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是从何时开始有传位胤禛的想法

奋进的洋葱
楼主 (虎扑)
热河围猎,小弘历的出色表现解决了如意赐给谁的难题,同时让康熙圣心大悦,这时康熙是否有传位胤禛的想法,毕竟好圣孙并且胤禛确实最能干,但是后面发生了复立太子的事件,又产生了矛盾,如果有意传位胤禛,为什么复立太子,如果太子不犯错误,就没有理由再废太子,请jrs赐教

 

🔥 最新回帖

h
hanshanguaishi
156 楼
引用 @第一小前锋迈克小波特 发表的:
你多品品佟国维的话,有要绊倒八爷的意思?
隐隐约约什么意思不懂?佟国维自己都没有数,你还让他去绊倒谁?他的意思很简单,我去捧8你去捧4,隆科多投机取巧型干脆就出卖了佟国维博得自己上位,不然喝一晚上酒在纠结什么你告诉我?

你也真是蠢的可以,划线都给你化好了都看不懂,绝了。小学毕业再来讨论吧。

朱朱的小黄
155 楼
引用 @ljpp 发表的:
拉倒吧,历史上康熙就见过弘历一次。

《雍正王朝》这个剧名大次次的在开头写着,就是要扯历史
就跟每次讨论三国演义总有睿智说正史balabala,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心态

毫无水平的水瓶男
154 楼
引用 @丶江浸月丶 发表的:
快出对子对死他🐶

出对

波士顿皇朝
153 楼
复立太子只是为了暂时保护心中的继承人人选。也为了扫清障碍

第一小前锋迈克小波特
152 楼
引用 @hanshanguaishi 发表的:


叔侄两把话都挑这么明了,还看不出来,孺子不可教也。对了,连小多子面见康熙告状的机会,都是佟国维给安排的。这剧这么高分你以为是宫斗斗出来的么,没事你看看甄嬛传多好,看不懂还出来丢人。

你多品品佟国维的话,有要绊倒八爷的意思?
隐隐约约什么意思不懂?佟国维自己都没有数,你还让他去绊倒谁?他的意思很简单,我去捧8你去捧4,隆科多投机取巧型干脆就出卖了佟国维博得自己上位,不然喝一晚上酒在纠结什么你告诉我?

 

🛋️ 沙发板凳

奋进的洋葱
康熙将弘历带回宫中抚养,这对皇孙是莫大的荣耀,祖孙之间的关系和谐,弘历甚至可以骑在康熙头上,这里康熙传位胤禛的想法应该已经确定,但是康熙能确信太子犯错从而废掉他吗



小玉晖
围场狩猎的时候就有了,复立太子是为了保护老四

l
love真理
康熙有这个想法应该是在雍正追讨国库欠银,雍正有挣皇位想法是在康熙对弘历表达喜爱之情时候

爱珍藏
方包在手上写了三个字给康熙看,康熙看完哈哈大笑,“选圣孙”。

奋进的洋葱
引用 @爱珍藏 发表的:
方包在手上写了三个字给康熙看,康熙看完哈哈大笑,“选圣孙”。

这是第几集,没印象了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犀马河牛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这是第几集,没印象了

这是解缙给朱棣写的。

犀马河牛
这一段是发明历史了。第一次废太子是康熙四十六年,十全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九年康熙才第一次见到十全。

虎扑用户238869
电视剧里的话,二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让大臣上书推举新太子让康熙发现老八的势力太大了,把太子再推到台前即可以当靶子让太子党继续和老八争斗,也能保护康熙自己真正钟意的后继人选。 而从历史上来说,康熙一废之后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也是实际支持太子的,所以复立太子之后,太子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很强大,不过也成了导致了太子第二次被废的原因之一。

