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了又旅

醉云间
楼主 (虎扑)
不锈钢的散热版🤣 这个“能效比”可不包含外挂基带X55,不过仅限于人脑能分辨😎
营养快线plus
这次还是不是奥氏体304了?

大猴嘈嘈如急雨小猴切切如私语
钢板和铜管比散热,真就把人当宝耍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
就硬黑。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2
20071227
引用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 发表的:
就硬黑。

咋啦,米粉是不是觉得他还说的挺有道理啊?

这么欢乐吗?
C
C丶Hu晓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好好说话,带啥数据,不要面子的吗?

z
z萧萧z
引用 @C丶Hu晓 发表的:
好好说话,带啥数据,不要面子的吗?

他不懂就硬黑

防弹马甲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华为to小米:一片儿顶你5片儿!
营养快线plus
引用 @大猴嘈嘈如急雨小猴切切如私语 发表的:
钢板和铜管比散热,真就把人当宝耍

都能吊打酷冷至尊那还说啥了

营养快线plus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你们就硬黑!
我们怎么黑了?
你们重复我们的话!

m
mathewlemon
还不如里面放萝卜片
虎扑用户449009
小米这种贱狗公司真low

s
spanish_l
引用 @mathewlemon 发表的:
还不如里面放萝卜片

烤熟了还可以拿出来吃?

用户1010454832
小米大力丸系列又来了,神奇钢板系列,马桶陶瓷系列,阳光屏系列,一亿像素系列,全是正儿八经的高科技

c
chirs_shi
意思就是论吨位,谁吨位大谁赢呗!这营销牛逼

D
DTinder
我懵了
再科普铜的导热性不是完爆铁嘛?

虎扑用户922879
原来有考虑换米10,但这low逼到捏鼻子的碰瓷式营销成功劝退,丢不起这个人。等月底换p40吧
没星星的星空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这次还是不是奥氏体304了?

米4: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
红米:一块钢板的技术之旅
横批:科文两开花

天天表情TOT
管他用啥,出来看效果不就完事了。

懵懵的初九
乖乖,我要你这钢板干嘛,手机后盖直接不锈钢不行吗?

U
Umlner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都能吊打酷冷至尊那还说啥了

确实荣耀和游戏本比性能👍

d
dw0818
引用 @超级碎果器 发表的:
原来有考虑换米10,但这low逼到捏鼻子的碰瓷式营销成功劝退,丢不起这个人。等月底换p40吧

打钱打钱

营养快线plus
引用 @Umlner 发表的:
确实荣耀和游戏本比性能👍

是发布会上的?🐒???

营养快线plus
引用 @防弹马甲 发表的:
华为to小米:一片儿顶你5片儿!

20和401比,一千大约顶20片

防弹马甲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20和401比,一千大约顶20片

硬要杠一下的话,面积的确大了3倍多。
营养快线plus
引用 @防弹马甲 发表的:
硬要杠一下的话,面积的确大了3倍多。

不算硬杠,没明确前提,同等表面积的材料,说话不严谨

h
hhaijoy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不锈钢vc到底是什么?

虎扑用户849175
哈哈哈,真的是厉害,最大面积不锈钢,知道为什么是最大面积吗?因为这个玩意的导热系数真的是太低太低太低了,的确面积大三倍,但是导热系数告你可不止十倍哦~我深深怀疑他们的工程师卷钱骗他们了,毕竟他们只搞营销又不搞产品。我怕他们下一代工程师拿出来一块8888mm²的氧化镁,那个才是手机领域最大的散热片。

虎扑用户301608
不锈钢的热导率和铜差数量级呢。

虎扑用户301608
补充说一下,采用大钢板相对铜管的好处:不锈钢的比热容比铜略大,加上更大的面积,会带来散热部位的温度分布更均匀。短时高负荷运行时散热部位手机表面温度上升速度慢。综合就是使用者的感官更好(在不因核心超温降频的情况下)。
缺点…soc温度较铜管散热方案更高,更容易降频。

囡囡楠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都能吊打酷冷至尊那还说啥了

是时候拿出萝卜来了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跟你比相差甚远🐶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说到最后比谁温度控制好不就完了,你管我用铅笔水笔黑笔红笔写的试卷,最后是不是比分数?下面跟着黑的人懂吗🐶🐶🐶 能不能看事实讲数据

营养快线plus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说到最后比谁温度控制好不就完了,你管我用铅笔水笔黑笔红笔写的试卷,最后是不是比分数?下面跟着黑的人懂吗🐶🐶🐶 能不能看事实讲数据

现在没数据没分数的时候小米高管不就在用面积大小来喷友商散热???
最后发现不锈钢导热跟铜比就是弟中弟,就是面积唬人,这算不算信息不对称?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后来的JR也是人
引用 @spanish_l 发表的:
烤熟了还可以拿出来吃?

