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用户1770289992 发表的:其实吧,生不生都是个人的选择,我本人尊重一切选择,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干涉别人的选择,也没有资格因为别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非议别人我只是想表达,做出一个选择前,要考虑很多事情,尽量考虑的全面一些,这样将来后悔的可能性更小。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我不太理解啊,你这不就是舔狗的理论吗?在自我付出的时候自我感动,不需要别人回应,只需要感动自己就行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总会对自己的孩子有要求有期待,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没有要求的付出只能养出白眼狼而已,多少纨绔子弟的形成就是他们的父母在爱他们的时候忘了告诉他们爱是应该有回报的,应该懂得感恩的,应该是是相互的,所谓的不求回报,不过是无聊的自我感动罢了,有条件有要求的爱才是正常的,没有条件的付出只会被轻视
引用 @4度的可乐 发表的: 按时吃药,好好活着,有的针灸可以治疗,但有一定成功率,可以看看附近有那种真的会针灸的大师么,一定得真的有本事的。
引用 @hotman82 发表的:正常和正义本来就不是一个定义。正常在于一个常,90%都是这个常态,你就是不正常的那个。99只兔子吃素,你是吃肉的那只你就不正常。99只老虎吃肉,你吃素,你就是不正常的。然后你说吃肉吃素到底什么是正义?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好么,拿个理论硬往上扣啊。首先,这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二,他不是心理学广泛使用的,是社会学方向的研究理论,只是在管理心理学中有相应的应用。第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不了你这种言论以背书,它同时可以证明丁克和非丁克家庭都是“自我需求实现”的最高层次需求,反倒还可以说非丁克是更低层次的尊重需求,因为它满足了某些父母不被人尊重,转而寻求更弱势的孩童的尊重。
引用 @Jerrway 发表的:被别人需要才是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不算谬论,其他的是。
引用 @蓝莓713 发表的:你用舔狗来对比,说明你认为: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只承认父母有付出,确否认了孩子同样有付出。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需求层次是递进的关系,第四层被家庭尊重和信赖需求满足后才是最高层的自我需求实现,而获得子女的依赖和尊重是第四层需求里最容易实现的,而得到其他人的依赖和尊重所要付出的代价要大的多,年轻人应该明白丁克的优势和劣势,明白各个需求层次实现的难易程度,然后慎重选择,这才是我打这段话的目的,丁克不丁克都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而对于大多处于前三需求层次的年青人来说,选择丁克意味着第四层需求的实现需要付出的更多,当然我不排除两者都能到达最好层次的需求,只是难易程度有差距罢了
引用 @老詹下山 发表的:别听那些不赞同你的,你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只为自己那叫自私,人类是社会性的
引用 @逝去的年华zwh 发表的: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丁克都是中产,而且很多都是顶级中产,他们死了绝后正好促进社会流通,,,虽然这么说残酷了点
引用 @用户1209393431 发表的:真正的丁克 不论是精神财富还是金钱财富 都是很可以的 虽然不是巨富 但是远超社会平均水平是真的 而且人家丁克的 自己都不会说啥 反倒那些条件不好还生一堆的 话反而多
引用 @下大巴就被包夹的萌库 发表的: 说个实话,丁克的人更不在乎亲戚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1.现在说丁克不丁克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了?不是一开始的年纪大了就知道了?如果一开始你拿这个话来说,不会引得别人想怼你。2.需求层次递进的基础在于要确实存在这么一座需求金字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人诟病的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需求层次存在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对宗教信徒来讲,信仰的需求甚于其他。3.你对尊重需求的理解太狭义了,尊重需求可以通过自尊来满足,也可以通过个体认为的“成就”来满足,就像是对一个阿宅来说,一个手办就能满足他的尊重需求,不一定非得是来自于他人的信赖和尊重,这个说法站不住。
引用 @人间有情jr有爱 发表的:按逻辑上说,生了孩子,孩子要孝顺并且能安照老人晚年。如果生个逆子那要完蛋。所以说相当于抽奖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丁克的后果只有年纪大了才能展现,特别是在父母离世以后,年青人很难理解没有亲人依靠的感觉,第四层中自尊和他人的尊重一样重要,没有他人的尊重自尊很难维持,至于你例举的手办例子更是无稽之谈,人的需求是随着年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年青的时候手办能满足,等上了岁数手办就很难满足了,不然大家从小到大都看动画片满足自己岂不是更简单?况且情感类的需求通过物质很难弥补,必须要具体到人或者动物身上才行,你对需求的粗浅理解显然无法支持你的理论
引用 @狂野村夫 发表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是自身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罢了。我不想丁克,但也不会去指责别人丁克。有人无法忍受老无所依的痛苦,但也会有人享受为自己而活的愉悦。只是一种选择罢了,结果也是自己去承担
引用 @不特定多数人 发表的: 那你猜发达国家丁克多还是不发达国家丁克多?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程度高还是不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高?