用户1493318035
应该是推荐大将军王的时候,当然我是说电视剧。。。

n
nididas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康熙将弘历带回宫中抚养,这对皇孙是莫大的荣耀,祖孙之间的关系和谐,弘历甚至可以骑在康熙头上,这里康熙传位胤禛的想法应该已经确定,但是康熙能确信太子犯错从而废掉他吗


皇帝起了废太子的心,太子被废就是迟早的事。

等待狐狸的小王子
康熙后来复立太子,并不是真的对他还有什么期待,而是借这个位置帮下一个皇帝扫清障碍

J
JoeMuller
引用 @用户1493318035 发表的:
应该是推荐大将军王的时候,当然我是说电视剧。。。

江南赈灾后就觉得老四不错,实心办事,刑部案子后就基本有意了。
电视剧,推选大将军王时,邬先生跟老四说过“皇上早就有了意中人,也要看他有无人君的气宇”。邬先生基本是天眼,所以他说早就有意老四了,应该是推荐大将军王之前的时候

虎扑用户772204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奋进的洋葱
引用 @泪奔牛 发表的:
电视剧里的话,二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让大臣上书推举新太子让康熙发现老八的势力太大了,把太子再推到台前即可以当靶子让太子党继续和老八争斗,也能保护康熙自己真正钟意的后继人选。 而从历史上来说,康熙一废之后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也是实际支持太子的,所以复立太子之后,太子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很强大,不过也成了导致了太子第二次被废的原因之一。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H
HeiFuCuJa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老哥,弯道技术不错!

虎扑用户354668
刑部案后,大致确定;推举老14当大将军王,完全没问题了~

虎扑用户586238
1.为下一位皇帝清除障碍
2.康熙不想背负骂名,待太子再犯错后名正言顺废除,体现其宽仁执政,这也是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主要原因。康熙后期执政过于宽仁,导致国库空虚,官场贪腐,急需雍正这种君王来推行新政,整治官场!

虎扑用户331650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康熙将弘历带回宫中抚养,这对皇孙是莫大的荣耀,祖孙之间的关系和谐,弘历甚至可以骑在康熙头上,这里康熙传位胤禛的想法应该已经确定,但是康熙能确信太子犯错从而废掉他吗


这段是弘历得势后给自己贴金吗?

根本glad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哈真有可能,知子莫若父

巴萨边路小将梅西
引用 @爱珍藏 发表的:
方包在手上写了三个字给康熙看,康熙看完哈哈大笑,“选圣孙”。

然而历史上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废太子儿子弘皙,就连十四的几个儿子也曾在康熙身边学习。除了太子,就数老四的地位最为高贵,他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养子。孝懿仁皇后是康熙表妹,也是他生前最后一位皇后。康熙十分喜欢这样表妹(孝懿仁皇后是康熙唯一亲封的皇贵妃,她去世后,康熙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还把她妹妹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封为贵妃,继续掌管后宫20多年),因此对老四也特别好。老四是最早封郡王、封亲王的几位皇子之一,而老八只是贝勒,老九、十四只是贝子。康熙六十年大庆,老四代替康熙去盛京祭祖,又代替康熙东郊祭天,相当于储君。老四能顺利继位,佟家是他最大的助力。佟家.隆科多就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雍正继位后称他“舅父隆科多”。可惜隆科多不懂收敛,结党营私,私自任命官员,称为“佟选”,不得善终。

悟入奇图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抖音或者头条有个灿官,把雍正王朝说的明明白白,可以看看

巴萨边路小将梅西
引用 @犀马河牛 发表的:
这一段是发明历史了。第一次废太子是康熙四十六年,十全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九年康熙才第一次见到十全。

乾隆比较自恋,自称“十全老人”。康熙选老四为继承人,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康熙喜欢老四,一是因为他的能力,二是因为他是孝懿仁皇后养子(康熙特别喜欢这样表妹)。康熙六十年大庆时,老四就代父祭祖、祭天,相当于康熙默认的储君。康熙生前见过的皇孙很多,包括十四的几个儿女,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废太子的儿子弘皙,还留有遗旨让老四善待他。老四继位后,也特别喜欢这位侄儿,先于弘历和弘昼,封他为理亲王。但乾隆继位后,打压雍正重用的臣子和宗亲,包括张廷玉、李卫、庄亲王以及十三的两个儿子,更是革去弘皙的爵位,开除宗籍,改名“四十六”,圈禁至死。

