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Sustudent 发表的:其实我觉得扩招是好事啊,这表明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人群扩大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平均素质也高一些了。
引用 @大神布拉沃 发表的: 刚在抖音看到的发达地区区级招考,可能步行街的很多人还看不上区级单位。。。。。。
引用 @龟仙人的微笑 发表的:说到底还不是考不上
引用 @cptsparrow 发表的:内卷是这个样的顺带一提,街上一说好工作就是公务员,硕士毕业去考公三本和985报名没区别的而且我研究了一下,限制应届➕男生的岗位,不管是本科硕士,大部分二线城市最后考上的三本占一半,211往上的学校一年也就几个,怎么看公务员都是专科➕普通本科眼里的最好工作,所以这个地方的学历嘛……选调去好城市跟进腾讯难度差不多就不拿出来比了
引用 @仲夏夜扶摇 发表的: 难是因为考的人太多了,贬值是因为扩招,并不矛盾
引用 @暮色火星 发表的:我没研究过,只说自己身边的情况。华五硕士,男生不到40个,考公的只有几个人,最后考上的四五个,只有一个人入职了。放弃的有南京的北京的岗位,入职的那个是湖南老家的。女生当公务员的就多了不少了。
引用 @黑月以太 发表的:你跟我这边情况有点不同啊,坐标华五,大把人准备选调,院里动员过好多次,贴过这几年清华以及本校进选调的人数变化。
引用 @我是MR12 发表的:南大吗
引用 @dittooo 发表的:交大都很多去选调吗 什么专业啊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情迷紫禁城 发表的:单纯想问问,男生双非一本的本科考警察好考么。。。
引用 @坂田银时大人 发表的:社科类学院吗
引用 @Brazzer最佳男主 发表的: 确实,深圳小小一个处级单位两个人大好几个中山,三本吊不敢提学历
引用 @吳Y 发表的: 请问这些单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引用 @cptsparrow 发表的:语文能力堪忧,说大部分二线,你跟我说北上广深杭?
引用 @c0mplex 发表的: 我也觉得街上无脑吹公务员的太多了。不是本地的话男生考公务员劣势太多了,我大学身边准备考公的大多都是女性,男生考公的基本上都是准备回老家的,留本地的都是找工作的...
引用 @黑月以太 发表的: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电院(包括计算机)
引用 @请你做人 发表的:现在的大学生没以前值钱也是因为扩招,遍地都是大学生,没上过大学反倒稀奇。 以前可是很稀罕的
引用 @坂田银时大人 发表的:具体还是分学院吧,法学院这种肯定大部分选调的吧
引用 @WarriorsV 发表的: 请问一下考上的没入职的是去了优质私企吗
引用 @暮色火星 发表的:律所or券商or银行
引用 @暮色火星 发表的:我就是法学院😂
引用 @EDAIR 发表的: 你怎么研究的?来看看杭州的…
引用 @波栗人 发表的: 我感觉是211往上那些,对考公就是抱着试试态度,大多之前都已经找到还可以工作。至于211往下的,很多都押宝押在考公,所以可能才导致你看到的局面~
引用 @小猪佩旗身上纹 发表的: 对于读书没天赋或者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公务员是个好选择
引用 @大神布拉沃 发表的:你还没入社会,等你混了十年就明白了。哪怕是二线,五线都行,体制内的工作,把时间轴拉长,能让你超过一大半的非体制内同学。这不是尬吹体制内,都是无数人体会出来的。
引用 @清华刘海乔 发表的: 劣势?