引用 @愁水复愁风 发表的: 我不知道啊,你列数据啊,把各国的名人都列出来,然后说他们也做过,所以这件事是高尚的,是这样吗?你可真是太秀了。
引用 @逝去的年华zwh 发表的: 央视的某个主持,,,还是小撒的领导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没有必然联系,跟你说了,他这个理论最大的毛病就是在于没说清楚个体差异性。而且你提到的需求是变化的,这就是它的另外一个欠缺之处,手办满足不了的时候有其他的可以满足,并不非得是“孩子”,举个例子,你都说了需求是在变的,养了孩子之后发现孩子很烦,气的恨不得给孩子塞回去,开始怀念二人世界的美好,那个时候又怎么说呢?情感类的需求没有必须到具体的人或者动物身上才行,这不是通证。而且,有一个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如果想用需求的理论来给自己对所谓的丁克与非丁克之间的差别来下定义的话,那肯定是错的,因为你所依仗的“需求理论”本就存在个体差异,无法用来说明丁克的需求最终会得不到满足,这一论点。好好想想需求是啥吧。
引用 @一只冰箱里的大象 发表的: 我是为我着想啊,等我老了,各种陪护价格奇高,我肯定不愿意啊,我又不是有钱人。欧美人力价格高,要自己剪头,家里自己装修,有时候还要自己修车,其实他们也未必愿意。如果从我的子女的角度考虑,国家养老的本质是当代的年轻人养当代的老年人,老年人的比例高,年轻人的交税压力就大。现在可能是3个劳动力养1个老年人,到他们那一代就变成1个养3个…现在的养老制度就大锅饭,对养育子女数量超过平均水平的父母不公平…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过分强调个体差异有什么意义呢?我尊重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有些共性的东西根本无法用个体差异来取代,你列举了生完孩子会后悔的例子,那还有结婚以后就后悔的呢,是不是又要推行单身主义了?丁克需要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养孩子少,尤其是当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指望用个体差异化的需求来对抗人性中共性的问题,根本就是缘木求鱼,年轻人嘴里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社会普遍压力面前有多少价值呢?情感需求难以用物质代替,同样人性的普遍需求也不可能用差异化需求来代替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因为是你从一开始就说你的观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来的,硬往上套,我不告诉你这事儿的逻辑硬伤,不告诉你它放在这根本说不通,你不还得跟我螺旋狡辩吗?共性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个体差异能取代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选择和需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弄明白“需求”并不可耻,它会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展现出应有的样子,你可以不理解,可以不接受,甚至可以鄙夷,但是千万不要说某种选择“以后就会如何如何”,千万给它们下断言,那完全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丁克从始至终就不属于大众化的选择,它跟LGBT一样属于小众人群,所以不拿个体差异来说,难道还要强行一致吗?我们讨论丁克,或者说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观察丁克,要当心的是迫于社会压力,并非认同丁克而强行丁克的,当它们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时,内外交迫会非常辛苦,但“被迫丁克”不属于丁克,丁克是一种自由的自主的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自我认同。你再好好看看你的发言记录,现在你就开始说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了?你从一开始说的那个屁话有在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你要是想口嗨,就好好的口嗨,可以陪你祖安一番,你既想胡说八道,又非得装的理智客观成熟,真虚伪。话里反反复复的在强调说年轻人如何如何,不说你刚三十出头,真的以为你都快退休了,话里话外弥漫着一种上世纪国企大家长的口气,陈腐的让人恶心。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我知道,你来跟我对线压根不是因为我说的漏洞,而是因为我开篇的“年轻人”三个字,刺激到了你敏感的神经,我再次强调一点,丁克问题根本就不是年轻人能够充分理解的问题,你就是再听不惯,也没有办法,丁克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合理的理财,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社会养老和医疗制度配合,请问年轻人具备几项?