講不出再見2015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这是第几集,没印象了

圣子贤孙,可保大清三代兴盛!这是原著小说里的,也是二月河借用解缙给朱棣建议选立朱高炽故事。电视剧里没有出现方苞,没有这段剧情。

K
KurtT1
引用 @犀马河牛 发表的:
这一段是发明历史了。第一次废太子是康熙四十六年,十全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九年康熙才第一次见到十全。

不太知道啊,十全是谁

R
Richard汉密尔顿
引用 @齐工大吴彦祖 发表的: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同意,做孤臣那里老四算是成为候选人了,因为他在皇帝印象中脱离了太子党的标签。

唠嗑安息
引用 @KurtT1 发表的:
不太知道啊,十全是谁

乾隆


犀马河牛
引用 @KurtT1 发表的:
不太知道啊,十全是谁

十全老人

g
guy6
引用 @卡娃懿 发表的:
这段是弘历得势后给自己贴金吗?

是。

m
meteor371
引用 @巴萨边路小将梅西 发表的:
然而历史上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废太子儿子弘皙,就连十四的几个儿子也曾在康熙身边学习。除了太子,就数老四的地位最为高贵,他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养子。孝懿仁皇后是康熙表妹,也是他生前最后一位皇后。康熙十分喜欢这样表妹(孝懿仁皇后是康熙唯一亲封的皇贵妃,她去世后,康熙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还把她妹妹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封为贵妃,继续掌管后宫20多年),因此对老四也特别好。老四是最早封郡王、封亲王的几位皇子之一,而老八只是贝勒,老九、十四只是贝子。康熙六十年大庆,老四代替康熙去盛京祭祖,又代替康熙东郊祭天,相当于储君。老四能顺利继位,佟家是他最大的助力。佟家.隆科多就是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雍正继位后称他“舅父隆科多”。可惜隆科多不懂收敛,结党营私,私自任命官员,称为“佟选”,不得善终。

看到你有人点亮必须纠正下。康熙三十七年老大老三才是第一批封郡王的,只比老三小一岁的老四同时受封只得贝勒,当时有大臣称呼他四王爷,胤禛羞愧的无地自容。老十母亲是温僖贵妃,初封就是郡王,母族钮祜禄氏势力庞大,他才是康熙儿子里出身仅次于太子的。康熙晚年三阿哥一样有过代康熙祭天的任务深受器重,这也是胤禛得位后屡次打压陷害圈禁他致死的原因。 [ 此帖被meteor371在2020-03-16 04:30修改 ]

m
meteor371
引用 @卡娃懿 发表的:
这段是弘历得势后给自己贴金吗?

弘历莫说比弘皙,比老三和老五的亲王世子差也是极大。比十四的嫡子长子弘明弘春都有不及。

金大Boss
引用 @爱珍藏 发表的:
方包在手上写了三个字给康熙看,康熙看完哈哈大笑,“选圣孙”。

这是清史不要碧莲,照抄明史的

尔雅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太子已经成为靶子了,再厉害也挡不住其他人给使绊子,所以是迟早的

难以忘却柯的容颜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不存在的,首先这世界都是因果关系,太子本性难移,自己犯事的概率很大,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次,假如他真的不犯事,康熙为了大清朝、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也会故意用手段把太子搞下去。

面源斯坦
引用 @齐工大吴彦祖 发表的: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孤臣对寡人,好工整哦

Q
Q36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康熙将弘历带回宫中抚养,这对皇孙是莫大的荣耀,祖孙之间的关系和谐,弘历甚至可以骑在康熙头上,这里康熙传位胤禛的想法应该已经确定,但是康熙能确信太子犯错从而废掉他吗


太子犯个错还不容易,实在不行,把以前没清算的旧账翻出来不就行了。

虎扑用户117886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皇帝要搞你还得看你犯不犯错?