参见此贴 “如何看待小米最新发布的冰封背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萝卜相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904943?utm_medium=partner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现在没数据没分数的时候小米高管不就在用面积大小来喷友商散热???
最后发现不锈钢导热跟铜比就是弟中弟,就是面积唬人,这算不算信息不对称?

小米10也是铜管散热,他肯定不会喷这个,还有你管我用啥笔答得题,分数比你高就行🐶🐶 既然人家敢放出来我就相信分数比你高,加入到时候散热没有v30好,你再喷也不迟,现在你们菊粉让我感觉到散热可能没人家厉害然后就喷人家不锈钢找回颜面😂,到时候铜管输给的不锈钢,打的又是谁的脸呢?

醉云间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小米10也是铜管散热,他肯定不会喷这个,还有你管我用啥笔答得题,分数比你高就行🐶🐶 既然人家敢放出来我就相信分数比你高,加入到时候散热没有v30好,你再喷也不迟,现在你们菊粉让我感觉到散热可能没人家厉害然后就喷人家不锈钢找回颜面😂,到时候铜管输给的不锈钢,打的又是谁的脸呢?

谁告诉你小米10用铜管了?🤣

大黑猫GG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小米10也是铜管散热,他肯定不会喷这个,还有你管我用啥笔答得题,分数比你高就行🐶🐶 既然人家敢放出来我就相信分数比你高,加入到时候散热没有v30好,你再喷也不迟,现在你们菊粉让我感觉到散热可能没人家厉害然后就喷人家不锈钢找回颜面😂,到时候铜管输给的不锈钢,打的又是谁的脸呢?

宣传自家产品肯定是挑自家优点说的吧
但卢本伟老是拿自己的弱点去怼别人的强点,强行胜出。
我是WJ
钢板这么厉害为啥笔记本电脑还用铜管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大猴嘈嘈如急雨小猴切切如私语 发表的:
钢板和铜管比散热,真就把人当宝耍

很可惜 你还真打不过🐶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很可惜 铜片打不过人家不锈钢🐶

内向作曲家
萝卜茄子有话说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都能吊打酷冷至尊那还说啥了

好像差距有点大🐶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营养快线plus 发表的:
现在没数据没分数的时候小米高管不就在用面积大小来喷友商散热???
最后发现不锈钢导热跟铜比就是弟中弟,就是面积唬人,这算不算信息不对称?

数据来了 铜管那么叼为啥输了?

伯爵在学校么
引用 @mathewlemon 发表的:
还不如里面放萝卜片

这是瞧不起我🍆散热效果么?

是的你是对的
狐假虎威

赤北汗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原因就是铜比较贵

醉云间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好像差距有点大🐶

小米告诉你频率了吗?🤣

虎扑用户249216
还有小米粉丝在那里分析铜与不锈钢的导热比,还扯到降低重量上去,结果有人回复,怎么不用铝,轻还导热比高,笑死了

盐炒五香麻辣花生
引用 @hhaijoy 发表的:
不锈钢vc到底是什么?

vc银翘片知道不?现在换了新材料,用不锈钢做的🐶

开局让我偷个猪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数据来了 铜管那么叼为啥输了?

王腾大帝的也拿出来?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开局让我偷个猪 发表的:
王腾大帝的也拿出来?

数据有假吗?你来张数据反驳啊🐶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引用 @大猴嘈嘈如急雨小猴切切如私语 发表的:
钢板和铜管比散热,真就把人当宝耍

建议你了解点传热学知识,不要被随意带节奏,主要热阻在空气而不在散热金属片。铜片是比铁片导热效果好,但在散热效果上只能占5%不到的贡献,而散热面积要占90%的贡献。

C
CKirk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看不懂,黑就完事了。

很溜
挺有创新的

大科小罗
要论这个。。。铜不是明显强吗
N
Nixxh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有你这么算的? 比热容呢? 你热量怎么传导的?你如何让热量均匀分布在这么大一块不锈钢上? 手机60多°谁告诉你的?核心温度远不止这个!