中国现在缺乏足够多的丁克成熟样本,丁克无论从理论指导还是实际操作的层面出发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含有巨大漏洞的体系,丁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在完备的社会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体系之上的,而我国在这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而情感需求的解决,更多的依靠vr技术和数字模拟建立线上家庭来解决,这方面的技术自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随着世界的发展,选择丁克的人会越来越多,丁克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但对于现阶段来说,让年轻人了解丁克的真正含义,明白丁克背后所需要准备和付出的代价,才是最重要的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年轻人这仨字有啥可敏感的,我都三十了,已经是个中年人了啊。说句难听点的,只有一个自我认知老化且不成熟的人,才会在三十来岁的年纪多次强调对方是“年轻人”,因为没啥可提供可信度了,只能通过说“年轻人”来营造自己成熟稳健的形象壁垒,这和网络上口嗨对方小学生是一个道理,归根结底是不自信。我跟你对线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傲慢,如果只是想阐明自己的观点,那没问题,不要试图给自己的观点套上一个理论来增强可信度,特别是套上了一个自己一知半解,应用不熟练的理论,这非常可耻,而且可笑。你认为丁克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这个出发点就错了,你所谓的物质基础是想说,万一哪天丁不住了,还能扭回头去选择再生一个,还来得及。再联系到你提到之前妻子流产这个事儿才让你考虑丁克,那证明丁克这种生活方式对你来说还是被迫的,你根本无法理解一个人不需要某种情感,就可以独立自主获得满足的状态,所以我才说你太傲慢了。你提到丁克所需要的社会保障,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个跟现下有人选择丁克没有必然联系,充足完备的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领域内,站出来高呼“丁克很好”的前置,不然会衍生出许多社会性问题。但目前主流舆论里,和官方宣传,乃至于民间的绝大多数声音都没有提到将丁克视作主流,它仍旧是一种小众的生活方式选择,与物质条件无关,与社会保障无关,只与人的自我接纳有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说你能长久的认同自己,就可以选择自己所期待的生活方式,当然相应的也要承担生活方式中所带来的衍生问题,可这跟你选择生活方式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伴生关系。话说到这,又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知道吗,有论据表明你之前强调的那个尊重需求,无法持续性的从外界获取,反倒是自我接纳的人,特别容易达成尊重需求的获取呢,哈哈哈。
引用 @老友粉 发表的: 说白了就是自私,不愿意付出,怕麻烦,啥什么都不怕就怕养孩子?你叫他现在去叙利亚看看他怕不怕?
引用 @阙身修正 发表的: 但你的子女赚了啊。丁克的人多,下一代劳动力少,劳动力价格上升,虽然护工的成本上升了,但是你子女赚的也多了啊,能有更多的钱请护工照顾你,你并不亏啊
引用 @国旗底下吃泡湎 发表的: 生孩子就不是自私咯?
引用 @不特定多数人 发表的: 工业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这种程度的常识还需要说?找外国的数据还得一个个列举?希望您早日获得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机会说回来 生不生孩子不是人的自由?国家暴力机器都无权过问的东西您敲这键盘就能说人反人类 跟您想法不一样的就是过街老鼠?在您面前我可一点都不算秀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等年龄大了就会明白,只为自己而活的人生真的没什么意思,有一个值得自己全身心去付出的人,才能让生活充满希望,而绝大多数人的付出对象都是子女,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过得好,就是生活的全部,其实被别人需要才是最高的精神追求,而这方面的追求,往往是配偶无法满足的
引用 @Woliee 发表的:我看了很多丁克言论,他们基本是不怕死的不怕孤独什么都不怕,就是怕养孩子,你说奇怪不奇怪
引用 @老友粉 发表的: 你这就是杠了,非白即黑?
引用 @嘲坪酿吐妹糙 发表的:丁克怎么就不正常了?
引用 @奶霜的头号粉丝 发表的: 都像你这样,世界会灭亡
引用 @ioga 发表的:并不是,实际上即使大家知道生孩子是延续后代,但各个文明也都在赞美父母的伟大。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你在通篇的论述中都过于强调个性化和主观的因素了,丁克不是自己想丁就能丁的,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年轻时坚持丁克,上了年纪后开始反悔的案例了,在做一道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题时,只凭自己一时的想法就下判断,很明显是片面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了解和多角度的观察,你怎么保证现在做的选择有长效性和实用性?还有如果你真的想讨论丁克的问题,那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可以说我的列举不当,观点偏激,都可以,如果我的某些言论和表述方式,刺激到你脆弱的神经了,我可以道歉,但指责别人傲慢,又说对方不成熟,试图激怒对方的方法过于低级了,我早就过了因为两句难听话就和网友互喷的年纪了,更不会因为对方的表述方式欠缺就随便给一个陌生人下定义。最后无法从外界获得尊重的人,才需要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而且有个在这方面挺有造诣的前辈,阿Q先生。
引用 @麻达奥萨嘛 发表的: 啥是正确的三观?