在下盲侠花满楼
引用 @meteor371 发表的:
弘历莫说比弘皙,比老三和老五的亲王世子差也是极大。比十四的嫡子长子弘明弘春都有不及。

不过弘历当皇帝六十年手腕还是非常牛逼的

改个名字想半天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剧里的话,二立太子的时候,太子一党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朝中都是老八的人,太子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而这时候康熙不光没有帮助太子,反而南巡去了,明摆着就是看老八怎么掣肘太子,就是等着太子犯错

我是个好脾气的人
引用 @泪奔牛 发表的:
电视剧里的话,二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让大臣上书推举新太子让康熙发现老八的势力太大了,把太子再推到台前即可以当靶子让太子党继续和老八争斗,也能保护康熙自己真正钟意的后继人选。 而从历史上来说,康熙一废之后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也是实际支持太子的,所以复立太子之后,太子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很强大,不过也成了导致了太子第二次被废的原因之一。

电视剧里张廷玉能猜到康熙的心底,保举太子复出,真特么神了。

a
aSEUer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太子”的名位就是个靶子,很多人在瞄着,暗地里下绊子,不是你主观上愿不愿意犯错的问题,是不停地给你制造困难

v
veron18
引用 @悟入奇图 发表的:
抖音或者头条有个灿官,把雍正王朝说的明明白白,可以看看

灿官多少集

k
kobe2006
引用 @等待狐狸的小王子 发表的:
康熙后来复立太子,并不是真的对他还有什么期待,而是借这个位置帮下一个皇帝扫清障碍

胤禛在康熙那里一直是加分的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我早就喜欢唐老师

E
E灯女友的攻防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赈灾回来,康熙对老四态度发生改变,但还不足以动摇太子。

国库事件,康熙已经对太子的处理比较失望了,孤臣的提法浮出水面,康熙开始老四的检验,但没有对太子彻底放弃。国库最后的处理,体现了康熙名义上在处罚老四,实际上在教育他为人之道不能太过刚猛

紧接着,老四在百官行述上的处理,就体现了康熙之前的教育,以及老四的大局观。太子地位被进一步动摇。太子自己已经开始魔怔。

然后就出现了第一次废太子,这时候,对太子已经彻底失望,开始重新考虑人选,老四开始进入考虑范围。

后面的二立太子,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掉老八集团,这一未来皇帝最大的潜在威胁。老八自己也意识到了,并开始转而扶持十四,最后一博。老四此时仍然没有觊觎之心,但康熙已经在做准备了,邬先生也是。

太子二度魔怔被废的时候,邬先生提示老四是不是可以有所图,老四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机会,不必像以前依附他人。根据邬先生抽丝剥茧的分析,老四开始以退为进,让贤十四去西北。这时候邬先生已经断定皇帝有的定论,老四有了冲位决心,但不是太自信。

在后面,看到康熙背弘历,老四信心加强,隐隐有期待了。

传位前夕,老四仍然没底(当然源于他的老成谨慎持重),邬先生则已经成竹在胸,左右调度,总领全局了。

次序大题如此吧,凭个人记忆,可能个中局部略有出入。

g
geng08
引用 @小玉晖 发表的:
围场狩猎的时候就有了,复立太子是为了保护老四

保护老四是原因之一 再给机会给太子也是原因之一
康熙和张廷玉说过 只要太子还能安心养性 就可以让他做皇帝 因为再立太子 太子一直不犯错的话 不可能无故再废太子的
但这太子还是太蠢了

