家的共同点就是精力旺盛,永不疲倦的样子。
相对来说真的不难,sci收录有几千个期刊,有一些期刊难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高校都会根据分区,或者自己设立abcd区分这些sci期刊
他这句话没问题吧,大学教授发sci多了去了,还得呀看具体是什么期刊
这个倒是真的,现在好多导师想水文章的话不知道多容易 特别是这种大牛
对他那个层次的真不难,无论是经验、能力还是人脉。
这种老板挂名,宿便挂。又没说是第几作者
因为我们吃瓜群众眼里看你的这个语境里,一般应该是院士…
其实就是每天睡5小时,眼睛一睁开,就算工作开始
路上,中间吃饭,上厕所等都计入工作时间
除非是做放松娱乐的事,比如k歌,泡酒吧不算工作
嗯,我没表达清楚,我指的一般是相对他所处的层次,他的经费情况。十几年前的杰青,先发优势太明显了,2300w的经费,有十几个项目,说明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组,但一年33篇Sci也不算多了,更何况有老哥说发表的文章质量不大行,这也可能是他冲不了院士的原因吧?
还是要看你做的东西和导师,挂个吊点的通讯文章真的tm比别人好发,像那种纯的O
L影响因子才6左右 jacs这种才是比较大的文章
确实,挂个通讯文章一堆
因为他编辑了
可是你连数量都没有,谁知道你是江郎才尽还是在憋大的呢?
我寻思公办学校书记比校长级别高吧
科研经费,应该不是横向的商业项目吧?
贼像....这个感觉我透...
我们系有个女教授办公室里摆个床,经常不回家,她的学生硕士不转博直接延期一年起步
严格说是的,副书记排名比副校长靠前
老哥懂行
我仔细看了一下,他十五年前已经搞定了长江,但到现在,搞材料的,成果产业化做的也很好,居然没有国家奖。
可能他是真的后期没好好去疏通关系吧
没错,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牛的开局,现在这个局面,不知道过早走行政路线是对是错
这种分饼的大拿,我们眼里的各个老板都要去各种拍马屁
这张扬的德行就像没装过比一样,真不像一个严谨的学者
每天工作19个小时以上…他是赛亚人?
我都准备撕了本科毕业证,去本升专了
刘教授,我觉得主要是奖并不够硬,他国家级应该是只有两个二等奖,没有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其实也够,但是这样一来就得去疏通整个学部的关系了。说白了,评院士,他的奖别的提名人也都有,大家都够门槛了,但也都没有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成果,剩下就纯看和学部里各位院士的关系了
明显是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