引用 @爱似米兰0813 发表的: 不会,我身边就有丁克,四十多了,过的很好
引用 @凯文丿加内特 发表的: 说句我老婆的原话,怀孕和生育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在孩子带来的快乐面前根本不算什么,有了自己孩子的女人,才算真正的女人
引用 @ImAginEMR 发表的: 因为丁克就是想丁就能丁的,除非是类似于生不了的,你之前自己也有提到的呀,因为妻子流产的原因才想到是否要丁克,这在丁克家庭里属于被动消极型,跟主动选择型不一样,还有更多的比如说没有具备结婚条件的,或者说担心因为生育孩子降低生活质量而选择丁克的,那才是被动消极型,才会在以后有了其他外部条件之后后悔。如果一个人一开始选择平和陈述或者摆明观点,那可以讨论,如果一上来就想摆出一个自认为绝对正确的观点的话,那被怼是毫无疑问的,也很庆幸你终于认识到自己强行拿理论往上套没什么太大结果,如果你真的对马斯洛相关理论有兴趣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动机与人格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而不是以需求金字塔的形式去看待这个社会选择。内心坚强的人无需从外界获取尊重需求,同时那个说法是有相应的论文支撑的,而不是像您受到质疑时先说“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的”,至于您这样得从孩子身上获得尊重需求的人,比阿Q差多了,真的,希望孩子能持续满足你被尊重的需求,来替代你从外界获得不到的尊重,但是就怕万一孩子以后不愿意遵从你的想法生活,你的需求崩溃以后您会难受的。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不是你先非黑即白的吗?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世界灭亡不好吗?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这只是各个社会的“自私”而已,为了社会能够运转,在无法给与足够物质奖励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社会心理来操纵人们的行为
引用 @开车的小铁匠 发表的:中国绝大多数都是被动丁克,主动丁克或者说有能力承担丁克压力的根本就是凤毛麟角,这部分人丁克与否影响根本大不,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而年轻人对丁克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丁克思想在年轻人里有广泛的受众,然而被动丁克坚持下去大概率会后悔,或者说等到一定程度后放弃丁克,我所做的只是让大家明白丁克需要面对的压力更多的是心里层面的,无论是羡慕别人,还是被别人戳脊梁骨,还是父母故去后的孤单和悲凉,都可以很轻易的摧毁一个人丁克的想法,而等到这个时候再后悔,很可能就晚了,子女对于一个人真的是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
引用 @ioga 发表的:哟,你丁克居然还说别人自私啊??? 真是反咬一口啊。 你明白社会怎么轮转吗? 如果所有人都丁克,你能进养老院啊? 是我们这些不丁克的人养着你啊。还说我们自私?
引用 @老友粉 发表的: 去看看精神医生吧,世界灭亡是好事?
引用 @老友粉 发表的: 你父母要是你这样子的想法就没有你在这里发帖了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合着我纳税没没有用到你的孩子的教育医疗各项补贴里?现在减个税没给你养孩子的补贴?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你们怎么会产生:有个别人丁克=大部分人要丁克 这种奇葩逻辑???丁克永远是小众,这部分人正常工作,依法纳税,还不挤占你孩子的教育、医疗、娱乐资源,结果你还对这种群体那么大的敌意,简直奇葩。
引用 @ioga 发表的:正常社会里面,纳税不是应该的吗? 你纳税了又咋地?就可以心安理得让别人伺候你吗? 人家生孩子的人不纳税吗? 你比人家多纳税了吗? 这样吧,规定以后丁克需要专门纳税一千万,那也行。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伺候我?我没发现我们国家有这一项福利啊?你想说养老金就说养老金呗,还发明一种福利叫“伺候”,真厉害,全球独一家的福利了吧。对于养老金,我们还需要有什么期待吗,隔壁日本已经70退休了,我们的老龄化速度比他们还快,到时候不也一样70退休,退休金也就够勉强吃个饭了,当然这里我是承认只要我领了退休金,那都是从后面年轻人工资里扣出来的。但是我现在纳税了也不要孩子,也不会享受儿童医疗、教育国家补贴的资源,这些补贴还不是税收里出的,我不占用不就是都分给你们了,而且还减小你孩子的竞争压力呢。结果到这,你对丁克反而这么大仇,是不是觉得自己孩子占用资源还是太多,需要多来点人分一分才痛快呢?