落雪惊魂
引用 @meteor371 发表的:
看到你有人点亮必须纠正下。康熙三十七年老大老三才是第一批封郡王的,只比老三小一岁的老四同时受封只得贝勒,当时有大臣称呼他四王爷,胤禛羞愧的无地自容。老十母亲是温僖贵妃,初封就是郡王,母族钮祜禄氏势力庞大,他才是康熙儿子里出身仅次于太子的。康熙晚年三阿哥一样有过代康熙祭天的任务深受器重,这也是胤禛得位后屡次打压陷害圈禁他致死的原因。

雍正上位后参与夺嫡的都受到了打压,没有参与夺嫡的基本都是善终。

湖人科比布莱恩特rip
引用 @改个名字想半天 发表的:
剧里的话,二立太子的时候,太子一党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朝中都是老八的人,太子已经几乎无人可用了。而这时候康熙不光没有帮助太子,反而南巡去了,明摆着就是看老八怎么掣肘太子,就是等着太子犯错

皇家也真是可悲,老爸要想法害自己的孩子。

习惯进身平a
引用 @我是个好脾气的人 发表的:
电视剧里张廷玉能猜到康熙的心底,保举太子复出,真特么神了。

张廷玉,佟国维,邬思道,三大高手啊

御宇多年求不得
引用 @落雪惊魂 发表的:
雍正上位后参与夺嫡的都受到了打压,没有参与夺嫡的基本都是善终。

老十是个例外,一直活到乾隆六年

习惯进身平a
引用 @等待狐狸的小王子 发表的:
康熙后来复立太子,并不是真的对他还有什么期待,而是借这个位置帮下一个皇帝扫清障碍

朕原本寄位于李德全,可他根本不是人君之选,侍卫张五哥为人厚道,但是太过于义气,用来治国尚需谨慎,

B
Bayern_Lizarazu
引用 @meteor371 发表的:
看到你有人点亮必须纠正下。康熙三十七年老大老三才是第一批封郡王的,只比老三小一岁的老四同时受封只得贝勒,当时有大臣称呼他四王爷,胤禛羞愧的无地自容。老十母亲是温僖贵妃,初封就是郡王,母族钮祜禄氏势力庞大,他才是康熙儿子里出身仅次于太子的。康熙晚年三阿哥一样有过代康熙祭天的任务深受器重,这也是胤禛得位后屡次打压陷害圈禁他致死的原因。

受教,涨知识了~
戰國之魊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你咋不说选中了诸葛丞相?🐶🐶

各有各的方向与目的
引用 @齐工大吴彦祖 发表的: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确实是那次,他看到了康熙也发现的问题而且想办法去解决。康熙当时心动了

我小弟恩比德
可能还是期望乾隆吧。像现在家族企业,儿子这辈没什么大出息的。只能找孙子的了。儿子这辈就过度的了。只要不是太拉跨,太败家就行

l
ljpp
引用 @等待狐狸的小王子 发表的:
康熙后来复立太子,并不是真的对他还有什么期待,而是借这个位置帮下一个皇帝扫清障碍

拉倒吧,历史上康熙就见过弘历一次。

单车少侠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焦老师还挺有眼光?

各有各的方向与目的
引用 @各有各的方向与目的 发表的:
确实是那次,他看到了康熙也发现的问题而且想办法去解决。康熙当时心动了

康熙因为年纪大了如果要改革,容易兵变拥护新主上位。他需要一个刚毅杀伐果断的继位人

虎扑用户646388
引用 @E灯女友的攻防 发表的:
赈灾回来,康熙对老四态度发生改变,但还不足以动摇太子。

国库事件,康熙已经对太子的处理比较失望了,孤臣的提法浮出水面,康熙开始老四的检验,但没有对太子彻底放弃。国库最后的处理,体现了康熙名义上在处罚老四,实际上在教育他为人之道不能太过刚猛