N
Nixxh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小米10也是铜管散热,他肯定不会喷这个,还有你管我用啥笔答得题,分数比你高就行🐶🐶 既然人家敢放出来我就相信分数比你高,加入到时候散热没有v30好,你再喷也不迟,现在你们菊粉让我感觉到散热可能没人家厉害然后就喷人家不锈钢找回颜面😂,到时候铜管输给的不锈钢,打的又是谁的脸呢?

自我yy功力一流。讲的是小米又在这里讲些不正确的理论,你在说什么?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Nixxh 发表的:
自我yy功力一流。讲的是小米又在这里讲些不正确的理论,你在说什么?

你在说什么呢?比人家低了3度多,脸呢🐶 还要不要了

N
Nixxh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数据来了 铜管那么叼为啥输了?

建议去找找小米9的续航成绩,尽管官方那里很吊,官方认证的第三方评测也能吊打m20p,但是大家一上手就知道米家高管有多能吹了。

醉云间
引用 @gh987gh 发表的:
补充说一下,采用大钢板相对铜管的好处:不锈钢的比热容比铜略大,加上更大的面积,会带来散热部位的温度分布更均匀。短时高负荷运行时散热部位手机表面温度上升速度慢。综合就是使用者的感官更好(在不因核心超温降频的情况下)。
缺点…soc温度较铜管散热方案更高,更容易降频。

这个好办,残血版865搞掂。

用户0395012161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建议你了解点传热学知识,不要被随意带节奏,主要热阻在空气而不在散热金属片。铜片是比铁片导热效果好,但在散热效果上只能占5%不到的贡献,而散热面积要占90%的贡献。

板冷原理

永远RuiCosta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建议你了解点传热学知识,不要被随意带节奏,主要热阻在空气而不在散热金属片。铜片是比铁片导热效果好,但在散热效果上只能占5%不到的贡献,而散热面积要占90%的贡献。

两者散热一样大 手机散热面积不是不锈钢和铜的面积/ 应该是手机背壳看空气接触的面积  ,但铜可以快速的把热量传导背壳。 [ 此帖被永远RuiCosta在2020-03-18 19:35修改 ]
3
3WOW3
引用 @mathewlemon 发表的:
还不如里面放萝卜片

无敌的萝卜静静地等待下一位挑战者

特雷威斯布鲁克表示
引用 @C丶Hu晓 发表的:
好好说话,带啥数据,不要面子的吗?

确实

淘摆摆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老哥,顶你,做热分析的吧,有机会加个好友,哈哈哈

老板欠我钱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50度的时候呢?

t
taocool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很可惜 铜片打不过人家不锈钢🐶

赶快买!赶快买!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taocool 发表的:
赶快买!赶快买!

我买米10了🐶

惺惺惜惺惺在学校
引用 @Nixxh 发表的:
有你这么算的? 比热容呢? 你热量怎么传导的?你如何让热量均匀分布在这么大一块不锈钢上? 手机60多°谁告诉你的?核心温度远不止这个!

你是不是只学过比热容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引用 @淘摆摆 发表的:
老哥,顶你,做热分析的吧,有机会加个好友,哈哈哈

哈哈,我是在某家电大厂做热仿真的

云无常风无向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你的字多,你说的对

淘摆摆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哈哈,我是在某家电大厂做热仿真的

厉害厉害

N
Nixxh
引用 @惺惺惜惺惺在学校 发表的:
你是不是只学过比热容

那估计你连这个都没学过

偷故事的猫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很可惜 铜片打不过人家不锈钢🐶

小米做得图那肯定随便吊打友商啊,当年3300的米九续航比友商4200电池强还历历在目,这种测试图,其中一个放冰箱里能让你知道了?

夏风凉如水
引用 @惺惺惜惺惺在学校 发表的:
你是不是只学过比热容

热传导性能差太远了

虎扑用户238585
我猜是从强度方面考虑,vc大面积以后铜的强度不够 太软了。

氵古月黑
引用 @大猴嘈嘈如急雨小猴切切如私语 发表的:
钢板和铜管比散热,真就把人当宝耍

实话实说,在手机散热方面,超薄VC相比超薄管优势大很多。VC普遍也是铜材,小米这次是绕弯路用了不锈钢,为了方便焊接,素材镀铜了。为了展示不锈钢材料,后边再镀镍。

不锈钢VC是一个卖点,性能没什么差异,肯定是比铜差一点,微乎其微。

氵古月黑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别拿铜片对比钢片,这是VC对热管。这么说吧,你拿着铜管,另一头放进溺水里,手不会觉得烫。但是热管的温差就只有3-4度之内了。真的不是材料导热,是气态液态转换导热。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引用 @氵古月黑 发表的:
别拿铜片对比钢片,这是VC对热管。这么说吧,你拿着铜管,另一头放进溺水里,手不会觉得烫。但是热管的温差就只有3-4度之内了。真的不是材料导热,是气态液态转换导热。