引用 @c0mplex 发表的: 拿头买房
引用 @HCcane 发表的:哈?真的很多吗,前两天有个选调生培训,说是要培训一年,但是我还本科生,准备硕士再考虑选调回老家,但是电院我看就业报告一年去西部的应该是只有个位数啊
引用 @ypy58897 发表的:一行两会,部委,选调,这些过了笔试进了面试,看学校看简历的。真的985211那些人,都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报省会证监局和银保监局之类的。
引用 @复旦怀瑾 发表的:所以可以看出步行街真正的学历水平了吧,别一整天吹985一条街了,事实上,真正的985大部分人从不把考公当首选。
引用 @人多你把裤子穿上 发表的: 说出了心声哈,去年985毕业,去了深圳央企,一年有20万+,但是家里人都在劝我选公务员,说我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懂公务员的珍贵,上论坛一看大家考公热情都很高涨,但是身边同学无人考公,最后觉得可能确实是自己太天真,于是选择老家县城公务员,目前试用期一年到手2万,房租一个月800,转正加起来5万出头。可能有更好的去处的话,公务员确实不该被这么神话。现在顶住家里的压力打算试用期裸辞了,不然五年服务期就被锁死了,还不知道未来的去处在哪,唉
引用 @黑月以太 发表的:西部相对少一些,实际上总数也不多,但是涨幅差不多100+%了。我忘了哪个思政老师说的,反正就是要紧跟清华脚步布局选调,不能被落太远,之前每年差不多清华一半人数吧,19年全校目标好像是三四百个选调吧。另外热门地域选调生竞争很激烈,几十比一吧,西部这些据说报了都能去,目前是这样。
引用 @谢耳朵哈登 发表的: 据我所知,选调复试是不能透露个人信息的,包括学校奖学金证书等
引用 @cptsparrow 发表的:不用985,双非一本的男生都不会把考公做首选
引用 @ypy58897 发表的:我是厦大金融,我看到的,本校本硕都是。 考公是我们大部分人的首选
引用 @ypy58897 发表的:那是过程,面试过程。 最后录取的时候会综合评估的。 综合评估录取的时候就会参考学校奖学金证书的。
引用 @cptsparrow 发表的:逻辑错误,以偏概全案例:大部分二线城市公务员是二本以下毕业杠:你怎么研究的?来看看杭州的…
引用 @etnnstar 发表的:如果用工资衡量学历,那学历确实应该贬值。 很简单的逻辑,工资衡量的应该是员工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也就是你的业务能力。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等的教育,我不认为这是坏事。
引用 @EDAIR 发表的: 大部分二线…我们杭州什么时候变一线了?考公务员给我们算一线了?平常不是说不是一线吗?
引用 @wafer_wang 发表的: 精辟的回答🤣,直击人心
引用 @拉风的昵称不存在的吗 发表的:还是要看所在城市待遇,有些地区性价比很好,有些就一般,还有些很差劲
引用 @伯陵里安 发表的:扯淡,西南二线城市,去年公示名单考上的二本都很少,三本就个把人,大多数都是一本/211/985
引用 @清华刘海乔 发表的: 笑死 江苏浙江公务员不知道?
引用 @c0mplex 发表的: 人在江苏,除非本地的不然没有把考公作为第一选择的
还是说非全日制和这几年新设的硕士点不值钱?
🔥 最新回帖
过滤学渣不过滤人渣,珠海就有武汉回来的教授不听防疫人员劝告坚持跑毒的
本科未知是什么鬼?
有的是比公务员好的单位
就扯 我对象给我发的武汉一个街道办基本上都是 985高校 还有北京大学的 以及海外留学 什么三本基本上很少几乎看不见。
有时候,扩招就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原先叫大专,现在叫本科罢了。当然,头部985,211该优秀还是优秀。
🛋️ 沙发板凳
顺带一提,街上一说好工作就是公务员,硕士毕业去考公三本和985报名没区别的
而且我研究了一下,限制应届➕男生的岗位,不管是本科硕士,大部分二线城市最后考上的三本占一半,211往上的学校一年也就几个,怎么看公务员都是专科➕普通本科眼里的最好工作,所以这个地方的学历嘛……
选调去好城市跟进腾讯难度差不多就不拿出来比了
现在的大学生没以前值钱也是因为扩招,遍地都是大学生,没上过大学反倒稀奇。
以前可是很稀罕的 [ 此帖被请你做人在2020-03-09 08:59修改 ]
我没研究过,只说自己身边的情况。
华五硕士,男生不到40个,考公的只有几个人,最后考上的四五个,只有一个人入职了。放弃的有南京的北京的岗位,入职的那个是湖南老家的。女生当公务员的就多了不少了。
你跟我这边情况有点不同啊,坐标华五,大把人准备选调,院里动员过好多次,贴过这几年清华以及本校进选调的人数变化。
南大吗
交大
一行两会,部委,选调,这些过了笔试进了面试,看学校看简历的。
真的985211那些人,都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报省会证监局和银保监局之类的。
交大都很多去选调吗 什么专业啊
这两天开放了几个专门的选调交流群,啥专业都有。当然很多地方劝退专业能报的岗位也是不多的,依然劝退。。
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相比以前更丰富,高等教育普及,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压力就不仅局限在高考了,考研就成了类似高考的二次竞争。
其实归根到底,你大多数时候还是在跟同龄人竞争,只是普遍学历都提高了而已,最终按照社会阶层分配的人数比例是差不多的(这个比例是根据社会总体经济水平来定的),甚至相比较前辈们,你们还有着学历优势
确实,深圳小小一个处级单位两个人大好几个中山,三本吊不敢提学历
我也觉得街上无脑吹公务员的太多了。不是本地的话男生考公务员劣势太多了,我大学身边准备考公的大多都是女性,男生考公的基本上都是准备回老家的,留本地的都是找工作的...