紧接着,老四在百官行述上的处理,就体现了康熙之前的教育,以及老四的大局观。太子地位被进一步动摇。太子自己已经开始魔怔。

然后就出现了第一次废太子,这时候,对太子已经彻底失望,开始重新考虑人选,老四开始进入考虑范围。

后面的二立太子,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掉老八集团,这一未来皇帝最大的潜在威胁。老八自己也意识到了,并开始转而扶持十四,最后一博。老四此时仍然没有觊觎之心,但康熙已经在做准备了,邬先生也是。

太子二度魔怔被废的时候,邬先生提示老四是不是可以有所图,老四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机会,不必像以前依附他人。根据邬先生抽丝剥茧的分析,老四开始以退为进,让贤十四去西北。这时候邬先生已经断定皇帝有的定论,老四有了冲位决心,但不是太自信。

在后面,看到康熙背弘历,老四信心加强,隐隐有期待了。

传位前夕,老四仍然没底(当然源于他的老成谨慎持重),邬先生则已经成竹在胸,左右调度,总领全局了。

次序大题如此吧,凭个人记忆,可能个中局部略有出入。

烧百官行述在第一次废太子后

l
lemac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刑部大案,老八怎么暴露的?
康熙怎么知道老八私底下拿口供的?剧里好像没讲明白啊。

一枝笔88
引用 @齐工大吴彦祖 发表的: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确实是让做孤臣的时候,都开始保护老十三了,知道老十三以后对老四有帮助

j
jizhetuan
引用 @我是个好脾气的人 发表的:
电视剧里张廷玉能猜到康熙的心底,保举太子复出,真特么神了。

难道不是老张袖子大,可以放几份奏章么🐶

一枝笔88
引用 @泪奔牛 发表的:
电视剧里的话,二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让大臣上书推举新太子让康熙发现老八的势力太大了,把太子再推到台前即可以当靶子让太子党继续和老八争斗,也能保护康熙自己真正钟意的后继人选。 而从历史上来说,康熙一废之后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也是实际支持太子的,所以复立太子之后,太子党在朝中的势力依然很强大,不过也成了导致了太子第二次被废的原因之一。

主要是因为索尼一家助康熙坐稳了皇位,康熙又觉得对不住赫舍里,对太子真是宠溺过了

楚奉先
引用 @没球踢也不吃你的饭 发表的:
我觉得是刑部大案以后,老康对太子和老八有了个清楚的认识。随后就重点考核老四十三十四,综合人品,心性,能力之后选择了唐老师。

放弃了庞太师和申公豹?

窝火名宿胡子哈登
引用 @lemac 发表的:
刑部大案,老八怎么暴露的?
康熙怎么知道老八私底下拿口供的?剧里好像没讲明白啊。

图里琛说的要去杀了肖国兴

从科比布莱恩特到勒布朗詹姆斯
引用 @戰國之魊 发表的:
你咋不说选中了诸葛丞相?🐶🐶

哈哈哈

九分德
引用 @一枝笔88 发表的:
确实是让做孤臣的时候,都开始保护老十三了,知道老十三以后对老四有帮助

朕,想让你,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卡拉赞的牧师
我觉得是胤禛保举老14做大将军王之后,康熙彻底决定的。
第一次废太子,太子出局,虽然后来复立,但也是为了大局考虑。
肖国兴事件+推举新太子之后,老八出局
传尔丹全军覆没事件,老十四出局
琥珀正义人士
引用 @湖人科比布莱恩特rip 发表的:
皇家也真是可悲,老爸要想法害自己的孩子。

这事情要看两面,如果太子真有能力把八王党干倒,那证明他真的有才具手腕,甚至于能逼宫把康熙也逼退位,那这个位置给他也不无不可

虎扑用户238869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选新太子的时候一大半文武官员推举老八,还有其他阿哥的势力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太子位置不可能坐稳了,犯错是迟早的。或者说一个没有强大支撑(无论来自皇帝还是自己的势力)的太子找点理由废掉也不难。

