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ZK8乳蛇 发表的: 坐标中船七一三所可能我身边的本硕双985的都是假985🐶
引用 @ZK8乳蛇 发表的: 所以有拿的出手的企业老哥你能进去吗?国开行 郑商所 中原证券 四大 这种
引用 @Tracesnow001 发表的:既然实行了户口制度不允许流动,那就应该给每个地区以平等的发展机会。既然给不同地区制订了不平等的发展政策,那就应该允许户口自由流动。既给不同地区以不平等的发展政策,又不允许户口流动。那就是让人生而不平等,凭什么生在河南就该给北京种地的?美国人规定让中国人永远给他打工你愿意吗?
引用 @芭辣辣小魔鬼 发表的:楼上说得对,真的忽略了河南的定位。高中地理老师说过这个问题,现在才明白这个定位有多残忍
引用 @南风不竞33 发表的:我身边出省上985的同学没一个愿意回河南,可能有人毕业后会改变主意,但现在真没,刚高考完都知道高考多难。。
引用 @a86119616 发表的: 哪个专家?
引用 @虎扑JR1836910335 发表的:因为大家都看到郑州2点优势:交通枢纽和河南人口大省,可这两点优势也不是昨天开始的,10年前就有
引用 @简简单单的栋梁 发表的:不知道,先放开限购再说,别扯没用的,先对省内开放行吗?外省所谓的精英会来???
引用 @望雪花 发表的:脑回路清奇
引用 @一群人的篮球 发表的:龟龟,河南人口超一亿了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MVBHarend 发表的:郑州的教育落后,没有人才。教育上不去想发展起来难
引用 @后天有雨 发表的:粮仓?
引用 @虎扑JR1663044507 发表的:人多堆也能堆起来,跟它相近的宁波870w无锡600w青岛900w
引用 @孤影一个 发表的:我长线不看好郑州的发展,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河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郑州周围没有优势资源。第二是郑州文教水平差,郑州既没有本土的人才资源,又对外部人才资源没有任何吸引力。
引用 @小星星3 发表的:郑州有啥高新产业?想了解一下
引用 @swofbdij 发表的:郑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15左右
引用 @鲆衍诳荡 发表的:如果国家不限制,估计有可能,但是现在这个耕地红线谁越批谁。想想当年郑大新校区,才多大地方就上焦点访谈了,被批占用农业用地。还有郑州有些新区好像直接被叫停的。搞不懂为啥中原不能崛起。
引用 @只允许一种声音 发表的:和徐州差不多
引用 @南风不竞33 发表的:要是有个中游以上985来郑州开个校区,应该就起飞了。
引用 @上苍老了 发表的:为其他地区培养杰出人才么
引用 @师弟分裤里 发表的: 我觉得河南的学生在很多高校还是相当优秀的,能吃苦,肯拼搏,感觉是这个大环境下逼出来的
引用 @风雨基督山 发表的: 然而郑州这十年的进出也是肉眼可见的,基本二线中的明星城市了(渝蓉新一线)
引用 @简简单单的栋梁 发表的:你呢
引用 @JRkb 发表的:没那么简单,河南目前不是没有985的问题。是自己培养的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河南的问题。留不住人呗,自己人都留不住,怎么发展
引用 @Marsmanman9 发表的:智库和专家在哪呢?给点消息源。
引用 @詹若我真 发表的:不看好,第一人口承载力,第二教科文卫,人口素质。
引用 @提肛小能手 发表的:郑州大学双一流啊 不错了。。。
引用 @我是李小妍 发表的: 能把本省双非留住就好
引用 @我是李小妍 发表的: 徐州的人口腹地属于四个省,有行政限制。
引用 @我是李小妍 发表的: 咱济南现在各种经济指标被郑州全方位压制
引用 @南风不竞33 发表的:北方除了北京天津青岛没稳压郑州的城市了,还是本省省会,都是熟悉的圈子,要是有个985,肯定愿意留河南的。你可以去看看郑大高分考生有多少,外省没这么高分报郑大的。我认识个女生,620多只报了郑大,本来中南川大是没问题的,但是父母不想让她出远门。
引用 @qkdhhf 发表的:十年前没高铁