引用 @糖馍馍 发表的: 所以呢?
这个回答就非常靠谱了,我也很认可,比这个帖子动不动说人家是“不正常”要好多了
你用舔狗来对比,说明你认为: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只承认父母有付出,确否认了孩子同样有付出。
谢谢谢谢
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不冒犯你利益的选择是正义。正常与否的判断也不在于常,历史上有很多宗教迫害和思想监视的年代。简单来说,只要不是夺取他人的食物,他吃草和吃肉都正常,也正义。
需求层次是递进的关系,第四层被家庭尊重和信赖需求满足后才是最高层的自我需求实现,而获得子女的依赖和尊重是第四层需求里最容易实现的,而得到其他人的依赖和尊重所要付出的代价要大的多,年轻人应该明白丁克的优势和劣势,明白各个需求层次实现的难易程度,然后慎重选择,这才是我打这段话的目的,丁克不丁克都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而对于大多处于前三需求层次的年青人来说,选择丁克意味着第四层需求的实现需要付出的更多,当然我不排除两者都能到达最好层次的需求,只是难易程度有差距罢了
其实人都是群居动物,很多丁克或者自己单身的都养宠物,为啥呢。宠物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这部分情感输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爱不是无条件的,不是单纯的一厢情愿,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要让孩子知道回报父爱和母爱的重要性,注意,是回报的重要性,而不是付出的重要性,我们养孩子是注重结果的,而不单单是享受过程,即使是再无私的父母,得不到来自孩子的回应都会内心难过,这和我们自我满足的前提有根本的冲突
1.现在说丁克不丁克是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了?不是一开始的年纪大了就知道了?如果一开始你拿这个话来说,不会引得别人想怼你。
2.需求层次递进的基础在于要确实存在这么一座需求金字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人诟病的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需求层次存在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对宗教信徒来讲,信仰的需求甚于其他。
3.你对尊重需求的理解太狭义了,尊重需求可以通过自尊来满足,也可以通过个体认为的“成就”来满足,就像是对一个阿宅来说,一个手办就能满足他的尊重需求,不一定非得是来自于他人的信赖和尊重,这个说法站不住。
不生孩子财富最终都捐给国家这叫自私?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叫自私?
真正的丁克 不论是精神财富还是金钱财富 都是很可以的 虽然不是巨富 但是远超社会平均水平是真的 而且人家丁克的 自己都不会说啥 反倒那些条件不好还生一堆的 话反而多
所以说某种意义上讲促进阶级流动啊
现在没有后代的人资产都是充公,所以两个方面看咯
毕竟人才是生产力,有些国家出台反堕胎法就知道这个公职的站队肯定不是在丁克族
能捐给社会更好
丁克的后果只有年纪大了才能展现,特别是在父母离世以后,年青人很难理解没有亲人依靠的感觉,第四层中自尊和他人的尊重一样重要,没有他人的尊重自尊很难维持,至于你例举的手办例子更是无稽之谈,人的需求是随着年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年青的时候手办能满足,等上了岁数手办就很难满足了,不然大家从小到大都看动画片满足自己岂不是更简单?况且情感类的需求通过物质很难弥补,必须要具体到人或者动物身上才行,你对需求的粗浅理解显然无法支持你的理论
没觉得,我同学的舅舅就是丁克,不但赡养老人对亲戚家里有难从不推诿,我反而觉得不少丁克的人活的更真诚
这个得看上不上心教育了,生了扔父母带,上学就负责交交学费,其他一概不管,那就只能看孩子自己成长成什么样了,反之,你什么都用心教育引导,你会得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孩子。所以,抽奖这种说法实属瞎掰,得是看个人教育。
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没有必然联系,跟你说了,他这个理论最大的毛病就是在于没说清楚个体差异性。而且你提到的需求是变化的,这就是它的另外一个欠缺之处,手办满足不了的时候有其他的可以满足,并不非得是“孩子”,举个例子,你都说了需求是在变的,养了孩子之后发现孩子很烦,气的恨不得给孩子塞回去,开始怀念二人世界的美好,那个时候又怎么说呢?情感类的需求没有必须到具体的人或者动物身上才行,这不是通证。
而且,有一个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如果想用需求的理论来给自己对所谓的丁克与非丁克之间的差别来下定义的话,那肯定是错的,因为你所依仗的“需求理论”本就存在个体差异,无法用来说明丁克的需求最终会得不到满足,这一论点。
好好想想需求是啥吧。
你应该会是推动恋童癖合法化的人
我不知道啊,你列数据啊,把各国的名人都列出来,然后说他们也做过,所以这件事是高尚的,是这样吗?你可真是太秀了。
工业化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这种程度的常识还需要说?找外国的数据还得一个个列举?希望您早日获得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机会
说回来 生不生孩子不是人的自由?国家暴力机器都无权过问的东西您敲这键盘就能说人反人类 跟您想法不一样的就是过街老鼠?在您面前我可一点都不算秀
康辉?