卡拉赞的牧师
引用 @我是个好脾气的人 发表的:
电视剧里张廷玉能猜到康熙的心底,保举太子复出,真特么神了。

张廷玉不参与党争,只从国家大局考虑问题,做好本职工作,而其他人比如佟国维则掺杂了太多利益纠葛,看问题自然没他清楚明白。
虎扑用户118009
引用 @E灯女友的攻防 发表的:
赈灾回来,康熙对老四态度发生改变,但还不足以动摇太子。

国库事件,康熙已经对太子的处理比较失望了,孤臣的提法浮出水面,康熙开始老四的检验,但没有对太子彻底放弃。国库最后的处理,体现了康熙名义上在处罚老四,实际上在教育他为人之道不能太过刚猛

紧接着,老四在百官行述上的处理,就体现了康熙之前的教育,以及老四的大局观。太子地位被进一步动摇。太子自己已经开始魔怔。

然后就出现了第一次废太子,这时候,对太子已经彻底失望,开始重新考虑人选,老四开始进入考虑范围。

后面的二立太子,其实是从根本上否定掉老八集团,这一未来皇帝最大的潜在威胁。老八自己也意识到了,并开始转而扶持十四,最后一博。老四此时仍然没有觊觎之心,但康熙已经在做准备了,邬先生也是。

太子二度魔怔被废的时候,邬先生提示老四是不是可以有所图,老四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机会,不必像以前依附他人。根据邬先生抽丝剥茧的分析,老四开始以退为进,让贤十四去西北。这时候邬先生已经断定皇帝有的定论,老四有了冲位决心,但不是太自信。

在后面,看到康熙背弘历,老四信心加强,隐隐有期待了。

传位前夕,老四仍然没底(当然源于他的老成谨慎持重),邬先生则已经成竹在胸,左右调度,总领全局了。

次序大题如此吧,凭个人记忆,可能个中局部略有出入。

老四开始的时候也算太子党吧?

虎扑用户706704
引用 @ljpp 发表的:
拉倒吧,历史上康熙就见过弘历一次。

说的是电视剧

封印的右手
引用 @御宇多年求不得 发表的:
老十是个例外,一直活到乾隆六年

老十后台背景强啊,其实单论资格,老十都比老八有希望,只能说八爷想逆天改命的难度太大了

高放f
引用 @封印的右手 发表的:
老十后台背景强啊,其实单论资格,老十都比老八有希望,只能说八爷想逆天改命的难度太大了

可惜剧里老十是个铁憨憨

虎扑用户118009
引用 @meteor371 发表的:
看到你有人点亮必须纠正下。康熙三十七年老大老三才是第一批封郡王的,只比老三小一岁的老四同时受封只得贝勒,当时有大臣称呼他四王爷,胤禛羞愧的无地自容。老十母亲是温僖贵妃,初封就是郡王,母族钮祜禄氏势力庞大,他才是康熙儿子里出身仅次于太子的。康熙晚年三阿哥一样有过代康熙祭天的任务深受器重,这也是胤禛得位后屡次打压陷害圈禁他致死的原因。

老三最后被陷害致死?

虎扑用户356831
引用 @齐工大吴彦祖 发表的:
从治理洪水回来,康熙让他做.“孤臣”的时候。

我觉得不是 那时候让雍正做孤臣还属于是康熙用人的一招我觉得 真正有让四爷继位的想法应该是去打猎 发现太子大逆不道和春华搞在一起 然后同时发现四爷的儿子弘历的才能的时候

看你的了安吉
引用 @难以忘却柯的容颜 发表的:
不存在的,首先这世界都是因果关系,太子本性难移,自己犯事的概率很大,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次,假如他真的不犯事,康熙为了大清朝、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也会故意用手段把太子搞下去。