单纯想问问,男生双非一本的本科考警察好考么。。。
插眼
社科类学院吗
具体还是分学院吧,法学院这种肯定大部分选调的吧
后面研究生论文估计查得更严了,翟天临真教改先驱🐶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电院(包括计算机)
语文能力堪忧,说大部分二线,你跟我说北上广深杭?
这都华五了…个人能力上限还是很高的,体制外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
请问这些单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垂管的公务员单位
人说的的部分二线城市 你扯什么江浙沪
你还没入社会,等你混了十年就明白了。哪怕是二线,五线都行,体制内的工作,把时间轴拉长,能让你超过一大半的非体制内同学。这不是尬吹体制内,都是无数人体会出来的。
南大计院人均薪水不高好像就有人说很多人走选调生了
请问一下考上的没入职的是去了优质私企吗
你怎么研究的?来看看杭州的…
很难,我问过我浙警,南京森林,中国公安的朋友,双飞一本的上的概率低,他们都没听过,也可能是我的圈子小
劣势?
哈?真的很多吗,前两天有个选调生培训,说是要培训一年,但是我还本科生,准备硕士再考虑选调回老家,但是电院我看就业报告一年去西部的应该是只有个位数啊
对于读书没天赋或者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公务员是个好选择
我感觉是211往上那些,对考公就是抱着试试态度,大多之前都已经找到还可以工作。至于211往下的,很多都押宝押在考公,所以可能才导致你看到的局面~
这也只是一种延缓就业压力的方式而已,解决不了就继续上吧。可能几十年后你没上过研究生就是很稀奇的感觉。反过来想26/7才能踏出校门,而30岁又叫晚婚。
我就是法学院😂
律所or券商or银行
谢谢!
你们那里这么喜欢奋斗的吗。。我这的法学院都是往体制内走。具体哪所呀 [ 此帖被坂田银时大人在2020-03-09 11:27修改 ]
逻辑错误,以偏概全
案例:大部分二线城市公务员是二本以下毕业
杠:你怎么研究的?来看看杭州的…
正解,三本毕业基本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从大四开始就职业考公,而且我认识的读三本的学生大多家里很有钱,人家耗得起
那这不正好说明了人家好学校其实不稀罕嘛
985-211研究生去做个基层公务员,确实不合算
君不见考研人数最多的其实是经管类…也就是生化环材学生挤破头考研的专业………死循环
进的时候一样,发展空间肯定不一样。
???哈哈哈果然就没出社会⚠️了
混了多少年明白考公务员好的,统称混不下去了…
我也不是说公务员不好,是说考公务员的话,咱按照高考来比喻,其实也就是二本左右的选择,你混不下去了看体制内好,只是因为你个人不得行,你圈子不得行,进大厂金融机构总部的你看哪个羡慕公务员的?做买卖街薪往上的你让他去考公务员人家去不?