过分强调个体差异有什么意义呢?我尊重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有些共性的东西根本无法用个体差异来取代,你列举了生完孩子会后悔的例子,那还有结婚以后就后悔的呢,是不是又要推行单身主义了?丁克需要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养孩子少,尤其是当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指望用个体差异化的需求来对抗人性中共性的问题,根本就是缘木求鱼,年轻人嘴里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社会普遍压力面前有多少价值呢?情感需求难以用物质代替,同样人性的普遍需求也不可能用差异化需求来代替
但你的子女赚了啊。丁克的人多,下一代劳动力少,劳动力价格上升,虽然护工的成本上升了,但是你子女赚的也多了啊,能有更多的钱请护工照顾你,你并不亏啊
因为是你从一开始就说你的观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来的,硬往上套,我不告诉你这事儿的逻辑硬伤,不告诉你它放在这根本说不通,你不还得跟我螺旋狡辩吗?
共性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个体差异能取代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选择和需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弄明白“需求”并不可耻,它会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展现出应有的样子,你可以不理解,可以不接受,甚至可以鄙夷,但是千万不要说某种选择“以后就会如何如何”,千万给它们下断言,那完全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丁克从始至终就不属于大众化的选择,它跟LGBT一样属于小众人群,所以不拿个体差异来说,难道还要强行一致吗?我们讨论丁克,或者说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观察丁克,要当心的是迫于社会压力,并非认同丁克而强行丁克的,当它们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时,内外交迫会非常辛苦,但“被迫丁克”不属于丁克,丁克是一种自由的自主的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自我认同。
你再好好看看你的发言记录,现在你就开始说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了?你从一开始说的那个屁话有在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你要是想口嗨,就好好的口嗨,可以陪你祖安一番,你既想胡说八道,又非得装的理智客观成熟,真虚伪。话里反反复复的在强调说年轻人如何如何,不说你刚三十出头,真的以为你都快退休了,话里话外弥漫着一种上世纪国企大家长的口气,陈腐的让人恶心。
我知道,你来跟我对线压根不是因为我说的漏洞,而是因为我开篇的“年轻人”三个字,刺激到了你敏感的神经,我再次强调一点,丁克问题根本就不是年轻人能够充分理解的问题,你就是再听不惯,也没有办法,丁克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合理的理财,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社会养老和医疗制度配合,请问年轻人具备几项?中国现在缺乏足够多的丁克成熟样本,丁克无论从理论指导还是实际操作的层面出发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含有巨大漏洞的体系,丁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在完备的社会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体系之上的,而我国在这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而情感需求的解决,更多的依靠vr技术和数字模拟建立线上家庭来解决,这方面的技术自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随着世界的发展,选择丁克的人会越来越多,丁克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但对于现阶段来说,让年轻人了解丁克的真正含义,明白丁克背后所需要准备和付出的代价,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我讨论丁克问题,是因为我在我媳妇第一胎自然流产后认真考虑过丁克,认真了解过丁克,看过很多丁克最后扛不住的案例,明白丁克最后的心理压力比物质压力更可怕,而在中国这个强调尊老爱幼的社会体系下,丁克需要承担的社会舆论压力远高于国外,所以我最后放弃了,现在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并且生活幸福美满,你觉得这个和年龄有多大关系?