说的对!康熙如果真的想废他,完全可以找出千百个理由让太子领盒饭结账走人

z
zjjccc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复立太子压根不是下的一步棋,这是虎扑网友加的戏,怎么可能拿着国家储君和皇家颜面下棋,大阿哥跳大神请萨满,太子疯了,康熙觉得应该是大阿哥跳大神给太子跳疯的,等病好一些,又复立的太子,就这么简单,根本没那么多权谋

z
zimohyc
引用 @习惯进身平a 发表的:
朕原本寄位于李德全,可他根本不是人君之选,侍卫张五哥为人厚道,但是太过于义气,用来治国尚需谨慎,

笑死了😂

V
Vincent.H
引用 @湖人科比布莱恩特rip 发表的:
皇家也真是可悲,老爸要想法害自己的孩子。

弘时轻佻直接被过继送给十四爷

E
E灯女友的攻防
引用 @雷电闪闲2 发表的:
老四开始的时候也算太子党吧?

是的,算。

无真大仙
引用 @lemac 发表的:
刑部大案,老八怎么暴露的?
康熙怎么知道老八私底下拿口供的?剧里好像没讲明白啊。

让图里琛押肖国兴去宁古塔 路上图里琛肯定要问的

莫得感情拦不住我特别牛批
引用 @雷电闪闲2 发表的:
老三最后被陷害致死?

老三是因为在老十三死的时候无悲痛之色而且参加十三的葬礼又迟到了,这才让雍正动了杀心

丶江浸月丶
引用 @习惯进身平a 发表的:
朕原本寄位于李德全,可他根本不是人君之选,侍卫张五哥为人厚道,但是太过于义气,用来治国尚需谨慎,

唯有郑秋华,有情有义,以国事为重,必将成就治世🐶

丶江浸月丶
引用 @面源斯坦 发表的:
孤臣对寡人,好工整哦

快出对子对死他🐶

C
ChrisLewis
引用 @楚奉先 发表的:
放弃了庞太师和申公豹?

还有黄盖……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他是真喜欢这个儿子,不翻车给他又如何?而且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太子的儿子,估计复立太子和这个儿子也有关。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
引用 @难以忘却柯的容颜 发表的:
不存在的,首先这世界都是因果关系,太子本性难移,自己犯事的概率很大,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其次,假如他真的不犯事,康熙为了大清朝、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也会故意用手段把太子搞下去。

康熙喜欢太子的儿子,太子不犯错的话估计就没事。

我就和你嘿嘿嘿
引用 @ljpp 发表的:
拉倒吧,历史上康熙就见过弘历一次。

讨论的是电视剧,别激动

爆裂段子手
引用 @我是个好脾气的人 发表的:
电视剧里张廷玉能猜到康熙的心底,保举太子复出,真特么神了。

这部剧康熙邬先生张廷玉这三人智商都点满了,当然图里琛四爷八爷这几个智商也一直在线。
我的名字最好听
引用 @等待狐狸的小王子 发表的:
康熙后来复立太子,并不是真的对他还有什么期待,而是借这个位置帮下一个皇帝扫清障碍

还有,这个电视说到了这样后世也会说他的好,对太子仁至义尽了!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
引用 @御宇多年求不得 发表的:
老十是个例外,一直活到乾隆六年

老十他妈牛,老九他妈是宜妃。

龅牙大强强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说你错你就错,不错也错。

解说洋溢
引用 @悟入奇图 发表的:
抖音或者头条有个灿官,把雍正王朝说的明明白白,可以看看

灿官讲的太明白了,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说的很透彻,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多看看是非常好的。

不过U1S1,也是就咱们这种说话说半截的文化氛围,也埋下了近代被疯狂吊打的根子。
k
kekeguai
其实康熙最喜欢的孙子应该是弘晳
也就是旧太子的儿子
临死还惦记着
一开始不愿意废太子以及二立太子也有“好圣孙”的意思
不吃剁椒鱼头
引用 @奋进的洋葱 发表的:
剧中如果二立太子,太子不犯错的话,康熙没有理由再废太子,难道说康熙笃定太子无能还会犯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