别一说话就是没出过社会,显得您除了几年失败的社会经验以外已经没什么能说服别人的理由了
拿头买房
精辟的回答🤣,直击人心
西部相对少一些,实际上总数也不多,但是涨幅差不多100+%了。我忘了哪个思政老师说的,反正就是要紧跟清华脚步布局选调,不能被落太远,之前每年差不多清华一半人数吧,19年全校目标好像是三四百个选调吧。
另外热门地域选调生竞争很激烈,几十比一吧,西部这些据说报了都能去,目前是这样。
说出了心声哈,去年985毕业,去了深圳央企,一年有20万+,但是家里人都在劝我选公务员,说我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懂公务员的珍贵,上论坛一看大家考公热情都很高涨,但是身边同学无人考公,最后觉得可能确实是自己太天真,于是选择老家县城公务员,目前试用期一年到手2万,房租一个月800,转正加起来5万出头。可能有更好的去处的话,公务员确实不该被这么神话。现在顶住家里的压力打算试用期裸辞了,不然五年服务期就被锁死了,还不知道未来的去处在哪,唉
所以可以看出步行街真正的学历水平了吧,别一整天吹985一条街了,事实上,真正的985大部分人从不把考公当首选。
据我所知,选调复试是不能透露个人信息的,包括学校奖学金证书等
不用985,双非一本的男生都不会把考公做首选
那你这是作死,估计兄弟今年就知道应届这一个条件有多重要了
考公务员只是一种就业选择,因人而异,路有很多种看你怎么走了,学历高能力强的选择更广。像我这三本学历选择回家事业编安都了此一生了,我是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知足常乐
四川前几年紧缺定向选调了几千人。。。。简直就是大白菜,其他省几百个。。。电院真的选调的多吗?感觉大部分是劝退专业的吧,交大一年本硕博加起来8000多吧,400的话比例还好,比不上北大一大堆人选调。其实要是真走选调,应该先保研去清华,体制内清北壁垒啊,四川定向的清北不管啥学历全留在成都,交大的一半都要去非成都的地级市,交大还是没有排面
那是过程,面试过程。
最后录取的时候会综合评估的。
综合评估录取的时候就会参考学校奖学金证书的。
我是厦大金融,我看到的,本校本硕都是。
考公是我们大部分人的首选
不透露?连岗位都是按学校排的,bgt、zzb清北先按分数排。
公务员工作真心一般,不过很多211毕业的,在民企干两年后又考公的也很不少
那你这么说我挺开心的,高考多那么几十分,考研好几年都进不去的厦大,最后还不是去考公务员哈哈哈哈哈
看来考研就是个伪命题,卵用没有
你深圳央企不应该对接考省直么?回老家干嘛
无脑吹捧考公成为一个热潮,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更好的去处罢了。
看学历的话,城乡差距是越来越大。发达地区985满地走211不如狗,不发达地区和广大基层一堆三本大专,素质一言难尽。
原来如此,学习了
所以没上过大学的岗位
人工成本噌噌的往上涨
中国义务教育里从来不讲供需的意义
是非常坑人的…
那他怎么得出来大部分二线城市公务员是专科+三本,有数据吗
时代在进步
很简单的逻辑,工资衡量的应该是员工给企业带来的贡献,也就是你的业务能力。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高等的教育,我不认为这是坏事。
老一辈的观念谨慎看待,因为他们的观念是20年前的,要有自己的思考。
金融法学这些情况不同吧?
很多人在体制内积累的足够的人脉和事业都会想办法跳出去赚钱的。
大部分二线…我们杭州什么时候变一线了?考公务员给我们算一线了?平常不是说不是一线吗?
你这个差太多了,至少要工资相当,比如20万跟15。万,哪怕12万。五万浪费了你的985
但强行延长在学时间,整个社会的沉没成本都变大了。
电影还是一样的电影,人还是那群看电影的人,只不过国家要求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于是后面的人都站起来了。站着看两个小时,腿不酸吗?
扯淡,西南二线城市,去年公示名单考上的二本都很少,三本就个把人,大多数都是一本/211/985
而且问你怎么研究的,你的结论有数据支撑?你说研究就研究,无凭无据。还逻辑错误以偏概全。啧啧啧。
还是要看所在城市待遇,有些地区性价比很好,有些就一般,还有些很差劲
笑死 江苏浙江公务员不知道?
说到底还不是考不上
?这位看不懂的同学建议多读书,要不出来丢人怪不好的
懂啥?还精辟
二线三线还有可能考公靠家里上车再公积金还贷,一线太难了
西南二线城市也就那两个,正好我挺了解,上榜的川大西财成电西交的,除了成电西交限定专业根本没几个,别在这忽悠了
人在江苏,除非本地的不然没有把考公作为第一选择的
看了下面这个发现,一个是女生占比比较多,还有就是专业不太好,像农学、动物学。极大多数地方的公务员薪水还是比较偏低,可能沿海省份,即使是基层,会比较高吧,我们河北这边感觉还是不行。
扯几把蛋,绝逼印象流
考不上是次要的,主要是穷
江苏还有苏南苏北 我清华硕 当时定选江苏的报名5.600
真实,好地方竞争非常激烈
全国不是只有江苏浙江,这样算的话我们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了。这两个省考公的学历挺高的。
大部分二线不等于杭州
这是用特殊例子反驳人家普遍结论,反驳是无效的
更不是说杭州是一线城市,只是说杭州在二线城市里没有普遍代表性,中国的二线城市都像杭州一样发达,吸引人嘛?
对不对?小朋友?
多学学习,省着上网还要别人给你科普基础知识哈,乖