年轻人这仨字有啥可敏感的,我都三十了,已经是个中年人了啊。说句难听点的,只有一个自我认知老化且不成熟的人,才会在三十来岁的年纪多次强调对方是“年轻人”,因为没啥可提供可信度了,只能通过说“年轻人”来营造自己成熟稳健的形象壁垒,这和网络上口嗨对方小学生是一个道理,归根结底是不自信。我跟你对线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傲慢,如果只是想阐明自己的观点,那没问题,不要试图给自己的观点套上一个理论来增强可信度,特别是套上了一个自己一知半解,应用不熟练的理论,这非常可耻,而且可笑。
你认为丁克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这个出发点就错了,你所谓的物质基础是想说,万一哪天丁不住了,还能扭回头去选择再生一个,还来得及。再联系到你提到之前妻子流产这个事儿才让你考虑丁克,那证明丁克这种生活方式对你来说还是被迫的,你根本无法理解一个人不需要某种情感,就可以独立自主获得满足的状态,所以我才说你太傲慢了。
你提到丁克所需要的社会保障,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个跟现下有人选择丁克没有必然联系,充足完备的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领域内,站出来高呼“丁克很好”的前置,不然会衍生出许多社会性问题。但目前主流舆论里,和官方宣传,乃至于民间的绝大多数声音都没有提到将丁克视作主流,它仍旧是一种小众的生活方式选择,与物质条件无关,与社会保障无关,只与人的自我接纳有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说你能长久的认同自己,就可以选择自己所期待的生活方式,当然相应的也要承担生活方式中所带来的衍生问题,可这跟你选择生活方式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伴生关系。
话说到这,又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知道吗,有论据表明你之前强调的那个尊重需求,无法持续性的从外界获取,反倒是自我接纳的人,特别容易达成尊重需求的获取呢,哈哈哈。
你在通篇的论述中都过于强调个性化和主观的因素了,丁克不是自己想丁就能丁的,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年轻时坚持丁克,上了年纪后开始反悔的案例了,在做一道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题时,只凭自己一时的想法就下判断,很明显是片面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了解和多角度的观察,你怎么保证现在做的选择有长效性和实用性?
还有如果你真的想讨论丁克的问题,那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可以说我的列举不当,观点偏激,都可以,如果我的某些言论和表述方式,刺激到你脆弱的神经了,我可以道歉,但指责别人傲慢,又说对方不成熟,试图激怒对方的方法过于低级了,我早就过了因为两句难听话就和网友互喷的年纪了,更不会因为对方的表述方式欠缺就随便给一个陌生人下定义。
最后无法从外界获得尊重的人,才需要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而且有个在这方面挺有造诣的前辈,阿Q先生。
生孩子就不是自私咯?
他小孩这么能去干体力活呢,人家当然是做办公室的啊。可能他是这么想的吧。
你这就是杠了,非白即黑?
中国还真不好说,以前怀上了都能给你强制引产,以后没医院证明不生孩子说不定给你课重税也难说。
我倒觉得整天被别人需要是可怕的事情,小孩子整天需要你,想想都头发麻,把任何一个人当作寄托都很可悲
不奇怪啊,我就是不想有个孩子成为我的负担,因为我说不定哪天就了结了自己了,真有个孩子他怎么办?
不是你先非黑即白的吗?
只能说,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要被社会认可的话,需要按照社会运行的方式去生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国家,“非正常”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收到大量的攻击。
我作为一个铁丁,已经认可并接受这个现实了。
世界灭亡不好吗?
这只是各个社会的“自私”而已,为了社会能够运转,在无法给与足够物质奖励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社会心理来操纵人们的行为
因为丁克就是想丁就能丁的,除非是类似于生不了的,你之前自己也有提到的呀,因为妻子流产的原因才想到是否要丁克,这在丁克家庭里属于被动消极型,跟主动选择型不一样,还有更多的比如说没有具备结婚条件的,或者说担心因为生育孩子降低生活质量而选择丁克的,那才是被动消极型,才会在以后有了其他外部条件之后后悔。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选择平和陈述或者摆明观点,那可以讨论,如果一上来就想摆出一个自认为绝对正确的观点的话,那被怼是毫无疑问的,也很庆幸你终于认识到自己强行拿理论往上套没什么太大结果,如果你真的对马斯洛相关理论有兴趣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动机与人格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而不是以需求金字塔的形式去看待这个社会选择。