联想做过实验·,铜质vc均热板比普通热管散热效率只高20%
它的主要出现原因不是因为它散热强
而是为了减少厚度
山风慕竹
哪怕你用塑料散热,只要你能给我散好咯我也买账。要是散不好,我图你这点卖废品?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引用 @氵古月黑 发表的:
实话实说,在手机散热方面,超薄VC相比超薄管优势大很多。VC普遍也是铜材,小米这次是绕弯路用了不锈钢,为了方便焊接,素材镀铜了。为了展示不锈钢材料,后边再镀镍。

不锈钢VC是一个卖点,性能没什么差异,肯定是比铜差一点,微乎其微。

不锈钢镀镍?
只有铜管需要镀镍好吧....
氵古月黑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不锈钢镀镍?
只有铜管需要镀镍好吧....

镀铜焊接,焊接完再镀镍

氵古月黑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联想做过实验·,铜质vc均热板比普通热管散热效率只高20%
它的主要出现原因不是因为它散热强
而是为了减少厚度

这个20%,我觉得太武断。不同的结构会有不同的差异,怎么得出20%的差异。同样用热管,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粉厚,不同的水量,上下都能达到20%功率差。

虎扑用户191307
引用 @卡布奇诺与卡诺循环 发表的:
目前手机散热还是自然对流,总热阻=散热片热阻+空气侧热阻,假设铁片铜片导热系数分别为80和400,厚度为0.5mm,面积分别为4cm2和1cm2,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为20,那么铁片散热热阻为1/(80/0. 0005×4)+1/(20×4)=0.0125,而铜片散热热阻为1/(400/0. 0005)+1/(20×1)=0.05,铜片散热因为面积小所以热阻更大,散热更差。另外你说的有漏洞,手机温度最高60多度,所以用100度的导热系数是不准确的。

空气自然对流一般按5左右来估算,而且铜和铁本身的导热系数相对于vc总的导热系数而言影响不大,做成不锈钢vc应该是考虑重量和结构强度

虎扑用户191307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联想做过实验·,铜质vc均热板比普通热管散热效率只高20%
它的主要出现原因不是因为它散热强
而是为了减少厚度

厚度也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vc均热是二维的,热管相当于是一维的

你给我听好7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很可惜 你还真打不过🐶

自己的产品自己当裁判 有一丝丝可信度吗?

横刀向天笑哈哈
引用 @Nixxh 发表的:
有你这么算的? 比热容呢? 你热量怎么传导的?你如何让热量均匀分布在这么大一块不锈钢上? 手机60多°谁告诉你的?核心温度远不止这个!

口胡?核心温度手机你以为能到多高?

N
Nixxh
引用 @横刀向天笑哈哈 发表的:
口胡?核心温度手机你以为能到多高?

CPU部分温度跑分上个80还是很轻松的
青岛的吴彦祖
引用 @hhaijoy 发表的:
不锈钢vc到底是什么?

VC是液冷。。。一群人啥都不知道在这瞎黑

带点阳刚之气的可爱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我寻思前几天街上大把人被科普了vc不锈钢啊,咋又跳出一波人在这不看细节黑材质的。。。

逗逼manba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你这不能光看系数不看面积啊

白洁为霜
可能米粉人均大专,不知道铜的导热性能有多好

白洁为霜
引用 @留言有一千分贝 发表的:
很可惜 你还真打不过🐶

自己养的kol还能测出对自己不利的?毕竟测5g都能赢

留言有一千分贝
引用 @白洁为霜 发表的:
自己养的kol还能测出对自己不利的?毕竟测5g都能赢

🐶 那第你去测来看看不就行了

虎扑用户985720
引用 @题目也是有天赋的 发表的:
铁的导热系数大约是80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其他不锈钢略低,与普通碳素钢相比,100℃时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其1/4 ”
而同铜的导热系数是401

这就叫专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