引用 @有话好好说729 发表的:沈阳大连发展不好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事情需要时间去抹平,本身沈大自身问题不大,好好窝着,总有出头的时候
引用 @浓眉老詹缸小卡 发表的: 还有现在阿里巴巴格力等企业在东区落户了
引用 @鲆衍诳荡 发表的:说实话河南本地的学生够用了,也形成校友圈了,回去人脉没本地学生宽。
引用 @我是李小妍 发表的: 手机配套产业链,重型汽车配套产业链,网络安全为主的产业。
引用 @詹黑的爹爹 发表的:你觉着一个省高考人数百万左右,一个郑大就够了?。。。。。。。
引用 @芭辣辣小魔鬼 发表的:是啊,中原粮仓,一切以农业为主,粮食产线不能变
引用 @金山金海 发表的:现在郑州是武汉模式,全省之力打造,发展太快了
引用 @MVBHarend 发表的:郑大不错看是和什么比,郑州想靠郑大一所学校的人才发展,肯定是不行。能发展起来的城市,学校大部分都比郑大强。
引用 @小星星3 发表的:不能去南方么?山东一样几所高校分数高的吓人不妨碍大批人才往外跑
引用 @赞布罗塔卡洛斯 发表的:不行,在那种高度竞争内卷环境下长大的人,普遍视野不开阔后劲不足。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只靠努力就行的。
🔥 最新回帖
我也没说没人回,刚高考完确实想的是能留省外就留省外。但其实想想,还是回家乡舒服。
老哥,你说的这些,郑商所是优势我承认
此外,你这个说法类似于,这座庙容不下你这尊佛嘛,当然能容下
我的意思是,大一些的企业咱确实没别人多,这是事实
有道理。进一步讨论一下,相比于各地均衡发展,还是放开户口限制更好。
很多人以为,这个定位是别人给定的,是恩赐的。但现实是,定位首先是自我定位,定位在等靠要还是自我发展。
坐标中船七一三所
可能我身边的本硕双985的都是假985🐶
🛋️ 沙发板凳
北大政管,上交安泰的几个研究区域经济的教授。还有任泽平等企业界的智囊。
国家的定位就在这,也不是努努力就能改变的事
脑回路清奇
楼上说得对,真的忽略了河南的定位。高中地理老师说过这个问题,现在才明白这个定位有多残忍
你呢
郑州有啥高新产业?想了解一下
本来小学时接受的教育四川省人口是最多的,自从重庆直辖后。人口唯一过亿的省就是河南的。
???
为其他地区培养杰出人才么
粮仓?
河南户籍人口全国第一,广东常住人口第一,主要原因是经济。
是啊,中原粮仓,一切以农业为主,粮食产线不能变
常住人口9600wan q
目前来看,人口年流入量这个指标很重要,人口吸引力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掘金机会。中西部强省会正是因为就业机会多了,人口才会回流。目前江苏基本上一年也就两万多人口流入,浙江却有上百万。
能把本省双非留住就好
咱济南现在各种经济指标被郑州全方位压制
十年前郑州真的拉夸,以前石家庄济南青岛天津也都去过,我觉得济南石家庄也要比郑州好。现在的话,已经和济南石家庄拉开差距了。发展太快了
手机配套产业链,重型汽车配套产业链,网络安全为主的产业。
要是有个中游以上985来郑州开个校区,应该就起飞了。
想想当年郑大新校区,才多大地方就上焦点访谈了,被批占用农业用地。
还有郑州有些新区好像直接被叫停的。搞不懂为啥中原不能崛起。
和徐州差不多
因为中国人的饭碗要在自己手里…河南最有种粮食的天赋条件,根据比较优势,你种粮食就老老实实种,不要想着办工厂。
徐州的人口腹地属于四个省,有行政限制。
郑州人口也不算多。河南人口大市是南边那几个,随便一个县就上百万。
给点消息源。
没那么简单,河南目前不是没有985的问题。是自己培养的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河南的问题。留不住人呗,自己人都留不住,怎么发展
我身边出省上985的同学没一个愿意回河南,可能有人毕业后会改变主意,但现在真没,刚高考完都知道高考多难。。
然而郑州这十年的进出也是肉眼可见的,基本二线中的明星城市了(渝蓉新一线)
我觉得河南的学生在很多高校还是相当优秀的,能吃苦,肯拼搏,感觉是这个大环境下逼出来的
长线来看郑州是很有潜力那个吧。城市群的发展逐渐弱化定位,城市群打造成以后,潜力更大啊。
这个是真的。。。我同学貌似没多少在河南的,唉,想回去,回去工资又太低,又怕买不起房没饭吃。