内心坚强的人无需从外界获取尊重需求,同时那个说法是有相应的论文支撑的,而不是像您受到质疑时先说“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的”,至于您这样得从孩子身上获得尊重需求的人,比阿Q差多了,真的,希望孩子能持续满足你被尊重的需求,来替代你从外界获得不到的尊重,但是就怕万一孩子以后不愿意遵从你的想法生活,你的需求崩溃以后您会难受的。
工作……生娃……让娃工作、生娃……
那如果人家交的税更多呢。从资本的角度讲,谁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大,谁最有价值,因为最终都会流向社会。另外,地球容量有限,需要一部分人不生育来调节人口。古代有战争,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从人类角度讲,他们的贡献更大。
因为年纪尚且年轻,暂时不会死不会孤独,但是已经该有孩子了。
说白了就是过一天是一天,反正现在老子不想有烦恼。
可能局限于阶层的关系,我见过的大多数丁克都是这情况。
非杠 过得好不好你根本不知道 因为你无法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我有一个老哥 上海人土著 国企老总 他媳妇是迈瑞某区市场总监 定居杭州 日子很舒服 当年和媳妇决定丁克 他哥哥也是 年到45岁 还是要了孩子 后来庆幸自己最终的决定 还是有孩子好 他哥哥现在60了 最后后悔就是当年没要孩子 现在想生 媳妇年纪大了 让他们1年内定期把孩子带过去给他们带两个月
我以后领养或者代孕一个就行,我不想被女人用这个要挟,我身边太多了
中国绝大多数都是被动丁克,主动丁克或者说有能力承担丁克压力的根本就是凤毛麟角,这部分人丁克与否影响根本大不,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而年轻人对丁克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丁克思想在年轻人里有广泛的受众,然而被动丁克坚持下去大概率会后悔,或者说等到一定程度后放弃丁克,我所做的只是让大家明白丁克需要面对的压力更多的是心里层面的,无论是羡慕别人,还是被别人戳脊梁骨,还是父母故去后的孤单和悲凉,都可以很轻易的摧毁一个人丁克的想法,而等到这个时候再后悔,很可能就晚了,子女对于一个人真的是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
你父母要是你这样子的想法就没有你在这里发帖了
去看看精神医生吧,世界灭亡是好事?
哟,你丁克居然还说别人自私啊???
真是反咬一口啊。
你明白社会怎么轮转吗?
如果所有人都丁克,你能进养老院啊?
是我们这些不丁克的人养着你啊。还说我们自私?
被动丁克基本上无法解决,也不会是通过简单意识形态问题来搞定的,属于当下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伴生现象。中国的丁克家庭现象,除去因生理原因导致的无子女,自80年代肇始,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躲避麻烦的一个好去处,属于社会发展的问题还是得靠社会发展来解决,最终大家会用脚投票的。
但是的确挺可悲的是,就像当初的独生子女一样,有很多人会被时代牺牲掉。
合着我纳税没没有用到你的孩子的教育医疗各项补贴里?现在减个税没给你养孩子的补贴?
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你们怎么会产生:有个别人丁克=大部分人要丁克 这种奇葩逻辑???丁克永远是小众,这部分人正常工作,依法纳税,还不挤占你孩子的教育、医疗、娱乐资源,结果你还对这种群体那么大的敌意,简直奇葩。
我持中立态度,不存在好还是不好,无所谓
推荐你看看爱的艺术
不好意思高中数学将近10年前我就学了,985我也上过了。工业化程度再高也不代表他不需要青年劳动力,目前老龄化严重的各个国家都在出台各种政策鼓励生育,日本政府甚至想把职工的退休年龄提升到70岁,丁克难道不是在阻碍社会进步?
所以呢?
正常社会里面,纳税不是应该的吗?
你纳税了又咋地?就可以心安理得让别人伺候你吗?
人家生孩子的人不纳税吗?
你比人家多纳税了吗?
这样吧,规定以后丁克需要专门纳税一千万,那也行。
伺候我?我没发现我们国家有这一项福利啊?你想说养老金就说养老金呗,还发明一种福利叫“伺候”,真厉害,全球独一家的福利了吧。对于养老金,我们还需要有什么期待吗,隔壁日本已经70退休了,我们的老龄化速度比他们还快,到时候不也一样70退休,退休金也就够勉强吃个饭了,当然这里我是承认只要我领了退休金,那都是从后面年轻人工资里扣出来的。但是我现在纳税了也不要孩子,也不会享受儿童医疗、教育国家补贴的资源,这些补贴还不是税收里出的,我不占用不就是都分给你们了,而且还减小你孩子的竞争压力呢。结果到这,你对丁克反而这么大仇,是不是觉得自己孩子占用资源还是太多,需要多来点人分一分才痛快呢?
养老金顶个屁用,养老金能扶你上厕所吗?
你不还得靠别人家的孩子扶着你上厕所?
生孩子不是占用,而是贡献。
你这个不明白吗?
现代社会也不缺人口,丁克这件事,你要不嚷嚷,也没人管你。
但你非要把丁克嚷嚷出来,那不找骂嘛。
你自己偷着自己丁行了,别搞得好像还占理一样。
你所以啥呢?人家和你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