河南人口基数摆在面前,考上名校的肯定优秀,问题的关键是郑州没有好的产业,没法吸引河南优秀学生回家
郑州也是新一线啊。如果按照强中弱,蓉渝是强二线,郑州是中二线。
火车上拉来的城市
郑州jr留
放开限购对本省份外地人更不友好,真的,本地人掌握了65以上的资源,在郑州,放开了人手几套,房价会更高,况且现在的限购吧,并不苛刻
说实话河南本地的学生够用了,也形成校友圈了,回去人脉没本地学生宽。
现在河南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回流老家。
我觉得是教育资源落后,河南的高考生,不说跟江浙一带比。放全国也是中上。主要是本地没有985,只有个211。也没有适合的工业,吸引不来大批量优秀人才。
很多很多的,不是一个专家说。你去谷歌搜索一下,“郑州 潜力”
郑州大学双一流啊 不错了。。。
人口素质是?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我妈看报纸就给我说河南人口过一亿了,现在我都大学了😂
十年前没高铁
除了郑大呢
我们河南只有两个真的谈的上是一本的学校.....一个郑大一个河大.....其他学校严格意义来说都是二本。
原先国家想以郑州和徐州为端点打造经济圈,徐州不愿意,现在郑州打造自己的城市群,徐州打造自己的经济圈。
北方除了北京天津青岛没稳压郑州的城市了,还是本省省会,都是熟悉的圈子,要是有个985,肯定愿意留河南的。你可以去看看郑大高分考生有多少,外省没这么高分报郑大的。我认识个女生,620多只报了郑大,本来中南川大是没问题的,但是父母不想让她出远门。
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流失了,能回来家乡的应该极少
我又不在济南工作为啥是咱济南😂还有我觉得济南好过郑州,经济不如只是一方面
不能去南方么?山东一样几所高校分数高的吓人不妨碍大批人才往外跑
你去查一查郑州到西安的高铁什么时候开通的
明白人
还有现在阿里巴巴格力等企业在东区落户了
其他二线早就有阿里巴巴了。。
不行,在那种高度竞争内卷环境下长大的人,普遍视野不开阔后劲不足。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只靠努力就行的。
就我身边发小来说 不管学校好赖 这临近毕业都在琢磨想去南方
你觉着一个省高考人数百万左右,一个郑大就够了?。。。。。。。
这是实话啊,要是有个985,选择留本地的应该很多在我假期从外地回家路过郑州,有朋友接,一群同学朋友约饭,都是熟悉的圈子,感觉太好了,待在本地上学的话,以后在本省人脉真的很容易拓宽。
老哥,网络安全的产业可以多说点
郑大不错看是和什么比,郑州想靠郑大一所学校的人才发展,肯定是不行。能发展起来的城市,学校大部分都比郑大强。
再往前点 自古以来 中原不就是主要指河南
郑州又是省会 没啥疑问吧
最强的居然在高新区 郑外初高中-郑大一条龙 然后到现在还没有一所985
并不是这样的,我本科毕业时候,本省普华永道面试,除了郑大,几乎没有本省的学校,大多都是省外财经和985的。省内宇通、建业这样的私企也是在外招不少名校。就连本省的选调,也只给了郑大河大资格。
哈哈 不够 刚才突然想到了,这次郑大双一流很亮眼
以后只能指望自动化了,现在河南农村年轻人也没几个会种地了
错了,不是武汉模式成都模式,是中原城市群,去过郑州周边的城市你就发现了,每个城市基本都有主营业务,而且发展相对很好,举个例子新乡和许昌,新乡是强市区弱县区,新飞可不仅仅是白电也是飞机,许昌正好相反每个县城都有各自的顶梁柱工业,长葛有电缆,鄢陵有温泉和苗木,襄城有卷烟,禹州有煤矿钧瓷等,这些都是郑州模式的缩影
肯定是不行的啊,本科毕业那会在本省pwc面试,除了郑大几乎没有本省学校,都是外来985和财经。
河南一百多万考生,山东五十多万,山大录取排名差不多。而且海大,哈威,山威一堆985,本地收的人肯定不少啊。
我是河南考出来的虽然不想承认你说的 但是好像你说的没错
何止杰出人才,经济不行,从高校毕业生,到底层农民工,真是全方位为国接盘呀。
还能找得出第二个地方吗?
620在郑大是临床本硕,在中南川大估计生化环材吧,也不仅仅是地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